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異時空之紅色間諜

小說博覽 第二十八章 歷史車輪的偏差 文 / 給與永恆

    第二十八章歷史車輪的偏差

    調查科將要開辦清黨培訓班和無線電訓練班的情報文昆凜很快向陳賡作了報告,並建議特科派人參加這兩個訓練班,以趁機打入調查科內部。如果按原來歷史的軌跡,至少無線電訓練班在一定範圍內是從社會上招收學員的,這將給『共產』黨打入調查科內部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後來,顧順章叛變,錢壯飛等情報前三傑暴露之後,調查科主任徐恩曾吸取了教訓,從此停止了從社會上招收學員的做法,**情報機構也斷絕了這樣一條滲透到國民黨中統特務機構的途徑。

    當然對於具體怎麼挑選人手,具體怎麼滲透,文昆凜並沒有多嘴,這不屬於他的工作範疇。不同於以前還沒正式加入地下黨的時候,那時他說什麼都沒關係,現在自己已經是特科紅隊的一員,對於兄弟部門的業務自然要避嫌,而且文昆凜相信,作為**情報機構創始人的周恩來在得知這個情報後,一定會挑選合適人選,親自部署。歷史上周恩來親自部署的滲透者,無一不成為**情報史上舉足輕重的地工人員。**情報前三傑的錢壯飛和後三傑的熊向暉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

    在文昆凜接連報告國民黨黨務大員鮑君甫來滬以及調查科開辦清黨培訓班和無線電訓練班的情報之後,特科從另一名『共產』黨員陳養山那裡得到了一個非常意外的消息,鮑君甫願意主動和『共產』黨聯繫,向『共產』黨提供情報。

    陳養山是浙江人,一九二四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一九二五年初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一九二六年陳養山通過鮑君甫的一個朋友結識了鮑君甫,並向鮑君甫學習日語,在學習期間二人經常一起飲酒暢談,互論心中抱負,從普通的師生逐漸成為無話不談的密友。一九二八年初陳養山在浙江農村組織起義,由於敵我實力相差懸殊,起義最後失敗,陳養山九死一生撤回上海,並寄住在鮑君甫家。而鮑君甫也從來不過問陳養山所作的事情。

    鮑君甫雖然接受了陳立夫的邀請而出山,內心卻處於極度苦悶之中。鮑君甫是在大**洪流時期,抱著救國救民的抱負加入國民黨的,但是此時此刻的國民黨已經不是他當初加入時的那個政黨了,鮑君甫早已看透了國民黨的政治上的**,以及國民黨已經退化為大地主,大資本家利益代表的現實。在和陳養山的多次傾心長談中,鮑君甫流露出了願意和『共產』黨合作的想法。陳養山覺得鮑君甫的想法是真誠的,馬上向上級做了匯報。

    周恩來在獲知了這個消息後,非常重視,決定安排特科情報科科長潘漢年和鮑君甫見面會談。

    霞飛路六百四十三號,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

    這是在霞飛路上檔次最高、規模最大的一家俄式西餐館。

    俄式西餐,上海人一般稱為羅宋大菜。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的羅宋大菜也是號稱上海灘上最正宗的。

    晚上八點潘漢年步入了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作為一家俄式西餐館,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瀰漫著濃郁的俄羅斯風情,在牆壁上懸掛著掛著列賓及其他著名俄羅斯畫家的油畫作品的臨摹品,唱機上膠木唱片緩緩旋轉著,播放著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樂曲。

    餐桌早已預訂,溫文爾雅,訓練有素的服務生把潘漢年引到了預訂的餐桌。沒幾分鐘,鮑君甫在服務生的引導下坐到了潘漢年的對面。二人點頭示意後,各點了一套羅宋大菜。

    沒一會兒,牛排、板魚、生菜、色拉、羅宋湯這些經典的俄羅斯菜點被流水般得端了上來,最後自然少不了作為招牌菜的魚籽醬和酸黃瓜。

    潘漢年和鮑君甫小聲聊著,享用著這些口味純正的羅宋大菜,魚籽醬腥味很淡,但卻很鹹很鮮,酸黃瓜清脆爽口,滿頰生香。

    開始鮑君甫有些緊張,但是在餐桌上搖曳的燭火中,潘漢年的幽默談吐很快緩和了鮑君甫的情緒。二人如同相交多年的好友一樣暢談了起來。

    人生理想,現實社會,中國未來,在這些話題中鮑君甫聊得非常愉快,晚餐結束時,二人已經真正成為了好友。

    當然在聊天時,聯絡方式,優先需要收集的情報種類,鮑君甫在調查科內部的發展方向這些重要事項都一一確立完畢。鮑君甫還主動提出,除了調查科和南京國民黨黨部之外,自己還可以想法打入淞滬警備司令部和租界工部局巡捕房的情報機構,這樣更好得幫助上海地下黨組織。

