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小說博覽 第251 天下一盤棋,淮南我稱王(四) 文 / 傅戍己

    更新時間:2012-10-12

    ps:

    補昨天的,今天的更新在晚上——

    第251天下一盤棋,淮南我稱王(四)說客袁茉兒

    辭別周瑜,蕭言隻身返回揚武將軍府。

    袁術敗亡之際,亦是巢湖投機之時,由不得蕭言不慎重。蕭言一邊調軍遣將,一邊使人密切關注袁術動向:

    建安四年五月初六日,袁術命令鍾離縣戍軍試探進擊徐州。奈何鍾離縣戍兵行政混亂,先是敷衍軍令,而後前線稍遇挫折立即鳴鼓收兵,哭訴無糧無錢,懇請壽春發放開撥軍費。

    建安四年五月十二日,袁術大恨鍾離縣方面無能之餘,又命令西曲陽、陰陵、當塗三縣戍兵,越過淮河,進擊譙郡。誰知三縣戍兵與鍾離縣戍兵一般無二,沒有心思打仗,只顧得哭著討要開撥軍費。

    建安四年五月二十三日,袁術親自統軍越過淮河,出人意料向西而行,卻是試圖收降本家汝南郡,補充軍資。奈何汝南郡北有曹操,南有李通,劉備更是即將率軍殺來,汝南郡本地大族誰敢冒險支持袁術?因此,非但袁術所遣信使全部遭到婉拒,汝南郡東線抵禦袁術的曹操陣營軍隊反而得到一筆援助,令袁術不禁恨聲跳罵。

    袁術三次北進遇挫同時,蕭言也果斷簽發軍命,勒命近衛軍六千戰兵(尚未擴軍完畢)移軍望洛縣,配合駐戍合肥縣的烏江第三軍七千戰兵,蟹鰲般包夾成德縣,進一步加劇袁術大軍生存危機。

    ======

    建安四年五月二十八日。

    望洛縣南,巢湖北岸,蕭言頭頂竹笠,手扶魚竿,孤舟垂釣。垂釣之意不在魚,蕭言今日孤舟泛湖非是陶冶情操,而是結合歷史典冊與當前形勢分析即將爆發的壽春袁術之變,巢湖如何插足才能取得最大利益。

    另外,袁術幼女袁茉兒也是橫亙巢湖與壽春之間的一根魚刺,儘管有種種因素可以無視,但是袁術畢竟是袁茉兒的父親,畢竟是他蕭言便宜岳父。巢湖如果主動出擊逼死袁術,於私袁茉兒心中留下陰影,於公蕭言引來悖逆非議,岳父是半個父親,子迫父死,無疑是大逆不道。就像後世李唐,李世民殺兄自立污點,再怎麼洗也洗不去。當然,父子衝突,婿侄衝突,並非是無解難題,只要表面做出「行不違國法,德不愧孝悌」樣子,就能獲得大眾認同:譬如今日,袁術吐血而死之後,蕭言再以女婿身份進軍壽春,強勢接收袁術遺產,眾人非但不會責怪蕭言悖逆,反而主動承認蕭言擁有袁術遺產間接繼承權——女婿比不得親兒不假,但無論如何也比其他人強不是?袁術遺產的繼承權,蕭言排在袁術長子袁耀之後,卻排在劉勳、孫策之前。

    斟酌間,遠處突然傳來侍女鸞鸞熟悉的呼喊聲:「蕭郎!」

    蕭言扶起竹笠,恰見一葉扁舟向他駛來,鸞鸞立身船頭朝著他揮手,鸞鸞身後另有一道倩影,竟然是袁茉兒……真是說曹操曹操到,蕭言心底剛想起袁茉兒糾結事,袁茉兒就出現在他面前。卻說,蕭言元旦辭別曹操,立下擎天偉志,立時將袁術定為第一個兼併對象。礙於袁茉兒是袁術女兒身份,蕭言心底既尷尬又愧疚,只好掩耳盜鈴,避而不見,準備等兼併袁術完畢再對她解釋心意。

    兩船靠攏,鸞鸞、袁茉兒相繼走來:「蕭郎,茉兒妹妹說有急事見你,非見不可。」

    急事?壽春的事吧!

    蕭言目光移向袁茉兒:數月不見,袁茉兒清瘦許多,所幸不是病美人的清瘦,而是骨感麗人的清瘦。突兀面對袁茉兒,蕭言不禁有點心虛:「壽春的事兒?」

    「嗯!」與蕭言相比,袁茉兒倒是極其冷靜,簡略應付蕭言一聲就轉向鸞鸞說道:「鸞鸞姐你先回去好不好?」

    「啊?」鸞鸞不禁一愣,繼而又是嬌聲巧笑:「是不是要說些想念蕭郎的情話?還不讓姐姐聽呢。」

    「鬼才找他說情話。」袁茉兒反手去推鸞鸞,準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將鸞鸞趕走再說。然而鸞鸞雖然與袁茉兒交好如閨蜜,心底卻始終將蕭言放在第一位,袁茉兒再強勢她也先將目光投向蕭言,等看到蕭言點頭示意,她才笑呵呵跳回扁舟。

