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疼上太子妃

正文 要寵,就深寵 087 兩情相悅 文 / 是非因

    以鍾瑩瑩為首的太子宮衛隊,加上以百里追日為首的相府三公子,更有御軒跟前的厲害人物孟達秦羽二將壓陣,幾方勢力全都匯聚於此,齊齊向御墨發起挑戰,非得要讓御墨交出船艙中的「假皇帝」藉以正法。

    御墨已經見過皇帝,自然知道真假,於是便堅定地認為「假皇帝」的說辭是青青胡謅出來的,更認定青青意圖不軌。如此一來,他豈敢讓昏迷中的父皇亮相?倘若那樣,還不擔心鍾瑩瑩謀反弒君?

    正當御墨怒喝鍾瑩瑩時,正前方的湖面上空急速掠來一道人影,不等眾人看清其是誰,那人便先開口嘲諷地笑道:「不是『皇帝』在船上,而是『假皇帝』在船上!」

    這明顯是一聲少女的嗓音,如天籟般悅耳非常。

    眾人不約而同將目光投向聲源處,但見一身著淡紫色紗裙,頭戴同色系紫紗斗笠的女子漂浮在半空中,似仙女一般飄逸輕盈。

    「哪來的妖女,竟敢胡言亂語!」御墨當即喝斥。幾乎在第一時間,他便將這個頭然冒出來的女子認定為百里青青的同夥。

    那紫紗女子「咯咯」地笑了起來,笑聲清澈地迴盪在這被細雨點綴下的濛濛玉湖。那清靈的柔柔嗓音與這玉湖一池靜水碰撞,產生為妙的變化,格外好聽,彷彿瞬間便能撞進人靈魂的深處。

    這女子系誰?讓人在看不到她容貌的前提下也會不禁用「光彩奪目」這個詞彙來形容她。

    不僅御墨此刻盯著半空中那個紫色身影瞧著沒完,就連向來對外顯得有些冷漠的百里追日也不由抬眸望了過去,更不用說多情公子百里追情的。

    至於說正領兵來襲的鍾瑩瑩,同為女人,她也不由得對那抹紫色的身影暗自多了些好感。不過,當下敵我難辨,所以她沒有立即開口跟那紫衣女子搭話。

    詹賀,孟達,秦羽幾人自然也會投去一瞥,並努力在腦中搜索著所有關於紫衣女子的信息,只可惜最後一無所獲。

    「姑娘何不報上芳名?」在一堆人中,首先反應過來要搭話的人,自然是多情著稱的相府三公子百里追情。他怎會放過這麼個讓人有一探究竟之欲的神秘佳人?

    那紫衣女子聽罷,搖頭惋惜:「人稱相府三公子風流無度,最喜沾花惹草,往時以為只是訛傳,今日才知果真不假。如此劍拔弩張之際,你也不忘行調戲之能事。」

    「單單問一句你姓甚名誰便是風流無度了?你若自報姓名,誰稀罕問你?」鍾瑩瑩當即出聲替百里追情抱不平。本來嘛,人家追情只不過出聲搭話而已,哪有露出半點浪子本色?

    沒想到鍾瑩瑩會替自己說話,百里追情不由將目光往鍾瑩瑩那頭瞟了去,但見鍾瑩瑩嬌媚的臉蛋兒上儘是惱意。

    紫衣女子聽罷,笑道:「初次見面,便問人家姑娘閨名,豈不失禮?」

    「不報名諱,不言來意,怎辨敵友?」鍾瑩瑩厲聲回道。

    紫衣女子戲道:「果不愧乃大將軍之女,一身凜然,巾幗不讓鬚眉。」

    「旁的不說,單講你今日來此作甚?」鍾瑩瑩對這紫衣女子沒多少好感,只因紫衣女子方才不分青紅皂白便數落百里追情。

    看得出來,紫衣女子並沒有心思與鍾瑩瑩爭辯,很快她玉手一翻,便甩出一條看似纖細經不住折騰的紫色絲帶。那長長的絲帶飄揚著,看上極富美感,但沒有人會以為那只是一件裝飾品。

