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495章 平反 文 / 張建邦

    張瓊舔了舔嘴,乾裂的嘴唇幾乎將他的舌頭劃破,也許是這一點刺痛讓他恢復了幾分神智,張瓊終於完全甦醒過來。他睜眼看去,不遠處就是那長滿了青苔的大牢石牆,以及青苔也遮蓋不住的斑斑血跡!身下鋪著發著霉味的茅草,旁邊的破碗裡不斷發出餿臭的味道。

    張瓊身子骨也算強壯,但背部被打了幾十大板,腿上舊傷也迸裂開來,身上實在沒有氣力。他在地上拱啊拱啊,好不容易才蜷起身子面前坐起,然而就在這時,他發現了手上殘留的印泥,忍不住長歎一聲。看來衙役趁著自己昏迷的時候,已經讓自己簽字畫押,即便自己無辜,這牢獄也出不去了!

    就在張瓊的隔壁,也關著一員侍衛親軍的都校趙德福,前幾日酒後無狀,說了些牢騷話,便被同僚告發,囚禁起來。

    趙德福看左右無人,便低聲問道:「兄弟,你犯了什麼事,怎麼被打得這麼重?」

    張瓊歎了口氣,「老哥,我是被人誣告的。前不久我正在家裡盤算如何借些錢為老母治病,沒想到有人誣告我蓄養死士、盤剝官馬。我真要是有這舉動,哪裡會拿不出母親的醫藥錢!」

    趙德福歎了口氣,「唉,這世道就是這樣,你是不是得罪了什麼貴人?要是有點門路,趕緊找人疏通一下吧!」

    張瓊長歎一身,「我哪裡有什麼門路,不能說家徒四壁。也得說沒有閒錢,這次入獄還不知道老母親要擔憂成什麼樣子?!要是我真出不去,她老人家沒人贍養也活不下去……」

    張瓊說著說著,忍不住落下淚來。這樣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能將他逼得落淚,實在是委屈無奈至極。他環顧左右,想起一事來,便將腰帶解了下來,奮力扔給了那趙德福。

    趙德福順手撿了起來,很是詫異,這時張瓊解釋道:「老哥。我叫張瓊,家住前門外西三街長順胡同,這腰帶多少值個三五兩銀子,日後勞煩老哥給我捎回家去。讓我老娘換些個糧食來吃。全麻煩你了,兄弟給你磕頭了!」

    張瓊說完後,硬撐著身子,就要給趙德福跪下。趙德福很是不忍,連忙說道:「兄弟。甭這樣,老哥我也不是什麼壞人,長順胡同,我記住了。等會家人要是來探監,我就讓她們給你捎過去。誰沒個落難的時候。兄弟,你也放寬心。總會有辦法的!」

    張瓊歎了口氣,如今擺明是有人想要置他於死地,可最讓張瓊疑惑的是,他到了現在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什麼人!眼下自己身上舊傷發作、背上又添新傷,還被小人污蔑,擔負了如此多的罪名,哪裡還有活著出去的希望?!

    張瓊苦笑一聲,對那趙德福哀聲說道:「想我張瓊,早日不能說勇冠三軍,也是一世之雄。當日在壽州奮勇先前,身中數矢,腿上更是被弩箭所傷。如果那時候死在戰場上,還能夠保全自己的名節,留下自己的忠勇之名;可現在即將死個不明不白,實在是可悲可歎!」

    說完張瓊就晃晃悠悠起身,想要往那石牆上撞去,這時牢門突然大開,有人大步走了進來。見張瓊想要撞牆而死,那人怒聲說道:「張瓊,你就忍心拋下自己的老母親嗎?!」

    張瓊聽得此言,淚流滿面,他轉頭一看,對面正是董遵誨當面。張瓊也不知哪裡來的氣力,猛地撲了過去,隔著柵欄抱著董遵誨的腿,哭著喊道:「董帥,我冤枉啊!」

    連續喊了兩三聲,張瓊也沒了氣力,昏迷過去,但即便在昏迷之中,他仍在下意識地嘟囔著:「冤枉啊……」

    董遵誨忍不住眼眶一紅,命人打開柵欄,將那張瓊慢慢放倒。看著張瓊背上觸目驚心的傷口,和他腿上舊創迸裂的痕跡,董遵誨忍不住皺起眉頭,怒聲責問道:「張瓊只是有犯罪嫌疑,是誰下了這麼大的狠手?!給我出來!」

    董遵誨穿越古代以後,大小戰鬥百餘場,斬殺的敵軍將士更是無數,早就養出了自己的煞氣。現在猛然發怒,那些個獄卒哪裡承受得了,全都嚇得跪倒在地。有人接著就將那責打張瓊的獄卒推了出來,並將其摁倒在地,聽候董遵誨的處置。

    此時董遵誨的親衛們已經從懷中掏出了急救藥物,為張瓊緊急處理傷口,董遵誨慢慢走到那獄卒的身前,怒聲說道:「你好大的膽子,居然敢擅自加刑,屈打成招!如果不是我前去探望張瓊的高堂,還不知道他家中清貧到這種地步,張瓊雖然有傷在身,卻天天吃粗糧,將我送去的細糧都留給他母親吃。而他半瞎的老娘,還在奮力織布!這樣的忠臣孝子,你也敢去加害,你的良心讓狗吃了嗎?!」

    那獄卒讓董遵誨這麼一說,心中有愧的他愣是嚇得連連叩首,將自己收受史珪賄賂之事全都說了出來。

    董遵誨立即命那獄卒對他的供詞簽字畫押,並馬上派人去捉拿史珪。接著,董遵誨又命人將張瓊抬到自己府上仔細診治,自己去請那范質、王溥、魏仁浦赴宴,地點就在那張瓊的家中,吃的就是張瓊常吃的雜糧窩頭!

    董遵誨親自相邀,范質等人自然要給他面子,大家來到張瓊的家中,看著這空空蕩蕩的屋子、瘦弱無力的老太太,忍不住也動了惻隱之心。就連罪魁禍首魏仁浦,也忍不住心中生愧,不再對張瓊釋放並提拔之事加以阻攔。

    稍後輕信人言的石漢卿、別有用心的史珪也被董遵誨的親衛押到了這裡,石漢卿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的一切,狠狠地抽了自己幾個耳光,對著張母連連叩首請罪。介於石漢卿罪過較輕,董遵誨也只是將他罰俸半年,至於那拒不交代的史珪,則被剝奪所有官職軍銜,發配到光州充軍。

    張瓊被誣陷入獄、後被董遵誨救出的消息很快就在開封府的軍營裡流傳起來,好事者更是將其編為了評話,成了酒樓茶館最流行的話本。董遵誨由此威信大增,而就在這個時候,湖南武平軍突然派來使者向朝廷求助,大戰又將展開!(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