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小說博覽 第260 向西!向西!再向西!(四) 文 / 傅戍己

    第260向西!向西!再向西!(四)你玩調虎離山,我玩聲東擊西

    上回說道,孫策出乎意料拒絕援兵劉勳,反而遣使巢湖,說他願意推舉蕭言為揚州刺史——/蕭言對孫策書信傳來的善意視而不見,不屑冷哼一聲,將書信丟給周瑜:「公瑾,你這位好友當真心思焉壞。」

    周瑜不以為意,托起下巴沉思:「孫策推舉仲達為揚州刺史,固然其意不良,但是揚州刺史之位有利無害,仲達何不順勢拿下。今日天下,州牧秉權,劉表以荊州牧割據荊州,劉璋以益州牧割據蜀川,袁紹起家以冀州牧,曹操起家以兗州牧,州牧刺史割據地方業已成為當世慣例。仲達何不索性拿下揚州刺史之位,坐實兼併廬江郡法理,漸次討平六郡?」

    孫策推舉蕭言為揚州刺史,焉壞心思不言而喻。

    漢末慣例固然是以州牧刺史之位割據地方,但是別忘了眾軍閥州牧刺史各自來歷:劉璋益州牧之位,是來於其父劉焉,子繼父業;劉表荊州牧之位,儘管當時是董卓秉持朝政,那也是漢家朝廷正式任命;袁紹冀州牧之位,是其勢壓群雄,逼迫韓馥退位得來;曹操兗州牧之位,是故兗州刺史舊部捧起;劉備徐州牧之位,是繼承故徐州牧陶謙;哪怕是呂布,任職兗州牧時,也是陳宮等人真心推舉他。呂布、劉備、劉表、曹操、袁紹等等,為人任命、推舉州牧刺史時,早已攢下赫赫聲名,與他們相比巢湖有什麼?

    前溯蕭言入主巢湖起事,距今不過兩年;蕭言擒殺呂布,傳名中國,距今未滿一年。蕭言現在資歷太淺,聲名太弱,缺乏肩挑一州州牧刺史之位的聲望,尤其揚州各郡分裂已久,除卻九江一郡,沒有第二家支持蕭言登位揚州刺史,誠然孫策說他支持巢湖,但是誰敢信他?蕭言如欲登位揚州刺史之位,也唯有效仿呂布入主徐州,軍陣擊敗孫策,成為揚州真正的霸王,而後再順勢兼領刺史之職。

    孫策說他願意推舉蕭言為揚州刺史,其實是想捧殺蕭言,捧殺巢湖。揚州有六郡,吳郡、會稽郡、丹陽郡、豫章郡、九江郡、廬江郡,蕭言有九江一郡,劉勳有廬江一郡,華歆有豫章一郡,而孫策有吳郡、會稽兩郡,以及半個丹陽郡。論兵威,揚州最強者為孫策;論聲望,揚州最強者為華歆;論資歷,揚州最強者為劉勳,蕭言現在算哪門子揚州之主?就是掛起揚州刺史旗號,又有誰肯聽他?揚州大大小小軍閥,誰肯乖乖任由巢湖踩在他們頭上?如果蕭言聽從孫策「善意」宣佈即位揚州刺史,揚州各郡大小軍閥必將群起而攻之。

    但是,周瑜的說法也有道理。蕭言資歷淺、聲望低,未來勢必借助軍權,強勢登位江淮霸主。譬如今日廬江郡之爭,不管蕭言即位揚州刺史與否,巢湖敵人皆是整個揚州,與其低調擴張地盤,不如高調繼任揚州刺史,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率先佔據名義高位。蕭言以袁術女婿身份繼承壽春,又有孫策從旁推舉,不管情誼真假,一切總歸合乎程序,誰也不能否認。此後,蕭言高舉揚州刺史旗幟,漸次征討廬江郡、豫章郡、丹陽郡、吳郡、會稽郡,豈不是理所應當?

    周瑜所說固然不無道理,但是蕭言亦有蕭言自己的想法。

    早在年初單騎潛歸巢湖,蕭言業已立下擎天偉志:巢湖未來不是割據稱王,而是要擊敗蜀漢、孫吳、曹魏,代漢建朔。因為代漢建朔的野心,蕭言看輕揚州刺史,君不見今日曹操、袁紹,誰還以兗州牧、冀州牧自稱?曹操、袁紹格局,已非限於一州一地,而蕭言的視野,更是從始至終投向九州中國。

    蕭言看輕揚州刺史虛名,他要一開始就站在揚州刺史之上,給予巢湖將校奮鬥目標。昔日袁術初來揚州,亦曾自稱揚州刺史,但是袁術很快發現揚州刺史的局限性,所以果斷將揚州刺史讓給屬下。當年劉繇受命揚州刺史南來,就是被袁術這一手狠狠玩了一把。又譬如今日,曹操任命嚴象為揚州刺史,蕭言甩都不甩他,連和他對罵都懶張口,刺史找刺史,你嚴象想罵戰,找我屬下惠衢去。

