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第二卷 逐鹿中原的野心 十三章 要錢將軍的吟詩 文 / 可安天下

    第十三章要錢將軍的吟詩

    昭勇大將軍麾下,武衛軍統領劉淮,親率銳士,騁良弓勁弩,破太宰,潰倭騎,震九州,夷人爭騖,不召而集,渡長門,戰生駒而入京都,檄文所至,從者如雲。輕選驍騎,渡海而下鐮倉,蕩平幕府。欲行戎丑以禮教,斤鴻校而昭仁,文武炳其並隆,威德兼而兩信,納東瀛入版圖,勒虎賁以永鎮。今率師回洛,駐馬富士山,祭天封禮,告慰國殤將士,招魂隨旆,彰顯其功,永享春秋,立碑以示後人。

    劉淮滿意的看著手中寫好的文字,以他的文筆雖然有些不倫不類,但是參軍王仲不在,他也就圖個爽字,就下令軍中善刻者,選石以刻之,立碑於富士山頂。

    遠征日本時,將士們身披犀甲,手持利器,人人奮勇爭先,特別是在和武士對決的時候,冒著流矢,在戰鼓震天動地聲中博殺,慘烈的戰鬥,讓不少將士紛紛墜馬,傷亡慘重,捐軀於寥廓超遠的疆場。但是他們意志剛強、武力強大,身雖死而志不可奪,劉淮相信他們死而有知,英靈不泯,即在鬼域中也是出類拔萃的英雄!

    公元1274年11月,劉淮帶兵回師京都途中,路過富士山,效仿當年霍去病封狼居胥,殺青牛、祭白馬、立石碑以告上天。祭拜後劉淮迫不及待的返回京都,處理政務,整頓軍備,奇襲大都的計劃已經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

    江北

    攻克新城後,伯顏麾師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再也沒有遇到如邊居誼一般善守的武將,一路勢如破竹,攻無不克。十一月丙戌,兵鋒直指復州城下,知州翟貴驚恐萬分,竟然直接開城投降。

    宋朝一向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削弱武將權利,加強文官的地位。以文御武,文人雖然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能力,然而當刀兵加身的時候,卻不一定都有忠勇奮發,殺身成仁的勇氣,而受文人制約的武將,地位不高,逐漸磨滅了血性,造成了武備鬆弛,戰力低下。而朝廷中奸佞橫行,遮蔽天日,如蠅而聚。也影響到了地方,因此知州翟貴一降,竟然無人反對,反而個個如釋重負,歡欣雀躍。

    復州城內兵屯四萬,城高牆深,弓矢齊備,糧草充足。但是由於知州翟貴貪生怕死,這麼一個大城不戰而降,頓時讓伯顏大喜,厚賞翟貴引為榜樣。作為第一個投降的城市,伯顏給予了極大優待,諭諸將不得入城,違者以軍法論,甚至有人請求點視復州城中倉庫戶籍,遣官鎮撫的時候,伯顏都拒絕了,直接委任知州翟貴繼續管理復州。擅長收買人心的伯顏,採取的種種措施一下子穩固了這個新降的城市。

    元軍在新城,損兵折將三萬有餘,但是收了復州,卻得四萬,兵力上反而超過了原來的二十萬人馬。

    伯顏陳兵於復州城外,休整數日,副帥阿術見幾日不見動靜,急於求戰的他就派遣右丞阿里海牙來商議渡江之期,伯顏卻不答。明日又來,伯顏還是不答。

    阿術於是親自來找伯顏,伯顏解釋道:「此大事也,主上以付吾二人,可使餘人知吾實乎?」兩人秘議良久,仍然按兵不動。

    江面上,大小戰艦近萬艘,浩浩蕩蕩的游弋在長江上,巍峨雄偉的樓船比比皆是,大艦扼江,防禦看上去固若金湯。

    南宋積重難返,統治者不思進取,但是對於長江這條最後的防線,南宋朝庭卻相當的慷慨,不吝重金打造了無比龐大的艦隊。每年都投入了巨額經費,南宋可以沒有騎兵,但不能沒有水軍,這只沿江的艦隊是南宋偏安一隅的最大倚仗。

    水軍由淮西制置使、軍中宿將夏貴節制,大小戰艦近萬艘,水軍兵馬近二十萬,據要害,扼中流,守漢口,兩岸備御堅嚴,一時間蒙古人兵不得進。

    東瀛

    回師京都步軍中,在一輛極為奢華的馬車中謝國明,趙若蘭等人正商討局勢。

    「蜀道難行,山路又險,川中三十萬元軍不足懼也,南詔一線,山林密集,易守難攻,大理的二十萬元軍不得進,兩淮有我大宋良將李庭芝鎮守,淮北元軍不足三十萬,此路亦高枕無憂也,然襄陽已失,中路元軍三十萬,又有伯顏、阿術等名將統兵,恐怕我大宋不敵此路元軍啊!」趙若蘭神色擔憂的說道。

    「郡主勿憂,即使江北不守,我大宋長江防禦嚴密,二十萬精銳水師,夏貴又是軍中老將,元軍沒有數年之功,無法過江!」謝國明安慰趙若蘭道。

    「夏貴年近八十,又愛財貨,恐怕不復當年之勇了!」趙若蘭感慨道。

    淮西制置使夏貴此時已經七十六歲,年輕時候雖然作戰英勇,屢立戰功,但是官越升越高,子孫也越來越多,家業也越大越大,已經不是當初孑然一身,一文不名的勇士了,是否還有當年的武勇,確實還很難說了。

