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第八卷 第十五章 昇平下的風暴 文 / 諒言
若是太平的時候,這年頭也是過得格外的快。彷彿就是眨了下眼睛,時候便就到了隆慶四年。
三年多的時候不算長,但也不算短。除了蕃薯這些東西,已種不得稻麥的地方生長起來外,各地的錢莊也已成風行之勢。
隆慶二年末,內閣大學士,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蕭墨軒上疏。各地私設錢莊,須押錢銀入「朝莊」做保,其名「兌押」,否則不得經營。
押銀入朝莊作保,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始,小一些的錢莊,甚至不得不把大半的金銀全部送入朝莊。
但是這樣做,卻也不是沒有好處。押金銀入保的錢莊,此後便有了兌換朝莊金券銀票的資格。而若是私營的錢莊有事,自然也有朝莊那邊出面幫著打理善後。
而金券銀票,比起金銀實物來說,攜帶是方便。數年前,只那京杭大運河上往來的商人,裝了半隻船的金銀去買賣貨物的也有。若是用了金券銀票,就連只包裹放了也足夠,其的風險和運費,是省了不知道多少。
於是數年之間,金券銀票便全國通行開來。初時仍有江南或是四川湖廣拿了銀票,再去京城的錢莊裡兌換了去買賣的。至後來,就連兌換也省得了,都直接拿金券銀票交易。只是金券銀票初行時,只各地的朝莊內通行。每月便換一套密押,尚且保得住那偽造的手藝,尚無所失。後來擴展到各錢莊也可通存通兌之時,只一套密押便有些保不住了。
其隆慶三年二月,假券之害盛,只南京一地,冒領者即竊銀愈萬兩,全國各地失銀總數近二十萬兩之巨,朝野震動。朝莊之信。也幾乎毀於一旦夕。
大明朝若不是仍有一個蕭墨軒,而是其他人想出的法子,只怕此時的朝莊便要倒下去了。
其實早隆慶元年的時候。蕭墨軒便決意要直接用水印防偽的法子去製作銀票。水印防偽,是十三世紀的意大利造紙匠們無意明的。
先將水印紙用鈔票上地,也有兩個說法。一說是1666年瑞典斯德哥爾摩銀行,另一說是1772年德國行的薩克森紙幣。
總而言之,1564年的時候。不論是大明朝,還是世界各國。都沒有想到把水印用紙幣上去。尤其是這時候地大明朝,對這種從來沒有體現出任何實用價值的東西根本一無所知。
但是之所以一直拖到隆慶三年還生出假券的禍害來,實是連蕭墨軒也低估了其地手藝。水印造紙,其實說起來也簡單,只要盛紙漿的抄紙簾上編織上凹凸不同的花紋就可以製出。
可要將其地花紋製作的難以模仿。又不影響印刷,倒是有難了。
造券用地紙,也得了皇上的特允,命內衙寶鈔司**。所用的紙,也用太祖皇帝用過的桑皮紙,禁民間採買。
後仍是卡水印花紋一路上,改了又改,變了又變,直到隆慶二年的月。歷史近兩年才制了出來。
隆慶二年七月。廷議改《大明律》,增設其錢銀一項。凡偽制朝莊金券銀票者。罪即與造私錢者同,斬不赦。
隆慶二年十二月,准各地錢莊經營兌換朝莊券,假券始現。次年一月廢舊券,以制水印金券代之,所以才有了二月份地假券大害。用蕭墨軒的話來說,就是「後的晚餐」,旁人雖聽不懂這話的意思,那「後」二字卻是明瞭。
雖然知道假券盛行是因為有錢莊裡出了內鬼,洩了密押的底細,卻又無從追究。只從三到月間,禁兌金銀,凡十兩以上銀票須積一起,至京師堪對。
此三月間,因為禁兌金銀,也是鬧得鼎沸,多有鄉間雲朝廷欲吞民銀。好朝莊的股東,都是鎮得了一方的大戶,才沒鬧出事來。
從朝莊設立的那一天起,到改水印券,蕭墨軒拉各大世家入伙的好處,也是揮地淋漓至。
期間,各地因為偽票而起地官司也是以數起論。其誅制假者十,販賣者上。奪其田產以為賠償,餘者充國庫。
月底,以水印金券銀票行於天下,廢密押。初見之,民莫能仿之。其上又加「紅,藍,黑,黃」套色疊印花紋及難摹之花紋印章。此外,各地錢莊又增辨鈔掌櫃,專司辨鈔一職,民間亦尋其辨真偽,其俸祿同品,造官冊,由吏部入籍,只是不與他官通。
