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天降大運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節 左右為難 文 / 破壺

    第三百一十九節左右為難

    於家坪城中,衛展不但收到了京城密奏,同樣收到了鎮南那邊的消息。京城中成武皇讓衛展回京,這到沒讓衛展覺得怎麼樣,但是鎮南的消息,讓衛展震驚不已。

    自從北方大營被周延天拖垮之後,大豐精銳基本都在鎮南。如果說鎮南大營要造反的話,衛展覺得大豐朝可真到了危難關頭。左思右想,衛展覺得這其中肯定與朱天降有關。郭天信是他的岳父,要說能左右鎮南大營之人,也只有郭天信。

    衛展本想找朱天降問個明白。如果鎮南之事真要他指使郭天信這麼做的,衛展覺得不論林風怎麼阻攔,他也要擊殺朱天降,解除大豐之難。

    不過穆其卻勸住了衛展,他覺得此事應該與朱天降無關。一來朱天降從未去過鎮南,根本不熟悉那邊的將領。即便在郭府中見過幾個,人家也不可能為了朱天降而冒誅滅九族的危險。再者說,郭天信身陷京城,朱天降也不可能不顧岳父被殺的危險,來為自己建功立業。以他們對朱天降的瞭解,這小子確實不是這樣的人。

    經過穆其這麼一分析,衛展到是糊塗了。鎮南那邊如果與這二人無關,難道說真是張忠高惹了眾怒?衛展不敢再呆在於家坪,趕緊與穆其返回了京城。

    別看衛展沒有與林風告辭,但他前腳一走,朱天降就收到了消息。

    小院書房當中,朱天降拿著郭天信讓朱二轉來的信函,仔仔細細看了兩遍。

    朱天降放下密函,站起來歎息一聲,「唉,靖王啊靖王,真沒想到,你也會這樣。」朱天降搖著頭,他還真沒看出來,這位王爺岳父害起人來,比自己還毒。

    大牛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看著朱大官人念叨著靖王名字直搖頭,不禁嚇了一跳。

    「大人,靖王死了?」大牛趕緊問道。

    朱天降一愣,「靠!麻痺的,你岳父才死了呢。」

    「那~那您怎麼念叨靖王的名字直搖頭?」

    朱天降看著大牛忽然呵呵一笑,「來來,我給你說說。」反正這屋裡也沒別人,朱天降跟大牛說說情況,也算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快樂。

    剛才朱天降看完郭天信轉來的信函,加上朱二把京城目前的情形說的很詳細,朱天降心裡已經有了判斷,玄樂基本上是完了。不管是前生還是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在當官之前勤勤懇懇待人寬厚。一旦坐上了官位之後,整個人馬上就變了一個樣。按照前世心裡學分析,這種人是典型壓抑之後的爆發。玄樂就是這種人,老想著用權勢讓人臣服,反倒激起了眾怒。

    大牛聽完嘿嘿直樂,「大人,你說玄樂這小子以前對大人挺好,非得跟咱們作對找不自在,他這不是找死嗎。我大牛早就看出來了,誰跟大人作對準倒霉。」

    朱天降呵呵一笑,「大牛,馬匹拍得不錯,以後繼續努力。照這種速度拍下去,你的武功會越來越進步地。只是玄樂這小子,比他媽竇娥都冤。」朱大官人心情大悅,跟大牛開著玩笑。

    「大人,您的意思玄樂是斗鵝中被鬥敗的那只鵝?其實那小子到像一條瘋狗,逮誰咬誰,您應該說比鬥狗還冤才對。」

    朱天降苦笑了一下,也不跟大牛爭辯,站起來向前廳走去。他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林風朱一等人。

    京城皇宮之中,成武皇即位這麼久,這一次的事情讓他感到最累心,內憂外患都趕到一塊了。堂堂大豐之皇,召集天下兵馬居然不敢走兵部,而是讓粘桿處持金牌奔赴天下都府。這還不說,最讓他傷心的是兩個兒子之間居然開始明著爭鬥起來。朝政不穩,成武皇也不敢領兵討伐。

    鎮南的二次密報已經呈送,成武皇看過之後也有點迷糊。鎮南大營只是軟禁了主帥張忠高,並沒有起兵北上。根據粘桿處的暗查,也沒有發現營中整頓兵馬糧草之事。成武皇思慮半天,決定先把京城之事解決掉再說,針對朝中這些臣子,他要殺一批,關一批,用辣手穩住局勢。

