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八節 待戰 文 / 破壺

    第三百一十八節待戰

    碩大的乾宮之中,成武皇孤獨的坐在龍椅之上。這一刻,除了自己的親人,他誰都不想見。滿朝文武,成武皇現在不知道還能相信誰。當然,粘桿處的人不算,他們在成武皇的眼裡已經不能稱為是『人』,而是自己的影子。

    「耿彪,衛展現在身居何處?」成武皇抬起頭忽然問道。

    「回皇上,衛大人目前正在於家坪小城,伺機刺殺朱天降。只因林風一直守護在朱天降身邊,所以衛展大人耽擱了一點時間。」白虎使耿彪輕聲答道。

    「於家坪?」成武皇嘴裡喃喃的念著。

    當日自己被困在於家坪小城之時,就是朱天降冒死前來救駕,才讓成武皇成功脫困。也是在那時候,朱天降臨危受命,身邊並沒有多少兵馬,卻起兵討伐京城,才能讓成武皇重新坐上了天下。不然的話,現在大豐朝的江山,早已經落入馮皇后之手。

    一想到這些,朱天降的種種功績浮現在成武皇的腦海裡。兩次出兵京城,解救大豐之危。北上天青,成功瓦解了北疆百年禍患。這些功勞,哪一件都足以讓朱天降傲視群雄。成武皇有時候也覺得,是自己的刻意壓制,讓朱天降產生了不滿。

    成武皇微微歎息一聲,「算了,事關緊急,讓衛展先回來吧,朕需要他。」

    耿彪一怔,微微躬身,「遵旨!」

    耿彪眼神中出現一絲沒落神情,看來,自己永遠無法代替衛展在成武皇心中的位置。

    靖王與玄樂玄珠連夜被傳進皇宮,兩位皇子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但靖王卻心中有數。算著日子,他覺得成武皇該得到鎮南的消息了。

    看著兩位兒子一位弟弟,成武皇頓時又變得威嚴起來。在自己的親人面前,他不能讓人看出自己內心的恐慌。身為大豐之皇,不管多大的困難他也要撐下去。

    「耿彪,你把鎮南的事情,說給他們聽聽。」成武皇平靜的說道。

    耿彪答應了一聲,趕緊把鎮南大營主帥被軟禁之事告訴了靖王三人。玄樂和玄珠一聽,震驚的頭髮都要乍了起來,靖王卻是不為所動,好像在聽笑話一樣。

    「靖王,樂兒珠兒,對這件事你們怎麼看。」成武皇沉聲問道。

    靖王抱著打王鞭,老眼一翻,「玄樂皇侄,你身為皇儲,那就先說說吧。」

    玄樂到沒客氣,站出來說道,「父皇,兒臣認為,當立即召集天下兵馬,做好備戰之勢。鎮南是我大豐疆界之門戶,目前還不清楚他們是與當雲密謀還是~。」說到這,玄樂看了旁邊的靖王一眼,接著說道,「還是與郭天信串通,不管是什麼原因,鎮南大營一反,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滅除。否則的話,我大豐江山危也。」

    成武皇皺了皺眉,「這麼說,你的意思主張打了?」

    「打!必須要打。兒臣覺得,鎮南大營的做法,根本就是朱天降與郭天信暗中密謀,想一舉推翻我大豐王朝。不但要打,還要立即關押郭天信。」玄樂急迫的說道。

    「父皇,兒臣反對三哥的意見。」玄珠抱拳說道。

    玄樂一聽,頓時憤怒的說道,「玄珠,現在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我們父子兄弟之間,必須要一心向外。否則,不等鎮南大營打過來,咱們自己就會自亂陣腳。」

    成武皇滿意的點了點頭,玄樂說的不錯,自己人必須要一心向外,才能阻擋一切災難。不過,關押郭天信的事情,他肯定不會去做。

    玄珠連看都沒看玄樂,依然向成武皇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先弄清情況在做定奪。鎮南大軍是我大豐鎮國之本,他們一向忠勇有加,怎麼會突然造反呢?這其中必有原因。如果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不但能消除一場刀兵之災,還能讓天下臣子看到父皇的仁德之心。」

