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六卷 第四十四章 血性與良將 文 / 諒言

    大軍出征,不戰則已,若戰必勝,否則便是要折了國蕭墨軒繼續說道,「十萬大軍若是給諸位統領出關,能有幾分勝算?」

    眾人聽蕭墨軒問起這個,也是低頭不語。十萬大軍若是和圖門正面決戰,自然是大佔優勢。可兵出關外,變化莫測,誰也說不準。

    「陛下這幾日便會頒下聖旨,我大明各地推行蕃薯等物。」蕭墨軒見眾人不說話,只是微微一笑,「蕃薯,諸位眼下該是知道?」

    年前供給給遼東的軍糧,就有一部分是蕃薯,眼前諸將都已是嘗過,味道尚可,也管得饑飽。又聽說此物收成極高,便就是軍屯裡也想弄了些來種。

    「江南倭寇漸平,南洋與西洋的海貿已開,我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等物遠銷海外,獲利勝今日十倍。再過數年,我大明可貿之物,也遠不止絲綢,茶葉這些東西。那些西洋和南洋的稀罕物,日後也會我大明大行其道。」蕭墨軒有些出神的憧憬著,右手輕輕抬起,空劃了一道。

    眼下大的出口宗物,只是絲綢和茶葉,瓷器。可這只是眼下,日後包括成藥,上等鑄鐵等等,甚至包括華化,都會隨著大明的戰艦和貨船,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日後我大明人人得其食被,商旅行於天下,國富民強。大運河的通州渡,會被貨船塞得整日水瀉不通。還有遼東的金州,義州,碼頭上邊也會整日堆滿貨物。年年太倉歲入,也絕不會只像眼下一般。一年錢銀僅僅數萬計。」不得不承認,即便是朗得功,汝契等人,也被蕭墨軒所描繪的畫面所吸引住了,揣住了拳頭,幾乎連呼吸都要停滯。

    身為帝國的軍人,血灑疆場,所為的又何嘗不是蕭墨軒所描繪地這一幕。

    「蕭大學士……你說的,可是能成真?」汝契有些將信將疑的問道。

    「人人心,個個出力。當然會成真。」蕭墨軒點頭笑道,「再過幾日,我且是又要南下,除了經略海道之外,是奉了聖命,要大造戰艦,火器。」

    「山海關的城樓上架設的火炮,諸位可是見過?」蕭墨軒輕聲問道。

    遼東諸城和長城的城樓上雖然也都有火炮,可是比山海關等幾個雄關起來,倒是差了很多。

    「嗯。」眾人一起點用力的點著腦袋。嘖嘖稱讚。火炮這東西,用防守城池上邊。真是太好用了。

    「日後給諸位軍所配,會比山海關上的,還要多,還要好上數倍。」蕭墨軒有些不屑的揮了下手。

    「唔……」廳堂裡頭,頓時響一片驚呼。

    「禁軍神機營所配的火器,諸位以為如何?」蕭墨軒又問。

    眾將四顧一眼,連連點頭稱道。神機營地配置,當然是無比精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神機營甚至可以算是草原騎兵的剋星,只可惜耗費太大。不能把整個大明的軍隊都武裝成神機營。

    「誰說不能?」蕭墨軒又是一陣不屑,「只要有了銀子,憑什麼不能?」

    「眼下東南軍所用的火藥,射程比當日神機營遠了四分之一。眼下神機營換的火藥,便就是從南京所取。」蕭墨軒得意的說道,「那火銃子一下子下去。打馬上的韃子便就是一打一個翻。」

    蕭墨軒折騰出「卯子號火藥」之後,便就立刻通報了朝廷。朝廷依法仿治,卻不知怎的,無論如何威力也不如蕭墨軒從南京送來的品樣。派人去南京親眼看著照著方子配置,威力卻又是比北京仿造大上幾分。無奈之下,只的把全國地火藥坊全搬去了南京,眼下便就有不少工匠和器物正路上走著。

    「贊……」眾將面上一起露出一絲向往來,如果遼東軍也能配置上和神機營一樣的裝備,再加上精銳地騎兵衝殺,日後迎上韃子,那可就是一面倒的事情。

    做將領的,誰不希望自個手下拉出來的都是精兵悍卒呢。裝備裡面起的作用,還是非常巨大的,要不為什麼好的東西只有禁軍的神機營才能用上呢。

    「你們都是血性的漢子,是我大明的忠臣良將。」蕭墨軒收起笑容,「皇上和朝廷,不需要你們血灑疆場。皇上和朝廷所要地,是要你們打敗敵人之後還能活著回來,那才是真的護我

    疆。」

    「末將明白了,只有有了銀子,有了糧食,才好打戰,才好打得勝戰。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便就是這個道理。」汝契的臉上,現出一絲憨笑來,「只是……希望蕭大學士能讓末將等人少等些時候。」

