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三卷 第二十三章 地震西北 文 / 諒言

    明嘉靖四十年,月二十日。

    寧夏府,金秋月,田里的麥子一波接一波的翻著金浪,一看便是有了好收成。各村的姓,也收拾好了農具,紛紛湧向田邊,開始了收割。

    寧夏城的城牆上,幾名哨兵杵矛遠望,見四野一片繁忙,臉上也不禁滿是愜意。

    「開春的時候遭了大旱,眼下有個好秋收,等入了冬,大伙都可以過個好年。」寧夏衛的一名老兵,城牆上敲著煙桿,額頭上的眉眼,全都舒展了開來。自個家裡那幾畝田,想都也是收成會不錯。

    「哎……要下雨了?」正巴望著,忽然感覺天慢慢的暗了下來。老兵抬起頭來,向著天上看去。只見適才還白日朗朗的天空,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積起了雲,而且越積越多,漸漸得已經遮蔽住了太陽。

    「又沒起風,哪裡來的雲?」城樓上的士兵,一個個好奇的抬頭望著。

    「卡……」一道閃電,劈開了雲層,直向地上插去。

    城牆附近的樹林裡,一片片飛鳥驚起,紛紛向四處逃去,遠遠看去,也像是一片飄動的烏雲。

    「要下雨了,快來領蓑衣。」寧夏衛的一名吏目,從崗樓上伸出了腦袋,對著城樓上的士兵們喊道。

    「哎,來了。」老兵應了一聲,把煙桿插進腰裡,就要向著崗樓的方向跑去。

    「吱……」過。聲音尖細尖細的,像是一支響箭掠過一般。

    老兵連忙停下腳步,站穩了身子,有些驚慌的向四處看著。

    再往天上看時,只見剛才還黑壓壓的烏雲,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起了變化,說紅不紅,說紫不紫的樣子。尤其是南邊和西邊的天空上,火紅火紅的,像是哪裡失了火一般。

    老兵的心裡,頓時閃過一絲不祥的兆頭,雖然不知道會生什麼,可是心裡卻莫名其妙的慌張起來,像是覺得隨時會有人從身後撲過來把自個抓走一般。

    「卡……卡……卡……」幾乎是轉眼之間,寧夏城的上空突然同時出現了十數道閃電。一時之間,整個天空電光閃閃,驚雷震盪。

    「嗚……嗚……」剛想再抬腳,卻又忽得感到腳下微微一震,緊跟著一陣低沉的轟鳴,不知道是從哪裡傳來的,只耳邊不斷迴響,像是數千支號角同時吹起。

    風,也刮了起來,捲起了地上的砂石,撲頭蓋臉的向著城牆吹了過來,讓人睜不開眼睛。

    「不好,像是要地震。」老兵立刻想起了從前從老人們那裡聽來的傳說,心裡頓時一驚,不禁大聲叫喊出來。

    與此同時,城牆下的水井,也像沸騰了一般的翻湧出來,帶著一股濃烈的硫磺味。

    城裡城外的家畜,像是約好了一般,突然起狂來。大街上,小路上,到處是四處亂奔的貓、狗、豬、牛。

    「地震,地震了。」老兵一陣頭皮麻,立刻扔下手裡的長矛,一邊叫著,一邊撒開腿向著城牆下邊跑了過去。

    城牆上的其他士兵,也感覺到了異常,聽見老兵的喊聲,頓時一個個也大驚失色,跟著向城牆下跑去。

    就士兵們從城牆上奔下,腳剛踏到地面上的那一刻。整個大地,開始顫抖起來。

    「地震啦……」一陣陣淒叫,城裡城外迴盪起來,伴隨著叫喊聲的,是一片片瓦片和梁木墜落地上的響聲。

    老兵瘋了一般的向著空地跑去,卻又一個踉蹌,栽倒地上。抬頭一看,身邊就有一棵大樹,立刻就勢一滾,緊緊的抱住了身邊的大樹。

    「轟……轟……」一陣陣轟鳴聲,不知道是從哪裡傳出來的,耳邊不斷的迴響著。

    老兵死死的抱住了大樹,只覺得自個和大樹,都像往一個無底的深淵裡落。他感覺自己已經再聽不到任何聲音,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些房屋的影子,可再看第二眼時,已是再看不見。

