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496章 兩封求援信 文 / 張建邦

    武平軍現任節度使名叫周保權,乃是原武平軍節度使周行逢的愛子,如今只有十一歲!

    武平軍所部繼承楚國法統,轄地大都在今日的湖南,雖然臣服於後周,卻也只是類似於藩屬國,境內的稅賦、官吏都由武平軍節度使全權處置。周行逢在世的時候,對郭榮很是恭順,被冊封為朗州大都督,兼武平軍節度使。

    不久,周行逢得了重病,臨死前曾對眾將叮囑道:「我子保權,雖然聰慧,如今卻只有十一歲,日後都要仰仗你們來輔佐。咱們境內的各股勢力,我前段時間已經將他們的氣焰竭力壓制,保權即位後應該出不了多少問題。只是那衡州刺史張文表,秉性凶悍,我死之後,他可能會趁機作亂。希望到時候大家一起輔佐我的兒子,盡力平叛……如果實在是抵擋不住這張文表的進攻,寧願徹底歸附周廷,也不要落入他的虎口,得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眾將全都聽令,在周行逢的床前向周保權行禮,確立他的主公地位。

    果如周行逢所料,等到周行逢死後不久,張文表就得到了周保權即位的消息,他對手下親信們說道:「周氏能夠有今天的地位,全都依仗我張文表捨命拚殺,他的節度使之位就是我用赫赫戰功換來的。過去周行逢這傢伙能力還湊合,勉強能壓制於我。我看在咱們故楚百姓渴望和平的份上,就效忠於他。現在他既然死了,武平軍這份基業應該交給我才對,怎麼可能讓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娃娃即位呢?!真是豈有此理!」

    發完牢騷。張文表立即下令全軍備戰,可他畢竟是被周行逢明升暗貶到衡州,即便張文表到任後竭力籌措,手中也只有一營人馬。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便張文表豎起反旗,也不可能將那周保權拉下馬。

    正在張文表為難之際,忽然斥候傳來消息,周保權派出數千兵馬前去永州換防。這些部隊正好要路過衡州。

    張文表聞訊大喜,立即命人籌措勞軍物資,然後親自押著這些個物資前去勞軍。雖然這些東西都是些不值錢的物件,比如說餓得前心貼後心的瘦豬、摻了許多水的劣質濁酒。可畢竟是一份心意,加上張文表也是周行逢生前的愛將,換防部隊的領軍將軍也不敢怠慢,連忙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原地宿營。

    於是大家開懷暢飲。等到夜半時分,眾人酒喝得差不多了,張文表又命人推上來數名美姬。這下場面更加熱鬧,而將士們的戒心更小。就在大家放浪形骸的時候,張文表將那統軍將領一刀梟首!看著那滿臉猙獰的張文表。想想他往日裡的彪悍事跡,這些個移防將士根本就不敢反抗。全都乖乖聽從了張文表的指揮。

    張文表馬上將自己的心腹手下編入軍中,將原來的各級將官全都替換下來。經過一番整頓,這數千人馬徹底落入了張文表的掌控,他馬上率領這些人馬北上,試圖奪取政權。

    不過,就在朗州和衡州之間,還有一個玉潭城,那裡駐守的節度留後廖簡乃是周行逢的心腹,與張文表素來不和。如果張文表率軍公然北上,那廖簡肯定會拚死相攔,到時候既耽誤了時間,也損失了自己的實力。

    張文表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馬上挑選出百餘精銳將士,換上白色喪服,由自己親自率領,裝作是去朗州城哭喪的隊伍。而自己的軍隊主力,則掩飾行蹤,悄悄跟在這隊伍後面。

    廖簡很快就得到了守城將士的匯報,說從衡州方向過來百餘名奔喪的人士,全都穿著白色喪服,領頭的乃是衡州刺史張文表。

    廖簡微微一愣,對周圍親信說道:「算那張文表還有些個良心,居然親自前來弔唁。這樣吧,你們立即打開城門,歡迎他們入城。不過張文表這傢伙徒有虛名,老子實在是看不起他,他的弔唁隊伍就全由你們接待了!」

    作為節度留後,這可是武平軍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人物,廖簡說的話誰敢不聽,玉潭城的守城將士連忙去打開城門,歡迎來自衡州的弔唁隊伍。

    等到手下人離開,廖簡就從几案下掏出一罈酒來,默默地喝了起來。不同於張文表,廖簡並沒有多少野心,在他看來,能夠維繫如今的奢華生活就很是不錯,幹嘛再去勞心勞力呢?!

    這邊廖簡摟著美人開懷暢飲,那邊張文表率領手下將士大搖大擺地入城。很快,張文表所部就佔據了城門洞,並控制了城樓。他麾下的數千將士看到城上升起了張文表的大旗,立即從隱蔽處躥了出來,奔著城門就衝了過去。

    廖簡手下全都愣住了,有機靈的傢伙趕緊去廖簡府上報信,詢問主將的意見。等他們跑到府上一看,喝得醉醺醺的廖簡根本就沒了思考的能力,連與美人親熱的氣力都沒有,正像豬一樣縮在几案下面睡大覺!

    大家一看這局勢,全都灰心喪氣,放棄了抵抗。於是張文表很是輕鬆地拿下了留後府,並將那醉醺醺的廖簡斬首示眾!

    雖然張文表竭力封鎖消息,可還是有人成功逃了出來,跑到朗州報信。這下周保權可就傻了眼,十一歲的他當即嚇尿了褲子。他手下的臣子們也都驚恐不已,連連勸說周保權向後周求援。

    於是周保權在匆匆召集群臣商議後,一面命令楊師璠率軍抵抗張文表所部,一面向附近的南平王國求援,同時立即派出信使,向後周求援。

    此時的南平,新進上任的國主高繼沖也是剛滿二十歲,剛剛繼承了高保勗的王位,後周按照舊例將他封為荊南節度使。如今的南平國,不能說內憂外患,也得說內外交困,聽說附近鄰國發生叛亂,高繼沖很是擔憂,趕緊向正在弔唁高保勗的後周使者盧懷忠求助。

    盧懷忠倒是仗義,馬上就跟著南平國派出的求援信使前往開封府。手拿武平節度使和荊南節度使的兩封求援書信,後周君臣開懷大笑,平定兩地的時機終於到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