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夢醒修真錄

小說博覽 第八部 第七章 謊言假作真 佛… 文 / chgor

    劉迦沒想到會在這裡與諸葛亮不期而遇,驚喜交加,卻一時不知該說什麼好。但從眼前的狀況看來,諸葛亮喜歡大醜的程度遠遠超過喜歡他這個小白臉。雖然孔明乍見一個對自己無比敬仰的fans,多少也能滿足一絲虛榮心,但大醜卻能為自已的未來規劃提供技術支持,爾等都是成年人,事業理想多於浪漫情懷,也就非常現實地將劉迦冷落在一邊,同大醜聊得異常開心。好在劉迦雖然作為fans,卻也沒有爭寵之心,否則飛醋既來,混元力油然而至,真不知他會劈死大醜或是劈死這諸葛先生了。

    但劉迦也不願放棄這難得的偶遇,在一旁沉默良久之後,忽然抬頭問道:「諸葛先生,我曾聽人說,劉皇叔請你出山的時候,你曾提起過今後要搶兩川地區,你有沒有想過倘若今後沒有辦法從那深山溝裡面再打出來,又該怎麼辦?那地方可是盆地哦。」話音剛落,他心中暗自罵道:「怎麼回事?我這幾句話說得像記者採訪似的,就差一個話筒了。我這毛病啥時才能改盡?」

    諸葛亮本來完全沒有將這年輕人放在心上,乍聽劉迦如此相問,心中不禁大驚,急問道:「這位劉迦兄弟,你從何處聽說此事?雖然劉皇叔三顧茅廬一事,天下皆知,可我們所談何事卻是機密,小兄弟年紀輕輕,何以得知?」他心中念頭急轉,不知此等極為重要的軍政機密何以洩漏得如此之快?聯想到他與劉備的對話中還說起過「今劉璋闇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之類的話,倘若那隆中對答果真不秘而宣,那劉璋就算再如何闇弱,只怕也會立時醒悟,轉而變成「體恤上下,推恩於民,智能之士,皆效明君」,甚至反過來「外聯孫權,內修政理」,做盡那些他和劉備想做的事情。甚而想到那巴蜀之地,文有法正、黃權之陰險狡詐,武有嚴顏、張任之勇冠三軍,眾志誠誠之下,再加上江北有曹賊、眼前有周瑜,此二人更是欲殺自己而後快,別說那鴻圖大志如何伸展,只怕隨時便會大禍傾至。

    劉迦正盼著諸葛亮滔滔不絕地回答他提的問題,誰知眼前這位傳說中的辯才,不僅沒有立時談笑風生,反倒是低頭沉默起來,臉色陰晴不定,讓人難以捉摸。劉迦心中暗自喜道:「雖然我經常被人罵作傻蛋,但也並非真有那麼笨,至少從這諸葛亮的臉色看來,我的問題算是問到點子上了。我能問出讓他老人家都陷入沉思的問題,說明我的智商也不算太差呢。」念及此,他竟然有些飄飄然而得意起來,似乎感覺那諸葛亮不過如此,又或是我劉迦倘若生在此三國時代,說不定反而比這諸葛先生更有本事助那劉皇叔一統天下,至少我能看到一些連他都看不到的關鍵問題呢。

    忽然聽到他體內那白玉蟾高聲痛罵起來:「臭小子,幾天沒罵過你,又開始自以為是了?還好老子生在這年代之後,知道這段歷史,否則不是又被你給騙了?那隆中對是諸葛亮給劉備未來的軍政規劃,何等機密?哪是一般人能知道的?你生活的那個年代當然是人人皆知此事,可此時就只有他和劉備等少數人才知道這隆中對的內容啊。再說了,你提的那叫啥問題?諸葛亮沒能完成一統天下,那是因為占錯地盤了嗎?當年漢高祖不一樣從那地盤打出漢家天下的?自已沒腦子,不好好學習也就罷了,居然問出如此莫名其妙的問題,還自鳴得意地以為比那諸葛亮聰明,這普天之下,有你這樣的傻蛋的嗎?」