    「你無需防我,我今日既不傷人,也不損人,只要一個真相!」紫衣女子的嗓音淡淡的,如春風般輕柔,又如這漫天的細雨能淺淺入心。

    「真相?」鍾瑩瑩不由美目一瞇,口中輕聲重複。

    同時,在場的其他人也都為這「真相」二字蹙眉。尤其是百里追日,他不理會語出驚人的紫衣女子,反而將灼灼目光對準船上的御墨。

    「靖王爺當下不若請皇上出面,恐怕難消眾人心頭之疑。」百里追日平靜地道。

    御墨平素對百里追日這號人物原本還算印象不錯的,可惜這百里追日是醜丫頭的兄長,現在又同醜丫頭一個鼻孔出氣,都顛倒黑白地稱父皇是假,因此便突然間覺得百里家族整個地都居心叵測。

    「百里追日,你想造反?」御墨鮮少如現在這般渾身充滿煞氣,看上去不怒而威,跟平常那個溫文爾雅的形象相差十萬八千里。

    「靖王爺息怒,微臣絕非有意逼宮,實在是皇上被劫茲事體大,就怕有心人趁機李代桃僵意圖不軌。」百里追日絲毫不因為御墨的冷冽而屈服。

    「意圖不軌?爾等當下的行為便是意圖不軌!若要洗清嫌疑,立即撤離玉湖!」御墨吩咐道。

    站在百里追日之後,一直沒有開口的孟達出聲了:「微臣奉太子殿下之命,追查皇上被劫真相,還請靖王爺行個方便。」

    這孟達的行事作風,朝中誰人不知?孟達只聽令於御軒,其餘的人,只要觀點和御軒相沖,甭管是誰,即便是皇帝皇后也不能指揮得動他。

    御墨看到孟達也來逼迫,不由咬牙切齒,心裡越發地覺得百里青青從中作梗將二皇兄御軒也給洗腦了。御墨只要一想到自家皇兄對某位醜女那副唯妻是從的模樣便憋著一肚子的悶氣。想想,二皇兄多麼威嚴的一個人,向來都是別人從他,他幾時從過別人?可二皇兄卻……罷了,不想也罷,想起來就窩火!

    御墨決定,找個機會再對付醜丫頭便是。當下還是先將眼前這幫豺狼虎豹趕走為宜。

    「你既受命於皇兄追查此事,就該清楚,劫持父皇者乃為魔煞神君!你不去追兇緝惡,徒留功夫來跟本王糾纏!」御墨說罷,臉色又沉了幾分,轉而對百里追日一行人說話時,聲音更是冷得凍人:「你等若敢謀逆,今日便先過了本王這關!」

    事實上,相府三公子對於靖王御墨的印象從來都不差,也不會硬趕著與御墨為敵。只是三兄弟都覺得皇帝被劫持出宮這事兒的確太過蹊蹺,不免生疑,便執意要看個究竟。

    而秦羽孟達二人,從來都對自家主子太子御軒忠心不二,自然會應從御軒的指示對太子宮的女主人,也就是他們的女主子太子妃百里青青效犬馬之勞。更何況,通過前些日子與太子夫婦野外相處,孟達秦羽是見識過自家主母的厲害的,所以更加確信主母不會胡謅。

    再者,孟達秦羽二將也不是無腦之人,這皇帝悄無聲息地就被個江湖之人劫持出來皇宮?這的確匪夷所思!

    鍾瑩瑩則是因為老爹鍾進啟程去軍營之時,交代過她些事情,所以她也是個明白人,並沒被蒙在鼓裡,所以對於船艙中的皇帝保持了七八分的懷疑。

    俗話說,關心則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倘若御墨不是皇子的身份,或許他此刻的判斷會與百里追日這一干人等同出一轍。然而,因為皇子的身份,他於船艙內的「皇帝」朝夕相處,對這「父皇」熟之又熟,豈會懷疑到自己熟悉的人身上?

