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代漢

草莽 第031 血濺三尺(中) 文 / 傅戍己

    第031血濺三尺(中)

    內堂。

    劉曄、鄭寶兩人,面對面,席地跪坐矮桌兩側。

    兩人身後,各立一名十七八歲婢女,斟酒添茶,伺候客主。

    婢女之側,唐萬直身而立,負責將廚房端來的美味,親自擺放至矮桌,供劉曄、鄭寶享用。

    至於蕭言,則短袖白衣,宛若小廝,躬身侯在門邊。

    如此,內堂共有六人。

    其中兩名女婢,不知內情,全心全意招待鄭寶這位巢湖來客。

    鄭寶、劉曄各自佩劍。雖都佩劍,樣式卻不同。劉曄腰間懸掛之劍,是士子禮儀佩劍,有類裝飾品;鄭寶腰間所配之劍,卻是正宗的殺人利器。

    唐萬、蕭言兩人,皆雙手空空——他們若不是雙手空空,鄭寶也絕不敢捨棄屬從,放心與劉曄單獨共飲。

    ======

    出乎蕭言意料,刺殺鄭寶一事,進展的並不順利。

    勸醉鄭寶之策,率先宣告失敗。

    誰也沒有想到,身材魁梧,五大三粗的鄭寶,竟然滴酒不沾:「劉公子見諒,我酒量小,沾酒就醉,還特愛發酒瘋。而且,吃酒亂心,誤事誤己,我早已戒酒多年啦。」

    無論劉曄如何勸酒,鄭寶淺吟一杯,意思意思後,便再也不肯多喝一口。

    見劉曄勸醉鄭寶之策失敗,蕭言心底遺憾之外,又有些釋然。

    遺憾自然是因為未能勸醉鄭寶,釋然卻是蕭言長舒一口氣,覺得劉曄雖多智近乎妖孽,卻終究不是神仙,不可能算無遺策:「果然金無赤金,人無完人,強如劉曄,也有行事疏漏時。在巢湖安插間諜,卻連鄭寶滴酒不沾都不曉得……也不知劉曄過於輕視鄭寶,還是劉曄不善於搜集情報。」

    其實,事情卻是蕭言想差,小瞧了劉曄。

    劉曄欲殺鄭寶,怎麼可能不探清鄭寶飲食習慣?

    蕭言有所不知的是,鄭寶雖然不愛飲酒,但平時絕不至於滴酒不沾。只是,鄭寶粗中有細,知道什麼時候可以喝酒,什麼時候不可以喝酒。此時此刻,鄭寶寧願駁回劉曄面子,也不願喝醉酒,說錯話,做錯事,繼而得罪劉曄。

    然而,錯有錯著,一場本來不是疏漏的疏漏,卻令蕭言看破歷史名人的耀眼光環,思維重歸清晰,得以從另一種角度來審視劉曄、曹操、孫策、劉備等等當世豪傑英雄。

    閒話暫且不提。

    劉曄擒殺鄭寶的佈局,考慮周全,雖然第一策失敗,卻還有第二策。

    趁廚子端來新菜間隙,劉曄不留痕跡向蕭言打個手勢,啟動襲殺鄭寶第二策——白虹貫日,魚腸刺殺,複製專諸行刺吳王僚的經典傳奇。

    蕭言向外傳出劉曄命令不久,廚子立即端來一盤三四十厘米長的清炒蒸魚。

    這盤清炒蒸魚,就是唐萬的殺人武器——魚腹內,藏有一柄匕首,吹毛斷髮,鋒利無比。若是一切順利,待唐萬托著菜碟,走近酒桌,便是他圖窮匕首見,暴起襲殺鄭寶最佳時刻。

    然而,望見唐萬貌似鎮定的接過碟盤,蕭言心底突然閃過一絲不安:「接盤碟時,唐萬的手有顫抖痕跡。」

    是的,顫抖!

    蕭言可以肯定,當時唐萬的手好像突然一軟,沒能接穩盤碟。

    「唐萬的心態,有問題。」一股寒意突然襲上心頭,令蕭言瞬間緊張起來。

    蕭言斜著眼角,偷偷觀察唐萬的腳步,只見:唐萬走的很慢,一步一個腳印,初看似乎行事穩重,但仔細審視片刻,卻會發覺,唐萬不是不想走快,而是他腿腳發軟,只能勉強擠出一副鎮定面孔,一點點向前挪動。

    唐萬的心態,怎麼回事?

    蕭言突然想到一種可能性:「難道說,唐萬在害怕?」

    口口聲聲不怕死,蕭言一直視為「亡命之徒」的唐萬,竟然不可思議的在危急關頭犯怵!

    唐萬的不怕死,僅僅只是虛有其表?

    雖然難以置信,蕭言卻知道,並非沒有這種可能性。

    戰國末期,荊軻刺秦王。為求萬全之策,燕太子丹曾替荊軻,找來一位名叫秦舞陽的勇士,充任荊軻助手。然而,孰料平時膽色過人,有勇士之稱的秦舞陽,卻非但沒有勇氣面對秦始皇,反而恐懼露怯,差點拖累荊軻。

    江湖遺訓:勇於私鬥者,必怯於公鬥。

    唐萬此刻表現,令蕭言瞬間懷疑:唐萬就是當世秦舞陽,關鍵時刻不值得信任。

    怎麼辦才好?

