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三國奇跡之輪迴

正文 第三章 殷軍師的洪谷對 文 / 無翼蝙蝠

    事到如今包袱是甩不掉了,殷丞決定拿出點本事來讓這些包袱好好見識見識,只要震住他們,以後也會聽話些。

    想到這裡,殷丞很從容地站立起來,先是環顧了一下四週一臉期盼的村民,然後用很標準的朗誦式樣的說話方式對大家說道:「各位、各位,稍安勿躁,且聽我一言。其實現在不是我們選擇去哪裡的問題,而是我們能去哪裡的問題。為什麼這樣說呢,有句話說的好啊,何方水土不養人,無論我們去了什麼地方,只要依靠我們雙手辛勤的勞動,任何地方都可以生存。所以說,我們所要挑選的並不是那個地方的地理環境,而是要注意那個地方現在及以後可能出現的社會局面。」

    「社會局面是指什麼?」一個自願擔當捧哏角色的村民很及時地跳出來問道。

    「這個兄弟問得好啊,我馬上就要說這個問題。所謂的社會局面主要關係到三個方面,具體來說就是『經濟』、『政治』、『軍事』這三個方面。說起經濟,我想各位都應該明白,經濟就是前哪,洪谷村為什麼這麼窮,不就是因為沒錢嘛,所以經濟就是以後我們要關注的重點,但我們先把經濟的問題放在一邊,將來再好好談談。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政治,政治牽涉面很廣,我們所要關心的只有其中一點,那就是朝廷的吏治。看看我們現在的情況就知道了,地方官吏的好壞對我們老百姓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我們洪谷村遵紀守法,甚至還幫助官府消滅了黃巾亂匪,可結果卻落得個無家可歸的局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不就是有個宋乾這樣的混蛋嘛!」不管底下人聽不聽得懂,殷丞依然說得興高采烈唾沫橫飛。

    「對啊,對啊。我們應該去一個官府愛民如子的地方,那樣才能有好日子過。」看來還是有人聽懂了殷丞在說什麼,這不就有人跳出來附和他的話了嘛。

    「不錯,我們大漢天下官吏成千上萬,真正的好官還是有很多的,可問題是,大家希不希望隔三岔五地就搬遷,今天住山東,明天去河南,後天又得往江北趕,應該都不希望吧!我之所以會這麼問,那是因為我們只是平頭百姓,我們只能選擇投靠好官,可我們沒能力一直讓這樣的好官當我們的父母官。舉個例子來說吧,穎上府費侍費天度大人是個好官吧,如果不是他,想必南照早就被宋乾糟踏得不像樣子了,如果費大人還在任,我們需要全村遷徙到別的地方嗎?可這樣的好官,朝廷說廢就廢,卻換了個閹黨來穎上,其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了。如果我們找到了一個像費大人這樣的好官,也遷過去到他的治下定居,可沒過多久他也被朝廷廢了,又換了個閹黨來禍害大家,那我們又該怎麼辦呢,再次遷徙嗎?」

    「朝廷換不換官員又不是我們能決定的,照你這麼說,我們不是沒地方可去啦!」一個年紀較大的男村民開口問道。

    「你這麼說也對,也不對。我們確實不可能左右朝廷的決策,但我們可以找一個朝廷影響力比較小的地方,這樣一來起碼能安定許多。」殷丞見又有人想發問,就抬手往下壓了壓,制止了他的行動,隨後接著說,「關於政治、關於吏治我就先說到這裡,等一下結合軍事的問題再來一起分析。那軍事又是指什麼呢,按理說軍事這種事情是朝廷才要考慮的,跟我們這些百姓一點關係都沒有。可現在情況不同了,黃巾禍亂天下,使得大漢江山風雨飄搖,如今盜賊四起、百姓流離失所,整個就是一個亂世將現的局面啊。黃巾作亂之時,朝廷曾頒下律令,號召各地自組鄉勇防禦地方,這等於給了地方官員自由招募兵馬權利。眼下黃巾已除餘賊四散,不足為慮,可那些各地官員卻都手握重兵各自觀望,這些人才是禍亂的關鍵。現在朝廷的積威仍在,各地擁兵自重的軍閥都還有所顧忌,一旦朝廷有變,那時大漢政令將出不了洛陽百里之外。隨著各地不再尊奉朝廷號令,緊接著就是軍閥之間的相互征伐,刀兵四起血流成河,這錦繡江山將淪為無間地獄。最苦的當然還是我們這樣的百姓,屆時想要十有一存都未必如願啊。」

    殷丞說的這些自然不是他在胡說,這些都是歷史書上明確寫著的,所以這些村民雖然懵懂無知,但還是接受了殷丞的看法。不過他們都被殷丞描述的景象給嚇到了,包括李重、黃缶這樣比較有能力的人在內,沒有一個人能接殷丞的話茬。