    現下,百里追日見御墨如此頑固,又不想與之硬碰硬,不禁陷入兩難。

    鍾瑩瑩橫豎是不顧的,老爹走前就跟她言語過了。老爹還真有先見之明,居然將當下的局勢預料準了一大半兒。有所準備之下,鍾瑩瑩比其他人先有了反應。

    「靖王爺,您何不讓皇上出來說句話?在場之人莫不見過皇上,只要皇上一出來,是真是假,不就一目瞭然了?」鍾瑩瑩不疾不徐地道。

    御墨冷哼一聲,不屑道:「父皇如若出來,還不真中了爾等奸佞之人的圈套?是真是假,本王這個為人子者,難道看不出來?」

    說罷,他危險地瞇起了眼神,那眼神萬分凌厲,倒是真有幾分御軒的冷冽。

    眾人被御墨這一訓斥,不覺都縮了縮脖子,尤其是鍾瑩瑩身後那些個太子宮的衛隊。

    見御墨佔了上風,現場的局勢不妙,半空中的紫衣女子出聲了:「靖王身為皇子,自然比別人與皇帝接觸更密,只可惜你與皇帝怕是同途陌路,算不得真瞭解他。」

    御墨聽罷,不怒反笑,似在嘲笑紫衣女子的無知。他這個當兒子的不瞭解自己的父皇,莫非眼前這些個鮮少見到父皇的臣下倒是更瞭解父皇了?這算什麼謬論!

    「這麼說,你比本王還瞭解父皇?」御墨放鬆了臉部的線條,整個人顯得輕鬆了不少,因為覺得這紫衣女子的話反而間接幫了他一把,愈發地證實船艙中的父皇的身份。

    那紫衣女子也不急,輕笑幾聲,隨後朝御墨道:「靖王何不自行進去求證?你可以直接去問問那個所謂的皇帝,看他是否是假?」

    話落,那紫衣女子如同來時一樣神秘,匆匆劃過天際,眨眼便無影無蹤。

    現場頓時靜寂,許多雙眼睛都齊齊盯著御墨,等待著他下一步的動作。

    御墨站在原地,瞪眼望著紫衣女子消失的方向良久,而後轉身走進船艙。

    船艙內,皇帝還昏迷中,仍舊維持著之前御墨將他擺在躺椅上的動作。

    「父皇、父皇……」御墨搖了搖皇帝,欲將他搖醒。

    皇帝昏昏沉沉地慢慢地睜開了眼,迷糊的視線中觸及御墨那張略到擔心的俊臉,著實不敢相信,遲疑地喚了聲:「墨兒?」

    「是,父皇,是兒臣。」御墨放了心。好在父皇沒事,其他都不成問題。

    皇帝由著御墨的攙扶,顫巍巍地站起身,又緩慢地往小方凳過去。御墨欲勸皇帝就倚在躺椅上暫作休息,但父皇不同意,非要過去凳子上坐。也許,在皇帝的意識裡,四平八穩地坐著更顯得出帝王的威嚴。

    「你來多久了?可聽說了什麼?」皇帝醒來的第二句話就是這樣沒頭沒尾的。

    御墨怔愣了下,心想:莫非父皇剛才聽到了外面的動靜?不對啊,依著父皇剛才的反應,應當是剛剛醒來無疑,又怎能在之前聽得見外面的動靜?

    事實上,皇帝擔心的事,根本就不是外面來自百里追日一行人的威脅。再說了,皇帝根本就不知道外面有哪些人正等著他出去澄清事實,又怎會擔心得起來?

    皇帝所煩惱的是魔煞神君。皇帝的記憶還停留在之前被魔煞神君挾持著在雅間兒裡透過門簾子看到御墨追問船家的一幕。為何他這一睜開眼,魔煞神君不見蹤影,身邊兒的人也便成了御墨?御墨這小子會不會懷疑什麼?

    御墨哪會知道皇帝心中的百轉千回?他只當自己的父皇是驚嚇過度,以至於還未曾完全回神。

    現在也等不及父皇慢慢回神,御墨便問:「那魔煞神君如何進得了皇宮劫持父皇?莫非宮裡有內賊?」

    其實吧,御墨口中的內賊,指的是船外百里追日那夥人中的不良分子,並非在懷疑什麼。

    然而聽在皇帝耳中就大不一樣了。

    皇帝眼一瞪,滿臉肅然:「你此話何意!」

    原本只是簡簡單單的問答,卻驚得父皇如此嚴陣以待,御墨的眼中不由浮現一抹驚訝之色。

    「父皇莫急,兒臣只想問詢,究竟那魔煞神君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了宮?」御墨輕擰著眉頭,望向皇帝時,他的眼神中充滿的探索的色彩。

