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六章 神仙? 文 / 無翼蝙蝠

    殷丞的這個主意基本是針對洪谷村村民的,項書和鍾離煌的手下都是經過挑選的,不存在殷丞顧慮的問題。李重和黃否對殷丞的提議都覺得很突然,雖然自覺告訴他們殷丞的做法是正確的,但他們總感到有些不舒服和擔憂。

    「阿丞小兄弟,你說的我也明白,如果能順利做到這點,我自然是不反對的。可你想過沒有,留下一部分就等於要把村民分成兩群,我們一直生活在一起,現在讓他們分開,只怕他們未必會同意。這還只是小事,另外還有兩個方面很難解決啊。第一,究竟誰該留,誰又繼續走,大家一起來到這裡,都是想去那裡看看你所說的地方究竟有和神奇之處,可現在要他們留在這裡人生低不熟的異鄉,誰都不會願意啊!」黃缶一開始說的聲音還是很輕的,可越說越激動,最後更是手舞足蹈起來。

    「這也沒辦法,我是為他們好,如果身體不行卻要硬撐,我怕到時候反而會出大問題。至於誰走誰留,我看就根據身體狀況來決定吧。」殷丞也很無奈,只能這樣決定了。

    「唉,阿丞,這樣可不行。」李重也在旁邊歎著氣說,「你看董想,他算是身強力壯了吧,應該跟著走。可他的兩個兒子呢,照你的說法應該留下,那他的妻子也要留下照顧兩個孩子吧,這樣一來董想可不就成了妻離子散了嘛,你覺得這樣大家會同意嗎?」

    聽李重這麼一說,殷丞不禁抬眼看看董想,董想雖然沒說什麼,可從他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對殷丞的提議也是反對的。這下殷丞開始拚命拍腦門了,事先他也沒想過這樣的事啊,從村民的角度出發,殷丞的提議確實不太合理。

    殷丞在擁擠的帳篷裡團團亂轉,在大家就快被他轉得頭昏腦脹的時候,殷丞突然停了下來,說出了自己另一個建議。

    殷丞的建議是這樣的,留下的人群以老人和幼童為標準,按照戶為執行單位。清楚一點說就是,所有身體條件較差的老人和過於年幼(兩週歲以下)的小孩都留下,凡是這些老人或幼兒的親屬,必需有一戶留下照應。舉些例子說明吧,董想一家沒有老人和幼童,所以到時候全家跟大夥兒一起出發;古家兩兄弟還有一個年長的老母親在世,所以他們兩兄弟必需有一人帶著妻兒留下照顧他們的母親,而另一個則跟隨大會兒繼續上路;如果老人只有一個子女的,那這個老人和他的子女全家留下,柴鵠就是這種情況;如果老人已是孤老,那還是留下,交由其他留下的村民代為照料,直到西行的村民在蜀中。、滇北站穩腳跟派人來接他們為止。

    聽完殷丞的建議後,李重和黃缶都低頭不語,殷丞的這個想法沒有太大的漏洞了,可如果真照此辦理,有一半多的村民將被留下,村民們會不會同意可就很難說了。

    黃缶想了很久,然後抬頭對殷丞說道:「阿丞小兄弟,你的想法沒太大問題,如果你堅持要這麼做,我和村長想辦法去說服那些村民。可還是有一件是需要解決,不然留下那些村民我們誰都不會放心的。」

    「什麼事?」又有事!殷丞都快不耐煩了,這麼有那麼多雞毛蒜皮的事啊,我又不是居委會大媽。

    「我村子不富裕,留下的那些人以後的日子該怎麼生活啊,總不能讓他們不吃不喝地等其他人來接他們吧。要把他們留下,起碼先要給他們安排一個可以安身的地方,然後還需要一個謀生的手段,不然怎麼活下去啊。」

    「這點我倒是考慮過了,事實上如果就憑我個人的力量,確實沒辦法解決這樣的難題,這也是我讓大哥把鍾伯也一起找來的原因。」說到這裡殷丞轉頭對鍾伯繼續說道,「鍾伯,我想知道這次鍾離先生交給你負責的那些盤纏,夠不夠在江東地界替需要留下的村民購買或者租用一個可以安身的所在,有了居住的地方後還能不能再替他們安排一個生活來源,比如留些本金做做小生意,或者買一些田地務務農什麼的?」

    鍾伯沒有說話,先生側頭想了一會兒,隨後微笑著對殷丞點了點頭。

    「啪!太好了,那就這樣吧。村長、黃族長,你們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嗎?」殷丞高興地拍了一下手,隨後語氣激動地詢問道。

    李重和黃缶相互看了看,都搖了搖頭,又對著殷丞點了點頭。自此,洪谷村集體遷徙計劃『補丁1』正式更新完成。

    一開始李重和黃缶對村民的說服行動進行地極不順利,誰都不想自己被留下,他們對黃金的熱情明顯高於對危險性的擔憂程度。不過隨著隊伍繼續往南前進,不少人開始正確認識到長途跋涉的艱辛。且不說對體力的大量透支,就單單頭上那個毒辣的日頭,這幾天已經讓七、八個體弱之人出現了中暑的症狀。如果繼續這樣前行,肯定會有人病死、累死在半道上,這點已經沒人否認了。等到了大江邊上,有些人開始主動提出要求留下,有了這樣的例子,思想工作也就好做多了,僅用一天時間,村長李重就擬好了去留的名單。

