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首輔

小說博覽 第三卷 第十五章 我亦取義 文 / 諒言

    府,偏廳。

    雖然飯桌上的菜式也算得豐富,蕭天馭卻仍是一副味如嚼蠟的模樣。

    「爹爹難道是心疼那半年的俸祿不成?」蕭墨軒呵呵笑著,對蕭天馭說道。其實,若論起來,蕭天馭半年的俸祿也不過折合現銀幾兩而已,這迎來送往裡的任何一筆,都可以補上。

    「你看這孩子,怎生拿你爹說笑。」蕭夫人笑瞇瞇的看著兒子,卻又嗔怪一聲。手裡一雙筷子動了幾下,幫蕭天馭夾過一塊燒得通紅的肘子,「應房,你確實也該多吃些才是,平日裡也不愛用補品的。」

    「哎。」蕭天馭勉強笑了幾下,又望了一眼兒子。

    「咱家軒兒你且莫要煩他。」蕭夫人見丈夫望著兒子,咯咯笑了兩聲,「疼他的人可多著呢,一會到了晚上,又該有人送煲湯過去了。」

    呃……蕭墨軒頓時被娘親說的有些不好意思。每天晚上,自己那兩個妹妹都合著小香蘭燉上一鍋湯給自己送去,不是燕窩,就是人參的,不吃又怕拂了她們的好意。只是,沒想到娘親也知道了這事兒。

    「蕭墨軒接旨。」一頓飯還沒吃完,只聽見大門口一陣人馬響動的聲音。

    蕭家上上下下,除了那父子兩個,頓時又是一陣慌亂,幸虧蕭福還算鎮靜,連忙安排著擺開了香案。

    蕭天馭雖然沒有慌亂,可是心裡也不禁「咯登「響了一下:難道是於深濟受不住刑,說出了什麼?可那也該來找自己才對啊,怎生是找兒子的。

    轉頭看看兒子,卻見一副滿不乎的表情,又不禁感慨了一下。

    香案還沒擺好,便見馮保捧了一卷聖旨走了進來。見香案還沒擺好,也不急著宣讀,倒是朝著蕭天馭和蕭墨軒點頭笑了幾下。

    見馮保的表情竟似沒有惡意,蕭天馭才放下了心,先立到了一邊,把兒子讓到了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都察院御史,裕王府正字蕭墨軒,忠心一片,朕深感之。特加封正品禮部主事,兼正品裕王府右允,望爾勤勉之。」

    馮保拉著長音,一口氣把聖旨讀完。

    「蕭大人,皇上還召您明個未時入宮。」馮保把手裡的聖旨一收,向著蕭墨軒捧了過去。

    「皇上……為何要加封與我?」蕭墨軒臉上一副詫異的表情。

    「等明個蕭大人進了宮,不就是知道了。」馮保嘿嘿一笑,抬起右袖略抖了幾下,又對蕭天馭拱了拱手,「眼下咱家既然來了,便也不急著回去,蕭主事午可是答應過咱家,一起吃一頓酒的。」