    劉迦正暗自開心,轉眼間被白玉蟾猛然罵醒,立時心中慚愧之極,不禁大為尷尬,雙手亂搖地說道:「諸葛先生,剛才我也是瞎胡說的,你也別當真啊。」但轉念想到,總得給個說法解釋一下,讓這諸葛亮明白他給劉備的未來規劃並沒有太多人知道啊,急切中說道:「其實你老人家在隆中和劉皇叔的對話,也沒多少人知道的。我之所以知道,是因為……」他心中念頭轉來轉去,不知該如何圓出一個能矇混過關的謊言。總不能的」這種話,畢竟此等機密大事,非劉備極為親近之人,又有誰能知曉?

    他想來想去,心中飛快地細數與劉備極為親近之人的名號,立時想到桃園結義,眼睛登時一亮,說道:「諸葛先生,是這樣的,我和那關羽早就相識,一直都是好兄弟、鐵哥們兒,這不你看,我剛才江夏那邊過來,就是看他去了。也是在看望了他以後,大家聊天喝酒之餘,才知道你老人家在柴桑,也就順道來看看你。那些關於你和劉皇叔在隆中所說的話,都是他告訴我的。」他一邊撒謊,一邊滿臉彤紅、汗流浹背,心中暗道:「不知道這謊言能不能矇混過關,他這人可是精明無比。不過,只要能挨過眼前這尷尬場面就行,等他借完東風回去找那關羽對質,我早就離開此地了。」念及此,他心中忽然大為慶幸道:「還好這個時代沒有手機,否則他這一個電話過去,我這謊言立時拆穿,再想另外編一個就更困難了。」

    諸葛亮心中正在憂慮不已,忽聽他如此細細解釋,再加上自己對關羽那剛愎自用的性格極為討厭,也就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雲長是我主公結義兄弟,該知此事。不過,此等大事切不可隨口亂傳,否則不僅會毀了漢室江山,也會害了你那關羽兄長啊。」他心想這人既是關羽的異姓兄弟,也該重情重義,念在兄弟情份上,也該為自己人保守機密才是。但轉而想道:「關羽那廝剛愎自用不說,還是個大嘴巴,早晚會壞了主公大事。但他又和主公是極親密之人,不能就這麼隨便地殺了他。況且那廝勇力過人、能打硬仗,現在用人之時,暫且容忍他,但這人太不可靠,他日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後,還得想法除了他才是,否則此人身居高位,卻又如此自以為是、沒有分寸,實非主公之福。」

    直到後來關羽奉命自荊州揮師北上,水淹七軍後,前有徐晃、後有呂蒙,外無援軍、內乏糧草,最後敗走麥城而受戮於東吳。稍微心細的朋友,都會發現其中大有疑點:

    第一,荊州本是諸葛亮在隆中對裡再三強調的軍事重地,也是實現他戰略規劃的決定性地點之一,得來不易,有所企圖者甚多,肯定會嚴加防範。而且他本身不信任關羽,又瞭解關羽的性格,知其很難做到「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叮嚀,居然由得關羽獨自領兵遠征,竟不另派大將加防荊州,終使關羽腹背受地,何也?以諸葛亮一生小心謹慎,很難相信這是他的一時疏忽所致吧?

    第二,關羽自從離開荊州,到最終敗走麥城,前後時間長達近一年,成都方面居然對如此重大戰役不聞不問,何也?況且諸葛亮就算在和平時期,也會在其地盤所屬範圍內四處遊走,體察民情的同時,兼顧考察軍政要員,誰能相信他居然會對此驚動中原的戰事之進展一無所知?誰能相信他對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在前方已被困得焦頭爛額而沒有任何情報?

    第三,當時關羽所處戰場,離上庸最近。按理說,諸葛亮該在此處預留能隨時馳援關公的人馬,畢竟他在用馬謖那個傻蛋守街亭時,也在其後預留了如高翔和魏延等援軍吧?可各位瞧瞧他為關公準備的援軍是誰?偏偏是那與關羽有諸多矛盾的劉封和那反覆無常的小人孟達,以諸葛先生一眼就能看出魏延終作反臣的獨到眼光,有誰會相信他是用人失誤?

