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朝美好生活

卷三 風起雲湧 第190章 知音客 文 / 方景

    第190章知音客

    早朝完畢,群臣議論紛紛的沿著潔白如玉的甬道返回官署,對於聖上命朱祐桓裁撤多達二萬太監的旨意,意見不一。

    絕大多數的文人自是樂觀其成,一來和自己無甚關係,二來文官和宦官之間天生不對付,反正歷朝歷代,不是東風壓倒了西風,就是西風迫使東風臣服。

    萬安和劉吉走在最後面,親密無間的小聲交談,不時笑出聲來。對於此事權當笑話來看,陛下搞出這些與自己官位沒有什麼威脅的舉措,反正辛苦的是宮裡貴人,適才都欣然點頭。

    自從朱祐樘登基後,二人先是聯手罷官迫使帝王求和,又一同壓下皇帝幾次提拔大臣入閣的建議,一時間被滿朝文武刮目相看,大有漸漸架空帝王,把持朝政的跡象。

    途中劉吉提到朱祐桓命人堵在刑部門前,暴打張氏兄弟的事,又說道最後被王恕正巧逮到。

    「據傳事後朱老六被王恕叫進屋裡,好一番訓斥,呵呵,這二位今後要是針尖對上麥芒,那就有樂子瞧了。」

    劉吉頗有些幸災樂禍,萬安則喜道:「妙天不怕地不怕的瘋狗王恕,對上不怕天不怕地的六爺,好事」

    「坐山觀虎鬥?哈哈」

    當下二人相視而笑,樂呵呵的一同走到位於乾清宮前面的側殿,吩咐刀筆吏送上茶水,也不搭理政務,悠閒自在的聊起天來。

    不一會兒,吏部右侍郎徐浦大步走進來,滿臉怒氣的質問道:「本官送來的奏本,聖上已然准奏,為何二位相公遲遲不肯票擬?」

    萬安瞅了他一眼,慢悠悠的道:「今年你吏部報上來的陞遷名單,有多不實者,其中可有一位名叫李山泰的?」

    徐浦忍著氣,拱手勢力,回道:「確有此人,李山泰乃是去年二甲進士,赴任甘州知縣一年來,大力扶持漢民興修水利,開墾荒田,深受當地士紳讚譽。而甘肅急缺此等能吏,因泉州府多年未設置流官,是以吏部商議,不經三年考核而陞遷他為泉州知府,事出尋常,還望二位相公明察。」

    萬安不屑的撇撇嘴,說道:「你可知那李山泰乃是何人?」

    徐浦對此如數家珍,當即說道:「山東泰安人,早年幾次進京,皆因得罪過您而不得中舉,名落孫山。」

    啪萬安重重放下茶杯,怒道:「老夫豈是此種小肚雞腸之人?早年李山泰持才傲物,諷刺朝政,是以老夫有意磨礪於他,去年還不是高中金榜?」

    徐浦心中冷笑,去年秋闈你萬安一味巴結六爺,自然不敢追究昔日恩怨。現今地位穩了,馬上計較當年事來。

    萬安心知肚明徐浦在想什麼,沉聲道:「老夫一心為公,誠然李山泰政績昭著,但他和宗室多有牽連,斷不能輕易提拔。不單單是他,你名單上提拔的大多是些毫無資歷的新進之人。老夫問你,放著一干德才兼備,資歷足夠的官員,為何不用?」