    「有,有。」蕭天馭一邊犯著糊塗,一邊連連點頭。自己這兒子偏又做了什麼事?自個怎麼啥也不知道。

    都察院,倉房。

    子時的已經打過了好一會,整個都察院裡,只剩下一片寂靜。偶爾從倉房的牆角里傳出一陣「唏唏唆唆」的響動,約莫是老鼠跑動的聲音。屋裡一盞豆大的油燈,忽明忽暗的閃著。

    於深濟艱難的挪了下身體,今個下午的時候,蒙歐陽必進「厚待」,挨了三十大板。上回昌平縣裡挨的板子,傷卻是還沒好,下午這頓是傷上加傷,眼下只是移動一分都抽心般的疼。

    豎起耳朵向四周聽了一番,門邊傳來兩陣均勻的鼾聲,兩個雜役已經靠門邊進入了夢鄉。

    於深濟扶著牆,慢慢站了起來,向屋頂望去,又低下頭來,看了看腳邊的矮櫃。

    「這天下,並非只有你蕭天馭一人知曉一個義字。」於深濟嘴裡默默念叨著,從腰間解下繩子,向梁間擲去,拉過兩頭,打成一個死節。

    「迂儒,該死,該。」於深濟淒笑一聲,把脖子向繩套裡伸去,腳下接著一鬆,樑上的木柱和繩間,出一陣「吱吱「的響動。

    緊接著,倉房內又恢復了一片寂靜。

    次日,歐陽必進剛剛走見都察院,便看見兩個雜役爬了過來。

    「大人,大人」雜役的臉上,因為驚慌而顯得有些扭曲,「那於深濟……他死了。」

    「什麼?死了?」歐陽必進心裡也「砰」的一聲炸了開來,「怎麼死的?」

    「昨個夜裡,上吊自的。」雜役一邊看著歐陽必進的臉色,一邊畏畏縮縮的回道。

    「唉……」出乎兩個雜役的預料,歐陽必進沒有立刻作起來,而是頹然的微微閉上了眼,長歎一口氣,「蕭天馭啊蕭天馭,你的命,怎麼

    大。」

    「拖出去埋了,別留都察院裡,晦氣。」歐陽必進無力的揮了揮手。

    「那皇上那怎麼交代?」旁邊跟著的一位御史不禁問道。

    「就說那於深濟自知罪大,畏罪自殺。」歐陽必進也不再回頭,只是拖著腳步向公房內走去。

    紫禁城,永壽宮。

    雖然四門八窗緊閉,但是由於殿內四處都放置了大塊的冰格,所以倒並不顯得炎熱。

    嚴嵩和徐階二人,嘉靖面前正襟而坐。

    「嚴卿上的折子,朕已經看過了。」嘉靖的心情顯得格外的好,「便依你所奏,蘇州、松江、杭州,嘉興和另外幾個受災的府,今年秋季的賦稅,就免了。七府今年所得的例贖罰銀,也俱留充賑,與民修補。」

    「皇上隆恩,定叫江南姓知曉。」嚴嵩和徐階似乎沒想到嘉靖會答應的如此爽快,心裡也是一陣驚喜,立刻長身拜下。

    「萬歲爺,蕭大人已經到了。」正說話間,黃錦走進來稟報,「是否讓他殿外候著?」

    「不用了,議的也都是些公事兒上的明帳,他來了,興許還能幫著聽聽。」嘉靖微微揚了下頭。

    「是。」黃錦應了一聲,走到門邊,對著幾個小太監輕語了幾句,又回身站到了嘉靖身邊。

    蕭大人,是哪個蕭大人?嚴嵩把這番話聽耳裡,心裡不禁動了一下。等到看見一邊的小太監又搬來一個凳子,放一邊的時候,他心裡是略微顫抖了一下。

    「臣蕭墨軒,參見吾皇萬歲。」寢殿門外,傳來一陣氣十足的聲音。

    「蕭卿且這兒先坐著,朕稍後有話問你。」嘉靖微笑著朝著蕭墨軒點了點頭,示意他先坐下。

    嚴嵩又一次被震驚了,皇上身邊伺候了二十年,曾幾何時見過皇上對一位臣子如此和悅的笑過,即使是議事的時候,居然也不避諱。

    「你們且接著說。」嘉靖回過頭來,又看著嚴嵩和徐階。

    「啟奏皇上。」徐階見嘉靖果然沒有避諱蕭墨軒的意思,又起身拜道,「三十年的時候,因為太倉裡的虧空,曾經把河南和湖廣兩省裡,八個州府的賦稅預征到了今年。請問皇上,今年這八個州府的秋稅,是否也應該免了?」

    「這……」嘉靖不禁略皺了下眉頭,「若是把這八個府的秋稅也免了,那今年太倉裡的銀糧,可夠得用?」

    「興許夠罷。」徐階不緊不慢的答道。

    「興許?」嘉靖的臉上不禁浮起一層慍色,「朕把這麼大一個朝廷交給你們去打理,怎可用一個『興許』來說話。」

    「臣知罪。」徐階見嘉靖心裡生了不悅,連忙伏下身去。

    「嚴嵩。」嘉靖又把目光投向了嚴嵩,「內閣是你當著家,這個帳,你可算得清楚?」

    「回皇上的話。」嚴嵩略想了一下回道,「太倉裡的糧食,眼下倒還算是夠。只是銀錢這邊,即便是徐大人說的那幾個州府的稅銀不免,怕也是不夠。」

    「加上今年,已是連續三年虧空了。」嘉靖微歎一口氣,略閉上了眼,「你們可算過,這些銀子都花了哪?又有哪裡能少用些。」

    「朝廷和各地藩王的例銀,京裡大小官員的俸祿,南邊和北邊的軍餉和軍用,還有幾個受災省份的賑災,這些都是免不掉的。」嚴嵩說到這裡,略頓了一下,卻又繼續開口說道,「還有皇上修的兩座仙觀,去年和今年也各花去了白銀二十多萬兩。」

    「這算來算去的,怎生又算到了皇上頭上?」嘉靖還沒有說話,一邊的黃錦倒是先開了口。

    「讓他繼續說。」嘉靖左手一揚,止住了黃錦。

    「糧物暫且不提,只銀錢這邊,今年內閣和戶部年初的預算是白銀一五十萬二兩三千,可眼下才到了八月份,便用去了一二十萬兩。原本預算的太倉入稅有一七十萬兩,可沒想到江南一場大水,今年的歲入,怕是只有一三十萬兩。」嚴嵩低著頭,小聲回道。

    「唔……」嘉靖長出一口氣,眉頭緊鎖。

    「臣等無能,不能為皇上分憂。」嚴嵩和徐階一起又跪下身來。

    「啟奏皇上,臣倒是有一策,不知可否。」一直坐一邊的蕭墨軒,忽然也跪下身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