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紅色軍神

第2卷:怒火硝煙 第30章:海陸空三位一體備戰 文 / 我是我的國王

    第30章:海陸空三位一體備戰

    特別是,武愛華並不要錢,只要物資、資源,只要把物資、資源用船或車運到九江,就可獲得同等價值的武器彈藥,當然,武愛華也可以派部隊護送。沒有資源怎麼辦?沒有資源總有人力資源吧,青壯勞動力也算,每組織一個青壯到福建、江西兩省來,可抵半隻毛瑟步槍的價格。試問,這種好事,天下哪兒去找啊!

    後來,中央軍看到武愛華這麼好說話,也派代表前來,想採購75mm山炮,武愛華更是大筆一揮,中央軍,按每個師配一個山炮團即三個營的標準出售,價格與結算方法與地方實力派完全一樣。

    蔣介石聽到這個情況,感歎了一句,「要是這武愛華不是對方的人多好啊!」

    武愛華當然不知道蔣介石的感歎,事實上,穿越到民國的各路英雄好漢,沒有哪一個對蔣介石特別有好感,有的委身於蔣的勢力,那是沒有辦法。當然,即便武愛華不是的人,也不會加入果民政府系統,因為誰都知道,在未來的戰爭中蔣介石輸了個精光。

    武愛華面向國內出售武器,並不是誰都可以買的,那得是果民政府批准了的有獨立番號的部隊,譬如20軍川軍楊森部,那麼這些武器只賣給楊森,而不會賣給他手下的某個師長或旅長;更不會賣給土匪系列的武裝。

    對外備戰這方面,到了37年4月的時候,竟然有國外的軍火販子跑來採購,這讓武愛華大吃一驚,這世界怎麼了?列強從來不是軍備出口國嗎,中國想買點大口徑火炮都買不著,怎麼反過來跑到中國來買火炮?

    那軍火販子只得實話實說,武愛華的火炮質量非常好,與克虜伯產的75mm山炮完全一樣,但又要輕便100公斤,而且價格也不貴。

    「好,你要多少?」武愛華當即答應道。雖說武愛華的兵工廠目前每月只能生產300門75mm山炮,但有錢賺而不去賺絕對是傻瓜。即便是自己的死敵日本人想來買自己的火炮,也賣!因為武愛華從來沒聽說過,靠買武器裝備的國家還打贏過賣武器的國家的事情。

    「我每月需要100門。」軍火販子說。

    「發,就100門。不過,價格得比我賣向國內的漲10%,你能承受吧?」

    「可以。」軍火販子很是爽快。

    其實,這個軍火販子雖然是個西洋人,但卻是買著這批山炮賣給日本人的,因為日本人給他出的價格很高,他很有錢賺。

    三年後,這個軍火販子被「風」捕獲,拿出他與日本交易的證據,最後這傢伙幾年間從中國賺的錢,全部吐了出來才勉強過關。

    其實,這是武愛華設置的一個陷阱,在購貨合同中,就明確規定:凡我獨立縱隊生產的軍火,不得出售給日本人。

    當時,軍火販子還問過這條規定,負責解釋的人說,「這是我們司令的要求,因為日本確實侵佔了我國大片領土!不過,你只要不在中國境內與日本交易,誰又把你有法呢,是不是啊?」

    「我是西洋人,怎麼可能把軍火賣給日本猴子呢。」軍火販子自以為得計,離開了中國,誰管得著誰啊。事實上確實是誰也管不著誰,只是與武愛華打交道就要例外,武愛華不但在管,而且不管你跑到哪兒都能管著。

    當然,這樣倒霉的軍火販子並不多,事實上大多數軍火販子都是靠此發了財的。自此之後,武愛華的武器,特別是150mm重炮、t-12型戰車、gx-1型衝鋒鎗及其改裝品,大肆充斥二戰軍火市場,甚至從1941年開始,武愛華已經可以大量出售ks、kz、kg1940型作戰飛機了,誰也沒想到,愚昧落後的中國竟然成了世界武器生產大國!