    謝國明同樣露出擔憂之色,二十萬水軍是南宋最後的遮羞布了,只要長江一被突破,遮羞布扯開,整個江南就暴露在元軍的鐵蹄之下了。

    此時趙若蘭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已經暴露,行軍路上,忍者已將其身份告知了劉淮,不過此時雙方已經初步的達成了協議,劉淮除了感歎其郡主的身份之外,沒有任何的驚訝之處,但是對有這郡主身份的趙若蘭興趣越來越濃了,只是此時他有太多的事情要處理。

    陸奧國

    在征伐的途中,金大通接到了劉淮的軍令,命令他將軍隊交給副將,立刻動身回京都。

    金大通二話不說,交出兵勸後,只帶著幾十個親兵,立刻朝京都出發,沒有任何的猶豫。金大通已經隱隱約約猜到了劉淮的想法,此時東瀛大局已定,他金大通是唯一擅長海戰的將領。佔據東瀛後,要想有所作為,必須要建立一隻龐大的水師,而金大通總是有意無意之中在劉淮面前吹噓自己海戰的實力。

    金通精,這是他原本的名字,也許很快,他就能恢復真名了,一想至此,金大通激動不已。幹這些日本人,他已經厭煩了,他要干蒙古人!

    當年金通精對抗蒙古人,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只要沒有死,金通精就異常頑強的數次捲土重來,率領軍隊攻擊蒙古軍隊,逃往濟州島更是建立了一隻水軍,雖然只有二千人,但是曾經有一夜連襲七個港口的驚人戰績,燒燬當時元軍製造的用來遠征日本的戰船數百艘。當時的金通精不知道,他的軍事抵抗使忽必烈遠征日本計劃大大地推遲了,咬牙切齒的蒙古人調集了重兵圍攻濟州島,才絞滅了金通精所部的水軍,然而頑強的金通精再次神奇的逃脫了,在東瀛這個地方再次崛起。

    金大通接到軍令的同時,其它三路,劉懋、劉正、竹崎季長也接到了軍令,卻是命令其加速進攻,盡可能的收編武士的命令。

    漢口

    港內密密麻麻的佈滿了戰艦,江面上依然艦船如雲,漢口是江南大港,但是夏貴本隊十幾萬水師在此,自然是不能同時容的下眾多的戰艦。

    而淮西制置使夏貴是南宋難得的猛將,和當年的劉整齊名,劉整驍勇善戰,曾以18騎襲破金國信陽,軍中呼為「賽存孝」,而夏貴當年首克(攻城第一)洛陽,軍中稱為「賽仁貴」。夏貴作戰英勇,克洛陽,升為裨將,逐漸展露頭角,成為當時的一名猛將,後來獨自率軍解壽春之圍,以功升知懷遠軍兼河南招撫使。

    當年圍攻鄂州的忽必烈北歸以後,所留一部蒙古軍隊作浮橋於湖北新州東南、湖北鄂州西北一帶,策應兀良合台部的軍隊渡江。夏貴奉命移師堵擊,與蒙軍接戰,大勝,得舟三百餘艘。又戰黃石港,再敗蒙軍。然後蒙軍並沒有因為一時的失利而退卻,在長江南北兩岸迎戰宋軍,夏貴以舟師陣新生州浮橋順流而下。當時,長江南岸戰鬥正激,領軍督戰的賈似道希望夏貴合戰南岸,盡速將蒙軍趕過長江了事。夏貴認為敵物資盡在北岸,攻其所必救,可迫使蒙軍自動退去,不出三日,江面可以肅清。於是夏貴指揮所部乘夜直進白鹿磯,攻斷浮橋。次日,果然蒙軍盡數北撤,夏貴以大捷聞天下。

    四川戰事吃緊時候,夏貴調防四川,出任安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多次擊敗元軍所部。戰功赫赫,是南宋少有的名將。

    但是夏貴打仗有個特點,賞錢和軍餉必須給足,只要朝廷給錢,夏貴一般的都會打勝仗。當時南宋政府歲入比較寬裕,賞賜頗豐,因此巨賞之下,夏貴很長的時間裡幾乎保持了不敗的戰績。

    夏貴兒子多達三十餘人,繼承其好色基因的兒子生養後,又有三百多子孫,如今他的子孫又繁衍後,直系家族規模已經數千,龐大人口讓夏貴的家族開支數額異常可怕,讓夏貴成了要錢將軍。而此時年年征戰南宋政府的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沿,國庫基本耗盡,再無財力對夏貴賜錢激犒了。朝廷沒有錢,但是仗還得打下去。去年襄樊之戰,夏貴以水師策應,但是卻沒有賞錢,於是夏貴的英勇勁兒不見了,拿不到餉銀的他已經無心戰鬥了。

    在戰場上夏貴老了,但是床塌之間仍然是悍將,今年已經七十六了,但是寶刀未老,尚能征伐,此時巡江之際,好色如命的夏貴竟然讓他所部麾下十幾萬水軍陳兵港口,自己跑回城內的別府尋歡作樂。

    此時夏貴伏於一年輕貌美侍女的身上縱橫馳騁,嘴裡卻不停的楠楠自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年老的夏貴吟詩以壯勇,屢試不爽,可以達到持久的目的。

    ps:覺得還行的話,幫忙點擊加入書架,求推薦,你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動力.求加入,求推薦,求評論,求意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