    「啊……」老兵的心幾乎要跳出胸膛外邊,他閉上了眼,十指緊緊扣住,像要死了一般的扯開嗓子,大聲叫喊著。

    以寧夏,固原,莊浪三府為心,半個陝北大地,像是被放到了篩子上邊一樣,不停的顫抖著。

    幾乎同一時間,整個陝西,乃至東至大同,南至成都,西至嘉關,北至塞外的一大片地區,人們都從腳下感覺到了這一陣異乎尋常的搖撼。

    西安和涼州的城樓,也微微的顫動著,城樓上的柱子,出「嘎嘎」的響聲,像是要斷裂開了一般。榆林、懷仁、靖遠衛,屋瓦皆有聲。

    北京,欽天監。

    欽天監裡的監候官,突然聽到身邊傳來「篤」的一聲響動。抬眼看時,卻見地動儀上,朝西的龍嘴裡,落下了一顆圓珠。

    地珠墜落,難道是西邊有地震了?監侯官心裡頓時一緊,可是奏報抵達京城之前,也不敢聲張,只是悄悄的先把珠子塞了回去,尋到了劉世廷,細說了一番。

    因為前任監正年高辭鄉,劉世廷剛接了監正的位子,聽說地珠墜落,卻也是不敢怠慢,立刻派出人手,向西查訪。

    訪騎一路向西,只走到真定,便遇上了從陝西來的八里告急飛騎,寧夏,固原,莊浪三府果然地震了。

    二十七日凌晨,丑時,災情報入永壽宮。

    四盞銅鶴燈上,點著數十支蠟燭,把寢殿裡照得猶如白晝一般。蠟燭燃燒所產生的煙脂味,充斥著整個殿內,讓人有些透不過氣來。

    「寧夏、固原、莊浪等處震。山崩河決,城垣墩台倒塌,寧夏城地裂湧出黑黃沙水,長城亦數處裂丈餘。固原壓死諸苑監牧軍千餘戶,牧馬五餘匹。廣武寺廟傾頹,佛像損壞,城池館舍倒者十之八,壓死人口無算。紅寺堡城亦壞,養正書院、清寧觀、鳴沙安慶寺皆倒塌,永壽塔頹其半。各處衛所、游擊署亦漏不可居。」嘉靖帝悶坐躺椅上,支起右肘撐起了腦袋,黃錦則一邊捧著災報,小心的念著。

    「夠了,不用念了。」嘉靖長歎一聲,左袖揮動,空劃了一道弧線。

    「萬歲爺,須得趕快下旨賑災才是。」黃錦合上奏報,小聲回道。

    「拿什麼賑?叫誰去賑?」嘉靖帝有些不耐煩的站起身來,「是叫朕去,還是叫你去?」

    「老奴立刻去宣幾位內閣大臣過來。」黃錦看著嘉靖帝,微微欠了欠身。

    「唔……」嘉靖搖了一下略有些酸楚的脖子,雙手背到身後,來回走了幾步,又把臉轉向了黃錦,「去,叫他們都來。」

    「哎。」黃錦應著聲,就要退了出去。

    「叫他們來了以後,你便先去歇著,不用等朕了,叫孟衝來伺候著就行。」嘉靖又接著說道。

    「萬歲爺,老奴不累。」黃錦連忙答道。

    「年紀不小了,聽說你夜裡也常睡不安生,該是保重些了。」嘉靖朝著黃錦微微一笑,「朕明個早上可以多睡一會,你不行,那麼多事兒,都要你忙著。」

    「萬歲爺體諒老奴。」黃錦的喉嚨裡微微響了一下,似乎嚥了些什麼東西下去,「老奴從命就是。」

    「去。」嘉靖衝著黃錦揮了下袖子,又坐回到躺椅上,瞇上了眼睛。

    丑時末的北京城,秋涼如水。打開西安門傳出的轟鳴聲,直寂靜的夜色裡傳出老遠。住得離城門近些的人家,紛紛開始猜測是不是朝廷裡又生了什麼大事兒。

    嚴嵩、徐階、袁煒等人接到召令,絲毫不敢怠慢,略收拾一下,紛紛趕了過來。嚴訥其時正值房值夜,卻是比他們早到了一步。

    等進了永壽宮,看到了災報,幾人心裡也都是不禁瞠目結舌。

    「陝西和山西兩省開春都遭了旱,眼下想是也拿不出什麼銀子來賑恤。」嚴嵩放下手裡的折子,低頭回道。

    「那就從太倉調,銀子不夠,朕就是把這座宮殿給拆了,也不能放著這麼大的災情不管,負了君父這個名號。」嘉靖一隻右手,重重的拍椅把的龍頭上。

    「皇上愛民之心,天地可知,萬民可知。」徐階一邊接過話來,「不過好眼下正是秋收時節,雖然遭了這場地震,可地裡的麥谷卻大多未損,只要命陝西的衙門和衛所組織姓和士兵搶收,今年過冬的口糧,應該還是夠的。」

    「不錯。」嚴嵩也跟著點了點頭,「有了糧,便有了一半的命,朝廷裡的壓力,便也少了大半,只要再從太倉裡調一些銀兩,便是夠了。」

    「嗯。」嘉靖聽清了這一席話,心裡也是略鬆了一些,「你們便先安排著,等過兩天震災的細報到了,立刻出。」

    「是。」幾位內閣大臣,齊聲應道。

    「請問皇上,這回又派誰去賑災是好?」嚴嵩並未立刻去安排,而是又開口問道。

    「這樣的事兒,從來都是你們舉薦。」嘉靖帝訕笑一聲,「這回怎麼問起朕來了,難道叫朕派黃錦去?派孟沖,陳洪去?還是叫朕自個去?」

    「皇上誤會老臣的意思了。」嚴嵩連忙又欠身回道,「這回西北的地震,卻是與之前的旱澇災害不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