此前或有欲仿製者只那一項疊印花紋便是難制。印券的雕版,都是手工刻制,即使同一個人,刻兩個出來也絕不會一樣,仿製者印出來後多以手工畫筆加繪之,連辨鈔掌櫃那裡就未必過得了關。券出後,疊印花紋愈加難仿不說,一時間是學不了「朝券」上地水印花紋,假券之害乃止,錢莊之勢比前盛。
按照蕭墨軒估計,假券之害至少十來年間可平。而十來年後,以如此大一份產業之力,換出難仿的水印,甚至銅版雕刻,還有紙,墨也問題不大。假券完全消除是不可能,但是卻能把危害降到低,另辨鈔掌櫃的指教下,十來年也足夠讓大部分姓能識得假券了。隆慶三年秋,戶部核准各地官倉,其年雖有數處受了災害,可其十之四五竟溢。其江南和湖廣,四川三地,竟多有存糧無出而腐爛者。
以十畝地為例,以前種稻麥,風雨順時,所得至多四五十石。現分半者為蕃薯等糧,風雨順時,五畝獲稻麥二十五石,五畝獲蕃薯玉黍七八十石。即使時節不濟,十畝地所產亦不下七十石,比歷年大豐尤過。
是年,糧價大賤。民爭入他坊為工,以獲金券。富戶則爭改其田為桑麻,以求多入。
只隆慶三年十二月底,由南京送到的書備記即錄,隆慶三年間,南直隸增設大小織坊共三十一座,織機五千多張,增產絲綢棉麻布萬多匹。
次年開春,布價亦大跌。有自蜀至京師者云:蜀錦不貴,道上行者皆著緞。
帝聞言大喜,親攜蕭大學士詔告太廟,加其為太子太保。
從歷史上看,明末的土地兼併確實存著極其深遠的負面效應,可偏偏隆慶帝和蕭太保手,卻成了另外一種局面。
足夠的糧食供應下,糧價日跌。大明朝也才七千萬人口,比起以後的十多億也算是地廣人稀,可用的土地甚多。各省富戶,自此皆不以地廣為豪,鹹數所擁金銀及作坊之數。
隆慶三年七月,蕭少保又上疏請廢不准商人著絲緞及子弟不許入學之法。是年,商稅入京城越萬,幾近田稅之數。帝喜,准之。
若是說大明朝商人地位皆低下,倒也不準確。向來商人都有這麼一份特例的,那就是掌了天下錢稅四分之一的鹽商。
尋常的商家子弟,就連科舉的資格也沒,可偏偏那些鹽商家裡,不但可以考,還有額外的「商籍」,商籍的子弟,甚至比起尋常子弟容易錄取。王崇古和張四維,也都是鹽商家的子弟。
不過朝廷的恩惠,從前也只到了鹽商這一級便停了。直到隆慶三年,商稅幾乎與田稅相等,且勞作者皆得食,未誤田產。再加上蕭太保的上疏,才降下了聖恩。
聖旨傳下,商家多有焚香遙祝者,皆言聖上萬歲,蕭太保千歲,輔佐皇上至千秋也。
歷史上,張居正的兒子張敬修被抄家的時候,也對張四維這麼說過。可是眼下這些尋常人家對著蕭墨軒說起來,倒是大為不同,真是一番實意了。
江南和蜀地的絲綢布匹高產,一地自然是消耗不。
糧食的豐產,絲綢布匹的充盈,再加上金銀券的通行,使得商旅日盛。不但是絲綢糧食,其他比如延寧的五寶,嶺南的乾果,江西的瓷器,以及各種酒宴器具等等物什,也通過無數條大道運往全國。
當年月,原廣東總督,現兵部侍郎張臬征南洋返。南洋至印一線,皆握大明之手。朝廷設南洋鎮撫司,經蕭墨軒舉薦,以張四維為任鎮撫使。蕭太保,想了個周全,終於給未來的「張輔」尋了個合適的位子,讓他去和努爾哈赤做個伴。
南洋鎮撫司的建立,使大明朝內幾乎已經快要要膨脹的貨物,頓時像是找到了一個宣洩口。南京龍江船塢,年內造船近艘,獲利數十萬之多。寧波,泉州,廣州各地的碼頭,真正是千帆競流。
偌大一個東方帝國,再此時也漸漸呈現出一片歌舞昇平之勢。但是太平的日子裡,風暴的誘因往往藏常人看不到的地方……
隆慶四年二月,一份看起來其貌不揚,毫無份量的奏折,輕輕的放到了司禮監的案頭上。
寫這份奏疏的,也只是一個尋常的戶部給事,名叫張齊。張齊,這個名字從來就沒有被人重視過,他的本人就和他的那份奏折一樣,其貌不揚,毫無份量。
可偏偏就是這份其貌不揚的折子,卻要朝廷裡引起一場偌大的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