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五十章 得蜀望隴 文 / 無翼蝙蝠

    有了一個好的開頭,接下去的事就簡單多了。在魏延襲殺龐羲的同時,張常也對城門展開了爭奪。不久之後,當被號角引來的朱提騎兵也加入了戰場,結果再無任何懸念。兩萬新兵蛋子幾乎沒做什麼像樣的抵抗,就被朱提兵馬繳了械。

    其實,當成都外城落入朱提兵馬之手時,劉璋並非完全沒有抵抗能力。成都的內城牆相當高大,五千禁衛也有不小的戰鬥力。不過,作為他們的擁有者,劉璋已經被嚇得手足無措了,在得到了魏延的『不死』承諾後,劉璋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投降。

    ------

    自張常大營被焚至今已有十幾天了,法正不明白殷丞為什麼不對自己和來敏發動攻擊,他心裡很清楚,以現在手下士兵的狀況而言,根本無力抵抗多少次強攻的。可朱提兵馬只是扼守住了各處通道,鬆鬆垮垮地把益州的兩座大營圍在了中間,甚至連大營之間的聯絡都沒有切斷,難道只是為了消磨掉益州兵馬的最後一點反抗的意志嗎?法正無法確定。

    當然,法正也想過殷丞會不會分兵去襲擊成都,可他實在看出不殷丞哪裡去找攻擊成都的兵馬。根據法正的計算,為了圍住他們這六萬不到的兵馬,朱提兵力早就捉襟見肘了。成都城高池深,沒個三萬、五萬的大軍,根本不可能會對她產生威脅。殷丞他在想什麼,又在等什麼?

    答案很快就揭曉了。在法正的營門口,突然來了一彪人馬,還沒等守營士兵喝阻,來人便高聲斷喝道:「速開營們,都督親至。」守兵一見果然是來敏親至,急忙打開營門,同時讓讓飛速稟報法正。

    法正接報吃了一驚,自從被為圍以來,法正和來敏還沒見過面呢。雖然朱提並沒有切斷他們之間的聯繫,可為了防止被圍在同一座營寨,而另一座營寨卻因為沒有主將指揮輕易被朱提攻佔,無論是法正還是來敏都不敢離開自己的大營跑到對方那裡去。現在來敏居然來了法正的營寨,肯定說明有大事發生了。

    法正急忙出帳相迎,走到半道就遇上了面沉如水的來敏,隨後二人一聲不吭地返回了法正主帳。

    「敬達公,為何突然來此?」一落座,法正就急不可待地詢問道。

    來敏沒說話,只是從衣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遞到法正的手裡。法正默默地接過來打開一看,才掃視了幾行字,便大叫道:「什麼!這……這不可能!敬達公,此書哪裡得來?」

    來敏雙肘支在案上,兩手抱頭,依然不言不語。

    來敏的表現很說明問題,法正知道自己那一絲僥倖也已破滅,但還是喋喋不休地在嘴裡念叨:「不、不會!這是假的,肯定是假的……」

    「孝直,是真的!」來敏終於抬起了頭,兩眼通紅地對法正說,「真的,主公已經投降了殷丞,這是主公派人送來的招降書。」

    「不,不是真的,這是殷丞的詭計。」法正依然激憤不已。

    來敏苦笑著搖了搖頭,道:「送信來的是許靖和高沛,他們還帶來了龐羲的首級,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法正一聽,頓時癱軟在地,許靖和高沛都和劉璋一齊留守在成都,而龐羲更是成都的守城大將,他們出現在這裡,只能說明成都已失。

    「敬達公……」法正哽咽著叫了一聲。

    「唉……」來敏先以一聲長歎作為答覆,「事已至此,你我回天無力矣。為了數萬將士的性命,如今也只有投降一途了。」

    「我……我不甘心,不,我們還有機會,我們手裡還有數萬兵馬,未必不能扭轉乾坤。若是我軍立刻突圍,奮力東進,先取江陽,再圖江州、涪陵,也許尚能與朱提抗衡。法正願為先鋒,力保敬達公為益州之主。」

    「我軍士氣低靡、軍心已散,一出營寨,六萬大軍頃刻間便會逃亡大半,如何能與殷丞抗衡,不過是圖取其辱罷了。」來敏只是搖頭。

    「敬達公……」法正還想爭取。

    「孝直,不必多言,我意已決。汝於明日清晨帶領麾下將佐同來我營中,我會約定朱提明日來我營中受降。」說完之後,來敏頭也不會地走出大帳。

    「敬達公……」法正望著來敏消失的背影,嗚咽著。

    第二天一早,法正來帶一干將佐垂頭喪氣地來到中軍大帳,護衛攔著其他人,對法正耳語道:「都督只讓你一人進帳見他。」

    法正入了帳,見來敏端端正正地坐在案前,雙目緊閉一動不動:「敬達公、敬達公……」法正連喚數聲,卻不見來敏反應,突然心中一悸,快步向前仔細端詳,然後顫抖著伸手在來敏鼻端一探,「敬達公!嗚嗚……」