    「我也心急呢。」蕭墨軒呵呵笑道,惹得眾人一起跟著笑了出來,廳堂裡頭緊張的氣氛,頓時也是大緩。

    「只是……適才我卻是有一句話說錯了。」蕭墨軒地臉上又泛起一絲笑來,引得眾將紛紛投來不解的目光。

    「皇上和朝廷所要的,並不是你們守邊衛城。」蕭墨軒緩緩說道,「皇上和朝廷要地,是擴土添疆。」

    「也只有如此,包括楊總兵內的歷代烈士,才不算得白灑了熱血。」蕭墨軒站起身來,長吸了一口氣。

    「末將願隨皇上和蕭大人馳騁疆場,為我大明擴土添疆,死不回。」汝契心頭一陣翻滾,騰的一聲半跪了下來。

    「願為我大明擴土添疆,死不回。」雖是正月寒冬,可小小的廳堂裡面,熱的幾乎要把屋頂都掀了開來。

    「你叫汝契?」蕭墨軒回過頭來,微笑著看著面前。

    「末將李成梁,字汝契。」汝契目光炯炯的看著蕭墨軒。

    「李成梁……?」蕭墨軒微吸一口氣,上下打量著李成梁。從年紀上看,應該是三十多歲的樣子

    這個名字有點耳熟,好像以前聽過,只是一時間有點想不起來。李成梁……好像應該很有名頭的樣子,只是似乎沒有戚繼光這麼響亮。

    「你不是漢人?」蕭墨軒猛得一抬頭。

    「這……末將高祖英曾居朝鮮,後引眾內附,得授世襲鐵嶺衛指揮僉事。」李成梁被蕭墨軒這麼一問,先是一愣,緊接著又是怯怯的笑了一下,有些擔心的抬頭看了蕭墨軒一眼。

    「呵呵,無論是否漢人,我都認得你是我大明子民。」蕭墨軒也覺得適才問的有些怪異,甚至可以算是有些失言,連忙撫慰,「皇上,朝廷,天下人,都會認。」

    李成梁一家作為朝鮮移民,多少肯定受到過一些排擠和歧視,蕭墨軒剛才無意問起這個,確實有些不適當。

    「謝過蕭大人。」李成梁的心裡稍微安了一些。

    「讀過多少兵書?」蕭墨軒饒有興趣的看著李成梁。

    「不多,末將賦閒於家三十餘載,先祖所傳,約有卷。從軍後並遼所記,約數卷。」李成梁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上卷還不多,我這兩年讀的書,全加起來也才十來卷呢,蕭墨軒心裡有些憤憤的想道。

    「那你適才為何如此衝動?豈不知,為將者,心靜乃要?」蕭墨軒似笑非笑的問道。

    「這……末將知罪。」李成梁有些忐忑的低著腦袋。

    「呵呵,諸位好生休息,日後莫負了皇上和朝廷的重望。」蕭墨軒的目光四下掃了一眼,「先行告辭。」

    「恭送蕭大學士。」諸將紛紛屈身抱拳相送。

    「你。」蕭墨軒走了幾步,忽得回過身來,看著李成梁。

    「末將……」李成梁一時間還沒來得及從蕭墨軒剛才的話裡脫了出來,愣愣的看著蕭墨軒,似乎有些自卑的模樣。

    「啪……」蕭墨軒的兩隻手,重重的落了李成梁的肩上。

    「有血性,是條漢子;可為將者,並不只是有血性便可。」蕭墨軒鄭重的說道,「我大明缺的是良將,皇上和朝廷絕不負你。」

    一語既畢,蕭墨軒侍衛的簇擁下折過了身,揚長而去。

    「汝契,蕭大學士似乎看重於你?」朗得功和李成梁向來私交甚密,看著蕭墨軒離去,不禁對著李成梁喜道。

    「我……」饒是日後李成梁再牛,畢竟眼下只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參將,也弄不明白蕭大學士突然對自個如此親熱。

    摸了摸剛才被蕭墨軒拍的有些麻的肩膀,李成梁卻是忽得心頭一熱。

    「成梁也絕不負大明……」李成梁看著蕭墨軒遠去的背影,喃喃自語。

    財了……蕭墨軒卻是一路走,一路笑,這回不必擔心皇上還打戚繼光的主意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