    怎麼辦才好?

    蕭言的手心,霎那間滲滿細汗。

    鄭寶可不是孤單一個人,出門數十米,就是他帶來的數百巢湖兵。

    只要鄭寶一聲吆喝,便能喚來數百巢湖兵,將蕭言、唐萬、劉曄三人,亂刀斫成肉泥。

    此時此刻,唐萬若是秦舞陽,蕭言便是秦王殿上的荊軻。一旦事敗,唐萬固然難逃死刑,蕭言卻也別想活著離開。

    「尼瑪!唐萬這貨,不是死來死去掛嘴邊,天天想玩自殺衝鋒嗎?怎到關鍵時刻,他卻突然慫了!這反差,也恁大!」蕭言暗恨唐萬懦弱。

    平時鮮艷,以為他是英雄;驗驗成色,豈料卻是一頭狗熊。

    不過,蕭言雖恨唐萬龜兒子慫樣,卻沒有時間啐罵。

    畢竟,眼下最當緊的,是如何保住性命,脫離危險。

    「我該怎麼辦呢?」

    「效仿荊軻,接過唐萬重任?不妥!」

    「背叛劉曄,提前警示鄭寶?不妥!」

    「坐以待斃,期盼劉曄運氣無雙,鄭寶寬宏大量?性命取決於敵人,不是我蕭言行事的風格。」

    久思不得,蕭言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劉曄第三策——劉曄摔杯為號,召喚來十數名埋藏附近的刀斧手,強行圍殺鄭寶。

    一念至此,蕭言遂將目光投向劉曄。

    與此同時,劉曄也業已發現唐萬的異樣。劉曄眼角閃過一絲陰晦:「沒料到,唐萬竟然外強中乾,中看不中用,早知如此,我還不如冒險啟用蕭十一郎。哎,能否襲殺鄭寶,看來只能寄托在蕭十一郎身上。希望蕭十一郎不要辜負我的信任。」

    蕭言將目光投向劉曄時,恰逢劉曄向蕭言方向斜瞥。目光相遇時,兩人不禁一怔,繼而又因這份默契,稍稍沖淡緊張心情。

    再說唐萬。

    愈接近鄭寶,唐萬愈緊張、恐懼,身體顫抖的幅度越來越大。

    此刻,只要鄭寶偶爾偏偏頭,便能發覺唐萬的異樣。

    幸運的是,鄭寶只顧與劉曄互拍馬屁,劉曄奉承鄭寶是戰無不勝大將軍,將來必成袁術左膀右臂;鄭寶恭維劉曄是淮南第一名士,將來必成朝廷三公九卿。單聽兩人交談內容,誰能聯想到刺殺,看穿劉曄的毒蛇心思?

    當然,唐萬這種狀態,若想刺殺鄭寶,太難太難。鄭寶現在沒有發覺,等會也會察覺到唐萬的異常。

    隨著唐萬越來越接近鄭寶,劉曄不動聲色,輕輕端起一蹲單足明玉杯,隨時準備投擲;蕭言則後退數步,背靠木門,右手探入腰間。

    為保證襲殺鄭寶,劉曄替蕭言準備兩把武器,其一是一柄由漢世匕首改良而來的飛刀,藏在蕭言腰間;其二是一柄鍛鋼重劍,藏在蕭言背後木門的反側。按照劉曄計劃,一旦他摔杯示令,蕭言先向鄭寶甩出飛刀,拖延鄭寶腳步;然後再合閉門扉,手擎長劍,死死護住前門通道。

    劉曄、蕭言,皆蓄勢待發!

    鄭寶漸漸覺察到一點異樣,轉向唐萬,皺眉疑惑問道:「你……」

    鄭寶剛吐出「你」字,唐萬的大腦霎那間一片空白,雙腿再也支撐不住身體重量,好似鼻涕蟲一般,突然攤倒在地。

    鄭寶這一瞥,竟成為壓垮唐萬心理防禦的最後一根稻草。

    唐萬手中瓷盤,隨之墜落在地,裂為碎片。清脆的瓷器破碎聲中,匕首刺透魚腹,吐露出三寸寒芒。

    鄭寶還未反應過神,想明白唐萬為甚摔倒在地;想明白清炒蒸魚魚腹內,為甚露出三寸劍刃,劉曄已經將手中酒杯,猛的摔在地上,大聲喝道:「蕭十一郎。」

    蕭言的反應,比劉曄更快。

    幾乎在劉曄摔碎酒盅的瞬間,蕭言便已摸出腰間飛刀,甩向鄭寶臉部。

    蕭言一身武藝,槍械第一,拳腳其二,刀劍第三。暗器方面,後世從軍時,蕭言精通鋼針,至於飛刀水平,只能說勉強會玩,投擲死靶,才可能有全中紅心的成績。

    不過,或許運氣使然,蕭言這柄飛刀,配合其相對精準手法,竟然勾勒出一條完美弧線,刺向鄭寶頸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