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國家命運

正文 第十八章 指日可待(五) 文 / 陶純

    81.越到最後關頭,越不能掉以輕心

    三天後,周恩來把聶榮臻、張愛萍、劉傑、錢三強、錢學森、李覺、朱光亞等人叫到人民大會堂開了個小會,大家都坐在沙發裡,沙發圍成一個大圈。周恩來欣慰地說:「障礙一個個排除,我們的原子彈,也許不久就要響了。這次在青海搞的1:2爆轟出中子實驗的情況,很成功。」他讓劉傑給**寫個報告,讓主席放心。

    周恩來接著說:「下面該是鈾-235了吧?」

    劉傑說:「對,提取高濃度的鈾。235。」

    周恩來又說:「鈾-235是寶中寶。進展順利嗎?」

    眾人都望著劉傑,劉傑讓錢三強來講。錢三強介紹說,要想在規定時間內拿出高濃度的鈾-235,需要提前分批次啟動幾千台擴散分離機,而要分批次啟動,就必須進行複雜的計算。原計劃是分九批啟動,從投料……把六氟化鈾投入機器入口開始,到出產品,正常情況下,需要11個月的時間。這個時間太長了,會把我們的兩年規劃打亂。蘭州鈾濃縮廠在廠長王介福領導下,在王承書、劉廣均等專家指導下,克服重重困難,搞了個分五批啟動的方案,這個方案會把出產品的時間控制在220多天,比原方案提前110天左右。目前,已經啟動了四批設備,鈾產品濃度已經達到70%以上。」

    周恩來問:「最終濃度要達到多少?」

    錢三強說:「製造原子彈彈芯的鈾-235,濃度至少90%。六氟化鈾氣體在幾千台擴散機和幾十公里長的管道中運行,它們每穿過一道分離膜,就會非常微小地增加濃度。提取的過程非常艱難和緩慢。有一個地方出問題,就會前功盡棄。」

    周恩來叮囑:「越到最後關頭,越不能掉以輕心。」

    劉傑等人把周恩來的話記到了本子上。周恩來問聶榮臻,還有什麼要說的。聶榮臻道:「第一顆原子彈炸響以後的安排要及早考慮,計劃安排要跟得上;要考慮核裝置的小型化和氫彈等問題。」

    錢三強說:「原子彈理論方案拿出以後,我們已經組織彭桓武、鄧稼先等一批專家轉向氫彈研究。」

    聶榮臻說:「再有,我認為,將來我們裝備部隊的核武器,應該以導彈為運載工具作為主要發展方向。」

    眾人基本都認為聶榮臻的意見正確。以前,中央專委會上,曾有人提出,核武器應以飛機投擲為主,像美國在廣島長崎那樣,聶榮臻綜合各方面的意見,認為應以導彈為運載工具,也就是發展核導彈為主。漸漸地形成了共識。

    聶榮臻講完,周恩來問,導彈那邊,進展如何。這個問題由錢學森進行了回答,他說,前段時間不順利,最近走向了正軌。

    周恩來語重心長地說:「學森同志,原子彈快要響了,導彈能不能早點飛起來,你們責任重大呀!」

    錢學森道:「總理,新的東風二號導彈,也離成功不遠了。」

    周恩來滿意地點點頭。最後,周恩來總結說,第一顆原子彈炸響以後的工作,要盡早安排。他和陳毅馬上要到非洲訪問,這次出訪,西方一定很關注,他們最關心的,就是我們的原子彈。大家務必搞好安全保密工作,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洩露。

    要散會時,幾個服務員用托盤端著大碗進來了。張愛萍鼻子尖,說好香呀,總理,是啥子好吃的。周恩來說:「今晚慰勞你們一人一碗雙黃蛋煮掛面。這雙黃蛋是我家鄉淮安的特產,拿來慰勞你們。」

    眾人都笑起來。

    周恩來指著面前的大碗,說:「這可是帶有象徵意義的……雙黃蛋……象徵我們正在搞兩彈嘛!」

    此言一出,氣氛更熱烈了。

    大約一周後,在埃及首都開羅,周恩來舉行了一個記者會。有一位美聯社記者提問說:「本周從巴黎北大西洋公約部長會議上傳出的一個消息預測,中國將在1964年內試驗一個原子裝置。請問總理先生,您對此有何評論?」

    周恩來避而不談:「我對此毫無所知,我勸你去問問那位向你提供消息的人。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聞。」

    有人為周恩來輕鬆的回答而發出笑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