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溶情黛韻補紅樓

章 節目錄 第九章 小懲大誡 文 / 妙蓮居士

    又一日清晨,北靜王府西南角一處院子裡,側太妃李珍珠才梳洗過,正坐了那裡吩咐道:「瑩玉,唉!瑩兒,去把嫻嬤嬤喚來,就說我有事讓她去做。」瑩兒忙領命出去。

    望著瑩兒遠去的背影,側太妃輕歎了口氣:「好好的,為了她便將我喚了幾年了的丫頭改了名字!還當了那麼多人的面兒讓我沒臉,真真氣死人了!」

    見側太妃面色不好,一旁侍著的另兩個丫頭也都緘默三口,直直地佇在那裡一聲兒也不敢言語,生怕平日裡脾氣便不大好的側太妃再找尋了自己的不是。

    不過一會兒,便見瑩兒帶了一個穿著淡煙色衣裙,身材略微發福的的中年女人進來,見了側太妃忙低下頭上前請了安,便站在一側等著李珍珠吩咐。

    側太妃揮手讓丫頭們都出去,才慢聲道:「一會兒你去王妃那裡將這個月的月例銀子領了來,記住!要機靈些,那個新王妃別看著一付弱不禁風的樣子,依我看來竟是個眼裡不揉沙子的,你一定要見機行事,別給我招了麻煩來才是。」

    嫻嬤嬤疑道:「怎麼太妃管得好好的,那新王妃才嫁進府裡不過月餘,太妃就這麼放心把這個家交給她管?」

    「你懂什麼?我私下裡忖著太妃如今年紀大了,身子也不似前些年裡康健,正好來個了新王妃,她的親兒媳婦呀!哪會將便宜給了別人占?」側太妃撇了撇嘴。

    「奴婢就不明白了?先前那個王妃也一樣是個好的,瞧上去…不是奴婢多嘴,竟是比這個還厲害些呢!怎麼太妃就不讓她管家?」嫻嬤嬤小心問道。

    「這你又不懂了,先前那個是咱們皇上硬指給王爺的,這婆婆和兒子竟都沒有看上呢!不過是聖命難違罷了,太妃哪裡會輕易將大權旁落?這個先王妃心裡也自是知道的,不過她卻也沒有爭什麼?想想倒也讓人奇怪?」側太妃說到這裡又歪了腦袋細想了半日。

    往四下裡瞧了瞧,那嫻嬤嬤小心往前走了兩步,低聲道:「聽先王妃的陪嫁丫頭翩兒說過,她家姑娘自小便有弱疾,是活不了多長的,倒不知為何皇上一定要將個要死的人指給王爺呢?」

    「有這事兒?怎麼我卻從沒有聽人說起過?」側太妃不禁一楞。

    「這種話奴婢們哪敢私下裡議論,搞不好會被亂棍打死的,只是今兒個側太妃問起這些話,奴婢才想起這個來。」嫻嬤嬤忙著解釋道。

    側太妃聽了暗裡一笑:看來這些個奴才們知道的比自己要多的多呢!不再搭言,只道:「別忘記了我才囑咐你的那些話。」

    「奴婢知道側太妃的意思,您就擎好吧。」那嫻嬤嬤見側太妃不再言語,便又施了一禮後退幾步才轉身走了出去。

    見嫻嬤嬤出去了,外面的瑩兒忙進來,又含了笑意問道:「都這早晚兒了,側太妃的肚子一定有些餓了,現下便讓她們把早飯上了來吧?」

    李珍珠細白的手指輕輕敲了下飽滿白皙的額頭,並沒有答話,卻似自言自語道:「這個新王妃才進來個把月,太妃就輕易把權力下放了?她一個孤女,如今又是一無家族靠山、二無萬貫家財的,她倒底仗的什麼?」