    殷丞等了半天沒見再有人出來捧自己的哏,只能假意喝口水解解渴,然後繼續說道:「軍閥混戰相互吞併,一般來說自然是強者勝弱,我們將要投靠的地方自然越強越好,這樣生存下去的機會也就越大。可這世上沒有絕對的事情,就像黑死軍和我們洪谷村,誰強誰弱根本不用討論,但黑死軍在鬼葫谷卻折戟沉沙,誰能保證像這樣的事情不會在別的地方發生呢,如此一來我們又將無所適從了。」

    「阿丞啊,你說了這麼多,把我都說糊塗了,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要我們在這裡等死不成。」董想越聽越急,他看到很多女人被殷丞嚇得都快哭了。

    「哈哈,大哥,你別急啊,天無絕人之路,我已經想好要去那裡,但那個地方大家未必喜歡,所以才會這麼多,只是想讓大家瞭解只有這個地方才是我們唯一的選擇。」看大家的興趣被自己給勾上來了,殷丞卻停了下來,並沒把究竟是什麼地方告訴大家,而是把話頭一轉繼續剛才的話題,「剛才還有寫內容沒說清楚,如果不把情況分析明瞭,大家就不能齊心合力的相互協作,那樣我們的前途就不能樂觀了。說起軍閥混戰,其中變數實在太大,想要不受其害,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摻合在裡面。大漢建都洛陽,離洛陽越近就越危險,離朝廷越遠就越安全。從軍事的角度出發,我們需要選擇的就是遠離朝廷政治中心的地方,這和從政治角度出發所做的選擇是一樣的。在我看來,同時附和這兩種選擇的只有一個地方,就是那裡……」

    說到這裡,殷丞用手遙指西南,高高地抬起頭望向遠方,說:「我們要先往南,越過淮水,直到大江岸邊,最好能渡過大江,然後再沿著大江一直向西,我們的目的地就是蜀中,就是雲南。」

    「什麼!蜀中!雲南!那些不就是蠻荒之地嘛,你想讓我們自我流放啊,你確信自己的腦子沒壞?」一聽到殷丞所說的地方,李月兒第一個跳起來叫道。

    「我的腦子絕對沒問題,智商永遠比我的血壓高出一大截,你不用替我擔心。」李月兒不懂殷丞說的『智商』、『血壓』是什麼,又不可能去問他,所以也就一時說不出話來,殷丞見小辣椒沒了聲音,就繼續說道,「我之所以選擇那裡是有原因的,蜀中,特別是雲南,那裡確實野蠻不開化,大多數居民也是野蠻無知,絕對無法和我們中原文化相提並論。但那裡有一點好處,就因為那裡是蠻荒之所,別人也不會把目光投向那裡,這就是說無論中原怎麼混亂,那裡的生活還是能保持平穩安定。而且,那裡的居民都很樸實,你對他們好,他們就會掏心掏肺地對你好。當然,如果你要對他們不好,想要暗中算計他們,一旦被他們知道,那將會是一個不死不休的局面。我們只要真誠地和土著居民合作,讓他們感覺到我們的到來不會給他們帶來麻煩,甚至會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我想還是很容易在那裡站穩腳跟的。一旦在那裡安定下來,我們就能大力的發展我們最關心的事情--經濟。」

    「經濟?在那種地方發展經濟!阿丞小兄弟,你能不能說的再明白點,我想不出來在這樣的蠻荒之地怎麼發展經濟?」黃缶終於開口說話了,在洪谷村他的閱歷最豐富,連他也不能理解殷丞的做法。

    「這要怪我,是我沒說清楚,我說的經濟並不是指讓地方繁榮發展的經濟策略,我說的只是指簡單的賺錢而已。沿著大江一路西行,在大江的盡頭連接著另一個江,當地人稱它瀘水或麗水,其實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金沙江』,蜀中和雲南的交界處就是金沙江。你們平時不打漁,但總聽說過漁民吧,他們拿著只大網,往湖裡一撒,等拉上來的時候,裡面就有很多魚被網住了。金沙江之所以會叫金沙江,那是因為這條江裡最多的就是金沙,就像漁民打漁一樣,在金沙江裡,只要用網往裡面一撒,拉上來的就是數不盡的金沙。知道黃金嗎?那不就是錢嘛!這就是我說的經濟,我們要去金沙江裡撈黃金啊!!!」說到激動處,殷丞的嘴角都快流下口水了。其實他並沒說實話,哪有用網在江裡撈金沙的可能啊,那太誇張了,可殷丞就是要這個效果,先連哄帶騙地把他們誆過去再說。麗水多金這是不爭的事實,只是在麗水撈金要到宋朝才發展到最**,現在幾乎沒什麼人知道。只要能在那裡撈到黃金,雖然數量少點,但對這些村民來說已經是筆巨大的財富,那時應該沒人會計較殷丞是不是欺騙了他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