    「你問朕,朕問誰去!」皇帝惱羞成怒,全然沒有之前的虛弱,表現得極為強勢。

    御墨收回視線,眸光微動,隨後便陷入沉默。

    皇帝似乎覺察到自己的言語失態,試著緩和口氣自我解嘲:「朕還想問你,你如何救了朕的?那魔煞門的妖孽又何處去了?」

    御墨簡單地將事情的經過描述了一遍,隨後又將船外的局勢講與父皇聽。本以為父皇聽了會氣得衝出去力戰群雄,拿出帝王氣勢將外面不安好心者全數鎮壓。卻不料,父皇的臉上竟顯出些許心虛的神色。

    「父皇,依您看,現下兒臣當如何應對?船外有相府三公子和鍾瑩瑩,更有二皇兄太子宮的得力二將孟達秦羽。您若不出面澄清『假皇帝』的訛傳,單憑兒臣一人之力怕是對付不了那些人。」御墨並不顯得緊張,說話時似乎將自己置身事外一樣,純粹只是在敘述事實,不參雜任何個人情緒。

    皇帝顯然感覺到了御墨的心理變化,心中不覺有些慌亂。現在就只有御墨在他身側,倘若御墨這小子撒手不管,他如何對付得了外面的眾多人?

    「你不是會輕功?現在便帶朕回宮去。外面那些亂臣賊子,待朕回宮後,再派兵剿滅即可。」皇帝道。

    御墨挑眉,十分意外父皇會這樣說。

    停頓了小半會兒,御墨道:「外面那些人雖說這回做得過分了些,可往常都是忠義之臣,在朝裡也沒少立功。況且他們此番來逼,無非是想弄清父皇的『真假』而已。父皇若現在便將他們歸於『亂臣賊子』的行列,怕是對他們不公。」

    「胡扯!朕乃堂堂天子,豈能有假!休要再胡言亂語,護朕回宮!」皇帝一想到這漫無邊際的玉湖便忍不住一陣惡寒,又加之外面還有無數雙質疑的眼睛盯著,便更覺此地不宜久留,恨不得插著翅膀飛走。

    御墨見皇帝略顯浮躁,試著安撫了幾句,見沒有成效,便直接對其陳明利害:「父皇,只憑我一人,無法越過百里三公子和孟達秦羽的聯手攻擊。」

    「這麼說,你也準備讓朕出去跟那伙豺狼虎豹交涉?」皇帝的嗓音裡含著戾氣,帶著幾分危險的口吻。

    原本御墨是真不準備讓皇帝出去面對百里追日一行人的。可現在,他見自家父皇如此排斥出去澄清事實,不由覺得納悶兒。說起來,父皇乃是天子,九五之尊,怎會忌憚於幾個臣下的威脅?即便父皇武功不濟,也斷然不會畏畏縮縮不是,只憑他那一身帝王之氣不就可以喝退三五英雄?

    父皇在怕什麼?難道真給醜丫頭說中了?

    不,父皇就在眼前,他看得真真兒的,豈能有假?

    若無假,那……父皇又在心虛什麼?

    懷疑的種子漸漸在御墨的心中生根發芽。

    「父皇,你若不出面與之交涉,焉能看出他們是否有不軌之心?當下直接就將他們歸於豺狼虎豹之列,若成錯判,豈不損失了一群忠義護國的棟樑之才?依兒臣愚見,父皇還是船頭一站,讓謊言不攻自破。倘若到時他們還敢妄言,再判個謀逆之罪也不遲。」御墨雖無意插手朝政,卻沒有泯滅一個皇室親王的良知,盡力要為國家多保留一個人才。

    皇帝一聽,怒火中燒:「你方纔還言,對付不了那些人,現在便要將朕推出去迎敵?」

    一番話,說得御墨好像不忠不孝一般。

    御墨也不生氣,回道:「兒臣雖對付不了他們,但父皇一出去,至少能證實他們是否有異心。再者,還能拖延時間,讓他們不至於立即登船造次。」

    皇帝氣鼓鼓的不說話。御墨在旁遊說了半天,仍無起效,但聽得船外有了議論聲。鍾瑩瑩似乎等不及要上船一探究竟了。

    「這個鐘進,朕早知他有反心!如今連他女兒都敢對朕叫囂,實在可惡!」皇帝心裡很不平衡,但罵過之後,問題不還是沒解決麼?

