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國家命運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天地驚雷(一) 文 / 陶純

    91.原子彈既然是嚇人的,就早響

    1995年2月,美國總統克林頓宣佈取消對「科羅納」間諜衛星早期拍攝的照片和文件的保密,才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人們才知道它早就拍攝了中國的羅布泊基地。

    事實上,早在1961年2月,科羅納衛星就辨認出了羅布泊基地。不過,當時並不知道,這就是中國未來的原子彈試驗場。1964年8月初,科羅納發現,在羅布泊已經矗立起了一座高塔和其它分散開來的設施,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第一顆原子彈離爆炸不遠了。

    大約1964年8月下旬,中央情報局在一份秘密情報分析中向白宮報告說:根據新拍攝的太空照片,現在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中國西部一個可疑的設施,是一個能夠在兩個月內投入使用的核試驗基地。

    9月15日,美國國務卿臘斯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等人在午餐會上研究了聯合蘇聯,阻止或打擊中國核計劃的方案。五角大樓設想了四種打擊中國核設施的方式:一、由美國進行空中打擊;二、由國民黨派戰機空襲;三、在中國內部僱用特工進行破壞;四、空投國民黨的行動小組進行攻擊。

    美國總統肯尼迪決定,原則上,不管用什麼手段,必須阻止中國成為一個核國家。中央情報局認為,在中國核武器的現階段,摧毀他們的核工廠並且使人看來像是他們發生了一次原子事故一樣,這在技術上是可能的。只用高能炸藥而不用核武器,就可以完成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打擊。

    前中央情報局工作人員索普斯後來說:「美國情報機構已經確切地知道中國兩個主要原子工廠的地點,這種工廠是非常經不起襲擊的,連一枚高爆炸彈都經不起。因此要使中國在核方面『絕育』,在技術上是一個容易的問題,只要幾聲相當小的爆炸聲就可以成功。政治……戰略問題則是一個困難問題。」

    那段時間,關於中國原子彈的各種猜測在國際上廣為流傳。美國主要媒體公開宣稱要對中國進行「核絕育手術」,徹底摧毀中國的一切核設施。因此,選擇核爆炸試驗的時機,便成為中央專委會特別關注的問題。

    1964年9月16、17日,中央專委連續兩天開會,研究核試驗問題。中央專委成員全部到會。

    根據預演和準備的情況,張愛萍代表首次核試驗委員會,向中央專委提出早試和晚試兩個方案,早試,即定於10月1日到11月上旬,進行試驗;晚試,則要推遲到1965年開春以後。

    會上,羅瑞卿提供了一個情況:據公安部報告,9月12日美國《商業週刊》講,要搞我核基地。他說:「我們分析,這是他們的一貫作法,先試探一下,看我們的反應。」

    周恩來講道:最近一段時間,對我動手的跡象、說法很多,他們對我們的情況大體是掌握的,動手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不論是真是假,我們都得做好充分準備。我們如果現在進行核試驗,美國可能來轟炸,但不管它怎樣轟炸,我們都得試驗。赫魯曉夫說我們搞不出來,美國人也說我們不行,我們終於搞出來了,我們搞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核壟斷。假如我們不做試驗,那麼,他們就會講我們不行,我們怕,所以我們必須搞試驗。即使遭到帝國主義的破壞,也在所不惜。至於試驗的具體時間嘛,還要仔細研究。

    會上出現兩種意見,一是早響,早響安排在10月份炸響。另一種意見是晚響,先抓緊『三線』建設,擇機再試。

    周恩來說:「如果考慮到三線建設好,那要推遲到1970年左右炸響。」

    羅瑞卿說:「今年試也好,明年試也好,後年試也好,都是一樣的,你無非是引起一番騷動而已。我認為,現在就應該試,真要等到七o年,我們這些人就退休了。」

    賀龍說:「我同意早試。」

    聶榮臻說:「我也認為應該早響。」

    最後,周恩來總結道:「這個問題等我向主席和少奇主席匯報後再定。」

    會上,針對早響和晚響這兩套方案,試驗的成功與失敗,美國動手與不動手,都進行了安排和部署,軍事、政治、外交等方面,都作了預案。

    幾天後,周恩來來到中南海**住處,向**做了匯報。**思索良久,說道:「你們想得很細,有道理呀。帝國主義不希望我們搞成原子彈,修正主義也不希望我們搞響。他們怕嘛!以後中國就更不好欺負了……要我看,原子彈是用來嚇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嚇人的,就早響嘛!」

