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54章:鐵馬駿馬殺敵比賽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54章:鐵馬駿馬殺敵比賽

    但是,畢竟鬼子的數量還是不少,經過短暫幾分鐘交火之後,終於有鬼子明白他們遇到一群強悍的軍人,如果要想活命的話,必須有人在些抵抗,而另一些人去攻擊街口中國人的掩體,只要突破掩體,就有如龍歸大海了!

    事情真的如此簡單嗎?就在幾個看來像是低層軍隊躲在幾塊石頭之後嘀嘀咕咕時,他們的行蹤早就被馬桂芳發現了。那麼大的目標,基本上不用瞄準,事實上馬桂芳也準備採用「範圍打擊」。

    「轟——」一發榴彈幾乎是貼著地皮飛行,在300米外剛好落地並向關竄去,一下子蹦上了一塊條石,「轟——」條石被炸得四分五裂,而幾個鬼子的身影頓時暴露在其他狙擊手的槍口之下。

    「叭!叭!叭……」大家幾乎是不約而同,一人一槍,就將正在密謀的鬼子給擊斃了。

    戰鬥處於很微妙的狀態,雖然日軍毫無還手之力,但日軍畢竟數量太多,而且在這街巷之中,彼此都有優勢和劣勢,每一次對射,雖然都是日軍傷亡,但李雁冰的特戰大隊也不可能像電影中那種衝上大街端著槍就向對方掃射。

    在真實的戰爭中,那種場面是沒有的。

    不過,李雁冰帶領的閃電部隊只有一個大隊的16個小隊192人(136章算錯了,閃電部隊作戰人員總數為778人,4個大隊16個中隊64個小隊每小隊12人,計768人,另有8人剛好由李雁冰和李高每人帶4名警衛員,而不是還有6個直屬小隊,事實上,編製這種直屬小隊的意義也不大。),加上自己的警衛員,一共197人,還有四分之三的人還沒接敵呢。

    果然,李雁冰正在期盼,另外一路的傢伙就殺上來了,不過,他們並不是從陸地上殺來的,而是從「空中」殺來的,看到他們在北京人的房頂上竄來竄去,李雁冰立即就通過手勢告訴他們,敵人在哪兒,哪兒。

    於是,這些傢伙有如孩童放鞭炮一般,將系統最早「兌換」的gl-1型手雷,輕輕鬆鬆地向街面上丟去。有個傢伙還真做了一個雙手塞耳的動作,煞是可愛!不過,他的這個動作正好落在李雁冰的眼裡,估計回去500個虎臥撐是跑不了的。

    「一個人莫要裝b,裝b要遭雷劈!」李雁冰看到那個雙手塞耳的動作,突然想起司令員說過的一句話來。

    日軍準備對北平發動攻城戰的情報,武愛華通過部隊及時地送到了29軍的手上,但宋大將軍哲元相信不相信,武愛華也沒底。

    當即,武愛華命令已經休整了近一天的教導師前出長辛店至南苑一帶,尋機殲敵。哎,兩大陣營,生死仇敵,十年對峙,十年搏殺,其僵化的關係不是那麼好化解的,這也是近代史最後一個階段中,中華民族最大的悲劇。要是這兩大陣營都有自己與吉星文之間的那種信任,該多好啊,要想怎麼揍小鬼子就怎麼揍!

    武愛華將教導師擺出去,也就是圖一個心安,至於是否有機會殲敵也很難說。

    然而,幸運之神再次降臨到武愛華的頭上。

    國民革命軍第29軍,除了37師、38師、132師、143師外,還有一支在當時中國也算是不錯的機動力量,那就是第9騎兵師。

    雖然這個時代騎兵已是末日輝煌,但二戰德國坦克vs蘇聯紅軍騎兵的戰例並沒有發生,因此騎兵在眾多國家中都還有較大市場。譬如日軍中無論馱馬制師團還是挽馬制常設師團,都設有一個騎兵聯隊(轄4個騎兵中隊和1個機槍中隊),此外還編製有獨立的騎兵旅團、騎兵聯繫。至於坦克,此時最大的編制還是聯隊,而且普通常設制師團根本就沒有坦克聯隊。與德國或蘇聯動不動就是上千輛坦克參戰,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上。

    日本是如此,中國更是不堪。中國的戰車部隊,即便到了抗戰後期,得到美國的援助,其裝甲力量也是少得可憐,根本無法與日本比,更是無法與世界列強比。

    幸運之神是這樣降臨的!原來,國防軍教導師潛伏於長辛店和南苑之間,但其中教導師3團的戰車營卻被路過的第9騎兵師的一支騎兵部隊發現了。

    看著遠處排放整齊的24輛戰車及48輛裝甲車及上百輛各式運輸車,第9騎兵師的少校營長心裡一驚,這是什麼部隊,如此強大,一定要偵察清楚。結果這稍一偵察就明白了,這就是才殲滅日軍兩個旅團的那個什麼國防軍。