    成武皇點了點頭,玄珠說的也不錯,兩個兒子雖然出發點不同,一個主政強硬,一個主政仁德。在成武皇眼裡,玄珠最近的變化確實不小。

    成武皇把目光投向了靖王,他本以為靖王會主動開口,沒成想,自己這位王弟居然抱著打王鞭閉著眼睛,跟睡著了一樣。

    「李靖,大豐危在旦夕,難道你就不說點什麼嗎。」成武皇生氣的斥道。

    靖王彷彿從夢中醒來一樣,睜開眼睛晃了晃腦袋,「皇兄啊,剛才臣弟閉目思考了一下,覺得這裡邊有點問題。」

    「哦,什麼問題?」成武皇一愣。

    「鎮南大營軟禁了張忠高,他們起兵了嗎?」靖王這句話,是問向耿彪。

    耿彪看了成武皇一眼,這才答道,「回靖王,根據密報,鎮南大營除了軟禁主帥之外,並沒有其他舉動。」

    靖王微微一笑,「這不就得了,既然人家什麼事都沒幹,咱們緊張什麼。」

    一聽這話,不但是成武皇生氣,玄樂更是忍耐不住了。這幾日靖王公開支持那些老臣廢黜他的皇儲之位,玄樂已經連這位老叔記恨上了。

    「靖王叔,軟禁主帥這樣的大事,難道還不令人緊張嗎?」玄樂嚴肅的看著靖王。

    「玄樂皇侄,那依你的意思,是要出兵討伐了?」靖王瞟著玄樂說道。

    「不錯,不然的話,我大豐國威顏面將何在。」

    「那好,老叔就問你一句,哪支兵馬能戰勝鎮南大營,誰來出任主帥。」

    「這~!」玄樂一時語結。

    目前能領兵出戰的,或許只有楚雲。但是楚雲一向與郭天信交好,玄樂當然不會選他執掌帥印。

    成武皇微微歎息了一聲,「朕也是擔心與此啊。鎮南大營兵馬精壯,絕非京郊大營能抗衡的。看樣子,只能是召集天下兵馬,朕親自率兵討伐才行。現在讓朕最擔心的不光是鎮南,還有朝中這些老臣。此事一旦傳開,恐怕有人會藉機妖言惑眾。今天朕把你們找來,就是想咱們自家人說說,看看有什麼辦法能消除這場大災。」

    玄珠再次抱拳說道,「父皇,兒臣還是主張查明原因,施仁政來消除兵亂。兒臣不才,如果父皇同意,兒臣願意前往鎮南,查明實情。」

    靖王一聽,心說你個傻小子說什麼呢,這時候你怎麼能走。沒等靖王開口,成武皇搖了搖頭說道。

    「不可,鎮南已經成為危險之地,父皇不能再讓你去冒險。」

    兄弟父子四人,在乾宮之中商量了半夜。最終決定,先做好一切待戰的準備,召集天下都城兵馬向彭城大營集結。那裡是南北交通要道,鎮南大營即便要打過來,也得從彭城經過。

    做完這些,成武皇又命令粘桿處馬上讓鎮南查明情況,火速發來密奏。並且令粘桿處密切監視京中朝臣,看看他們有什麼異常舉動。而且,鎮南大營之事嚴加保密,任何人不得外洩。

    靖王很少說話,時不時不輕不重的插上一句。幾個人之中,只有靖王心中最明白是怎麼回事。

    當靖王四人出宮之時,已經是後半夜四更時辰。玄珠沒有馬上回府,而是繞了一個圈子截住了靖王的車隊。

    玄珠走進靖王的車攆之中,爺倆大眼瞪小眼的看著,誰都不說話。

    「怎麼著,你小子跑到老叔車上,就為的是給我對眼來著。」靖王忍不住說道。

    「叔,您跟侄兒說實話,這事是天降所為,還是~郭將軍干的。」玄珠瞪著一對小眼珠,精明的問道。

    「我說你小子,怎麼不自己問問郭天信去。」

    「叔,您得給我說實話,如果真是天降所為,那我可要給他帶個話了。危害大豐江山的事情,我玄珠絕對不會同意。」

    「哎!我說你這孩子,難道老叔就同意了嗎。和著我成了李家的叛徒了是不是。」

    玄珠微微一笑,「叔,我可沒那意思,只是覺得今晚您的表現有點不同,所以才~!」玄珠說著,微微一笑。

    「你嬸子的腚的,居然讓你小子看出來了。好吧,叔也不瞞你,但你小子這幾天要配合一下。」

    靖王說著,把他心中的計劃告訴了玄珠。別看靖王暗中操縱要重新立玄珠為皇儲,但兩個人從沒有在一起商量過。有些事情都是朱二從中串聯,告訴玄珠該怎麼做。

    聽完靖王的計劃,玄珠吃驚的看著自己這位老叔,「叔,您可一點都不糊塗,那行,小侄就聽您的。」

    爺倆相視嘿嘿一笑,玄珠下了車攆返回自己的車中。成武皇與玄樂心驚膽戰的佈置著局面,這爺倆卻從背後偷著樂。如果成武皇知道了實際情況,非被這一弟一子活活氣死不可。

    連續兩日,靖王都稱病沒有上朝。不過這兩日裡,成武皇憤怒之下,罷免了三位老臣。老太傅王炳坤雖然沒有被罷免,不過天天被成武皇怒斥著趕出朝殿。

    成武皇的強勢做法,更讓玄樂有了底氣。皇儲宮下令,六部奏折必須要抄送皇儲宮,否則的話,他將再次派人督辦。

    群臣們彷彿失去了希望,既然成武皇這麼支持玄樂,看樣子他們想扳也扳不倒。就在群臣處於無奈準備要西鼓收兵之時,四皇子玄珠站了出來。玄珠親自上奏父皇,懇請成武皇給他一次機會,公平的與三哥爭奪皇儲之位。

    這下成武皇可為難了,臣子們鬧的話還好說,連玄珠都正式上奏表了,成武皇不得不認真的重新審視起來。玄樂的強勢幾乎把老臣都得罪光了,玄珠一呼百應馬上得到了眾人的支持,成武皇總不能連玄珠都罷免。

    靖王拎著個鳥籠子,優哉游哉的逗著鳥。他覺得粘桿處應該再次從鎮南發回調查密奏了,靖王等了兩天,就是要等鎮南再次發回的消息。

    日頭西落,就在別人放下一天的勞碌準備休息之時,靖王卻穿戴整齊,車攆開出了王府。

    靖王覺得是攤牌的時候了,今晚他要進宮與成武皇面談,逼迫成武皇廢黜玄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