    「為什麼讓鸞鸞回去?難道你腰間藏著手弩,準備再劫持我一次?」蕭言笑道。

    袁茉兒白眼橫剜蕭言:「別嘻嘻哈哈的,我找你有正事呢!」

    「什麼正事兒?」蕭言拾起魚竿,示意袁茉兒坐在自己身邊說話。

    袁茉兒人坐下來,開門見山說道:「堂叔擊敗公孫瓚一統河北的事兒,你應該知道吧?我曉得,近年來我父親過的不順,先是進攻徐州遇挫,後又被曹操奪走淮北沃土,不久又被你擊敗,但是我袁家又不是只有我父親一人,你能擊敗我父親,那我堂叔呢?只要我堂叔不敗,我父親隨時都能東山復起,再聚兵馬。」

    「那又如何?」蕭言說。

    袁茉兒繼續說道:「前漢高祖皇帝使韓信巡兵河北,才能大敗項羽,創建四百年帝業;後漢光武皇帝更是起家河北,漸次討定中原、關中、淮南。我堂叔徹底擊敗公孫瓚,軍威可比昔日前漢皇帝、後漢光武皇帝,九州中國從此再無敵手——軍閥混爭亂世到此已經結束了!秦末亂世有八年,王莽亂世有十三年,董卓禍亂至今亦已九年,比秦末亂世長,比王莽亂世稍短,民心已定,今後兩三年不過是黎明年的黑暗。你蕭言是厲害,可惜生的太晚,沒有崛起的時間,你如果堅持擁兵自立,未來必然是公孫述第二。」

    「你們這些將軍,殺過來殺過去,求的不就是搶地盤稱王稱霸嗎?我堂叔久為漢官,深知漢家弊政,所以準備重啟諸侯分封,袁譚掌青州,袁熙掌幽州,高幹掌并州,即是此證。你若歸我袁氏,南北夾擊曹操,我父親可保你闢土江淮,受封九江王,世襲罔替。」

    袁茉兒舉例劉邦、劉秀,佐證今日袁紹的強大,令蕭言從深層次明白官渡之戰前的袁紹究竟是何等強勢。不得不說,若非蕭言熟知三國歷史典冊,恐怕也由不得不信袁茉兒這番言論。真實歷史上,曹操帳下文武官吏在官渡之戰前,之所以紛紛暗中向袁紹投遞降書,怕也是認為袁紹已無敵手,九州即將一統吧?

    可惜,蕭言熟知三國歷史,曉得袁紹是扶不起的阿斗,形勢絕對佔優情況下反而被曹操官渡一戰殺的馬蹄朝天。蕭言只把袁茉兒言論當作耳旁風,呵呵笑道:「九江王,我記得秦末也有位九江王,是英布吧?英布、英布,記得英布應該是廬江郡六安縣人,嘿,還真是巧啊,六安縣不就在咱巢湖西北嘛!秦末有九江王英布,漢末有我九江王蕭言,蠻帶勁的……只是印象中,英布貌似很悲劇呀,前期投靠項羽,結果全家老小,被殺乾淨;後期投降劉邦,造反不成,死於亂民。袁紹封我做九江王是很好,可是誰能保證我未來不像英布那樣全家被殺,死於亂民之間?」

    「我,我能保證。」袁茉兒盯著蕭言,堅定說道。

    蕭言眨了眨眼:「怎麼保證?」

    袁茉兒吸了口氣,說道:「你以前不是說喜歡我嗎,只要我嫁給你,你就是我袁家甥婿,自然不用如外人那般嚴防死守。未來只要你不反叛,九江王永遠不會改封他人。」

    「呵呵,茉兒你終於答應嫁給我啦!」蕭言丟下魚竿,反身捧起袁茉兒臉頰。

    袁茉兒下意識向後退縮,繼而想起剛才誓言,又羞紅著臉任由蕭言捧起:「你答應我了?」

    蕭言盯著袁茉兒雙眸:「茉兒,我知道你一向討厭軍事朝政,所以別勉強自己。壽春咱父親那裡,河北咱堂叔那裡,你不用擔心,我會一一處理好的。別把壽春、巢湖之間的矛盾背在自己身上,朝政的事情不是你想像中那麼簡單的,我和咱父親之間的衝突原因並不是因為私人矛盾,更不是簡單的殺過來殺過去搶地盤。壽春的事兒,我會處理好的。」

    「混蛋,你果然騙我。」袁茉兒臉頰集聚的羞澀瞬間轉變為怒氣,揚手扇向蕭言。

    蕭言捉住袁茉兒手腕,無奈說道:「壽春、巢湖之間的矛盾,茉兒你背不起,也沒有必要背。壽春搜集來的情報,鸞鸞也都簡略告訴過你,你應該知道壽春數萬軍馬真實情況,他們空有人數而已,根本沒能力繼續作戰,幾乎可以視作咱父親的拖累,但是咱父親會放棄他們嗎?不會!」

    「咱父親先前不是明文天下,說是準備攜家投靠堂叔嗎?我向你保證:只要咱父親願意放棄壽春數萬戰兵,孤身北去,我必然竭盡全力殺出一條血路。陸地上或許我沒能力從巢湖殺入青州,但是海上我有,巢湖水軍足以暫時奪取長江出海口,甚至無須奪取長江出海口,我也可以請求廣陵郡陳登協助,暗中護送咱父親登上海船,駛向青州。不但咱父親、咱母親、小舅子,便是咱父親身邊重要部屬將領,我也能夠送出數百人。」

    袁茉兒驚訝瞪大雙眼:「真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