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051 寄人籬下 (上) 文 / 傅戍己

    第051寄人籬下(上)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蕭言已來舒縣十餘日。

    廬江太守劉勳果然相當看重劉曄,方回舒縣,便將劉曄引為幕僚一員,問詢時政,參議軍情。數日前,劉勳更是廣邀淮右名士,朝夕宴歌,替劉曄接風洗塵。一時之間,整個舒縣縣城,都好似圍繞劉曄轉,令蕭言好生艷羨,常恨自己未能生於劉氏宗室之家。

    與慇勤招待劉曄孑然相反,劉勳則近乎無視蕭言,哪怕有劉曄引薦,敘起巢湖事,劉勳也僅僅應付似的點點頭,轉身又把蕭言忘去。甚至,若是酒宴由劉勳發起,蕭言那就別想得來一張請帖。

    好在劉曄雖然性情狡桀,卻異常熟稔人心是非,但凡他高看之人,必然不會刻意忽視,乃致引起對方介懷。蕭言市井遊俠出身,又無聲名,士族輕之,劉勳更無視其人,但是劉曄卻一直不厭其煩,向眾人推銷蕭言,輕描淡寫略過蕭言少年遊俠經歷,說道:「蕭十一郎少有壯志,好讀書,喜擊劍,仗義任俠,頗有前人遺風。」

    好嘛,劉曄嘴皮一轉,蕭言三年市井遊俠經歷,變成「喜擊劍,仗義任俠」;蕭言為宦途蠅營狗苟鑽營,也隨之變成「少有壯志,好讀書」。

    三無青年蕭言,搖身一變,成為漢末淮南青年才俊。

    劉曄這種包裝手段,成效斐然,絕似後世廣告。短短十餘日之內,蕭言便在舒縣聲名鵲起,待今日,連劉勳也不再隨意無視蕭言。

    當然,包裝這種手法,看似簡單,其實各類細節條件要求頗高。

    首先,一如後世廣告得請娛樂圈明星,你若想在士族內廣告,那也得請士子圈明星出面。似郭嘉郭奉孝,是由荀彧所推舉;似魯肅魯子敬,是由周瑜所推舉……等等。

    其次,你還得有一定真才實學,能匹配名士讚譽。

    仗義任俠方面,可從協助劉曄擊殺鄭寶佐證;喜擊劍方面,蕭言劍術雖非頂尖,卻有一戰之力;好讀書方面,蕭言雖不懂漢世《尚書》《易經》諸經書,但卻熟稔歷史,廣知典故,能與士族坐而論道;少有壯志方面,蕭言雖貧寒出身,卻因後世典冊記載,提前知曉漢世高層變動。

    如此種種,令士族圈稍稍接納蕭言,不敢視蕭言為劉曄家僕。

    案,漢世家族成份,有豪強、望族、世族、寒門、庶民等等之分。

    所謂豪強,權勢氣焰,族脈繁多,強橫當地。類比後世共和國和諧年間,地級市內某家族,家族成員以百計,做官有廳級正職幹部以上數位,從商有億萬富豪數位。橫行市內,雖軍警政法,無人敢惹,這便是豪強。

    所謂望族,名高權貴,聲名卓越,為當地衣冠。類比後世共和國和諧年間,地級市內某家族,家族內人,做官有廳級以上數位,白身則有公知數位,可肆意褒貶時政。國人提及該地級市,首先想起某家族,這便是望族。

    所謂世家,四五六代內,世世權貴,傳承不絕。類比後世共和國和諧年間,地級市內某家族,迄今五六代,無論滿清、民國、共和,世代屢出廳級正職以上官員,父死子繼。子孫昌盛,延綿不絕,這便是世家。

    當然,世家、望族、豪強,大抵都是散亂劃分,並沒有嚴格界限,豪強望族,世家豪強,名門望族等等,漢世典冊中,時常復合用詞。但無論如何,上述之家,皆能橫行一郡,名傳全國。

    世家、望族、豪強之外,又有寒門。

    所謂寒門,寒則寒也,門第仍在,風骨猶存。類比後世共和國和諧年間,地級市內,某家族是清末時代、民國時代、共和建國時代豪強望族支脈,先人逝世,子孫雖未能興盛家族,卻還保留書香門第顏面,做官有廳級以下若干,從商有千萬富翁、百萬商販若干,白身則有當地名家若干,則謂之寒門。

    寒門,祖上曾經風光過,現在則日漸衰敗。

    寒門之外,又有庶族。庶族即是平民家族,漢世百家,九十九家是庶族。

    庶族,依賴於田蓄、經商為生。

    平民之間有貧賤,庶族內部亦有高低。

    庶族最賤者,為佃戶,家無耕田,租田而生。

    庶族次賤者,為貧農,家中耕田,僅能果腹。

    庶族稍貴者,為富民,或購田數百數千畝,或蓄牛羊數百數千頭,家有餘財,可雇佃戶、役工。

    庶族最貴者,為豪民,富勝千人,家累千萬,食客數十百人,雄張鄉里,郡內知名,唯因家族中無有公卿官僚,政治權力薄弱,比不得豪強、望族、世家。此類豪民,也有人稱為豪強,但這種豪強,多半屬於縣鄉級別的山寨,與真正的豪強,不可同日而語。

