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下崗歲月

正文 第十二回(1)天緣巧合 文 / 阿明2009

    第十二回(1)天緣巧合

    梁金鵬和柳雲濤一連在青島住了三天,看看諸事俱已完備,便計議著返回蒲城。龍永泰見二人去意已決,就把梁金鵬和柳雲濤請到一起,當場結清了貨款,隨後便安排人到火車站聯繫訂票。

    臨行之時,龍永泰親自駕車把梁金鵬和柳雲濤二人送到了火車站。他動情地對二人道:「此番成功全仰仗二位老兄鼎力相助。依我來看,日本市場的全面拓展就在眼前,咱們能在***伙實在是有緣,謝謝的話今天我就不多說了。希望今後事業發展我們能夠長期合作。」

    促成與龍永泰的長期合作,這是梁金鵬圖謀已久的計劃,聽了龍永泰一番發自內心的表白,正好撞到了自己的心坎兒上。於是他歡喜無限地笑道:「您今天所講也正是我們所盼望的。我們是個工廠,正所謂『開店不怕大肚子漢』,您有定單讓我們做就是對我們的最大的支持和幫助,我們得好好謝謝您才對!」

    柳雲濤站在一旁聞言笑道:「你們哥倆就都別客氣了!這次咱們能在青島相聚我看也是天緣巧合,我們得對得起老天爺呀!雖然這幾天大家搞的很緊張,鬧得一驚一炸的,結局還是蠻好的嘛!幾天來和梁兄打交道,我看也是個實在人,是完全可以信賴的,今後弟兄之間相互多多關照就是了,那裡用得著這樣客套!」

    臨到剪票上車時,龍永泰握著梁金鵬的手和二人說道:「再有三天咱們的貨就發出去了。等忙過這幾天,我要安排到廣州去一趟。我們生產的棗酒要送到那裡去銷售。再有什麼事情我就得在廣州和你們聯繫了!」

    火車經過一天一夜的長途跋涉到第二天上午九時許駛行到了仙女市。在仙女市火車站梁金鵬一個人下了車,柳雲濤則乘車繼續向武漢進發。兩人相約,要保持電話熱線聯繫。

    梁金鵬此行去青島,去時是一路驚擾,回來是一路凱歌,心頭異常興奮。他美滋滋地在心中編織著自己的大業宏圖,時不時地忍不住自己笑出聲來。

    回到蒲城公司,梁金鵬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悅心情,立即一個一個地向外撥電話,通知自己的大兒子、二兒子、小兒子和大女婿、小女婿晚上到家中開會。最後,他又給在市信用聯社擔任信貸科科長的弟弟撥通了電話。他用命令的口氣吩咐道:「我現在已經從青島趕回來了,事情辦得非常順利,發展情況很好。我給孩子們全都打過電話了,讓他們今天晚上都到家中來,召集在一起開個『家庭經濟發展研討會』,有些業務上的事情要好好合計合計。晚上你一定過來呀!」

    梁金鵬一家可謂是「金融世家」。他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已結婚成家。除了二兒子梁**和二兒媳沈春燕沒有公職外,其餘子女全部在銀行工作。大兒子梁國民在市工商銀行工作:小兒子梁國臣在市中國銀行工作,大女兒梁國英在市人民銀行工作,大女婿聶士發在市農業銀行下屬的長城公司工作,大兒熄和小兒媳同在市建設銀行工作,小女兒梁國華和小女婿陳玉海同在市農業發展銀行工作。二兒子梁**時下雖無公職,卻是農業銀行的下崗職工。他自己原任市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他弟弟又是市農村信用聯社的信貸科科長。這樣一個大家庭稱之為「金融世家」可謂名副其實。

    更加令人瞠目的是,梁金鵬的親家,以及親家的親家,包括其各自的家庭主要成員,也大都在當地各個銀行工作,有相當一部分還身居要職。有市工商銀行的行長,有市中國銀行的行長,有地級市農業銀行的副行長,有省建設銀行貸款處的處長,有省人民銀行人事處的處長。總算起來,老梁家的各直系親屬在銀行系統工作的公職人員竟達三四十人之多。真可謂是「弟兄姊妹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了。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代社會中政治裙帶的痼疾由此可見一斑。但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孩子長大了就得要就業,就得自己掙飯吃;在求職就業日益艱難的情況之下,安排子女就業求自己總比求別人強!更何況,在銀行系統工作與在工商企業工作相比,下崗的幾率要小多了。誰不貪圖自己的子女有個穩定的職業,有個穩定的收入呢?且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門當戶對亦是個千古之至理。這種自然形成的社會生活規則,是天王老子也莫可奈何的!