    隱溪。便若其名,院子裡不僅有著綠樹成蔭,鮮花點綴,還有更讓人讚歎的便是院裡竟有幾條人工修葺的潺潺小溪蜿蜒而下。

    才見到小溪水,雪雁一派的驚歎:「怎麼這王爺的院子裡竟有小河?不知這流水通向哪裡?咱們不會是到了人間仙境吧?」

    黛玉微微一笑,早已知道了這裡面的機關,只不說出來罷了。過了兩日,那雪雁才笑著進來與黛玉道:「王妃可知這小溪原是人工修鑿的,才奴婢出去跟了小溪走了一段兒,竟將它稱做細細的池塘更加貼切呢。」

    黛玉點頭道:「倒也真難為了那些工匠,弄了這些個小溪來,瞧著每一條也有半里長,又相互交錯著,端地能以假亂真!也難怪你會如此驚歎了。」

    才用過了早飯,黛玉便帶了幾個丫頭並院子裡執事的媳婦子來到了院內的花廳裡。

    廳裡早早的就設了主位,桌上又放了些時令水果,又將四周的窗戶都打開了,也覺敞亮些。見王妃帶了人過來,小丫頭子又忙上了香茶。

    輕輕坐下,手裡接過了紫鵑遞過來的府裡賬簿,微微合了下雙眸,黛玉心裡略微有些緊張。環顧四周,自己屋裡的四個大丫頭都侍在她的身旁。

    那映雪原本不大出屋的,自打知道王爺要娶王妃之後,她便更加小心言行,輕易不與人交談。然而,卻打見了王妃的第一面,自己心裡就喜歡上了,一改平日裡足不出戶的低調,只要是黛玉吩咐下來的事兒,竟比飛絮還做的勤快。惹得飛絮有一回問她:「姐姐何時又轉了性子?」映雪只笑不答。

    就聽黛玉向著一旁的映雪問道:「映雪,王府裡對發放月銀可有什麼特別的規矩沒有?」

    映雪笑著走上前道:「奴婢自進了府便跟著王爺在隱溪,奴婢也不太懂這些,不過從前都是太妃管家,想來香草和梧桐都知道些。不過王妃也不用太緊張的,按著簿子上發給她們就是了。」

    黛玉聽了輕然一笑:「說的也倒是,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又向映雪與飛絮道:「你們在這府裡的時候長些,對這府的事情知道的也比我多,一會兒我若有說錯的地方,你們可以直接告訴我,不用有什麼顧忌的。」

    映雪忙道:「王妃說的什麼?可折殺奴婢們了,一會兒進來的都是這府裡的管家娘子,奴婢們算什麼?再說了,奴婢們若當了她們的面說這些,她們那些人素日裡都眼高手低的,不說王妃才管家不太熟悉府裡的事宜,倒再從些小瞧了王妃,可就得不償失了。」

    黛玉見映雪笑容可掬地幫著自己說話,而站在映雪旁邊的飛絮卻是一言不發,面上也沒甚表情。

    不知為何,黛玉突然覺得自嫁入王府那天起,飛絮這個丫頭便有些個色,並且平日裡總像有著一腔的心事似的,悶悶不語。

    不容她再多想,便聽外面有人笑問道:「給王妃請安!王妃這麼早啊?」

    隨著話音,太妃屋裡的丫頭香草笑著進來,又忙著給黛玉請安。黛玉忙站起來笑道:「怎麼你有空過來?」

    香草忙過來扶黛玉坐下笑道:「太妃特讓奴婢告訴王妃一聲,只按著拿來的帳簿子上發放就行,不用緊張。今兒是王妃管事頭一回放月銀,怕王妃有的事情不清楚,便讓奴婢也過來伺候著,有什麼王妃吩咐便是。」言罷,又笑著道:「還有啊,太妃說了順帶著讓奴婢也將太妃那裡的月例銀子也捎了回去。」

    映雪一旁忙笑道:「倒底是太妃她老人家想得周全。」說著向黛玉微微一笑,黛玉的一顆心頓時放了下來。

    紫鵑瞧出黛玉心裡,便輕步上來笑問道:「那些管家娘子在下面等候多時了,可以讓她們進來了嗎?」接上黛玉抬起的目光,與她輕點了下頭。

    卻說北靜王府雖然府邸比榮國府大得的多,上下人口加起來卻不如賈府,主子奴才全算起來也不過百十人。不過這百十口子裡卻沒有將守護王府的侍衛算在內。

    眼瞧著各處的月例銀子馬上就要發放完了,那些個管事的嬤嬤、大小管家們都拿到了要領的銀子,見王妃辦事有條不紊的,都偷眼瞧了面前的嬌美佳人,俱是心裡讚歎!好一個標緻的模樣,做起事來又極細緻,當真是個管家的好手呢!