    適逢漢末戰亂,軍閥割據,制度混亂,無數豪民趁勢而起,聚攏千百人,恃勇賴力,地位急促升高,成為眾多軍閥極力爭取的對象。類如譙郡許褚許仲康,他家族成份,其實就是豪民,因能聚攏宗族數千家,力拒黃巾賊,稱勇淮泗,贏得曹操青睞,聘以親信之職。

    而蕭言,如今家有耕田一百五十畝,亦可勉強算入富農階層。

    倘若蕭言在家緩慢經營,賺錢買地僱傭佃戶提升爵位,卻也可緩慢晉級豪民,稱雄成德縣。當然,走這一條路,耗時太久,且非蕭言所喜。

    另外,蕭家一百五十畝耕田,畢竟盡數分給蕭信。富農之稱,蕭言有名無份。

    儘管如此,嚴格算起來,蕭言的出身,還是好過貧農、佃戶,若非如此,成德縣令昔日也不會心生聘請蕭言任職肥西亭亭長之意。

    只是,先前蕭十一離家出走,又以遊俠身份在成德廝混多年,周圍已經習慣將蕭言當作市井遊俠。

    不過,有今日劉曄為蕭言張目,其遊俠經歷也能日漸削弱,若是蕭言能攀上哪門蕭氏望族支脈,還能混個寒門士子呢。

    閒話暫且不提。

    蕭言之所以追隨劉曄腳步,廣交士族,也是無奈——住在舒縣這些天,蕭言實在太清閒!

    不出蕭言所料,儘管劉勳看重劉曄,但是他也絕不能容忍,舒縣另有其他人掌握五六千戰卒,威脅廬江郡安全。

    在劉曄入駐舒縣第二日,劉勳滿面憂愁的說道:「巢湖兵畢竟是湖匪出身,心思迥異,今日雖降,明日未必不復反。若允其駐戍舒縣,卻是徒令城內百姓憂心驚懼。子揚以為,這五千餘巢湖兵,另行安置何處為好?」

    劉曄哪能不明白劉勳所圖,順勢答道:「我久在成德,不熟悉廬江郡地理。巢湖兵一切諸事,卻須煩請太守上心,酌情處理。」

    說罷,劉曄放棄五千餘巢湖兵兵權,交割給劉勳。

    題外話,而後數日,劉勳之所以廣邀名士,朝夕宴歌,也是因為他相當滿意劉曄爽快上交兵權。

    接管五千餘巢湖兵之後,劉勳立即迫不及待將他們分割為十六部,勒令屬下一一收編納降。

    巢湖賊兵諸部將,之所以來廬江,是因為貪戀手中權勢,躲避孫策、袁術侵襲,哪甘心束手待斃,乖乖送上手中權柄,被劉勳收編?

    於是,巢湖賊兵,一邊高聲喝罵劉曄言而無信,一邊群議洶洶,向劉勳提出條件:人可降,軍權不可失!

    然而,面對巢湖賊兵的開價,劉勳輕蔑唾棄一聲,評價道:「亂臣賊子,既入我廬江,尚欲左右跳串焉?傳我軍令,但凡抗拒收編者,殺無赦!」

    「嚓!嚓!嚓!」

    一日之內,十七名巢湖兵部將,被劉勳斬首八名。

    另外九名巢湖兵部將能夠存活,卻還得感謝一名巢湖兵部將,臨機一動,及時找來劉曄說情,涕淚俱下,說願意投降劉勳,以後再也不敢生二心。

    與八名巢湖兵部將陪葬的,還有八百餘名行事較為「激進」的巢湖兵。

    「降不?不降,夠嘴硬,殺!」

    「降不?不說話,那就是不願降,殺!」

    「降不?想做軍侯,就憑你,殺!」

    「降不?要遣散費,想的美,殺!」

    「降不?敢罵人,找死,殺!」

    廬江郡郡兵恍若地獄惡魔,殺人如同殺畜生,毫不留情,巢湖賊兵誰敢說半個不字,立馬一刀砍死。

    巢湖賊兵諸部將以及骨氣硬朗之輩,被劉勳盡數砍殺之後,餘下巢湖賊兵的心理防禦瞬間垮掉,紛紛跪地投降。五千六百名巢湖兵,一日之內,劉勳砍殺八百人,由不得巢湖賊兵不懼。

    恰在此時,劉曄及時出面,阻攔廬江郡郡兵諸多不必要的殺戮,令眾巢湖賊兵對他復起好感,十成怨恨,散了七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