    究其箇中原由,皆是因為劉迦此時的一句謊言,在諸葛亮心中種下了除掉關羽那大嘴巴的念頭,且以他老人家的智商,哪能讓自己身後背上一個謀殺的罪名而遺臭萬年?是以找此機會借刀殺人。且關羽死後,劉備為了義氣而向東吳宣戰,全軍覆沒於夷陵而致蜀國元氣大傷,諸葛亮在東出無路的情況下,唯有翻山越嶺地不斷北上,終被司馬懿耍賴皮般地死守不戰而氣死在五丈原,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劉迦為掩飾眼前的尷尬,隨口一句戲言,不僅害了關羽,也毀了漢室最後一絲希望,致使魏國終於坐大,司馬小兒藉機竊國。一切是命運乎?天意乎?小子智慧有限,不得而知也。

    劉迦見眼前侷促被掩飾過去,心中大鬆了一口氣,撓著頭開心笑道:「嘿嘿,諸葛先生,你放心好了,我這人沒別的好處,就是嘴巴特別穩當,嚴實得很,絕不會說出去的。」諸葛亮見其單純,不似城府極深之輩,也就放下一顆心來。倘若諸葛亮知道這小子是當記者跑新聞出身的,只怕打死也不會相信他這句鬼話,立時便會想出數種妙計殺之以滅口了。畢竟就算關羽嘴巴再大,難道還能大得過狗仔隊?

    三人正在此閒聊,忽見一人飛奔而至,高聲叫道:「諸葛先生,原來你在此處。」劉迦回頭一看,此人一身文官服飾,長相頗為忠厚老實,心中暗道:「難道這是魯肅?」

    只見諸葛亮笑道:「子敬兄,何事慌忙?」魯肅急道:「這裡來了一個妖人,正與我家主公爭執,諸葛先生快隨我去看看。」諸葛亮奇道:「又有妖人?該不會是他方異人,在此顯化,被你主公誤為妖人吧?當年琅琊宮道士於吉,就是被你家孫策誤作妖人而殺之,如今又有何妖人了?」魯肅拉著諸葛亮的手叫道:「我和張昭他們也認為此人並非妖人,可主公不信,欲殺之。想當年伯符將軍因斬於吉而自亡,我等擔心此事重演,都極力勸諫,可主公誰的話都不聽,固執得很。我想你見多識廣、能言善辯,說不定能規勸主公,所以到處找你。」諸葛亮笑道:「你們孫家善與能人異士結仇,這倒不新鮮。不過,既是子敬相邀,去看看也不妨。」

    說著他轉身向劉迦和大醜問道:「兩位有無興趣同去看看?」劉迦心中暗道:「該不會是咱們這夥人的中哪一位在此惹事了吧?」轉頭與大醜面面相視,立知兩人一般心思,於是說道:「好啊,咱們也去看看,說不定真能見到什麼奇人異士呢。」諸葛亮笑道:「好好,那就同去。」說著轉身對魯肅笑道:「這兩位也是奇人異士,子敬兄可覺有妖氣瀰漫處?哈哈哈。」魯肅心中著急異常,哪有心思開此玩笑,隨便向劉迦兩人打個招呼,拉上諸葛亮就走。

    四人奔至校場,魯肅拉著諸葛亮直向較場上首,劉迦二人則留在校場外圍。

    劉迦注意到校場四周已被眾軍士圍住,外面有無數人群正翹首觀望,甚是熱鬧。劉迦向上首位望去,只見一人紫服高冠,雍容華貴,他神識探處,心中暗道:「書上曾呼孫權為碧眼兒,此人眼睛似藍似綠,必是孫權了。」

