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七章 引為後援 文 / 無翼蝙蝠

    於吉這個人殷丞最初是從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上看到的,讓殷丞留下印象的原因是小霸王孫策的死。殷丞很喜歡孫策這個人,而孫策的死因又和於吉多少有點關係,就因為這個,殷丞還仔細地查找過於吉的資料。不過這些資料的描寫沒能給殷丞一個明確的概念,於吉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所有和於吉有關的記載都很虛幻,感覺像是神話小說,讓殷丞這個無神論者難以苟同。

    一開始殷丞只是由於孫策的原因對於吉有一點點好奇,在查過他的資料之後,反而引起了殷丞很大的興趣。根據所有資料的總和,殷丞給於吉這個人下了這樣一個定義--於吉是和張角一樣有潛質稱為野心家的人。

    於吉的所作所為確實和張角極其相似,同樣是行醫施藥,同樣是布惠於民,區別在於張角提出了明確的口號並進行了起義,而於吉卻沒這麼做。是他不想這麼做嗎?後世也曾有很多人爭論這個問題,但是總也沒個最終的結論,那是因為沒有發生的就是沒有發生,一切都只是假設。

    殷丞也對於吉這個人進行過猜測,他認為於吉不是不想傚法張角,只是機會還不成熟,沒有實際的行動而已。從這個角度出發,殷丞判斷孫策的死和於吉一點關係都沒有,孫策是由於毒發而身亡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孫策受過箭傷,箭上的劇毒對他的身體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傷害,雖然有不少記載說孫策的箭傷其實快痊癒了,可殷丞覺得事實應該不是這樣的。箭傷是否嚴重,孫策自己十分清楚,可那時他的大業初定,如果他有什麼意外,很可能會出現混亂,故此孫策有意隱瞞了自己的病情。孫策上城頭巡視應該正是他病入膏肓迴光返照的時候,而於吉很不幸地在這個時候讓孫策遇上了。孫策是很有能力、很有主見的一個人,他清楚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也開始默默盤算著怎麼才能讓孫權順利地接過他手中的權力,當他看到已經的時候,立刻就意識到於吉會是個大麻煩。

    黃巾軍造成的動盪還沒能消散,如果於吉也在江東搞這麼一出,這結果會是什麼樣孫策心裡太清楚了。如果他孫策健健康康地活著,於吉還真沒放在他的眼裡,孫策也許反而不會這麼輕易去殺了他。可他孫策命不久亦,當孫策政權向孫權政權過渡的時候,最怕的就是於吉這樣擁有民眾支持的人出來搗亂。於吉在民間的口碑實在太好了,孫權能鬥得過他嗎?即便孫權能解決於吉,可這樣做也會讓他失去很多民心,老百姓是不會管你們爭權奪利的,他只知道於吉是好人,那殺好人的肯定就是壞人啦。

    為了江東政權的穩定,於吉這個人是必需殺的,殺於吉肯定會有不良反應,與其讓孫權來承擔這個惡名,還不如我孫策來承擔,反正人死百了,我孫策死後難道還怕別人罵不成嗎?這就是孫策當時的想法,也是他不顧眾人勸阻,堅決要殺於吉的原因。

    殷丞覺得自己的猜測應該不會有太大出入,只是對於吉究竟是不是有野心還不敢完全確定。以孫策當時的情形來看,就算於吉沒有野心,他也會先殺了再說,殺了可以心安,何況就殺這麼一個人,有什麼關係。

    雖然不敢肯定於吉是否有野心,但殷丞覺得他有野心的可能性更大。同樣是醫治病患,經常在江東地區活動的可不止於吉一個,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華佗。可為什麼別人稱華佗為神醫,稱於吉卻是神仙,神醫和神仙之間的區別那就太大了。如果於吉和華佗一樣,只是想替老百姓做點好事,在老百姓稱自己為神仙的時候為什麼不否認,是不是神仙他於吉自己還不知道嘛。既然不去否認,殷丞認為於吉就存有混淆視聽的動機。就是這個動機,讓很多有心人察覺了他的野心,孫策應該也是從這個方面做出的判斷吧。

    利用神鬼之說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就是神棍的基本表現,而殷丞說於吉是三國最衰的神棍當然就一點沒錯了。三國有三大著名神棍,張角、左慈、於吉。張神棍雖然下場很慘,可他畢竟曾經帶領百萬黃巾叱詫風雲,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左神棍是混得最瀟灑的,調戲曹操調戲得比調戲婦女還溜,堪稱神棍界的楷模。反觀他於神棍,辛辛苦苦地安排佈置,眼看著開花結果,就在果實成熟馬上就能採摘的時候,卻遇上只剩下一口氣的孫策,最終連自己老命都沒保住,甚至屍體都沒能留下。

    關于于吉的屍體,傳說是於吉被殺後兵解了,之後就是於吉的元神來找孫策索命,並讓孫策付出了代價。不過殷丞對此又有另外的推測,兵解這種事是靠不住的,元神索命更是荒謬,會有這樣的傳說,應該都是孫策或者說周瑜布的局。孫策把於吉的屍體秘密銷毀,等孫策毒發身亡之後,再讓人傳出是於吉索命所至,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平息民間對他們孫家的憤怒,以便孫權能更順利地接過孫策的權力。能布這樣一個局的人讓殷丞十分佩服,此非大智大勇之人不能為之,殷丞能很明顯地感覺到周瑜的痕跡,周瑜也是殷丞十分喜歡的人之一。