    在種田樂,當軍火販子樂之中,武愛華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職。再說,他還扣下了10萬對方軍隊俘虜呢,總不能讓這些俘虜真去種田吧。

    當然,武愛華也沒有一下子把部隊搞到上百萬的實力,所以他是盡可能地加強著自己的力量。

    海軍南海艦隊。擁有「南昌」(3000噸)級驅逐艦4艘,「潮州」(1000噸)級驅逐艦8艘,「長汀」(300噸)級魚雷艇24艘,「長汀」(300噸)級炮艇12艘,1000噸級補給艦4艘。總噸位34800噸。此外,海軍新裝備了4個飛行大隊共計192架ks1935型岸基艦載攻擊機,海軍總人數達到11000人規模,其中海軍航空兵2000人。

    這種裝備,在近海領域,或許可以和日本一個航母戰鬥群玩玩,但別人離開近海,武愛華的海軍就沒辦法了,岸基艦載攻擊機不可能深入到大洋深處去與日本海軍纏鬥。

    至於海軍司令部及各艦主要負責人,還是由「洋大人」擔任著,不過,每一個都給他們配備了4個助手,按申仁的說法,需要完整的2年時間,這些助手才可以獨擋一面。

    獨立縱隊空軍,武愛華並沒有進行擴編,而是利用原有的三個飛行團進行飛行員後期培訓,現在果民政府也知道獨立縱隊擁有空軍了,所以也用不著羞羞達達地躲著誰了。

    此外,重炮旅、裝甲旅、防空旅等劃時代的戰略部隊,都沒進行擴編。在此,武愛華真的有一種「扮豬吃老虎」的想法,現在,他就是要讓日本人來進攻。如果自己把實力搞得太強,日本人嚇得不敢來了,這樣的二戰可能就不太好耍了!

    「閃電」和「箭魚」兩支部隊,同樣也沒擴編。這個,到是武愛華認為已經足夠了。

    根據項先生、陳先生等人的建議,武愛華將警衛團直接擴編為獨立縱隊警衛師,下轄4個警衛團,雖然不裝備t-36中重型戰車,但卻每個團都配有一個48輛的t-12輕型衝鋒戰車營,而且,全師全部實現了機械化。可以說,警衛師是亞洲第一個全機械化師。其人數與野戰師完全一樣,達25000人。

    原教導旅擴編為教導師,裝備人員與野戰部隊完全一樣,但訓練更加嚴格,戰術演練上不時有一些新的東西。這支部隊,武愛華給設定的方向是未來戰場的「實驗部隊」。

    因此,教導師1團,命名為「山地團」,以山地叢林作戰為對像;教導師2團,命名為「水陸兩棲團」,以沿海島嶼、河湖縱橫地區為作戰目標;教導師3團,被命名為「空降團」,這個意思大家一聽就明白的;教導4團,被命名為「防化團」,平時多與化學武器或防化武器接觸。

    獨立縱隊擴軍的重點在於野戰部隊,但是,目前武愛華也比較尷尬,那就是抗戰並未開打,這個蔣委員長先生連地方軍閥的部隊都給了番號,可就是紅軍沒有番號。這應該算是蔣介石先生的小孩子脾氣了。當然,這個小小的難題還是難不倒武愛華的,很快,他就給自己的部隊編出了番號:

    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縱隊第1師、第2師、第3師、第4師、第5師。

    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縱隊新編第1師、新編第2師、新編第3師、新編第4師、新編第5師。

    是的,武愛華的野戰部隊只編了這麼10個師,相當於日軍的10個甲種師團,與日軍想像的情形非常合拍,當然,是騾子是馬還得溜溜才知哈。

    也因為如此,原編製中的「陸戰」二字也被迫取消了。

    野戰部隊的編制,世人都清楚,武愛華做不了假。但是,「警備部隊」四個字卻是可以做假的,武愛華在此做了大量的文章:

    將原來的7個警備旅打散重建,重新組建了16個警備師。

    其中,陸上警備師12個:江西境內5個,南昌警備師、萍鄉警備師、樂平警備師、撫州警備師、贛州警備師;福建境內也是5個,龍巖警備師、漳州警備師、永安警備師、浦城警備師、福州警備師,廣東境內2個,梅州警備師、揭西警備師。

    水上海上警備師4個:九江鄱陽湖水上警備師、汕頭海上警備師、泉州海上警備師、馬尾海上警備師。

    名義上,這是武愛華控制區域維護地方治安的警察部隊,但只有武愛華知道,他們的戰力絕對不低於目前的對方軍隊德械整編師,因為他們配備的武器已經超過了德械師。警備師與野戰師最大的不同,一是重火力較少,二是技術部隊普通縮編,譬如野戰主力師都有一個t-12戰車團,但警備師則只編製了1個戰車營。

    但是,武愛華是幹什麼的,武愛華是穿越者,他早就考慮好了諸多事情。只要國戰爆發,需要這些警備師上前線,只需要1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他們就可以成為野戰師,因為江西、福建兩所「紅軍大學」培養了大量的戰車人才、火炮人才,把這些人一派下去,部隊就會立即膨脹起來。

    至於水警師和海警師,他們的責任就是護衛海疆、水域的安全。除了陸軍常用武器外,他們還有海上、水上巡邏艇、炮艇、魚雷攻擊艇、岸炮、水雷等裝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