    看著手裡的賬簿,黛玉暗道:都這個時辰了,怎麼側太妃那裡還沒有人過來?難不成…正想著,便聽見外面一聲:「給王妃請安!」

    嫻嬤嬤晃著微胖的身子走了進來,口中道著請安,人便也跪了下去。一旁的管事媳婦忙道:「這個是側太妃院兒裡的管事嬤嬤,叫做嫻嬤嬤的。」

    黛玉遂淡淡問道:「昨日我已知會下去,讓各處都在今日辰時一刻便過來領銀子?怎麼側太妃敢則是忘記了?」

    嫻嬤嬤忙道:「因知道王妃頭一回發月銀,恐奴婢不會說話再衝撞了王妃,故而側太妃多囑咐了奴婢幾句這不便誤了時辰。」言罷低下頭去,嘴角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不屑來。

    別人猶可,香草卻是個最善於察言觀色的,一瞧之下,不由心裡暗氣:這個蠢婦,又要給側太妃做墊腳石了。

    黛玉頓了一下才慢聲道:「側太妃有這個心本王妃心領了,不過說這些話兒也不必非要放在這個時候,昨兒個有多少時間說不得,偏偏要讓你頂了無視主子的罪名來,倒不知是側太妃平日裡做事想事便不周全呢?還是故意而為之呢?這…我倒不懂了?」

    嫻嬤嬤聽了黛玉的話兒,心下一驚!好一個口角鋒利的主兒!忙假作無奈道:「主子吩咐什麼,做奴婢的也只有服從,並不敢有怨言。」

    說了那幾句話,黛玉想著自己頭一回當家,她又是側太妃的人,並不想才進了府就立了個仇人來,便拿了簿子細看了一眼,遂吩咐紫鵑將三百兩銀子拿給下面的嫻嬤嬤。

    那嫻嬤嬤接過來瞧了瞧,便開口問道:「想王妃是新進府的還不知道?側太妃那裡是應給五百兩的,怎麼?太妃她老人家沒有與王妃交待過嗎?」

    黛玉聽了微微一楞!明明昨日裡太妃與自己說過,側太妃那裡只讓自己按著簿子上給,才香草過來也特說了只按簿子給,難道太妃這麼做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不好說出來?

    便抬起頭來向一旁的香草問道:「香草,這是怎麼回事」

    「回稟王妃,是這樣的,先前側太妃與太妃在一個院子裡時,側太妃每月拿的是三百兩月銀,裡面還包含了二公子和二夫人的一百兩。後來側太妃經太妃同意搬出去另過,言道兩個院子離得雖不太遠,總也要個一盞茶功夫,天暖和倒也罷了,趕上冬天天冷時恐怕就不太方便了。太妃便另又撥了二百兩銀子過去,讓側太妃在自己院子裡弄了個小廚房單吃。只是因著前兒個太妃說起,王爺也如今也娶親了,大家每日都在一起吃飯顯得熱鬧些,也沒的一家子人用飯也要這一處那一處的,」

    說到這裡,香草又向著下頭的嫻嬤嬤問道:「太妃前些天兒便與側太妃說了,這個月起大家便在一起用飯,是以月例銀子便還按賬簿上走。怎麼著?是側太妃沒與嬤嬤說,還是嬤嬤年紀大了忘性也大,竟把這麼重要的事情都不記得了?」

    黛玉坐在那裡凝神聽著,底下的嫻嬤嬤見黛玉不說話,生怕將這二百兩銀子就此抹了,便忙道:「太妃雖這麼吩咐了,卻也沒說從這個月起便將這銀子減了?依奴婢看不如從下個月再按帳上的行事?王妃覺得如何?」