    徐浦目無表情,冷冷的道:「都是些為官數任,毫無建樹的庸官,尤其是花錢買官做的那些小人,不但不能陞遷,必須都得罷官回家。」

    「放肆」萬安大怒,指著他罵道:「你一個區區吏部侍郎,有何資格大言不慚?今後不許你徐浦進文華殿,來人,把他攆出去。」

    「呵這是演的哪一出?」

    突然外面傳來戲謔聲,唬的萬安和劉吉表情一變,暗道這位煞星怎麼跑來了?趕忙起身相迎。

    來人不是別人,自然是朱祐桓無疑,他還從未踏足過大明朝的中樞,不時的四下觀望,身後跟著幾個小公公,人人抱著一個竹樓。

    瞧見兩位相公滿臉笑容的迎出來,朱祐桓背手而立,坦然接受閣臣的問好,笑道:「呦,徐侍郎也在,來來,諸位大人都坐。」

    一來就反客為主,萬安和劉吉彼此對視一眼,隱隱覺得有些不妙,可他二人都知不能得罪朱祐桓,強忍著不快,遂含笑就坐。

    徐浦上前施禮,說道:「本官政務繁忙,沒時間陪六爺和各位大人喫茶,告辭了。」

    「慢著」朱祐桓板起臉,抬手指著他,不容置疑的道:「你坐下,聽我講完笑話再走不遲。」

    「是」徐浦倒也痛快,馬上尋了個椅子坐下,臉上並沒有不滿神色。

    四周官員都不以為怪,他們心裡有數,徐浦乃是聖上身為太子時的心腹之臣,一向和朱老六的交情不錯。何況剛才據理力爭的還是李山泰,好像就是朱老六的身邊人。

    「這就對了,公務雖然繁忙,可也不差吃杯茶的光陰。」

    朱祐桓笑吟吟的吩咐上茶,眉飛色舞的笑道:「這些日子無所事事,怪沒意思的,你們素來知道我的為人,不喜逛青樓,吃花酒,不喜應酬,平生最好的就是看書,尤其是那些野史戲說類的,讀來比正經詩書有意思多了。」

    所有人都笑著點頭,就連徐浦都連連點頭,身為文人雖然瞧不起那些雜書,但閒暇時看一會兒消磨時光,無疑比四書五經吸引人多了。

    再說以眼前這位爺的身份,莫說是看些雜書,就是天天看『百戲圖』又如何?以人家的身份,不去青樓,不和一群狐朋狗黨成天吃酒胡鬧,調戲良家,在京城一干貴族紈褲公子中,那已經是殊為難得的正經人了。

    雖然都點頭同意,卻是無一人敢出言附和,畢竟野史之類的雜書,一向被士林視為旁門左道,尤其是一些落魄文人所著的荒誕歪史,多有濃詞艷曲,荒淫不堪之處,被人鄙夷。

    相反也有一些文人擅長丹青,畫些閨房男女樂事賣與富戶為生,卻被士林戲為雅事,其實時下大多文人並不在乎談論些津津樂道的風月事,倒是一些名儒對此深惡痛絕。

    在場都是什麼人?都是自詡為儒家正統的孔聖門徒,所謂飽讀聖賢書多年,豈能自降身份的去附和這個?想都別想。

    朱祐桓依然眉飛色舞,連連讚歎道:「從小到大看的書多了,這時日久了,難免會淪落到沒書可看的淒慘地步。這日子就過的艱難了。」

    所有人又一次點頭同意,人人一副心有慼慼焉的表情,沒書看的日子多無聊,恐怕沒人比他們更能體會的清楚了。年輕時還好,依紅偎翠,和好友飲酒聚會,可一旦做了高官,年紀又大了,很多事都力不從心,唯有拿起書來解憂了。

    朱祐桓繼續說道:「滿京城的書局我都派人搜遍了,可哪裡還有好書?鬧得我真是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可巧今日去了乾清宮,你們猜怎麼著?」

    徐浦一愣,起身急道:「六爺慎言,乾清宮乃是陛下寢宮,休要胡說。」

    「哎此話差矣。」萬安笑瞇瞇的反駁道:「陛下畢竟也是年輕人,又未成親,看些雜書又何妨?老夫對此事非常贊同。」

    劉吉笑著伸手安撫徐浦,說道:「看看無妨,此事於國有益,眼看陛下就要大婚,諸位同僚,無後為大啊」

    「是,二位大人說的是。」在場官吏紛紛附和。

    「你們」徐浦氣的險些暴走,他不是拘泥不化之人,要是換個場合,或許也能同意,但眼前這幫傢伙都是什麼人,堂堂閣臣,豈能贊同帝王不務正業,看那些玩物喪志的雜書?