    就在成武皇提筆寫下一份名單,準備令御林軍緝拿之時,魏正海說靖王有要事求見。

    成武皇一愣,心說他這位弟弟不是說那晚一回去就染上風寒了嗎,怎麼這時候進宮求見。

    「宣!」成武皇放下手中筆,把名單收了起來。

    靖王抱著打王鞭顛顛的小跑了進來,成武皇一看,這哪像是偶然風寒,跟打了雞血似的,到有點興奮。

    「臣弟參見皇兄。」

    「免了,靖王,看你這氣色,好像不是染病的樣子。」成武皇有點不悅的說道。

    成武皇心說天下都亂成這個樣子,你靖王不站出來幫我一把,居然躲在家裡裝病。

    「嘿嘿,皇兄目光如炬,臣弟確實沒病。」靖王不在乎的說道。

    成武皇臉色一黑,「李靖,咱們李家江山都要保不住了,你居然在這麼緊要關頭裝病,是不是想把為兄累死你才高興。」

    「不不,皇兄誤會了,這兩天臣弟也沒閒著,正在幫您判斷大豐局勢,看看怎麼樣才能轉危為安。」

    「哦?」成武皇一聽,臉色頓時緩和了下來。看來靖王還沒忘記自己是李家的子孫,居然在幫他考慮對策。

    「賢弟,趕緊給為兄說說,想出什麼良策沒有?」成武皇換了上一副笑臉問道。

    靖王心說幫你想辦法就成了『賢弟』,裝病就直呼其名,什麼人啊這是。

    「皇兄,目前我大豐危機有三點,一是京城朝臣與皇儲之危,二是鎮南大營有叛亂之意。第三,則是朱天降有兵禍之害。試問皇兄,您覺得這三點,哪一點最重要?」靖王走到案邊,把大王鞭一放,認真的問道。

    成武皇默默點了點頭,看樣子靖王真是在想對策,這三點分析的非常透徹。

    「為兄認為,鎮南最重,京城其次,朱天降嗎~成不了氣候。」成武皇說道。

    靖王搖了搖頭,「您說反了,這三點最重要的,其實就在朱天降身上。」

    「靖王,我知道你的意思,覺得鎮南大營起兵造反,是支持朱天降。其實不然,鎮南大營兵強馬壯,絕非朱天降能夠壓得住。他們或許在起兵初期會互相援助,但最終一定會各自為戰。所以,只要壓住鎮南,朱天降最多是個流寇而已。」成武皇不屑的說道。

    靖王嚴肅的搖了搖頭,「皇兄,你知道朱天降有多少兵馬嗎?」

    成武皇冷哼了一聲,「哼,安遠和蜀天那點兵馬還看不在朕的眼裡。」

    靖王冷笑了幾聲,「皇兄啊皇兄,如果你這麼小看朱天降,那我李家江山,早晚會毀在你的手裡。可能你還不知道,安遠城中那些兵馬並非我大豐之人,而是天青烏族大軍。楚雲為何遲遲不把安遠拿下,因為楚雲明白,京郊大營即便全部出動,恐怕也吃不下安遠小城。」

    成武皇臉色一變,他早已收到安遠城被一股逆匪佔據的消息,並責令楚雲出兵討伐。結果一直沒有動靜,成武皇光忙著與朝臣對抗了,到沒有過問。現在靖王這麼一說,成武皇彷彿一下子墜入冰窟。如果朱天降的兵馬真像靖王說的那樣,加上鎮南大營,豈不是要改朝換代了。

    「靖王,這可不是兒戲,你所言當真?」成武皇認真的看著靖王。

    「用我項上人頭擔保。」靖王昂首說道。

    聞聽這話,成武皇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粘桿處雖然遍及朝野,但也不是每個角落都有人。朱天降在暗中發展實力,粘桿處一直沒有探得真憑實據。成武皇開始擔心起來,他擔心下一刻朱天降大軍就會兵臨城下。

    「皇兄不必過慮,臣弟已經想好了辦法。」靖王話題一轉,胸有成竹的說道。

    「有辦法?快說!」成武皇唰的一下站了起來。事關江山社稷,一向沉穩的成武皇也有點亂了陣腳。

    靖王清了清嗓子,沉聲說道,「其實,朱天降這小子,與咱們李家密不可分,他一直沒有起兵,正是咱們李家的人起著作用。你的月薪,我家的玉兒,加上天信家的穎子,你說說哪一個不是咱們李家的閨女。不管皇兄承認不承認,這小子已經與小七那丫頭有了夫妻之實,您也算是他的老丈人。臣弟到覺得,刀兵相見,不如招安。」