    翻手一轉,蕭言將揚武將軍品秩蹭蹭提高數級,凌駕於揚州刺史之上。

    揚州刺史虛位,由惠衢暫領就是,惠衢再不堪,也是袁術當年任命,是孫策、劉勳、華歆曾經承認過的。惠衢有名望有資歷無兵權,正好充任蕭言手中一把刀,呵斥孫策、劉勳以下犯上,與嚴象捉嘴罵戰搶奪揚州刺史正統。惠衢罵贏嚴象,固然是巢湖之喜;惠衢罵輸嚴象,亦不損巢湖之名——巢湖之主畢竟是蕭言不是惠衢。有鑒於此,蕭言淡笑駁回周瑜諫言:「揚州刺史就讓惠衢扛著吧,區區一州刺史,我還看不眼裡。」

    蕭言說罷,又試探周瑜心意,別有心思問道:「廬江郡危若累卵,孫策不思援救,反而遣使稱臣巢湖,公瑾覺得孫策意欲如何?」

    「十成十是驕兵之策。」周瑜平淡說道:「我熟悉孫策,孫策不是輕易認輸之人,哪怕你將刀劍架在他頸間,他也要捨死拚個兩敗俱傷。孫策之所以不救廬江郡,恐怕是曉得濡須河口有重兵把守,片帆難過,吳越精兵唯有望而興歎。與其救援無力,不如謙遜退步,高高捧起巢湖,令巢湖以為只要剿滅劉勳,揚州各郡自可不戰而降。待巢湖兵盡數攻入廬江郡,吳郡再趁虛封鎖牛渚,猛攻歷陽,殺入巢湖腹地。」

    蕭言欣然點頭:周瑜是否完全歸心巢湖蕭言尚且不知,但是今日周瑜毫不猶豫揭露孫策險惡用心,業已證明周瑜一如真實歷史上的諸葛瑾、諸葛亮:情分歸情分,陣營歸陣營,職業道德沒有一百分也有六十分。他們是道德及格人才,不是張松張子喬那種蛀蟲。

    「我也是這麼想的。孫策遣使巢湖,是驕兵之策,想捧殺我巢湖。」蕭言說著說著,突然記起後世有關孫策的典冊記載。

    真實歷史上,也是建安四年,袁術去世而揚州亂。廬江太守劉勳借助地利,先後兼併袁術舊部張勳、楊弘、袁胤、黃猗,一時名震江淮,聲勢不弱於本時空的蕭言。彼時孫策十分顧忌劉勳坐大江淮,於是果斷採取驕兵之策,遣使稱降劉勳,言辭謙卑,鼓動劉勳發兵豫章郡上僚縣。劉勳志高意滿,聽不進劉曄苦勸,執意統軍西征上僚縣,欲借此降伏豫章郡,晉位揚州之主。哪想劉勳剛剛進軍上僚縣,孫策即時引軍偷襲皖縣,取得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皖城大捷——周瑜妾小喬,孫策妾大喬,就是那一戰搶來的。

    回憶起歷史典故,蕭言不禁莞爾:「孫策遣使巢湖,也是這心思吧?說不定巢湖兼併廬江之後,孫策又該勸我提軍討伐上僚縣呢!嘿嘿,真以為咱巢湖是廬江郡,我蕭言是他劉勳啊!誰騙我也輪不到你孫策騙我,自入主巢湖以來,我可是一直視你為大敵。我年初定志,卻一直按兵不動,苦心靜等袁紹斬殺公孫瓚,不就是害怕你孫策偷襲我嘛!」

    轉念一想,蕭言又恍然大悟:蕭言自後世而來,曉得當世豪傑唯有孫氏曹氏劉氏三家,但是孫策不曉得啊。在孫策眼中,蕭言或許比劉勳強,但也只是強在兵鋒上,孫策害怕戰爭嗎?孫策自謂,百戰有雄風,前番若不是遇刺巢湖,他早就將巢湖掀個底朝天。劉勳怕巢湖兵,孫策不怕,孫策心中只有他的親兵才是江淮第一強軍,不,是中國第一強軍。也怪不得孫策看輕巢湖,將他真實歷史上針對劉勳的驕兵之策,隨手施加於巢湖。

    驕兵之策,調虎離山嗎?

    「那我就來個將計就計,聲東擊西!」蕭言暗笑。

    一念至此,蕭言頓時輕鬆起來。原本此番進軍廬江郡,蕭言對孫策那是防之又防,預演四五種緊急戰略部署,可誰想孫策竟然準備複製真實歷史上的調虎離山驕兵之策。明確孫策所謀,一切瞬間簡單起來,蕭言對「攻略廬江,稱霸江淮」更加信心十足。

    繼孫策遣使稱降巢湖之後,其他諸侯軍閥陸續表態。

    廣陵太守陳登。陳登遣使來信,表示理解巢湖進軍廬江,但是巢湖、廬江同為漢臣,希望巢湖不要過多殺戮,徒使賊子坐大。另外,陳登又說劉備初掌徐州,萬事繁忙,廣陵無暇遣軍相助,還請巢湖不要介懷。

    丹陽郡祖郎。祖郎遣使來信,表示堅決擁護巢湖進軍廬江,其麾下兵馬隨時待命。

    大別山山賊陳簡。陳簡封閉山門,一不遣使巢湖,二不理會劉勳,但使部下向外宣佈:你們爭你們的,別來煩我,一切與我無關。

    豫章太守華歆。華歆遣使廬江,表示理解廬江危局,但是豫章郡政局混亂如麻,西有上僚宗賊自立,南有廬陵僮芝割據,雖然有心相助奈何無兵可遣。另外,華歆又說,如果廬江郡急需援兵,則可遣人來豫章郡招募——當然,兵械、軍糧,也須劉勳自行籌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