    特科也將每月為鮑君甫額外提供一筆可觀的活動經費,以幫助鮑君甫可以更好得收買各方面的人員,並提高他的社會地位。為了保證鮑君甫的安全,鮑君甫只和潘漢年進行單線聯繫,潘漢年還給了鮑君甫一個電話號碼,在緊急情況下,鮑君甫可以撥打這個號碼。但是這個號碼只能使用一次,使用以後這個號碼將被特科情報科廢棄。

    九點四十五分,鮑君甫和潘漢年在特卡琴科兄弟咖啡館門前握手告別。此時,鮑君甫正式成為了特科情報科級別最高的內線,代號「電鰻」。

    一九二八年六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舉行。大會通過的《政治決議案》指出,目前黨的總任務不是進攻,而是爭取群眾,大會制定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實行土地**、建立農村**根據地和工農民主專政的**綱領,並嚴肅批判了前一時期給各地『共產』黨組織造成重大損失的「左傾」盲動錯誤。

    在這次大會上重新選舉了新的**中央政治局,陳延年、羅亦農、趙世炎、周恩來、汪壽華、瞿秋白、蔡和森等七人為委員,陳喬年、蘇兆征、***、蔡和森、彭湃、楊殷、關向應等七人為候補委員。全會還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陳延年、羅亦農、趙世炎、周恩來、汪壽華等五人為委員,陳喬年、蔡和森、楊殷等三人為候補委員。

    和原先的歷史相似是,此次會議在『共產』國際的影響下,較為強調工人成分,但是由於上海工人運動領袖汪壽華被沒有在「四一二」前夕犧牲,因此原先歷史上被選舉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常委主席的向忠發在這次會議上只是一名普通的會議代表,汪壽華代替了他的位置成為了政治局主席和中央常委主席。

    而張國燾也依然沒有進入**中央的核心層。

    更為重要的事,由於上海起義部隊在蘇北地區,南昌起義部隊和秋收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地區成功建立了農村**根據地並立足了腳跟,這次大會認識到了農村**根據地的重要意義,並把建立農村**根據地作為重要事項列入了大會通過的**綱領,作瑞金**根據地總書記和黨代表的***也開始進入**中央的核心領導層。

    歷史的車輪和原來的軌跡又一次產生了關鍵性的偏差。

    和江西瑞金**根據地集中了大量精兵強將相比,最先建立的蘇北**根據地卻顯得有些勢單力薄,特別是高級軍政幹部尤其顯得不足。這也是和當時起義環境的不同息息相關。「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都是經過精心準備之後實施的,特別是「南昌起義」是以原來國民**軍第十一軍和第二十軍為骨幹發動的,集中了大量參加過北伐戰爭的高級軍政將領。而「上海起義」則是在得知國民黨要實施「四一二」反**政變的情報後以上海工人武裝糾察隊為骨幹倉促起事,雖然後來回合了從國民**軍第二軍,第六軍中分離出來的部分部隊(不到四個營),軍事幹部和政治幹部還是嚴重不足。(在「四一二」時,『共產』黨的很多高級幹部都參加了「上海起義」,但是在起義之後,特別是在**中央轉移到了上海之後,包括周恩來在內的大部分高級幹部都陸續返回了上海從事地下活動。)

    由於蘇北**根據地更加靠近蔣介石的南京政府統治核心,而江西瑞金**根據地則處在偏遠貧窮的贛湘邊界區,理所當然地蘇北**根據地也受到來自國民黨政府的更大的軍事壓力。在這次會議中國『共產』黨決定停止全國性範圍的盲目暴動後,可以想像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將把防範『共產』黨全國性的暴動逐漸轉變為對已成氣候的各塊**根據地的圍剿,重點肯定是其中影響最大的蘇北**根據地和瑞金**根據地,而蘇北**根據地絕對會是重中之重。

    為了更好地應付即將到來的國民黨軍事圍剿,中央政治局常委決定從全國範圍抽調軍政幹部支援蘇北**根據地。上海是地下黨交通網上一個最為重要的樞紐。而上海的中央特科將在這次全國性的幹部移動中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