    御墨見父皇似乎開始為眼下的處境而擔憂,便出聲道:「父皇盡可放心,兒臣只需您出面往船頭一站,待辨明船外之人的忠奸,兒臣定當以身護衛父皇出湖。」

    「既能保護朕全身而退,何不現在便走?」皇帝看來是鐵了心要離開,連「明辨忠奸」這等君王的本份也給丟在了一邊兒。

    殊不知,皇帝越是如此,御墨便越是堅定地要將他拉出去見船外眾人。

    「父皇,若您出面能夠不費功夫便能喝退他們,又何必兒臣再行下下之策?」御墨向來覺得自己的耐心不錯,可這會兒也覺得耐心所剩無幾了。

    「下下之策?」位尊九五的人,享盡天下之福,當然畏懼生死。一聽到這「下下之策」幾個字,皇帝便滿臉警戒。

    御墨趁勢道:「若能不動武解決此事那是最好。如若不行,兒臣便只能帶著父皇跳湖,避過外面眾人,游上岸去。只是這玉湖湖面寬闊,水深似海,怕是有些危險。」

    什麼?跳湖游上岸去?這就是御墨的最後殺手鑭?

    皇帝抬眼,從小小的船窗望出去,但見湖面一望無垠,不由一陣心驚。

    隨後,不等御墨再言,皇帝徑直朝船頭而去。當然,他還是用餘光瞟到御墨跟了上來,這才放心地大跨步走出去。

    「爾等不是要辨明真假?朕就站在這裡了,睜開你們的狗眼看清楚,朕是真還是假?」皇帝一站到船頭,沒同平常上朝那樣先用視線掃視一圈在場的臣子,而是站出來便扯開了喉嚨開吼。

    原本御墨和皇帝都以為要經歷一場硬戰,卻不料皇帝剛站出來,吼聲剛過,站在另一艘船上的百里追日一行人便立即跪地參拜。

    「臣等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人異口同聲,俯首垂眸,無比虔誠。就連之前還盛氣凌人的鍾瑩瑩,此刻也已經下馬參拜。

    御墨眼神詭異地掃視全場眾人,心中的疑惑越來越大。他心內不由估摸著:若百里追日一干人等果真有異心,現在父皇現身之時,不正是他們下手的好時機?要知道,現在父皇身邊兒就只有他御墨一人保護,若過了這個節骨眼兒,父皇身邊高手如雲,還如何能有機會讓他們下手?

    或許,現在只剩下一種解釋了:百里追日這夥人根本就沒有叛心,當真如他們自己之前所言,他們只是來保護追查真相,確保真皇帝龍體無恙的。

    不光是御墨能夠猜得出百里追日這干人等的忠心,其實以皇帝的頭腦也不可能蠢到猜不出來的地步。就不知,他為何明知對方沒有反心卻執意要治罪於他們?

    「爾等欺君犯上,罪大惡極,該當何罪!」皇帝見對方軟下陣來,便覺得對方被自己的威嚴給嚇退,遂不由得又翹起了高傲的尾巴,終於可以出一口惡氣了。

    事實上,無論是御墨還是皇帝都不會知道,百里追日一干人等前來玉湖並非真要弒君,也並非真以為船艙內的人是假皇帝。這真真假假的戲碼,原就是演給御墨看的。只因御墨太精明,所以百里追日這夥人才會演得那般投入,完全融入了角色當中。

    很欣慰的是,在場眾多臣子聯手演繹的這齣戲的確夠生動,簡直無可挑選,天衣無縫。被這齣戲熏染之下,御墨的心裡約莫有了那麼一點兒疑惑之處。相信,這一點點的疑惑很快就會成為氾濫的洪水蔓延開來,讓御墨心中的懷疑逐漸擴大。

    更重要的是,這齣戲會讓皇帝感到恐慌,讓他有種被人盯著背脊的感覺。這樣一來,皇帝在緊張之下,遲早自亂陣腳。

    當下皇帝的反應不正好印證了他們之前的預測麼?若非亂了陣腳,現在皇帝怎會愚蠢地怒喝出聲?倘若皇帝夠冷靜,他現在應該佯作無事,並與這湖上的眾人一笑而過,並表彰眾人為保君王的執著不懈。