    成武皇被靖王說的老臉有點掛不住,先帝留下的老哥仨,就你倆的閨女是明媚正娶,怎麼落到我這個正牌皇上了,居然是私奔。不過,成武皇到覺得靖王說的有道理。皇室的三個丫頭跟隨著朱天降,這小子總的顧慮一下。目前朝政大亂,鎮南不穩,如果出兵討伐也不是上策。

    「靖王,你覺得招安的話,天降那猴崽子會聽嗎?」成武皇說著,慢慢的坐了下來。

    「皇兄,這要看怎麼招?如果光憑一紙聖令,那肯定不行。所以,臣弟分析了一下,其實目前危機我大豐朝的三個問題,歸根結底就在朱天降身上。玄樂坐上皇儲之後,一心要擊殺朱天降消除後患,此事站在咱們李家江山的角度上考慮,到是沒錯。但是,玄樂有點操之過急了,反倒激起了朱天降的戒心。所以臣弟認為,要招安朱天降,那就得先解決皇儲之爭。臣弟支持廢黜玄樂侄兒,也是基於玄珠與朱天降交好,讓玄珠侄兒出面招安,臣弟擔保萬無一失。那樣的話,朱天降還可為我大豐所用,抵禦外敵以後就靠他了。」

    成武皇臉色一黑,「你的意思,是讓朕與朝臣妥協?」

    「皇兄,那些臣子還不都是你的臣民嗎,他們力舉玄珠,也是為了大豐朝著想,又不是禍害大豐。」靖王陪著笑臉說道。

    成武皇看著靖王,腦子裡也在判斷著輕重。如果是在以前,成武皇沒準會當場把靖王罵的狗血淋頭。但是現在,成武皇不得不冷靜下來,為大豐的江山社稷著想一下了。玄珠與朱天降的交情成武皇心中也有數,加上玉兒三個丫頭的作用,或許真能讓朱天降回心轉意。刀兵一起,輸贏未定,最起碼大豐朝的家底能給消耗光。這一戰是打還是招安,成武皇也在認真的考慮著。

    「靖王,那鎮南大營之事,你覺得該怎麼解決?」成武皇忽然問道。

    「其實,皇兄是身在局中所迷,只要朱天降招安了,鎮南大營自會解決。別看鎮南大營已經更換主帥,但郭天信威信依然不減。朱天降一招安,自會勸說他老丈人出面,讓鎮南大營聽從朝廷的指令。即便朱天降不說,到時候臣弟也以招安為借口,勸說郭天信出面解決此事。」

    「靖王,那你為何不現在就去勸說天信,讓他給鎮南發信函平息此事?」成武皇疑惑的看著靖王,這一刻,成武皇忽然起了一絲疑心。

    「我說皇兄,人家天信都是閒置在家的人了,現在讓我去找郭天信,人家憑什麼出力。臣弟所說的這些事情你要是同意下來,臣弟到可以去一趟郭府說說此事。您想想,郭天信也想與女兒再次相見,誰不想等著以後抱孫子。到時候臣弟會說只要天信老弟平息了鎮南之事,皇兄就不追究朱天降的罪責。一聽皇兄不追究朱天降謀反大罪,郭天信肯定會出面勸說鎮南大營的將領。」靖王裝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顯得自己這兩天是多麼的操心。

    成武皇靠在座椅之上,慢慢的斟酌起來。靖王也不著急,他知道目前國庫空虛,不足以維持一場大戰。成武皇最終還是會接受他的提議。

    「靖王,此事事關重大,為兄要好好斟酌一下。如果沒有其他事,你先回去吧,明日為兄會給你答覆。」成武皇想來想去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先讓靖王回府,他再考慮考慮。

    靖王一走,空蕩蕩得乾宮只有成武皇與魏正海兩人。成武皇半天也沒有說話,臉色一會陰沉一會平靜,嚇的魏正海連大氣都不敢出。

    「正海,馬上傳樂兒進宮。」

    成武皇終於下了決定,這件事,他覺得應該聽取一下玄樂的意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