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494章 構陷 文 / 張建邦

    董遵誨輕輕揉了下自己的腰椎,伸了個懶腰。自從回京以來,他每天都埋首於案前,總有處理不完的政務。有的時候,董遵誨對那范質很是佩服,人家天天坐在殿裡處置政務,居然也沒得個腰椎間盤突出或者痔瘡之類的隱疾,實在是養生有道啊!

    可能是注意到董遵誨的目光,范質抬起頭來,對董遵誨微微一笑:「道安,在京中就是這樣,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軍政事務。你剛從前線回來可能還不適應,等過些天也就習慣了。」

    董遵誨索性站起身來,笑著說道:「過去在外面打仗的時候,總羨慕你們運籌帷幄,不用受顛簸之苦,現在看來,文案工作遠比行軍打仗要累啊!」

    兩人一邊說笑,一邊處理著軍政事務,一旁的王溥很是羨慕這和睦的氛圍,也加入到這談論中來。就連一向冷著臉的魏仁浦,也大聲說笑著,朝堂之中萬分和諧。

    就在這時,范質突然皺了下眉頭,將手中的奏章慢慢合上,放到了一旁。但他隨即發現,又有一封奏章內容與先前這奏章相似,都是彈劾那張瓊蓄養死士、憑借官馬牟利。范質很是頭疼,人家董遵誨最近很給自己面子,在平定叛亂之後,就將城中的殿前司人馬主動撤離,城中防務依然由大家協商解決。這張瓊乃是董遵誨的心腹。按理說自己也不該為難於他。只是這奏章言之鑿鑿,自己身為左僕射,也不可徇私枉法啊!

    魏仁浦一直悄悄注意范質的舉動,見他有些猶豫,知道自己事先安排的御史發動,便裝作好奇地問道:「范公可有什麼為難之事,不如說出來讓大家一同參詳一下。」

    王溥也很是好奇,他對范質處理政務的能力很是欽佩,對讓范質為難的奏章也很感興趣。於是王溥也笑著說道:「就是嘛,范公說出來讓大家一同參詳一下。集思廣益嘛!」

    魏仁浦、王溥兩人同時相勸,范質也不好摀住不說,他衝著董遵誨歉意地笑了一下,這才說道:「也不知這御史今天怎麼了。往日裡都說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者言之無據,或者言之無物,今日卻將矛頭都集中在張瓊身上,說他蓄養死士、租賃官馬牟利,也不知是真是假!」

    董遵誨聽到此言,微微一愣。張瓊可是他的愛將,在圍攻壽州一役中更是用他的身體來掩護自己,最後受了重傷。等他傷癒之後,董遵誨考慮到他家有老母。這幾次出兵就沒有調他出征。兩人也有一段時間未曾謀面,難道說這張瓊真得鑽進了錢眼,不顧自己的性命嗎?

    王溥倒是不知道張瓊與董遵誨的關係,他歎了口氣,笑著說道:「如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開封府的物價最近也有些個上漲,單靠他們軍中的那點兒俸祿,根本無法維持相應的排場。我前幾天聽說侍衛親軍中有個小校納妾,明明沒錢,卻還要打腫臉充胖子。寧願在酒樓裡賒賬,也要維繫自己的臉面。說不定這張瓊就動了官馬的主意,畢竟能賺錢嘛!」

    魏仁浦皺著眉頭說道:「王公,關鍵是前一句,這個張瓊居然蓄養死士。他是想做什麼?!開封府好不容易才平靜下來,政壇也終於穩定下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穩定,萬不可讓這些個宵小之輩,擾亂這安定團結的大局!董將軍,不知您怎麼看這事啊?!」

    魏仁浦上來就給張瓊扣了一個大大的帽子,給這話題定了一個基調,現在卻來問董遵誨的意見,明顯是想讓他順著這個基調講話,繼續維持這朝堂上的團結局面。董遵誨微微一笑,卻大聲說道:「這個張瓊我也認識,過去曾經救過我一命,打起仗來更是不要命,也算是難得的猛將。而且他甚是孝順,家中老母更常年有病,日子過得頗為拮据。前些日子我未出京之前,還特意托人捎給他一些錢財,讓他添補家用。只是那張瓊遵從母命,將這些錢財悉數退還,說是無功不受祿,寧願在沙場上拼得功名賞金,也不願意無故受賞!這樣的一個人,想來也不會私自租賃官馬,更沒有錢財來蓄養死士,我覺得此事有待查證,不可貿然做結論!」

    董遵誨這麼一說,王溥率先點頭,范質也覺得有些道理,這時魏仁浦笑著說道:「董將軍說得也有一些道理,這樣吧,殿外衛士都是侍衛親軍、殿前司中的精銳小校,咱們不妨垂詢下他們的意見。畢竟他們日常都在一起訓練、休整,應該比咱們更瞭解情況!」

    眾人並無異議,於是喚殿前衛士入殿。這些衛士都是殿前司、侍衛親軍中的佼佼者,官職最小的衛士也有個都頭的差遣,今日當值眾人中官職最大的正是石漢卿!

    見他儀表堂堂,魏仁浦笑著問道:「這位小校,你聽說過向外租賃官馬的張瓊嗎?」

    石漢卿等人連忙拜倒行禮,石漢卿更是有些個茫然,不過他隨即想起史珪的話來,也沒多想,就大聲說道:「末將聽說過他,據說他憑此獲得了大筆的錢財,還養了百餘名精銳部曲呢!」

    剩下的幾個小校也都聽那史珪說過此事,出於從眾心理,儘管大家並不清楚張瓊的家底,卻也紛紛出言附和,說他憑借向外租賃官馬,牟得了大筆好處!

    范質等人齊齊皺了下眉頭,魏仁浦更是笑著向董遵誨問道:「董將軍,你看……」

    董遵誨歎了口氣,「先關入大牢吧,等到事情明瞭,再行處置!」

    范質也跟著歎了口氣,隨即命人將這張瓊宣至明德門,下獄審理。

    張瓊自然不服,連連喊冤,可那獄卒早就被史珪重金買通,見此立即動大刑伺候,幾十仗打下去,張瓊頓時舊傷迸裂,昏倒在地!

    獄卒冷冷一笑,取過狀書,趁著張瓊昏迷的機會,拿著他的手在文書上畫押。然後迅速將這狀書上交朝廷,說那張瓊悔恨不已,已然認罪!(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