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邊陲之患 文 / 諒言

    靖沒有急著說話,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嚴嵩。一絲微i鑽了進來。銅鶴宮燈上的燭火,忽明忽暗的跳動著,映嚴嵩的臉上,也是顯得一陣黑一陣紅。

    「寧夏乃邊陲之地,背依長城,力阻韃靼和瓦剌。」嚴嵩踹了兩口氣,開口說道,「此次地震,軍備損失頗多,軍民人心渙散,長城也多處毀損,若是韃靼乘勢南下叩關,陝西則危矣。」

    「唔……」嘉靖撇了撇嘴,有些頹廢的歎了口氣,「這些也都是實情,朕倒是忽略了。」

    「況且寧夏、固原,莊浪一帶乃是朝廷產馬重地。」嚴嵩見嘉靖聽的認真,於是繼續說道:「此次震災,馬匹,廄捨,也大多失損,若是不及時補救,只怕日後與韃靼作戰,我大明軍又損一臂。」

    「老臣適才也說了,眼下正是秋收的時候。蒙古各部想是也都缺著過冬的糧草,歷年以來,此時都是萬分緊要的時候。此次皇上要派的人,賑災倒是次要,抵禦邊患,重建軍備和馬場,修補長城,才是要之急。」嚴嵩顫巍巍的扶著板凳站起身來,又倒身拜下。

    「看來這回,倒真是要派個得力的人去了。」嘉靖緩緩點了點頭,像是若有所思,「幾位愛卿那裡,可是有現成的人選?」

    「人選倒是有一個。」嚴嵩略抬起頭來,「只是不知道皇上願不願意派。」

    「誰?」嘉靖的聲音立刻提高了幾分,「眼下這事兒,是緊要,憑還有誰不能派的?」

    「老臣說的,便是裕王府右允,蕭墨軒。」嚴嵩雙手按地上,兩眼瞇搭著,偷偷看著嘉靖。

    徐階和袁煒,突然聽見嚴嵩舉薦的是蕭墨軒,心裡也是不禁「咯登」了一下。

    「皇上,那蕭墨軒,從來未獨領過軍事,況且陝西的事情,他也從來沒接觸過。」思,也拜倒地,「派他去,怕是不太合適。臣還是建議皇上派兵部尚書楊博,巡視陝西。」

    「徐閣老此言差矣。」嚴嵩連忙搖了搖頭,「蕭墨軒雖然未獨領過軍事,可是與倭寇台州一戰,也是大振我大明之威,可見也是頗具將才。眼下我朝軍勇將,江東和許倫,正領著宣大和薊遼的軍事;胡宗憲,譚綸,正守著浙江;戚繼光,俞大猷,領兵入福建剿倭。楊博作為兵部尚書,須得坐鎮京師才是。」

    「嗯。」嘉靖帝聽了嚴嵩一席話,也是不禁點頭,「嚴卿所言,甚有道理。」

    「老臣還聽說。」嚴嵩見嘉靖帝動了心,又接著說道,「蕭墨軒內政上邊,也是頗有見地,浙江永康以官民合資的方式,興建鑄坊也是他的主意。皇上若派他去,想是定當可以一抵十。」

    「皇上……這般是不是太冒險了?」徐階也開口說道,「蕭墨軒畢竟年輕,陝西和軍部的的官員、士兵,未必服他。」

    「老臣等人畢竟凡人,不能侍奉皇上萬年,蕭墨軒此等國士若不錘煉,日後我大明該何人助皇上擎天。」嚴嵩並不急著和徐階分辨,「況且只要有皇上的聖命,我大明又有誰敢不服。」

    「不錯。」嘉靖帝又點了點頭,把臉轉向了徐階,「徐卿也不必顧慮許多,朕觀此人確有些才幹。若是每用一個人都這般猶豫,我大明朝豈不是事事都要由朕來管著。」

    「皇上明鑒。」嚴嵩緩緩俯下頭來,把額頭地面的青石磚上。

    徐階和袁煒見嘉靖帝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也只能閉上了嘴。

    「那便依嚴卿所言。」嘉靖帝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就派蕭墨軒去。」

    「徐卿的話,也有幾分道理。」嘉靖帝又略一沉思,「蕭墨軒畢竟年輕,還得再歷練上幾次,總督他卻是做不得。但禮部主事和王府右允的職,也壓制不住諸軍。朕就先封他一個五品兵部員外郎,再授予王命旗牌一副。」

    「吾皇聖明。」幾位內閣大臣,一起磕頭領旨。

    「徐閣老。」等出了永壽宮,讓嚴嵩先走了,袁煒略靠近了徐階,小聲說道:「依閣老看,嚴嵩此次舉薦蕭子謙卻是用意何?」

    「我們弄走了一個懋卿,他們自然要想著也弄走我們一個。」徐階冷笑兩聲,開口說道:「況且有著蕭墨軒這裡,事事都會牽上裕王,往往讓他們投鼠忌器。調走蕭墨軒,卻比我們調走懋卿這一招狠。何況若是陝西果真戰起,蕭墨軒勝了還好,若是敗了,他們便又尋到了把柄。嚴嵩頂多是舉薦不力,還有皇上幫著