    帳外中軍一聽動靜,便想衝進帳去,卻被衛兵攔住。

    法正哭了一會兒,見來敏案上放著一封書信,分明是留給自己的,於是拿起觀看,上寫道--孝直賢弟,愚兄無能,竟使主公降敵,基業毀於一旦,再無顏苟活於世,一身重擔,只得托付賢弟費心了。殷丞乃不世之主,賢弟則為人中龍鳳,若在殷丞手下效命,來日必能大展宏圖,不負丈夫凌雲之志。愚兄已無牽掛,膝下兒女亦已長大,若是殷丞不害他們性命,煩請孝直照應一、二……

    捧著書信,沒等看完,法正已經是淚濕衣襟。他心裡明白,來敏之死,其實是為了他們謀個未來。殷丞益州初定,外面還有曹操、劉備等人虎視眈眈。如果來敏不死,殷丞肯定不會重用他們這批益州『老臣』,只有來敏死了,他們沒了主心骨,殷丞才會盡釋前嫌,把他們真正當自己人看待。

    事實也確實如此,當殷丞得知來敏自盡時,心底裡大大地鬆了一口氣。殷丞過不多久就要遠涉江東,對益州的控制力將大大下降,如果留下來敏,難保曹操不會動什麼懷主意。反間、離間、挑撥、煽動等等、等等,曹操、郭嘉、荀攸他們用得可是溜著呢,殷丞可不想給機會他們『間』自己一『間』。

    漢少帝興初三年元月,殷丞克成都,劉璋率眾出降,二月初,僰道城下來敏歸天,法正遂同帳下文武及數萬兵馬歸於殷丞。後殷丞書信招降劉璋舊部,巴西、梓潼諸郡不敢與之敵,紛紛易幟。益州終定,唯留漢中張魯一家。

    殷丞遣使往招張魯,並將治所由朱提遷往成都,於各地整頓降卒、募集糧草,等候漢中回音。

    不多日,使者返回成都,報說張魯拒不歸順,反投曹操去了,現只等長安夏侯惇派兵接管。殷丞聞聽大驚,急忙聚將議事。

    「長安有動靜嗎,夏侯淵派出兵馬了沒?」問話的是陳宮,他清楚張魯投不投降根本無所謂,只要發兵一打,就能把他像臭蟲一樣捏死,可曹操就不同了,一旦夏侯惇來了漢中,那事情就麻煩咯。

    「據探報,夏侯惇還在長安。馬騰、馬超已到榆中,雖然由於天氣寒冷,還沒對長安發動攻擊,但在這個時候,夏侯惇也不敢輕舉妄動。」張任回答道。

    「那我們還等什麼?趕快發兵,先把張魯的腦袋擰下來,再去長安把夏侯惇、閻行的蛋蛋捏碎,好替文長報仇。」如此粗魯,肯定是典韋。

    「益州初定,十萬降卒尚未編整完畢,胡佐、內軍損失極大,蹬萍、強擊等軍也是人困馬乏,此時出兵並無必勝把握。」趙雲頗為擔憂地說道。

    「子龍所言不無道理,然漢中各地地勢險要,若被人守住險要之處,我要取之必定極難。不如先將大軍於成都休整,卻派騎兵先去奪了各處關隘,等我大軍到時,再取南鄭、褒中、成固各縣。」徐庶進言。

    「孝直熟知東川地理,汝以為該從何處進兵為上?」殷丞不想冷落了新人,笑著詢問法正。

    「若是夏侯惇已至漢中,其必分兵守住各處緊要,想要進兵漢中,必須步步為營,依次爭奪,方能確保我軍後顧無憂。然眼下曹軍未至,張魯兵少,各處守軍多則百餘人,少則十數人,我軍一至,其必望風而逃。若此,我軍路線當以首取葭萌,再奪天蕩山、米倉山、定軍山、陽平關,再兵進漢水駐紮,待大軍至,可趁勢渡河以取南鄭。」法正也是有本事的人,雖是新降,照樣毫不含糊。

    「此言大妙!」大家一致贊同。

    兩日後,趙雲、黃忠、高順、法正領命出兵,所帶皆為騎兵,計有強擊軍騎軍三千、藍鷹翼一千,全軍四千人。隨後,張任率蹬萍軍五千次第北上,依次駐守趙雲等人奪下的各地關隘。

    一個月後,殷丞親率大軍進兵漢中,於途中聽聞夏侯惇差閻行領兵三萬馳援張魯,不日便可至成固。殷丞急令大軍急行,匯合趙雲等人後,立刻渡過漢水,屯兵褒中左近。此時閻行已入南鄭,留一萬兵守衛城池,自帶馬步軍兩萬前至褒中,以擋殷丞。

    殷丞和閻行兩個老朋友,在分別近兩年後,又將在褒中城下會面了。

    (第四卷《蜀中泥足》正式結束,敬請期待下一卷《濤生雲滅》。謝謝大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