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匡扶後周

小說博覽 第441章 老實人,愚蠢事 文 / 張建邦

    作為一國之君,郭榮很是合格,雖然心中一直裝著「點檢作天子」五個大字,可表面上卻若無其事,與那張永德依舊笑語盈盈,很是親熱。等到大軍抵達澶州之後,郭榮便下令全軍在此休整,同時召集當地名醫,為自己診治病情。

    對此大家也都表示理解,而且大家北伐以來,精神都繃得很緊,難得有一個放鬆的機會,自然呼朋喚友,極大地促進了澶州娛樂業的興旺與繁榮。不過一晃三四天過去了,郭榮卻基本上沒有接見過大臣,只是偶爾答覆下丞相們的問候,卻不讓他們入內參拜。

    這樣一來,大家心裡可都有些慌了神,皇帝這是怎麼了,難道說真患了不治之症?而且一連幾天都沒有看見他的真容,只在帷幕後聽過他的聲音,那回答群臣問候的人到底是不是皇帝?

    大家越想越多,全都心裡發慌,但是誰也不敢闖宮求見,於是開始想轍。起初大家把目標定在了董遵誨身上,覺得這傢伙比較年輕,容易被忽悠。加上又是郭榮未來的妹夫,算是皇室成員,有些犯忌諱的話也能出口。於是群臣推選了幾個老成穩重的官員,來到了董遵誨的府上,希望他能夠主動請纓,代表大家入宮求見!

    皇帝的身體情況能是臣子該問的問題嗎?董遵誨豈敢答應,現在皇帝重病纏身,帝王心思誰能夠看清。董遵誨雖然想不出什麼好點子,卻也準備縮起腦袋做人,哪裡會主動惹禍上身?

    這幾個老成穩重的官員大義凌然地勸著董遵誨。董遵誨也小心翼翼地與他們打著太極。從天色稍暗一直談到月上柳梢頭,愣是沒有任何結果。眾人茶水喝了許多遍。茶杯中的茶葉已經被泡得毫無顏色,可是還是不能說服董遵誨。大家心裡暗道:別看這傢伙年紀小,卻是個小狐狸,很難對付啊!

    到了最後,所有人都失去了耐心,再也懶得說服董遵誨,便將目光盯在了張永德身上。論官職。張永德乃是殿前司的一把手,位高權重;論身份,人家是郭威的親女婿,與郭榮算是郎舅親,也是一家人。而且更讓大家欣喜的是,雖然身居高位。張永德卻耳根子很軟。政治上比較幼稚。果然,群臣在恭維了張永德幾句之後,張永德樂呵呵地接受了探病的任務,第二天一早就去御營求見。

    其實郭榮這幾天躲在御營裡,一是休養身體,第二就是整頓兵甲、削除張永德在殿前司中的影響力。在這幾天之中,郭榮以犒賞北伐軍功的名義。將殿前司中投向張永德的中層以上將官基本上調離。因為調走的軍官,基本上是官升一級,所以這些人樂呵呵地離開,也沒有多少怨言。而張永德還傻乎乎地覺得自己有面子,並沒有引起他的絲毫警惕。

    在對身邊的軍隊進行調整以後,郭榮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得到張永德求見的消息後,他也想從正面試探一下張永德。於是欣然答應,命令張永德入帳覲見。

    張永德聽到命令後。立即入內。因為大家都是親戚,平日裡郭榮也對張永德很是信任。兩人的關係比較親切,所以私底下郭榮也就免了張永德的跪拜之禮。於是這次入內之後,張永德隨隨便便拱手行了一禮,根本就沒有跪下。

    郭榮看到此處,不由得皺了下眉頭。這幾日他覺得張永德對自己的皇位有威脅,因此對張永德未行跪拜禮一事很是不滿。

    張永德卻沒有在意,對郭榮說道:「陛下面色倒是好了許多,只是現在天下未定,汴梁一帶兵馬盡出,很是空虛。而四方藩鎮握有兵馬,全都對大軍停止北伐幸災樂禍,就盼著咱們出了什麼差錯,他們好從中漁利!如今大軍一直待在澶州,距離京師還有一段距離,如果陛下身體有了什麼閃失,那咱們大周可就要人心搖動、根基不穩!這幾日陛下不見群臣,城中已經有流言,希望陛下能夠早日面見群臣,返回京師!」

    其實張永德說得也有一定道理,只是郭榮心中仍記著那「點檢作天子」的五個字,對他充滿了戒備。因此,張永德的關心在郭榮看來就有些虛偽,而張永德的建議,在郭榮看來就蘊含著陰謀,說不定這就是張永德為了洗脫自己身上的嫌疑而故意進言!

    郭榮皺緊了眉頭,對張永德說道:「是誰讓你說這些話的?」

    張永德沒有明白郭榮的意思,他還以為自己這些為皇帝著想的話得到了皇帝的欣賞,老實的他立即說道:「這是所有大臣的共同想法,昨夜他們一同來到微臣的府上,請微臣及早入宮探望陛下,以便早日返京。」

    郭榮卻冷笑著搖頭,對張永德說道:「我就知道是有人教你這樣說,可惜啊,你怎麼會不瞭解朕的心意!你整日裡侍奉在朕的身邊,知道朕的一言一行,又掌控了侍衛親軍,可你就是這樣來回報朕的信任嗎?!」

    看著張永德不明所以的樣子,郭榮冷笑著仔細打量了一下他的面容,末了才歎息著說道:「我看你面相窮薄,不足以當此富貴!」

    也就是現在,郭榮對於老實無能的張永德徹底絕望了。他再也不用擔心什麼「點檢作天子」的木條,像張永德這樣毫無心機、頭腦簡單,被群臣們當槍使,不顧忌諱詢問皇帝安危的人根本就不足為懼!

    如果說先前郭榮還有忌諱張永德的意思,可在澶州調換完軍官之後,郭榮就會對迄今還未察覺出異樣的張永德放寬了心。這樣的老實人,別說是造反了,能不能保住自己目前的官位還是個問題!

    不僅如此,郭榮還覺得,如果,僅僅是如果,自己真得挺不過這道坎,那自己的身後大事也決不能交給張永德,這傢伙根本就不堪重托!

    可是捨棄張永德,又能將身後大事交給誰呢?難道是強悍嗜血的李重進?郭榮苦笑著想到,如果讓他輔佐弱智的郭信,恐怕郭家的江山不久就會轉姓為李,自己日後連點供奉的香火都撈不著啊!

    張永德、李重進都不能托付大事,郭榮想起來一個可靠的人來,那就是董遵誨!(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