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052 寄人籬下(中) 文 / 傅戍己

    第052寄人籬下(中)

    五千六百名巢湖兵,劉勳一日肆殺八百人。倖存四千八百人,劉勳又挑優排劣,選出一千精銳戰卒,補入郡國兵。

    至於挑剩下三千餘巢湖賊兵,劉勳則盡數貶為佃農,或下放耕種官田,或販賣大戶之家。卻是廬江財源有限,養不起來投的數千巢湖兵。

    簡而言之,數千巢湖兵,頃刻間被劉勳肢解!

    繼數千巢湖兵慘遭肢解之後,一千六百名成德縣兵也正式宣佈解散。

    成德縣兵畢竟是成德縣兵,家在成德,兵籍亦在成德,不可能追隨劉曄,長久駐守廬江郡。

    劉曄家兩百家兵,亦隨同成德縣兵返鄉,卻是劉曄為避免引起劉勳忌諱,選擇主動解除武裝。

    唯有蕭言知曉未來歷史趨勢,深知亂世軍權重要性,非但不曾遣散七十餘名成德遊俠、淮北遊俠,反而仔細操練他們,朝合格基層軍官方向培養。

    如此,與劉曄一前一後,解除兵權的蕭言,倒也難得清閒數日。

    只是清閒久了,難免有時候感覺很無聊。

    劉曄所承諾的縣尉官職,一時還未音訊,不過蕭言也曉得,這事急不來。

    若說亭長副科級正職幹部,縣尉便是正處級副職幹部,相差殊遠,入職流程也更為繁瑣。尤其,亭長是吏,縣尉是官。吏員任職,無須出郡;官員就職,卻必須他郡,單是將蕭言吏籍改遷至廬江,便要耗費諸多時日。

    廬江太守劉勳畢竟是袁術屬臣,行事不可逾矩。倘若今日是袁術聘任蕭言,莫說縣尉、縣令,便是太守,也是他一句話的事,才不理會許都朝廷種種規矩。在揚州,他袁術就是規矩。

    因為此節,蕭言也就閒中作樂,廣交廬江士族。

    提及廬江士族,就繞不過舒縣世家望族周氏,也即周瑜之家。

    舒縣周氏,西漢初遠古祖籍,本在青州東平郡任城縣{今山東省濟寧市};周氏稍興,支脈遷徙豫州汝南郡安城縣{今河南省駐馬店市};時值東漢中際,又有周氏支脈,遷家揚州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此即為舒縣周氏。

    周氏之家,興盛於汝南郡安城縣,其族載於歷史典冊之人,不勝枚舉,如周燮兄弟等等。

    廬江周氏一脈,興盛起於周榮。時,袁安任職司徒,辟周榮司徒府,並且相當器用周榮,與之共抗外戚竇憲。待竇憲自殺敗亡,汝南袁氏、廬江周氏,立時兩門同興,汝南袁氏有四世三公,廬江周氏有世代京宦尚書令。

    尚書令,官職千石,下轄尚書六人,尚書僕射一人。尚書令官秩品級雖低,但是權柄極大,掌管漢帝國朝廷一切文書章程、官員陞遷。

    漢末數十年,袁氏、周氏兩族,連體同生,休戚相關,雖無婚姻之約,卻有聯盟之實。昔日董卓權掌雒陽,其一忌袁氏一門,其二忌周氏一門,甚至為防止周氏援兵,前來雒陽與袁氏匯合,董卓更是不惜劫殺周忠兩子,也即是周暉兩兄弟。

    舒縣周氏,主脈傳承是周榮、周興、周景、周忠、周暉,而周瑜則是周興次子分出的支脈,喊周興為祖爺爺,喊周景為堂祖父,喊周忠從叔父,喊周暉從兄。

    但,即便周瑜是支脈余家,富貴不能與主家相比,周瑜父親也曾就任雒陽令一職。

    東漢帝都在雒陽。

    雒陽令,其權力,其地位,稍比後北京市市長低些。

    同祖支脈都能榮登雒陽令,舒縣周氏一門富貴,可想而知。

    舒縣周氏的名望,遠勝成德劉氏百倍!