    朱祐桓沒理會暴怒如雷的徐浦,對著一干興致勃勃,準備偷聽帝王八卦的無良官員,喜道:「看來你們都猜到了,我還真找到夢寐以求的神書,最妙的是,不單單是一本。」

    說完獻寶似的回頭一招手,朱祐桓興奮的叫道:「拿上來,給諸位大人開開眼界。」

    身後立著的小公公,立時端上來三個竹簍,眾人抬頭一瞧,咦哪裡是什麼書籍,而是滿滿的奏疏。

    但見首輔萬安的臉色刷的一下,變得好似豬肝般的褐紅色,冷汗瞬間從頭上冒了下來。

    朱祐桓看都不看他,笑嘻嘻的拎起一本,讚歎道:「神書啊神書,妙,妙哉」隨手把奏疏扔給身後的小公公,那小公公當即展開念道:「臣敬獻陛下一枝藥,乃上古老君煉就,王母傳方。據遊方仙人所言,非人不度,非人不傳,專度有緣,陛下九五之尊,大明天子,自然有福受之。

    此藥神效,形如雞卵,色似鵝黃。三次老君炮煉,九九八十一年開爐。比金玉豈換?比萬金何貴?任你腰金衣紫,任你大廈高堂,任你輕裘肥馬,任你才俊棟樑,可歎腰間無力,縱然封侯封王,亦無做人之趣。

    今日臣費盡心血得此神丹,使吾帝王從此笑傲天下蒼生,蔑視世間偉男子。只需托此丹於掌內,就可飄然身入洞房。從此洞中春不老,物外景長芳;玉山無禿敗,丹田夜有光。一戰精神爽,再戰氣血剛;不拘嬌艷寵,三千美紅妝,交接從悟好,徹夜硬如槍;久服寬脾胃,滋腎又壯陽;百日鬚髮黑,千朝體自強;固齒能明目,陽氣愈健強。一夜歇十女,其精永不傷;老婦翠眉蹙,娼婦不可當,快美終宵樂,春色滿蘭房,獻於知音客,永做保命方。」

    隨著小公公悠揚頓挫的尖細嗓音,朱祐桓悠然神往的歎道:「果然是知音客,陛下泉下有知,也該死而瞑目了。」

    在場之人早就悚然變色,此刻更是嚇得急忙後退,低著頭再不敢言語半句。

    不問可知,人人都清楚此乃哪位『知音客』寫的,坊間對此流傳的各種傳言實在是太多了,紛紛抬頭偷看首輔大人的臉色,但見此刻的萬相公,就好比打了雞血一樣,通紅的無地自容。

    對於這檔子無恥之極的醜事,誰都唯恐避之不及,哪怕是心腹之人,門生故吏,在此面前都得遠遠躲開。就連萬安的「親密戰友」劉吉,也沒事人似地兩眼望天,這種骯髒事,誰敢替你求情?

    那小公公依然繼續說個不停,朱祐桓含笑抬起手,說道:「你羞辱了堂堂宰相,罪該萬死,吩咐下去,宮裡但凡認得字的公公,全都寫到遣散名單裡,往後不許太監讀書識字,這太監嬪妃不得干政,乃是祖宗立下的鐵律」

    光噹一聲,朱祐桓一腳踢倒茶桌,寫滿房中秘術的奏疏落了滿地。

    萬安面如死灰的緩緩跪倒,一點點把奏疏揣入懷裡,哪怕是他根底再深,地位再穩固,黨羽再多,遇上封建士大夫最碰觸不得的lun理綱常這條高壓線,此刻一樣如同待宰羔羊般的茫然無助。

    在場之人比如劉吉,面上道貌岸然,實則背地裡一樣男盜女娼,這方面的東西,這些年也沒少給成化帝送去過,小心肝砰砰亂跳,膽戰心寒的哆嗦著,面上還得裝作一副大義凜然,一副絕不與你萬安同流合污的堂堂正氣。

    朱祐桓平靜的看著萬安,最終冷冷的吐出兩個字。

    「快滾」。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