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天行劍

小說博覽 第十八章 割刨斷義(下) 文 / 歐陽馥雪

.    呃秋遠峰聞言淡然無波的眼神數度變幻,以平和的口吻問道:「你將一切歸咎於我皆源自這張紙條?」

    「難道還有假?」史文龍怒不可遏,神情激憤,顫抖著手直指秋遠峰,恨聲道,「若不是因為你,我的一切原本是多麼美好。可是一旦有你出現的地方,我就是一個不值一顧一無是處的可憐蟲。」

    聽著絕情絕義的話,秋遠峰揉碎紙條緩緩歎口長氣,抬眼望著史文龍,搖頭道:「如果『以代徒兒』是你憎恨的源頭,那麼你太輕看自己,同時也太看重自己。師傅的偏心、晚晴的移情,甚是遭受侮辱也要歸罪於我和師傅,那麼史文龍你我兄弟一場,這是我最後一次稱呼你,從今而後你我兄弟情誼就此恩斷義絕。」

    秋遠峰言罷目寒冷光右手朝下一揮,一片淡藍色衣袍翩躚滑落,一陣冷風吹拂輕柔絲袍揚起飄向未知遠方。

    「割袍斷義?」史文龍瞇眼望著那片飄蕩的絲袍,冷冷不屑道:「『皇天在,厚土在下。你我願結為異姓兄弟。從今而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兄弟之情猶如手足。若違誓言,願遭天譴,人神共棄!』如今你割袍斷義自毀諾言,我尚有何話說?」

    「哈哈,到頭來還是輪到我食言!因為我甘願遭天譴也不願與你這忘恩負義、禽獸不如、罪大惡極、欺師滅祖、倒行逆施之徒為伍,犯下彌天大錯,滔天罪業你連一絲悔悟也欠缺,對你我真是失望透頂。師傅在天之靈一定不願看你我在罪惡魁首面前自相殘殺,所以這一次我不殺你,下次見面你若不死,我妄自為人。」

    「呵呵,人神共棄。」仁殤聽聞他二人當初結義之詞,輕笑一聲,「史文龍,說的應該是你。不過也無妨,既然人怨神棄那就成魔,老夫渡你成魔。」

    秋遠峰冷眼斜乜,是否因同為高處不勝寒的一絲境界對於此老他心裡總有敬佩之意,但看眼前態勢,以前當真有眼無珠錯看此人,如今史文龍異變而師傅多半是仁殤籌謀佈局,挑撥離間他二人最終發生最願意看到的一幕,想起章若初的臨行話語,一語成真,令他悲痛欲絕的一幕果真應驗。

    目光一轉落到箱子裡那個不堪注目之物,但,此刻不看今後空難再有機會,迎著冷風,秋遠峰手握竹劍,一字一頓:「東西我帶走!若是有人阻撓,殺無赦!」

    史文龍一把按住箱子,冷然道:「如今你身陷囹圄自顧不暇,只怕由不得你。」仁殤接話道:「東西是送我的,你想拿走那也不難,只要過得了老夫這一關。」

    「那就戰,此時此刻我正想宣洩心中無比的憤怒呀!」秋遠峰冷然眼神霎時驟變一往無前之勢,餘光掃見史文龍得色笑容,一顆心微微抽搐旋即被冰冷失望掩蓋,「在那之前,我對他還有幾句話要說,因為錯過今日,再見之時必有一人,死!」

    史文龍聞言面沉如水,絲毫不退讓,決然道:「有什麼遺言交代,我會一字不漏傳達給關心你的人,包括晚晴師妹。」

    「一十三年光陰將近五千個日夜,我孤獨一人,身邊連想要說話的人都沒有。而你呢?師傅十餘年養育深恩、孜孜教誨可謂嘔心瀝血深恩似海,功非小可啊,換來卻是你滿腹怨恨,想不到你竟泯滅天良滅絕人性,對疼愛呵護自己的師傅痛下殺手。人性人心竟然邪惡如斯!」

    寒冰一般的眼眸掠過絲絲縷縷傷感,淡淡的,不注意無可能發現,鶯悅卻捕捉到那一瞬間的黯然,纖手握緊冰雕寒梅,短短一個時辰她親眼見證人與人之間糾葛複雜的關係。

    「其實沒有一份愛是理所當然,把習慣當成必然爾後淡忘,這是原罪。對你而言是忘記了最初的感動與感恩。」秋遠峰長歎一聲,哀傷道:「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寧願捨棄一身武技,來交換在師傅身邊日子,只可惜今後再也沒有這個機會。」

    「感動與感恩?就算有也被消怨恨消磨。」史文龍嗤的冷笑氣憤不過,擰眉咬牙道:「若是可以我倒是要跟你交換,只不過根本不可能!」

    「如果我的痛苦是你所樂見,那麼接下來恐怕要讓你們失望了,因為我不會在敵人面前流露悲傷,要有只有我的憤怒。」秋遠峰無視史文龍的氣憤,環視石亭內三人,目光在仁殤身逗留許久,「其實,我早已知曉前輩不請自來之人是誰,對於家師所遭遇的不測已有最壞打算。但是萬萬想不到竟會是師傅疼愛的徒兒狠下心痛下殺手。所以,我所驚愕的只為史文龍犯下十惡不赦的弒師惡行,而他本人居然毫無悔意,好似晚晴欠他我欠他師傅欠他,天底下所有人都欠他!」

    最後一聲怒喝夾著渾厚無比的內勁從丹田迸發而出,尖銳刺耳的聲音傳到幾里之外,史文龍五臟六腑猛烈翻湧,不堪忍受悶哼一聲,吐出血水方才緩過一口氣來。

    蝶戀皺著黛眉聳聳肩表示鄙夷,鶯悅則是撅嘴耳膜嗡嗡很是不舒服,仁殤平淡眼眸閃過精芒,定定注視著秋遠峰,「你早就知道不請自來的人是他,還料想到箱子裡所裝之物?秋遠峰,你該不會故作深沉?」

    「我無必要欺瞞與你。」秋遠峰搖頭微微一笑,看了看受傷吐血的史文龍,「只是發生了我不希望的一幕,卻如實演。唉,也許,人生總是許多無奈。」

    微微一笑?此刻秋遠峰竟流露笑容,仁殤驚詫,且聽他話中有話,竟是有人預先揣測到自己可能採取的行動?難道知根知底、類似的人已經出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