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110 馳援太史慈(下) 文 / 傅戍己

    第110馳援太史慈(下)

    由蕭言所開創的巢湖代差先進武器,其所匹配的火球,制式皆為圓球形狀,重約八漢斤(約1.9KG)。

    巢湖火球大概可以粗分為三類:

    其一,曰引火球。以紙料為球,內裝磚石,再以黃蠟、瀝青、炭末熬成泥狀,塗於紙球,最後再用麻繩穿起。引火球用來試砲,計算目標遠近數據,以便為大舉進攻做準備。

    其二,曰煙火球。球內裝易燃火料,外敷黃蒿兩漢斤。煙火球用以燃燒,發揮刺激眼鼻燻煙,削弱來敵戰鬥情緒。

    其三,曰毒火球。以硫磺、火硝為燃料,混合草頭烏、巴豆等十餘種毒藥,搗碎混凝成球,放毒效果,甚於煙火球十倍。

    因樓船所載發石機,只拋火球,巢湖水軍呼之為火砲;又因發石機所配火球,皆重約八漢斤,巢湖又特意呼之為八斤火砲,簡稱為八斤砲。

    巢湖三類火球,除卻引火球是用來定位,煙火球、毒火球的效用,都是放燻煙、毒煙虛弱來敵,偏重於化學攻擊戰卒,而非火燒戰船。因是,未曾真正投放戰場,巢湖水軍戰卒皆已面目慘白,感慨自家校尉真是惡毒。普通人陡然碰見這類毒煙,皆呼吸艱難,雙眼睜不開,饒是百戰精銳,也抗不住毒火球煙熏。尤其,十餘種毒藥混雜熏燎,化學反應極其複雜,隨之產生無數毒素,那些被巢湖用來人體試驗的濡須河賊、長江水盜、山越匪類,真是頭痛腹瀉,感染各種千奇百怪的病樣。

    楚永清剿濡須河時,曾實戰檢驗毒火球成效:一發火球正中河賊的主船,結果沒等巢湖水軍衝刺,這些河賊便紛紛兩眼流淚,咳嗽著跳入濡須河,狠狠嗆兩口河水,全部成為巢湖水軍俘虜。

    你再悍勇善戰,可抵住毒煙熏燎?正是毒煙八斤砲的存在,給予楚永莫大信心,乃至面對太史慈水軍,他也表現出強大的自信心,使得太史慈始終沒有輕視巢湖。

    孫策麾下步騎,皆是百戰精銳,非是巢湖流民可比,蕭言也不敢奢望一群羊羔,能夠戰勝十群野狼。但是,如果只比拚長江水戰,借助八斤火砲,攻孫策一個出其不意,蕭言卻是有一定信心。

    蕭言行至船塢,巢湖水軍已經開始集結。蕭言逕自來見楚永,問道:「煙火球、毒火球,各有多少庫存?」

    「煙火球八百顆,毒火球三百顆。」楚永很快答道。楚永雖是遊俠秉性,但是無比信服蕭言,自來巢湖後,屬他最為努力上進。雖然楚永天分不足,但是做事卻兢兢業業,盡其所能完成蕭言囑咐,漸漸成為巢湖准二號頭目。似八斤火砲這類武器,關鍵數據,楚永亦是隨時關注,並深深記在心中,能夠立時回答蕭言詢問。

    蕭言又問:「新式樓船業已改良幾艘?」

    「因無成熟經驗,十艘新式樓船皆是試驗型號,拆拆卸邪,縫縫補補,至今尚無定型。因此,新式樓船巢湖依舊僅有十艘,甚至其中一艘,船匠改良時,又出現重大失誤,暫時不能出行。不過,前時攻陷襄安、臨湖兩縣,掠來三百艘戰船之間,有三艘廢舊樓船,因質量不合校尉大人要求,也被拖入船塢,任由船匠們隨意處置,增加改良造船經驗。適才,我已詢問過造船令,這三艘廢舊樓船,雖然質量較差,但是也可配備八斤火砲,出戰長江。」楚永答道。

    蕭言面露失望:「也就是說,巢湖現可用新式樓船只有十二艘?」

    當然,蕭言也知道,造船用時較長,不比步卒瞬間可成。只是,如果只有十二艘新式樓船,無疑很難體現出九斤火砲效用——畢竟,九斤火砲的命中率相當低,唯有覆蓋式攻擊,才能發揮最大效果。但是,時間不等人,如想抵禦孫策來襲,也只能奮力一搏。

    由是,蕭言當機立斷集結巢湖水軍:「十二艘新式樓船,載滿煙火球、毒火球,全部集結;舊式樓船,集結三十艘;蒙沖走舸,但凡裝備梨花標槍、標鐵、撩鉤者,全部集結;警戒遊艇,集結五百艘,其中前軍兩百艘,載滿漿手,後軍三百艘,每船匹配一艘火船。」

    備註:

    梨花標槍,水戰武器,用以投擲,中船必有洞,中人必碎。

    撩鉤,水戰武器,或鉤或撈,撈以殺敵,鉤以登船。

    標鐵,水戰武器,或砸或鑿,擊沉小船。

    火船,水戰火攻,真正火攻燒船所用利器。

    ======

    巢湖水師出濡須河,浩浩蕩蕩殺入長江,援兵太史慈。

    聞聽蕭言出濡須河口,迎戰孫策,太史慈頓時大喜過望:「巢湖蕭言竟無虛言,真敢對戰孫策四萬步騎!如今就看巢湖水軍戰力幾何,能否稍稍擊退孫策兵。」

    驚喜之餘,太史慈又隱隱懷疑,唯恐巢湖水軍懸掛友軍之旗,背後卻猛戳他太史慈一刀!韓暹、楊奉黃巾賊,不就是臨戰反水,使得袁術有下邳慘敗嗎?