    半,子謙的前程,卻是要毀了大半。」

    「可眼下皇上也贊同嚴嵩的意思。」袁煒皺了下眉頭,繼續說道,「若是要上疏,又怕惹惱了皇上。」

    「嗯。」徐階微吸一口氣,「近年來邊關的戰事,依著長城之利,勉強可以打個平手。可眼下不但長城要修,陝西的士兵和戰馬也也這次震災裡損失頗多。子謙此去,甚是凶險啊。」

    「若是真的戰起。」徐階站定了身子,揚了揚頭,「這回是只能勝,不能敗啊。」

    「徐閣老管著戶部,不管蕭墨軒要銀子還是要糧,須得都力滿足才是。」袁煒聽了徐階的話,是憂心忡忡。

    「這個自然。」徐階點了點頭,「可到了那裡,不但事事還都得靠他自個,還得防著嚴黨的人制肘。」

    「學生等回去後,立刻派人去蕭家,把事情先告訴應房和子謙,也讓他們早有個準備。」袁煒朝著徐階拱了拱手。

    「京城裡的事兒,也不知道子謙安排的如何了。」徐階先點了點頭,又開口說道,「若是到時候情況不妙,卻是不能再等了,幾位御史那裡,先讓把折子都準備好了候著。」

    「學生明白。」袁煒應了一聲,先告辭而去。

    東安門,蕭府,內書房。

    「這好好的,怎麼又要去打戰。」蕭夫人一雙淚眼,望望兒子,又望望丈夫,「上回浙江那事兒,我現想想心裡都跳得厲害,眼下卻又要去北關。」

    「女人家休要管這些事兒。」蕭天馭的臉上,有些惱怒,憤憤的瞪了老婆一眼。

    「上回浙江,還有譚大人和幾位將軍幫著照應。」蕭夫人拉過兒子,緊緊的抓住了手不放,「這回卻是連個照應的人都沒。」

    「軒兒是奉旨去的,陝西諸軍,誰敢不從?」蕭天馭哼了一聲,心裡卻也是有幾分虛,「去了之後,自然有人幫著。」

    「應房。」蕭夫人騰出一隻手來,又抓住了蕭天馭,「你去求求皇上,讓他把軒兒留下,哪怕你們父子,都不做這個官了,咱們全家都回湖廣去。」

    「我去求?」蕭天馭苦笑一聲,「只怕現今皇上面前,咱們兒子的話,都要比我的話管用。皇上這回,是認準了咱們軒兒了。」

    「這一條獨苗,是你們蕭家的,我卻操什麼心。」蕭夫人聞言背過身去,提起袖子,蒙了眼上。

    「軒兒這一去,怕是真的要打戰,你偏不能說幾句吉利的話。」蕭天馭一聽,卻是急了,瞪圓了眼睛,牙齒咬得緊緊的,「女人家摻合這些事情做甚麼,回房去,回房去。」

    蕭夫人見丈夫朝著自己怒,卻只是把蕭墨軒抓得緊。

    「娘親。」蕭墨軒心裡其實也略有些慌亂,可眼下見娘親已經亂了,卻不敢顯露出來,「娘親先回房去,孩兒知道怎麼做。」

    「你卻不該聽你爹爹的。」蕭夫人並不起身,而是把蕭墨軒摟了過來,靠身邊,像是怕別人奪走一樣,「便是封王封候,又怎麼比得上我們一家人一起。」

    「來人。」蕭天馭又咬了咬牙,大喝一聲。門口站著的蕭福,蕭四和劉嬸,一起慌張的推開門,湧了進來。

    「去拿一把刀給夫人。」蕭天馭大聲嚷著,「讓她把我給殺了。」

    「老爺……息怒。」幾個下人,一起戰戰兢兢的倚門站著。

    「沒有刀,毒藥也行。」蕭天馭重重一拳,砸桌上,震得地面都跟著抖了一下。

    這一下,把蕭夫人也嚇到了。止住了哭,愣愣的看著蕭天馭。

    「皇命難違。」蕭天馭像是一頭怒的獅子,「你當只是辭個官,便就沒事了?若是這般可以,我立刻就去。」

    「啪。」的一聲,是蕭天馭把桌上的烏紗帽掃到地上的聲音。

    「不去拿刀也行。」轉頭環視了一圈,見所有人都低著頭,默不作聲,蕭天馭又繼續說道。

    「你且扶侍著夫人先回房去。」蕭天馭抬起手來,指著劉嬸。

    「老爺,夫人也是關心少爺。」蕭福哈著腰,從地上揀起烏紗帽放好,「都是為著家裡好罷了。」

    「夫人,先回房去。」劉嬸的臉,也是嚇得一片蒼白,走到蕭夫人身邊,小聲的勸著,「這些事兒,老爺和少爺自然會拿得主意。夫人這裡,只怕倒是擾了他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