    帶領眾人渡過大江之後,殷丞就開始犯難了。殷丞以前就對地理不太上心,他的前世咨詢太發達了,只要打一個電話,然後告訴服務生自己想從哪裡到哪裡去,隨後服務生就會很詳細仔細地把所有路線替你安排好,所以殷丞對很多地方的名稱僅僅是留有一點點印象而已。現在要他給大家帶路,那確實有點難為他了,何況這還是三國時期的道路,殷丞原先生活的城市,在這個時代還是海底呢。

    洪谷村那些人自然幫不上殷丞什麼忙,離開南照地界後,他們和殷丞一樣,對地理環境是一無所知。項書和鍾離煌的那些人平時就很少與人交往,大多只是默默地趕路,也許是因為他們還沉靜在項仲的辭世上難以自拔,連和殷丞相熟的方明都很少和殷丞說話。

    來到江東之後,殷丞雖然算不上分不清東南西北,可他能知道的也就只有哪裡是東南西北了,至於往東、往西、往南會走到哪裡,他就不知道了。往北他倒是知道的,可他們就是從北邊來的,總不能回去吧。

    殷丞思索了半天,決定還是先找一下當地人問問情況再做打算。這次洪谷村的村民發揮了作用,他們畢竟是獵人,對環境的觀察還是比較仔細的。他們留意了一下周圍的情況,最後斷定往南偏西的方向應該有人類居集,然後在殷丞的一聲號令之下,一群人紛紛轉道西南。

    走了大約有一個對時辰,在一個岔道口,他們看到有幾個人當面走來。殷丞連忙叫停了眾人,雖然就想去詢問情況。沒想到對面走來的幾個人看到殷丞他們,立刻加快了腳步迎了上來,還沒等殷丞去找他們呢,他們反而先走到了眾人的跟前。

    「誒,老鄉,你們這是要去哪裡啊?看你們的樣子,是外鄉逃難來的吧?」其中一人對著殷丞他們就喊道。

    「是啊是啊,我們是江北過來的,想找個可以安身的地方。敢問這位大哥,這東西南北的,都通向哪裡啊?」殷丞走出人群,十分客氣地問道。

    「啊,此處乃是東至,沿江往西可到湖口、九江,往南是鄱陽,向東走可到新都,你們打算去哪裡呢?」那人很爽快地回答著。

    「這個……我們也沒具體的打算,你說的地方都遠了點,我們想在附近找個地方安頓,不知道這兩條路都通往哪裡?」殷丞指著前面的岔路問道。

    「哦,這兩條啊,這條過去就是庫加集,離這裡不遠,我們就是從那裡來的。」那人指著自己身後的路說道,然後又指著另一條路道,「那裡通往虎柳村,大約十幾里地就到了,可你們千萬別去那裡,路都被官府封掉了,想去也去不了,聽說那裡鬧了瘟疫,三天前官府就靜止任何人出入虎柳村了。」

    「啊,瘟疫啊,那太慘了。你說的那個虎柳村還有人居住嗎?官府這麼一封路,那裡的居民可怎麼辦啊!」一聽說有瘟疫,殷丞就聯想到洪谷村的鬼葫谷,不禁隨口歎息了一下。

    「這也是沒有辦法呀,如果不封路,那些村民就可能四散而逃,會把瘟疫帶得到處都是,那不是更慘。」那人迅速反駁道,這令殷丞想到,他會不會就是官府中人。

    「這位大哥,我沒別的意思,我只是覺得那些村民很可憐,隨口說說罷了。」殷丞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誤會,急忙解釋了一下。

    「是很可憐,但也未必沒救,聽說前兩天於神仙帶著他的弟子去村裡給他們祈福祛災了。以於神仙的法力,他們能逃過這一劫也說不定啦。」那人倒沒對殷丞的態度感興趣,繼續給殷丞介紹著情況。

    「於……神∼∼神仙!!!不知大哥說的是那路大仙?」殷丞很詫異地問道,這不是三國嗎?怎麼又跑封神榜那裡去了,連神仙都出來了。

    「哈哈哈,外鄉人就是外鄉人,連於神仙都不知道。你們家鄉離這裡很遠吧,不然怎麼會沒聽說過於吉於老神仙的大名呢。」一說到於吉的名字,那人的口氣充滿了自豪,彷彿於吉是他親戚似的。

    於吉!!!一聽到這個名字,殷丞差點沒笑出來,現在殷丞可以肯定自己的霉運還沒走到頭,不然怎麼會遇上他呢。

    這個於吉是殷丞遇上的第二個三國『名人』,第一個是卞喜這根廢柴,第二個就是於吉這根神棍,而且還是三國裡混得最慘的神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