    說到梁金鵬家中的趣聞,有一件奇事不得不講。他的二兒子梁**和三兒子梁國臣是一對孿生兄弟。兩個人身材等高,面目無二,就連舉手投足間的神情語態也別無二致。為此,在他們家鬧出過許多笑話。

    有一次,湖北交通廳有位朋友來家造訪,適逢梁金鵬不在,便安排先由梁**接待。正值兩人談得興致正濃時,妻子沈春燕來電話有急事相召,就臨時出去了一會兒。碰巧梁國臣有事回家,這位朋友不辯真偽,錯把梁國臣認做了梁**,便又滔滔不絕地接著先前聊過的話題非常親熱地和他攀談起來。梁國臣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好吱吱唔唔地答應著。這位朋友見他態度不似先前,帶搭不理的,心中非常生氣。

    正在尷尬之際,梁金鵬聞訊趕了回來。這位朋友就當面向梁金鵬告屈。不想,梁金鵬聽後大笑不止,笑得朋友大惑不解,一臉愕然。待等梁金鵬把真相挑明,朋友這才如夢方醒,方知是自己認錯了人。如此笑談非止一端。

    又由於梁**的名字恰與國民黨正牌軍的官稱相同,故梁金鵬的好多同事都經常以此相戲,說;「蔣介石已敗逃到台灣幾十年了,怎麼你們家還窩藏著『**』呢!」每當遇此,梁金鵬總是故意拉著長談用當地的方言回應道:「搞——錯——嘍!搞——錯——嘍!此『**』非彼『**』也!」凡此種種,常博人捧腹!

    列於楚天之下的蒲城,其民居和北方近代經典式的四合院兒風格迥然不同;和現時下北方時興的三室一廳、三室兩廳居民樓的設計風格也不屬於同一族類。

    這類民居(不是別墅)不情願僅僅在一個平面上展示自己的尊容,而是一直向上去尋求自己的發展空間:一般都是通體向上延伸,不是三層就是四層;而且大都沒有封閉式的院落,顯得特別開放。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臨街的大門大都是刮牆而立,連個門垛也不留,就好像是總怕人擠不進去似的。這可能是「九頭鳥」故鄉的子民匠心獨運的一種創造!乍到此處,真使人覺得有點兒「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的感覺。

    梁金鵬的家居樓房坐落在市區光明大街的路南,在一個十字路口的西側。一棟橫亙東西的大樓中間的一家就是。樓房通體四層,進到一樓大門是一個闊有五六十平米的會客廳。在會客大廳內,東牆和北牆下靠東的一段順牆擺有兩排硬木沙發,兩邊的硬木沙發前各擺有兩個鑲有漢白玉檯面的長條茶几。顯得格外雅致。

    會客廳的右首是上樓的樓梯,左面的南牆正中架著一個佛龕。全身披掛的趙公元帥手托著一錠金光閃閃的大元寶穩坐在佛龕之中。佛龕下面是一個高約三尺,長約五尺的木製櫃廚。櫃廚的檯面中間一排溜端放著三個燒香的香爐。在櫃廚的檯面兩端各各聳立著一枝火焰狀的通電的紅燈。燈光透過火焰狀的紅燈罩照射出來,很有點佛光普照的神秘感。由此看來,這個大多數家庭成員都是**員的「布爾什維克之家」不僅信奉馬克思創業的「馬教」,而且也特別期盼趙公元帥的惠顧。五千年的傳統風俗,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橫掃,依然如是。不知曾高聲詠歎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偉大領袖**同志在他莊嚴宏偉的紀念堂裡做何感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