    不過,危急時刻,巢湖水軍能夠來援,足見誠意,太史慈心中雖有疑慮,小心防範巢湖水軍來攻,卻更多的選擇相信蕭言。因是,太史慈將其部斥候得來的情報,全部詳詳細細抄寫一份,遞給蕭言。

    一如蕭言所料,孫策集結四萬步騎來伐巢湖,傾巢而出。此番來攻太史慈,孫策麾下,真可謂將星燦爛,擁有無數留名後世之輩。

    前面說過,孫策來伐巢湖,兵分兩路,一路沿長江水道,一路沿中江水道。

    中江水道一路,由孫策獨統,麾下有督軍中郎將徐琨、先登校尉韓當、功曹虞翻、別部司馬蔣欽、別部司馬周泰、別部司馬陳武、屬吏呂范、屬吏凌操。

    長江水道一路,由丹陽校尉吳景坐鎮,主將為石城縣令黃蓋、丹陽都尉程普。

    徐琨、吳景暫且不提,其餘諸將類如韓當韓義公、虞翻虞仲翔、蔣欽蔣公奕、周泰周幼平、陳武陳子烈、呂范呂子衡、黃蓋黃公覆、程普程德謀、凌操等等,哪一個不是後世赫赫有名之輩?

    聞聽太史慈軍訊,蕭言良久無語:「孫策、韓當、徐琨、吳景、韓當、虞翻、蔣欽、周泰、陳武、呂范、凌操,足足十一位歷史名將!再看看我巢湖這邊,全是白名,僅有太史慈一位盟友。唉,真是人比人,氣死活人;將比將,氣活死人!」

    與此同時,面對孫策大舉進攻,太史慈情勢危急,時有覆滅之險情。

    太史慈本就乏缺水軍,適逢孫策兩路來攻,他那點水軍,更是幾乎一瞬間便被孫策擊潰。待蕭言出濡須河口,增援太史慈時,太史慈麾下只有十餘條小船,用以與巢湖通訊,極其寒酸。幸得蕭言當機立斷,率軍急速來援,否然,太史慈早已陷入絕望,徹底拋棄水軍,逃竄至丘陵山谷中。

    太史慈水軍為孫策殲滅,步卒情勢亦是堪憂。

    聞得太史慈棄蕪湖遠走春谷,孫策毅然捨棄主軍,單率突騎一千在前,精銳戰卒三千在後,依靠騎兵速度,要擊太史慈於半路。一陣衝殺,太史慈雖然擊退孫策,卻也折損嚴重,減緩撤退速度。而後,未等太史慈繼續撤退,孫策又已休整完畢,再度奔襲太史慈,迫使太史慈不得不留足抵禦。如是三番,孫策一千突騎緊緊咬住太史慈主力,使其難以快速退避春谷縣,與巢湖合勢。

    情勢如果再如此持續下去,未來只有兩種可能:

    一則,太史慈捨棄全軍撤退春谷縣妄想,化整為零,分散潛逃,復聚於深山野林。

    二則,太史慈因為行軍遲緩,被孫策主力追上,團團圍住,不得不舉手納降。

    恰在太史慈近乎絕望之時,蕭言下轄千數戰艦,浩浩蕩蕩出現在濡須河口。太史慈斥候遙遙望見,長江水面漂來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的巢湖戰船,立即激動歡呼起來:不論巢湖戰力如何,但是這船隻數量,就足夠壯觀,值得信賴。

    與太史慈斥候交流一番,蕭言向太史慈傳達戰略意圖:「巢湖僅有十萬流民,難抗孫策四萬步騎。與其如此,不如發揮巢湖優勢,全力與孫策對戰長江。因是,還請郡守堅守長江北岸,牽制孫策步卒,不使其偷襲巢湖。」

    太史慈心無良策,只好應諾蕭言之請:「孫策水軍,共有兩支,一支由黃蓋所轄,一支由陳武所轄。現今,陳武留守蕪湖口,唯有黃蓋上溯長江,與孫策步卒水路齊進。據密探所報,來伐船隊雖僅黃蓋一隊,卻亦有戰艦六百艘,其中更有樓船五十艘,大船無數,實力不可小覷。萬望蕭校尉謹慎用兵,必敗黃蓋,否然,丹陽、巢湖覆亡即在今日。」

    聞聽太史慈言只有黃蓋一路來伐,且戰船只有六百艘,蕭言長長鬆口氣:此番來戰,巢湖新式樓船十二艘、舊式樓船三十艘、蒙沖四百艘、走舸八百艘、遊艇五百艘,忽略遊艇不計,戰船共有一千兩百艘,數目是黃蓋水軍一倍有餘。

    孫策全軍四萬步騎,雖勝巢湖數倍,但是水軍這塊,顯然卻是巢湖更有優勢。

    「數量優勢,八斤火砲優勢,應該能勉強彌補雙方經驗差距吧?」蕭言自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