    **的話,為第一次核試驗定了調子。

    1964年9月23日下午4點40分,周恩來在三座門軍委辦公廳會議室,召集、賀龍、陳毅、張愛萍、劉傑、劉西堯等人開了一個極秘密的會議,傳達了**、***的決定,那就是:早響。

    會議開始時,周恩來要求,誰也不能往筆記本上記。時任總參作戰部參謀兼第一次核試驗辦公室主任的李旭閣,隨張愛萍參加會議,經周恩來批准,李旭閣作了詳細的會議紀錄。也就是說,只有李旭閣一個人,做了紀錄。

    時隔幾十年後,這個會議的某些情況才逐漸解密。

    會上,主要是周恩來在講。周恩來神態十分嚴肅,他說:今天會議,你們不要作任何紀錄。(指一下桌上的電話機)電話也掐斷了。既然決定早試,那就按10月份早試的方案進行。張愛萍、劉西堯趕赴試驗現場組織指揮;劉傑留北京主持二機部、國防科委組成的聯合辦公室,負責北京與試驗場的聯絡,並負責組織幾個核工廠的關鍵技術資料、儀器設備的安全轉移,防止敵人轟炸把我們的家底都毀了;陳毅組織外交部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的準備。如果敵人襲擊,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專家、核研製基地、重要的核工廠,一些重要的東西要轉移保存下一部分。注意,這次不是破釜沉舟,一錘子買賣,我們得做長遠打算。保密問題,尤為重要。要絕對保密。我這次得小病,傳得很廣。天曉得,多一個人知道,就當新聞。上樑不正下樑歪,你不注意,你下面的人就亂來。這方面我歷來注意,是在白區搞地下鬥爭養成的。我保密櫃的鑰匙都是我親自保管。給**的信,信皮都是我親自寫,不要人代,已成習慣了。希望你們對家裡人也不說,不要一高興就說出去。對誰都不能講。我老伴是老黨員、中央委員,這事與她的工作無關,我保證不對她講。

    眾人均是神情嚴峻地聽著,一言不發。

    關於這一點,鄧穎超在紀念周恩來90誕辰時回憶說: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他(指周恩來)也向我保密,事先我一點也不知情。

    講到這裡,周恩來對陳毅說:「你見外賓時,可不能講啊。」

    陳毅操著濃濃的四川口音說:「我不講哇。」

    周恩來總結說:「總之,整個過程要保裝、保運、保響、保測。一次試驗,全面收穫。」

    會議開到一大半時,張愛萍看看表,站起來說:「總理,我要趕去參加一個外事活動。」

    周恩來愣一下:「告訴外交部,今天之後,你和劉西堯就不要參加外事活動了。」

    張愛萍點點頭,往外走,周恩來又把他喊下了,說:「你翻翻口袋,看有沒有記東西的紙。有就掏出來。」

    張愛萍當著眾人的面,把幾個口袋翻一下。除了一隻手帕,一副眼鏡,什麼也沒有。

    周恩來這才說:「可以走了。」

    總理讓一個上將掏口袋,檢查是不是有可能洩密,現在我們可能都難以想像,但這件事情的確發生過。

    周恩來還提出,假設我們試驗的時候,原子彈沒有響,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這都要有預案。

    為防止敵人萬一進行空襲破壞,會上,周恩來請賀龍和聶榮臻轉告楊成武代總長,由總參和空軍研究,作出嚴密的防空部署。聶榮臻那幾天犯了心臟病,沒參加這個會,張愛萍、劉西堯25日專門到聶榮臻那兒匯報了一次這個會議的情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