    以前殷丞曾經把自己的這種假設在網上發過貼,也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贊同,但這也只是茶餘飯後一個閒聊的話題而已。可現在就不同了,於吉就在前面不遠,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只要去看一下就知道了,這對殷丞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

    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殷丞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他的身體已經和常人大不相同了,殷丞感到現在的自己應該可以免疫任何疾病,也包括瘟疫。既然怕染上瘟疫,他於吉又不敢把自己怎麼樣,去看看應該不會有什麼危險的,也許還會有其它的好處也不一定啊。

    和這個世界的其他人不同,殷丞最喜歡和這些裝神弄鬼的傢伙打交道,這些人以為自己能夠騙盡天下人,但又怎麼可能騙到殷丞呢。從殷丞的角度來說,和這些人打交道是最安全的,殷丞處於知己知彼的最佳狀態,而對方對殷丞卻一無所知,這種情況下殷丞還不能大占特佔便宜的話,還不如一頭撞死算了。說到裝神弄鬼,這也是殷丞的強項啊,對付畢雋用的不就是這招嘛,於吉和殷丞也算是半個同行。看在同行的份上,殷丞決定和於吉來場友情切磋。

    殷丞完全沒有想過要揭穿於吉的真面目,這對他來說一點好處都沒有。相反的是,殷丞考慮是否要悄悄地幫於吉一把,然後把他當做自己一個潛在的盟友。想在三國混得有滋有味,選擇一、兩個有前途的盟友是很關鍵的。不過殷丞現在是根本不具備和別人結盟的資格,他現在去找曹操啦、袁紹啦提出結盟的話,估計會被他們拖出去彈**彈到死了。

    向幾個路人道過謝後,殷丞讓大家就地休息,然後自己一人偷偷潛往於吉所在的虎柳村。在路上確實有官府設的哨卡,這種應付尋常百姓的哨卡對殷丞自然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從別的地方繞過哨卡後,沒走多久殷丞就遠遠的看到一個村子,應該就是虎柳村了。

    走到村口時殷丞在考慮是偷偷地進去還是光明正大地闖入,最後決定還是直接一點,就這麼走進去吧,如果被人發現了就要求他們引見於吉,還省得自己去找,反正來這裡就是為了和他見面。

    殷丞優哉游哉地走在村子裡,看見他的人都沒有任何異常反應,這讓殷丞有點奇怪。仔細觀察一番後才發現,於吉來此不是一個人,還帶了不少他的信徒,或者說是他的徒弟。這些人看到殷丞後,村民以為他是跟於吉來的人,於吉的徒弟則認為他是村民,所以都沒什麼表示。當然,這也和殷丞自然從容的態度有關,他的神奇沒有絲毫慌張,眾人除了對他的頭多看了幾眼外,對他的身份都沒有表示過多的懷疑。

    殷丞幾乎在村裡逛了一圈,沒能發現傳說中仙風道骨的於老神仙,除了一棟白色的木屋外,殷丞連比較奇怪的地方都沒看到。那棟木屋也沒什麼奇怪,不同的是,在它的門口有兩個人站在左右,看來像是在放哨的樣子,殷丞決定去木屋看看。

    「站住,你是誰?這是要去哪裡?」一個疑是護衛身份的傢伙在殷丞靠近木屋的時候過來阻攔道。

    「沒去哪裡啊,我就是想去木屋看看,怎麼啦?」殷丞很坦然地回答著。

    「去木屋?現在不行,我師尊正在那裡休息,隨都不能去打擾,你還是走吧。」護衛搖頭道,同時還輕輕地推了推殷丞。

    「你師尊?敢問可是於老神仙?」總算找到正主了,殷丞連忙問道。

    「對啊,沒錯,怎麼了?」護衛問。

    「那好了,我就是來拜望於仙長的,煩勞您通報一聲,就說汝南殷丞前來拜訪。」殷丞拱手表明了自己的意圖。

    「汝南?殷丞?沒聽說過,你究竟是誰,我師尊可不是隨便什麼人想見就見的,你還是回去吧。」護衛可不覺得殷丞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自然不會給他什麼好臉色。

    「我殷丞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不過在下也曾得遇名師指點,對仙凡之道略知一二,今日特前來于于仙長討究一番,請這位大哥通稟一聲,若於仙長確是不見,承自然轉身就走。」殷丞也開始裝模作樣起來。

    「這個……您也是修道之人,這樣啊,您先暫候片刻,我這就去問問師尊。」護衛臉上的表情立刻恭順起來,殷丞的要求也就順利通過了。

    殷丞看著護衛的身影心中暗想,看來在這個時期,神仙和凡人的待遇實在太不一樣了,難怪有這麼多人要當神棍,感覺確是不錯啊。哈哈!

    「抱歉,抱歉。剛才不知是殷大師駕到,多有冒犯。我家師尊有請大師,請隨我來。」護衛很快就出來了,對殷丞恭恭敬敬地說道。

    殷大師?啥時候又冒出了大師來了,這是在說我嗎?殷丞被護衛的稱號搞暈了,左顧右盼之後也沒發現其他人啊。

    「大師,請隨我來,這邊請!」見殷丞沒反應,護衛提高聲音再次說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