    抬起眼來瞧了她一眼,嫻嬤嬤見黛玉面上似稍有猶豫,便又輕笑了一下道:「奴婢知道王妃才當這個家,做事當然都是按著規矩來的,只是這規矩也是主子們立下的,側太妃那裡本就不太寬裕,若王妃才一管家便拿了側太妃立威,倒讓人覺得王妃太也…」偷偷瞅了黛玉一眼,嫻嬤嬤又將後邊的話嚥了回去。

    見這個嬤嬤說話錦裡藏針,話中有話,分明是不將自己放在眼裡。黛玉本來有些緊張的心裡反倒平靜了下來。腦子裡不知怎麼浮現出鳳姐兒從前與她說過的一句話:規矩不能隨意就打破了,今後你若管家可不能心太軟,你要知道,那些個管事的下人每說一句話都同時在心裡揣摩著你下一步要回應什麼,記住!你若輸了氣勢便輸了全局。

    輕咳了一聲,黛玉柔柔道:「俗話說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想來這個道理嬤嬤也是懂的。側太妃更是個明白事理的,自然知道這個道理。」

    言罷又低下頭看了看簿子,接著道:「昨日裡我便細看了,簿子上記著側太妃這些年的月例銀子一直都是三百兩,並沒有五百兩的記載,如果我猜的沒錯,那便是這些年來,添加的那二百兩一定是太妃她人家用自己的體己補貼給側太妃的。」

    話一說完,一旁的香草心裡暗歎!王妃真個夠細緻,又極冰雪聰明!

    嫻嬤嬤聽了黛玉一番話也有些懵了!怎麼這幾年都是太妃在暗裡補貼側太妃?不可能啊,側太妃私下裡對太妃怨言頗多,太妃又不是不知道?太妃憑什麼還要用自己的錢去給側太妃?老王爺都沒了,她大可不必這樣子的。這?不會是她婆媳二人合謀好了給側太妃唱的一齣戲吧?

    見嫻嬤嬤眼珠子轉來轉去的,不知在想些什麼?黛玉的身子向後靠了靠,又將桌上的香茶端了起來小綴了一口,問道:「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王妃初來乍到,對王府裡的事兒不知道也是有的,還是讓奴婢去回了側太妃去,看她老人家是什麼意思再說吧。」說著,嫻嬤嬤竟將手裡的銀子放在一旁,站起身來轉過身就要出去。屋裡眾人都看得出來,她竟假作心急卻不與黛玉行禮。

    「放肆!」手中的茶杯向桌上重重一放,黛玉一張俏臉立時繃了起來。紫鵑等幾個丫頭也都被黛玉一聲嬌喝嚇了一跳!

    紫鵑忙上來將茶杯向一旁挪去,卻也不敢開口相勸。香草那邊瞧見黛玉發怒,也心下暗忖:要不要自己去知會了太妃一聲兒,若這嬤嬤去搬了側太妃過來,又是一場好鬧。

    就聽黛玉又放緩了聲調:「我不管你去將誰搬了來,縱是太妃一會子過來了,這裡自有帳簿給她老人家瞧。還有一個我要問你的,你與你家側太妃平日裡回話也是這麼沒規矩嗎?」

    那嫻嬤嬤哪裡想到這個王妃竟然連側太妃也敢得罪了,想想老王爺在世時連太妃都讓著側太妃幾分的。她卻不知太妃並不是怕側太妃,而是不與李珍珠一般見識罷了。而這些個下人昏了頭卻只道是太妃瞧了老王爺的面上對側太妃的矯情讓了三分。

    那嫻嬤嬤怎麼也沒想到王妃會不買側太妃的帳,見黛玉發火,忙回身『撲通』跪下,口中連連道:「奴婢該死!奴婢該死!奴婢只是心急才忘了規矩,看在奴婢一心為了側太妃的份上,還請王妃饒過奴婢這一回吧。」說著,一雙死魚眼不停地偷描著上面的黛玉。

    一旁的香草幾個丫頭這個氣呀!面上是求饒卻句句夾槍帶棒,分明是在向王妃示威呢!