    忽聽大醜低聲道:「不是咱們的人,你看。」劉迦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見校場中央的旗牌處,一個身形瘦小、臉布雀斑的年輕僧人正盤腿而坐,四周雖然有眾多彪悍刀斧手將其圍住,但他似乎毫不在意,神態自在安然,從容不迫,似在閉目養神一般。劉迦將神識移至其身前,微感能場牴觸,但忽而消失不見。他心中一驚,神識再探過去,已再沒無任何感應。他正在疑惑,只見那僧人雙眼悠然一亮,似對自己微微一笑,轉而又再閉上。劉迦心中暗道:「他感受到我在探查了?這人到底是何修為,竟全然不知,怪啊。」

    忽然聽見遠處人群中一陣騷動,有人在高聲叫道:「喂,那小和尚不要怕,誰敢動你,老子給你撐腰!」劉迦聞言大喜,扭頭看去,果然是齊巴魯那高高的個子正在人群中晃動。細看之下,瑪爾斯等人也盡在他身邊,劉迦本想過去與他們相會,但人群擁擠異常,也就放下此念頭,與大醜在另一側駐足觀看。

    忽聽人群中有人叫道:「快看,那是甘寧將軍。」劉迦抬頭看那校場上首高台處,只見一人金甲銀盔、熊腰虎背,從孫權一側走到高台前面,指著那僧人道:「康僧會,你這妖僧,鬧了這半天,說要示佛祖舍利於眾目,然則為何遲遲不動?」劉迦心中暗道:「佛祖舍利?好像聽說過,可我也沒見過,那是什麼東西?」

    他聽到四周人群中有人在議論道:「這和尚怪得很,一路上變了好多佛像出來,但他人一動,那些佛像影子又不見了,最後走到這校場來,鬧著要見孫將軍,趕也趕不走。」另外有一個人說道:「那也得有人能把他趕走才行啊,你沒見先前那凌統將軍去趕他走嗎?被他輕輕一推,整個人就飛了出去,這肯定是個妖僧了。」

    那康僧會聽到甘寧之言,微微一笑,緩緩說道:「我所求無他,但求吳主答應為此舍利建塔供奉,倘若吳主不肯答應小僧這等要求,小僧只有在此靜坐等候,一直到吳主答應為止。」劉迦心中暗笑道:「這小和尚甚為無賴,哪有這樣求別人辦事的?他這模樣,倒是靜坐抗議非暴力不合作的先祖了。卻不知他那佛祖舍利又是怎麼樣的?」

    那甘寧怒喝道:「妖僧,竟然敢威脅我家主公,難道你真以為本將軍殺不了你?」說著已按劍在手,作勢要下令殺人了。劉迦暗道:「這甘寧虛張聲勢,不說在這校場之中,沒哪個將官能殺得了這和尚,就連我自已都不知道能不能打得過他,這和尚能場若有若無,煞是古怪。」

    正念及此,忽聽場外齊巴魯高聲叫道:「他媽的,那當兵的,你敢動這和尚一根毫毛,老子把你的頭扭下來!」又見瑪爾斯在一旁嘻嘻笑道:「把他的頭扭下來有什麼用?他的頭可燒不出舍利來。」齊巴魯惡狠狠罵道:「燒了試試才知道。」劉迦心中苦笑不已:「這兩人這麼胡攪蠻纏下去,只怕早晚要鬧出大事來。」

    只見那康僧會略略想了一下,點頭說道:「我先示佛祖舍利於眾,但盼吳主大開方便之門。」說著他手中現出一根三寸來長的人骨來,隨手一揚,那人骨竟懸在空中。劉迦暗道:「這就是佛骨舍利?看起來卻沒有什麼不同啊。」

    四周人群也議論起來,有人說道:「這就是舍利?呵呵,我家那根大肥豬殺了取出來的骨頭也比這大呢。」又有人在笑道:「這哪能相比呢,人家這骨頭是燒不壞的,你家那豬骨頭也燒不壞?」還有人在說道:「就算你家那豬骨頭燒不壞,你能把它像這樣停在半空中?那怪和尚有點本事呢。」