    唯因周忠兩子,因救難雒陽,為董卓劫殺,一門陡然陷入傳承危機。子嗣斷絕,何談世家延續?

    當然,儘管遭遇世家傳承危機,廬江周氏依然是龐然大物,廬江諸族,誰也不敢輕視分毫。

    蕭言廣交廬江士族時,曾遇見數名周氏族人。

    舒縣周氏,勳著才俊,如今大約分為三類,一在雒陽,追隨故太尉周忠;二在壽春,效命袁術,三在舒縣,觀望局勢。這三類人,自然不會無聊會見蕭言。

    蕭言所見周氏族人,大都是類如周瑜,甚至比周瑜更遠的支脈,但是他們又無周瑜才名,只得留在家中廝混度日。其實,即便是周瑜,此時的聲名也相當有限,不能與死去的周暉,相提並論。

    席間,蕭言曾向周氏族人,打聽周瑜動向。

    周氏族人答曰:「在壽春」。

    蕭言又問周瑜是否出外任官,周氏族人搖頭,恥笑蕭言眼界:「北郡來訊,小袁將軍整治兵馬,東征呂布,即將連青徐為一體,納淮北為腹地,建功立業,正在今日,南宅二郎(周瑜)豈會蠢至出外補缺縣令?」

    蕭言恍然:「原來周瑜還在壽春。」

    轉而思及魯肅,蕭言又疑惑不解:「魯肅不是追隨周瑜,渡江投靠孫策了嗎?周瑜緣何還在壽春?歷史記載,不是周瑜就任居巢縣長之後,才與魯肅結識嗎?」

    「此時空歷史,與真實歷史並不完全一致,還是我疏忽了哪點?」

    ======

    蕭言因周瑜、魯肅事糾結同時,劉曄也在因蕭言、劉勳糾結。

    書房內,劉曄左手托著額頭,右手輕握兔肩紫毫筆,掌豎腕平,筆尖在薄紙上,勾勒出一行行蜿蜒字體。

    尚老逕自走入書房,輕聲提醒劉曄:「公子……」

    劉曄手腕不停,隨口回應尚老:「哦,郡丞那裡怎麼說?」

    尚老答道:「經公子數日辛苦引薦,蕭十一郎已經勉強立足廬江。府君[1](劉勳)如能辟蕭十一郎為縣尉,此時應已不再引起郡吏反感。只是,郡丞卻依舊不願開口,說府君不喜蕭十一郎,如若舉薦,恐惹府君不快。」

    注[1]:府君,漢世太守別稱,有尊敬之意。

    「縣丞可說,劉太守緣何不喜蕭十一郎?」劉曄問道。

    尚老斟酌一番言語,方小心回答道:「縣丞言,他曾提及蕭十一郎,試探府君態度。府君卻評價道,『蕭言有才無德,我若用之,諸君子必將笑我不識用人』。」

    「怎個『有才無德』?」劉曄問道。

    尚老語氣更加小心,說道:「縣丞說,府君原話是:『何崇(成德縣令)辟蕭言為掾吏,蕭言不思君恩,反挾主自用,有悖倫理,不似人子。我若用他,焉知其手中長劍,不會抵我脖頸間?』」

    「劉太守真是好大氣度!」劉曄放下手中毛筆,冷笑一聲。

    誠然,蕭言若是成德縣令真心聘用,他當日挾持成德縣令、縣丞、兩縣尉、三游徼之事,的確有點說不過去。

    但事實卻是,蕭言西城門亭之位,緣由劉曄推薦,而非成德縣令施恩。

    這且不說。

    蕭言挾持成德縣令,明搶兵權,縱然其心懷他念,那也是營救劉曄啊?

    劉勳斥責蕭言不義,豈不是說蕭言不該救劉曄,維護成德縣令臉面,比營救劉曄重要?

    連尚老都曉得劉勳言辭無禮,說話時小心翼翼,唯恐不慎激怒劉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