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220 周瑜三封信(五) 文 / 傅戍己

    第220周瑜三封信(五)葉公好龍

    PS:今日四更,早、中、晚、夜等各一節。

    大家多多投票多多收藏哇,不給我面子也要給小封推面子啊!

    =====================

    第一封信嘮叨江東三郡,第二封信囉嗦巢湖七縣,周瑜心意轉折不言自明。

    蕭言漸升期盼,即時打開第三封信。周瑜第三封信自一則春秋典故開啟:

    春秋戰國之交,葉公子高極其喜愛龍圖,衣飾紋龍,酒鼎刻龍,門窗雕龍。九天真龍聞世間有愛龍葉公,於是白日降臨,龍首望窗台,龍尾卷廳堂。葉公得見真龍,非但不喜反而魂飛魄散,狼狽逃奔。誠如葉公者,並非當真喜歡龍,而是喜歡那些似龍非龍的雕飾。此即謂:葉公好龍,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講完葉公好龍典故,周瑜筆鋒順勢切入蕭言身上:「仲達之於曹操,亦如葉公之於龍也!」

    「不見曹操,仲達夜夜思盼,為其佈局巢湖,為其北擊袁術,為其剿殺呂布;待見曹操,仲達非但不曾歡喜異常,反而六神無主,只想瞬間逃歸巢湖。猶如葉公好龍,仲達所傾心之曹操,其實是仲達自己臆想出來的曹操,至於世間真曹操,仲達不喜且懼。」

    葉公好龍!

    周瑜一語點開蕭言心中迷霧。

    閉門沉思許久,蕭言喃喃自語:「葉公好龍、葉公好龍,誠如周瑜所說,我當真是葉公好龍!葉公見真龍而懼避,我見曹操亦心生退縮——龍紋雕飾沒有真龍威嚴,曹操亦沒有我想像中那般好!葉公好龍——周瑜此句評斷,當真是無比契合我意。」

    「自攻陷下邳以來,我可謂進退失據。我曾想借勢劉備南歸;也曾惡意挑撥關羽,試圖攪亂下邳渾水;又曾敷衍陳登,留條後路;還曾屈意曹操,以圖安穩晚年。葉公好龍,此龍既是指代曹操,又是指代巢湖。我固然不喜曹操,卻又懼怕失敗,害怕再赴呂布悲劇,頭懸三尺白綾,妻女為人所辱。呂布縊殺,妻則為曹操所納,女則成為拉攏禮物,無怪公孫瓚敗亡之際,瘋狂屠戮全家,寧使妻女死於自己手上,也不允他們為袁紹所辱。」

    「向前走不喜曹操作風,向後退卻怕掉入呂布、公孫瓚深淵。也是因此,數十日來我如亂頭蒼蠅,不知飛向哪裡才好!」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得益於周瑜一句葉公好龍醍醐灌頂,蕭言瞬間醒悟自己目前狀況。

    周瑜第三封信繼續說道:「前時我不知江南弱勢,仲達不知曹操真容,彼此各有期盼,是故方有三年之約,互留退步。今日我懂江南弱勢,仲達見曹操真容,未來又將如何?」

    「袁紹如今苦攻易縣,曹操則因有仲達之助,快速攻陷下邳,合集兗州、豫州、徐州三地力量,可謂率先取得頭籌。三州戰四州,曹操漸強,袁紹漸弱,未來兩雄相爭,勝負難料。仲達若助曹操,曹操反敗為勝希望將有三成;仲達若助袁紹,袁氏入主許都希望將有十成十。是欲助曹操稱霸中原,還是助袁紹快速一統中國,仲達心底可有定論?抑或仲達準備退歸巢湖,繼續觀望時局?」

    「前時仲達使人送信,言曹操有意拘禁仲達於許都?謬也!曹操如看重仲達,必是看重仲達本人,而非巢湖七縣。」

    「曹操勢力初建,多賴宗族成事,麾下戰將多是夏侯氏、曹氏等親信門生,諸曹諸夏侯,信則信也,但是能力不足服眾,是故諸曹不能率軍,夏侯惇夏侯淵競相折戟。粗略觀之,曹操麾下能夠獨鎮一方戰將,除卻袁紹舊將朱靈之外,如今獨有於禁一人可信。曹操急缺優秀戰將,猶如巢湖急缺四方賢才。呂布帳下多驍騎,如張遼、高順等等,兩人若能更改心意,改投曹操,曹操未來必然委以重任,鎮守一方,連帶舊日楊奉部屬徐晃,或許也極有可能成為曹操倚借大將。徐晃出於楊奉,朱靈出於袁紹,張遼、高順出於呂布,此等兵將,尚且能夠被曹操委以重任,況乎仲達這般少年俊才?」

    「曹操若留仲達,必是傾慕仲達將才,有意用仲達為一方大將,或替曹操安穩本州,或替曹操北擊袁紹。仲達如能即時歸命曹操,必然被曹操引為心腹,嫁與宗女,結為親家。非如此,曹操不敢信仲達;非如此,仲達不肯安心效命。」

    「北敗袁術,南退孫策,活擒呂布,有此三捷,許都曹操、河北袁紹,皆對仲達刮目相看。憑借戰功,仲達此時聯盟袁紹也好,聯盟曹操也好,只要未來能夠取勝,必然成為燦爛將星,赫赫威名一方。只是,以吾度之,似仲達葉公好龍心態,今日不喜曹操,明日必將厭倦袁紹。」

    「不樂曹操,厭倦袁紹,仲達又偏偏懼怕身後懸崖,不肯後退一步……仲達心意不決,回歸巢湖何益?此時回返巢湖,仲達亦將躊躇不前也!」

    「若依我說,仲達不如暫時答應曹操,遠行許都,一觀曹操之治,以此堅定心意。前時交付仲達兩封書信,仲達正好順便轉交叔祖與楊公!」

    「仲達心意不決,則無回返巢湖必要。」

    「待堅定本心,任狂風暴雨摧殘,偉志卻不曾稍稍改變分毫時,仲達再回巢湖不晚!」

    胸藏鴻鵠之志,才能猶如不屈海燕,穿梭閃電海浪之間,高傲面對狂風暴雨。好比曹操,好比袁紹,哪怕如公孫瓚、呂布、劉表之輩,也全都是鋼鐵信念,不會因為些許浪花沖洗而猝然崩潰。

    反觀蕭言,他由於前後兩輩,皆處於社會最低層,所以極其缺乏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

    不論是後世基層士官,還是今世市井遊俠,蕭言從來只是適應軍規,只能適應法制。哪怕蕭言興建巢湖,兼併七縣,他也是漸漸適應漢末三國,而不是心懷堅定鋼鐵信念,心懷必勝信念,去創造前無所有的未來。

    後世太祖有段名詞: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蕭言如今最缺的就是那種「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信念,那種一往無前氣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