    「兄弟,不去打日本人,窩在這裡幹什麼?」騎兵少校見是友軍部隊,帶著兩名手下策馬來到戰車營旁邊,與國防軍的士兵打著招呼。

    「我們也想打啊,可是你們的宋軍長不讓我們批啊。」回答他的同樣是營長,戰車營的營長。

    「不會吧?」騎兵營長想了想,也沒想出過所以然來,最後靈機一動,「要不,我問問我們師長,萬一我們師長同意呢?」

    「問吧。」戰車營長懶聲懶氣的回道。

    **聯繫的結果竟然是他們師長歡迎參戰,於是,教導師這邊也立即聯繫,最後決定派遣教導師3團、4團協助第9騎兵師參戰,並派出副師長吳康寧協助指揮戰鬥。

    這種現象很奇怪,高層之間不相往來,在中低層軍官中卻好像關係不錯。

    當第9騎兵師師長邱關軍(杜撰)看到全幅武裝的教導師時,也是大吃一驚,帶著這種吃驚的心情見面之後,則更是吃驚,本來以為國防軍來了一個師,甚至更多的部隊,結果別人只是兩個團!

    不過,這是高興的吃驚。

    「我們的任務是什麼?」簡介之後,吳康寧直接問道。

    「根據29軍指揮部的命令,我部的任務是殲滅永定門外20師團的騎兵28聯隊、野炮兵26聯隊以及工兵20聯隊。」

    「好!邱師長,你說,這仗怎麼打?」吳康寧又問道。這群鬼子中,只有20師團的野炮兵聯隊算是一塊硬骨頭,因為他們裝備有12門120mm榴彈炮與36門75mm火炮(日軍早期,在師團一級的火力還是相當不錯),至於工兵聯隊和騎兵聯繫,在國防軍看來,他們與步兵完全沒什麼兩樣。騎兵再快,也不可能快過自動火力過半,而且機械化能力如此之強的教導師。

    「你們人多,炮多,車多,吳師長說。」邱關軍此時並不爭這個,本來,接到殲敵任務時,他覺得他的第9騎兵師此戰是凶多吉少了,但沒想到半路上也會遇到救兵。這人的命運,還真是難說。

    「那我就不客氣了。我計劃是戰車、裝甲車打頭陣,第9騎兵師在兩旁掠陣,負責殲滅漏網之小股敵人。」吳康寧想了想說道。

    「好。我沒意見。」邱關軍轉身命令道,「明白沒有,等會兒1團、2團在左,3團、4團在右,我們跟著戰車衝鋒!」

    這支神奇的部隊一組合成功,雙方就開始快速向永定門方向運動。因為,日軍的攻城戰已經打響了。

    在中國駐屯軍司令香月清司的計算下,迅速佔領平津地區肯定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因為香月清司的本錢確實雄厚,第5師團,20師團,河邊正三旅團,鈴木重康旅協團,關龜治旅團,酒井鎬次旅團,合計5萬餘大軍,難道還對付不了中**10萬餘人,再說,香月清司根本沒算「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1.7萬軍隊以及蒙軍的4萬餘人。

    只是,因為國防軍先遣支隊的橫插一腳,讓本來勝算滿滿的香月清司第一招就損失了四分之一的日軍,這讓他的兵力顯得稍為有些緊張。此次攻城,他只能動用20師團和關龜治的關東軍第2混成旅團了。至於強大的第5師團,其中一部則還在天津鏖戰,另一部也還要清剿中**小股部隊,暫時騰不出手來。

    其實,在武愛華穿越效應下,**各派系部隊的重火力都得到了加強,像29軍,至少是按照一個師一個炮兵營的標準向其提供了75mm山炮的。但是,**向來的訓練不足和士兵素質低下(文盲居多)的問題,使得這些重火力的效果難以發揮。

    也就是說,目前中國的軍隊,就算拿著與日軍一樣的武器,同樣無法戰勝日軍。

    不過,隆隆的馬達聲昭示著目前這支混合編組的軍隊,似乎有著驚人的戰力。

    當教導師和第9騎兵師的混合編隊到達距日軍野炮兵聯隊約三公里的地方,吳康寧立即命令兩個團的炮兵迅速構建陣地。

    日軍的野炮兵聯隊很強,國防軍兩個炮兵營也不弱。日軍野炮兵聯隊擁有12門120mm大炮和75mm山炮,而**兩個炮兵營卻有24門105mm榴炮和36門山炮。**兩個炮兵營大炮的口徑似乎稍為要吃點虧,不過差別也不大,再說國防軍的大口徑火炮的數量是日軍的2倍。所以,這場戰鬥,僅憑火炮的實力來說,雙方差別不大。

    「兄弟,等會兒比一比,看你的戰馬殺敵多,還是我的鐵馬殺敵多?」在戰車和騎兵隱藏的樹林裡,國防軍一位坦克駕駛員,給身邊的一位騎兵排長甩了一根煙過去,自豪地說道。

    「這個,沒有可比性。我聽團長說過,一輛戰車的費用可以養活一個騎兵排了。要不,你一輛戰車與我們這個排比一比?」第9騎兵師的兵也不是好惹的。

    「比就比,誰怕誰啊!」戰車駕駛員毫不示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