    只見康僧會雙眼微閉,雙手合什,口中唸唸有詞。劉迦神識探過,心中暗道:「他口中所念的倒有點齊巴魯曾念過的經文,但不知是什麼意思。」

    轉眼間那懸在半空的佛骨竟自已轉動起來,劉迦心中一動,正欲用神識去探查那佛骨,忽然感到混元力略有異動,他心中微感詫異。正想抬頭四顧,忽見一個黑衣人影從半空俯衝下來,竟向那佛骨疾撲而去,劉迦驚道:「難道有人要搶那佛骨?」

    忽見那康僧雙眼圓睜,猛然喝道:「大膽!」話音未落,左掌疾揮,已與來人對上一掌,同時右手伸出,欲取回佛骨。雙掌交接處,發出沉悶響聲,康僧會端坐的上身不禁微微向後一仰,轉眼又再坐正。四周人群忽見這黑衣人飛來,轉眼都明白要打架了,一時間各自發足逃命,整個校場一片轟然。那高台處的護衛急切將孫權簇擁著快速離開。

    那黑衣人與康僧會對過一掌,俯衝的勢道必被阻止。但他不等身子下落,就於半空中左手探出,欲將佛骨取走。兩人的手掌正要觸及佛骨,忽然發現佛骨已然不見。正疑惑處,忽見人群一個大胖和僧高聲笑道:「小和尚,扁他,這舍利我幫你看著,等你打完了架,我再還給你。」劉迦轉眼一看,原來是齊巴魯趁兩人對掌分心之時,用禪杖將佛骨舍利套了過去,此刻正拿在手中歡喜無比。他身旁瑪爾斯等人個個都驚聲叫道:「咦,快拿來我看看,讓我看看。」

    那黑衣人見佛骨竟被人中途截下,立時撇下康僧會,轉身奔向齊巴魯而去。齊巴魯正在與眾人埋頭品評佛骨舍利,壓根兒沒想到黑衣人已瞬間襲至眼前,大驚之下,單掌揮出,也學著那康僧會與黑衣人對上一掌,立時一聲慘呼,向後飛去,同時將身旁的李照夕和玉靈子也跟著撞開出去。

    瑪爾斯順手抄起從齊巴魯手中滑落的佛骨,轉身就跑。那黑衣人在其身後凌空追出一掌,另一隻手同時大袖揮舞,將瞻南山和非所言的來勢化開。瑪爾斯機靈之極,在剛跑開的那一剎,已斷定那黑衣人定會在背後凌空劈擊,但此時已來不及瞬間移開,反倒是一步跨出後,立時向右側移去。那掌力過處,雖然也將其擊倒吐血,但畢竟沒有擊中其背心,保住了一條命。手中佛骨卻向明正天處飛去。

    那明正天何等精明,哪能將此誘耳放在自已手中而引來大禍?剎那間心念急轉,已將那佛骨朝著黑衣人身旁射出,竟像是主動還給他一般。那黑衣人心中暗道:「這人是個膽小鬼。」正欲伸手將佛骨接住,不妨背後兩股大力同時襲至,他低聲罵道:「不知死活的人還真不少。」動念間,轉身雙掌全力揮出。

    他身後的兩人卻是大醜和劉迦。

    那康僧會與他對過一掌之後,氣血翻騰,雖然未曾倒地,但一時也沒能站起。反倒是劉迦見這黑衣人撲向齊巴魯的時候,已然大驚,與大醜同時躍出,跟著在其身後大力襲至,但盼能逼他回掌相護。不曾想這黑衣人極是厲害,於電光火石的剎那,已連傷兩人。

    那明正天手中接到瑪爾斯扔出的佛骨,心中驚訝異常,只怕這壞蛋下一個就要向自已下手,他眼光瞥過,見到劉迦已衝至黑衣人身後,乾脆將佛骨直接射向劉迦,心中暗道:「倘若連大哥都拿不住,這東西在我這兒也只是過過手而已。」

    這黑衣人只盼盡快將佛骨帶走,是以乍見劉迦和大醜迎至,立時全力揮出。劉迦早在那黑衣與康僧會對掌之時,已查知這人修為甚高,此時見他全力相拼,心中猛然一驚,左手伸出,已將大醜推至一側,右掌則將混元力運至鎮心玄印,急震而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