    只可惜,現在的皇帝完全被憤怒和慌亂佔據了心神,已然視眾臣子為仇敵。

    御墨見父皇的反應有些過激,輕聲提醒道:「父皇息怒,百里三兄弟也是為了父皇的安危著想才執意要見父皇一面。當下他們已然順從,證明他們還是忠心不二的。」

    「要你多嘴!」皇帝遷怒於御墨,口氣很沖。說著,他又掃視對面船上的百里追日一干人等,惡聲惡氣地道:「爾等現在還打算擋朕去路?」

    「臣等不敢!」以百里追日為首的一眾人等恍然磕頭賠不是。

    皇帝冷哼一聲,轉過頭對御墨道:「不是要護送朕回宮?」

    「百里三兄弟忠心護主……」

    「送朕回宮一趟,能耽誤你多少時辰?」皇帝不等御墨說完,便惱火地截斷了御墨的話,並厲聲喝斥御墨,非要讓御墨獨自送他回宮。

    御墨剛才暗中觀察一番下來,覺得百里追日一行人真沒有謀害皇帝的意思,所以準備讓他們將皇帝護送回宮。至於說御墨自己,他準備前去找二皇兄問個明白,現在心中尚有諸多疑問,怕是只有二皇兄和那醜丫頭才能解釋得清楚。

    卻不想,皇帝壓根兒不理會百里追日那一隊人馬,說什麼也要讓御墨親自送他回宮。

    御墨一千一萬個不想回宮,但現在也無濟於事,只得硬著頭皮帶著父皇走了。

    湖面上的幾方人馬並沒有因為皇帝的離開而離開,反倒是全部都愣在了當場。因為他們都從皇帝的表現看出了些許詭異,都急著將今日的一幕幕串聯起來,再綜合考量,試圖分析個結果出來。

    鍾瑩瑩走進百里三兄弟,揚起愉快的笑容對百里追日道:「百里大哥認為,今日之事會如何收場?」

    百里追日不言,微瞇著眼凝著鍾瑩瑩。

    旁邊兒百里追月和百里追情也陷入了沉思。

    良久,百里追情繞過大哥,走到鍾瑩瑩面前,盛情相邀:「鍾小姐若不介意,今日可去相府一坐。」

    眾人只當百里追情風流勁兒上來了,沒將他的邀約當回事。

    鍾瑩瑩卻笑臉吟吟,好不扭捏,一口應下:「反正最近我爹跟哥哥都不在,回家也無趣兒,索性去府上打擾幾日。不過要說好,我得住青青那房,她答應過我的。」

    「沒問題。」百里追情笑道。

    鍾瑩瑩隨著相府三公子去相府「做客」,秦羽和孟達二將自然只能帶著原本被鍾瑩瑩帶領過來的太子宮衛隊去找尋主子去了。今日這裡的一切,得詳細向主子稟報才行。

    ﹍﹍﹍﹍

    「去哪兒了?」

    青青剛出下山逍遙了一圈兒回來,正躲進師父的房裡換衣裳。哪曉得,她才剛褪下那身美美的紫色紗裙,背後就響起了某個男人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詢問聲。

    「你怎麼來了?」青青反射性地拿起剛剛褪下的衣裳遮蓋住重點部位,瞪大了眼睛,惶惶然地盯著正倚在那扇簡陋的木門門框上的御軒。

    只見得,他穿著青色圓領綢衫,慵懶地倚在門框,閒閒地打量這前方衣衫半褪的小妮子。嗯,很滿意自己看到的風景,不由心情大好,只差沒有吹口哨慶祝了。

    「我怎麼不能來?你師父這房離我們那間又不遠,我一聽到動靜就來了。」說著,他又貪婪地往小妮子的胸前瞄了兩眼。

    「你看哪裡!」青青冷喝,本能地將衣料死命地壓在胸前,還下意識地低頭瞄了眼。過後她才懊惱地發現,其實自己根本就沒有春光外洩,充其量也就是露出了一小截滑嫩白皙的粉頸而已。她不遮還好,狠狠地用手蒙著胸前,這動作……額,太邪惡了!

    御軒發現青青那一系列的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