    屋裡幾個人都向黛玉面上瞧去,卻見黛玉怒極反笑,面上含了笑意道:「嬤嬤才說了這些,想你平日在府裡也是個有頭臉的,本該看在側太妃面子饒過你,只是太妃既然將管家的職責托付給了我,說不得便要討你們嫌了。這第一回便饒過了你,今後你讓本王妃怎麼再去管別人,說不得委屈你了。」言罷立即放下臉來,向外面道:「帶出去打了十板子。」

    外面立時進來兩個媳婦,將嫻嬤嬤拉了出去照數打了,又帶了進來回復。黛玉並不正眼兒看她,只問道:「外面可還有領例銀的?」

    一時,簿子上列的銀子都被領了去,黛玉便吩咐眾人散了罷。輕輕站起身來,扶了紫鵑向外面行去。那嫻嬤嬤一直等黛玉主僕走得遠了,才被一旁兩個小丫頭扶起來,拿了銀子含羞而去。

    回到房裡,映雪與飛絮便指了個事兒躲了,只留下黛玉兩個娘家帶過來的親信丫頭陪伴。

    見黛玉坐在桌前沉思,紫鵑便過來小心問道:「王妃可還在生氣?說起來那個嬤嬤太也可氣,竟打了側太妃的旗號說出這等話來,是該給她一個教訓,不然往後不定再做出什麼樣的事來呢!」

    黛玉悠悠道:「你可知道,有句話叫做,『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我才不過是依葫蘆畫瓢而已,她若明白我的用意也罷了。不過雖將她的氣焰打壓了下去,我卻自現下起便落下了狠毒的名聲了。」

    黛玉見紫鵑著急的樣子,便又一笑:「你一會兒陪我去一趟太妃那裡吧。」紫鵑忙問道:「王妃去見太妃要說什麼?適才這事兒不知太妃知曉了會怎麼想?」

    黛玉本來想去太妃那裡一趟,問問那側太妃月銀的事兒,卻又想起太妃昨日與自已說的那些話來,又聽紫鵑這麼一說,便想著不如先做完手裡其他的事再去也不遲。

    再說那香草安慰了黛玉幾句便回了太妃院內,太妃那裡早就等著了,見了她回來忙問道:「如何?側太妃可去鬧了?」

    香草忙上前低了聲音道:「側太妃倒沒過來,只派了嫻嬤嬤難為了王妃幾句,太妃可知道王妃怎麼回她的?」

    太妃聽說那嫻嬤嬤去了,便急道:「不會打著珍珠的招牌說些難聽的話兒出來?玉兒可別再存了心了。」

    「太妃大可不必如此著急,王妃可不是隨便被人欺負的。」香草抿嘴一笑。

    「哎喲你這個死丫頭,快快說出來吧,你要急死我呀!」太妃嗔罵道。香草忙道:「王妃讓人打了嫻嬤嬤一頓板子,那嫻嬤嬤拿了銀子灰溜溜回去了。」

    「你說的可是真的?玉兒真有這等魄力?我真沒看錯她呀!」太妃笑著重又回到椅上坐下。聽著香草又將剛才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太妃那裡聽著笑著,又歎著:「不是我看重那二百兩銀子,而是珍珠近年來越發地矯情了。我想著有我在一日,她倒不敢對王妃怎麼著,可萬一哪一日我不在了,她必會去難為玉兒,到那時玉兒顧忌她是長輩難保不會吃她的虧!」

    香草遂笑道:「所以太妃才急著讓王妃管家,又拿出這檔子事兒來給王妃立威的機會?」

    「偏你什麼都明白!」太妃喝著手中的茶笑道。

    「可若側太妃一會兒過去鬧事兒怎麼辦呢?」香草又問道。太妃放下手中的茶沉聲道:「她不敢!」

    香草見太妃才還笑容滿面的,轉臉便沉了下來,突然想起才王妃也是如此,心裡道:真真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婆媳兩個不僅處理事情的手腕一樣,就連面目表情都一樣的相似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