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三卷 五大臣時代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宗藩制度改革 三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二百一十八章宗藩制度改革三

    直等到曹化淳一行人的身影遠遠的消失在東廠門外,魏忠賢才停止了叫喊,站直了身體。「你這閹貨,若不是咱家前兩天剛剛接到了一個消息,還真的掉到了你的圈套裡。」魏忠賢的臉上浮起一絲狠厲,牙齒更是咬得咯吱做響,「不過,現在你就看著咱家大發神威,立下遊說福王的大功吧。」

    雖沒有得到宮裡的消息,可魏忠賢用腳後跟也能想清楚,肯定是曹化淳乘機在皇上面前給自己上了眼藥,才給自己討來了這吃力不討好的活計。可魏忠賢卻想不明白,皇帝為什麼要順了曹化淳的意思,將這樣的難題交給自己。

    難道是皇上在敲打我?還是皇上真正的偏向了曹化淳?魏忠賢的心裡一陣糾結,可怎麼想也想不明白。最後,魏忠賢無奈的自嘲道:「總不會是皇上信任我,知道我有能力遊說福王爺吧?」

    可不管怎麼說,曹化淳已經傳了旨意,要自己去遊說福王爺,自己就非去不可。去了沒遊說成功,是能力問題,可不去遊說,那就是態度問題。哪怕聖旨是假的,自己也要去走上一趟。

    這一點,魏忠賢把握的很清楚。因此,曹化淳前腳剛走,魏忠賢便換了衣服,帶著人出了東緝事廠。只不過,魏忠賢卻並沒有直接去拜訪福王爺,而是去了壽寧公主府,向壽寧太長公主遞了求見的帖子。

    好不容易盼到福王爺進京,一家人團聚,壽寧公主也想和鄭太妃、福王爺多聚一聚。可無奈朝中事多,宗室制度改革的事情鬧得飛飛揚揚的。為了不讓小人抓住自己兄妹的把柄,招惹來是非,壽寧公主在和福王見過一面後,就不得不委曲求全,呆在公主府內閉門不出,等候事態平息。可饒是如此,禍星還是來到了公主府上,給壽寧公主帶來了一個震撼的消息。

    「公主,怎麼不見你貼身的那個趙嬤嬤呢?」公主府的客廳上,魏忠賢大馬金刀的坐著,完全是和壽寧公主分庭抗禮的姿態,說出的話更是咄咄逼人。也難怪魏忠賢如此囂張,作為皇帝的親信太監,又手握著東廠這一利器,魏忠賢自然有資格在一些閒散宗室面前耀武揚威。而壽寧公主在宗室中地位雖高,可就憑她是鄭太妃所出這點,就使的她不敢和魏忠賢這樣的皇帝寵臣對抗。

    不過,魏忠賢也是成精的人了,也知道做事囂張、惹人嫉恨的壞處,平日做事雖說不上謙遜有禮,可也會給人留三分餘地。至於今天這樣,硬生生的打上壽寧公主的門,魏忠賢確實另有目的。

    「趙嬤嬤啊,」壽寧公主嬌美的臉上閃過一絲慌亂,卻清晰的落入魏忠賢的眼中,「趙嬤嬤年紀大了,想回家鄉過幾天舒坦日子,本宮就准了她離去……」

    「是她一個人走得嗎?」魏忠賢問。

    「不是,是她的侄子接她走的。」

    「那就對了,」魏忠賢拉長了聲音,「好讓公主殿下得知,這位趙嬤嬤在回家的路上招了賊,被人勒死後扔到了河裡。」魏忠賢盯著壽寧公主驚恐的臉,一字一頓的說道,「殿下可要去看看趙嬤嬤姑侄的屍體,也好和他們道別一聲?」

    「大膽,」壽寧公主終於想起了自己的尊貴身份,她用力的拍了把桌子,尖聲叫道,「魏忠賢,到底是誰給了你這麼大的膽子,竟讓你膽敢如此羞辱本宮……」

    「殿下息怒。都是奴才不好,還望公主不要氣壞了身子。」魏忠賢口中說著討饒的話,臉上卻毫無半點討饒的神色,相反,他還大模大樣的端起茶杯,美美的喝了一口。

    「你,」

    壽寧公主氣的臉色發青,用手指著魏忠賢,卻說不出話來。

    「好了,殿下已經罵過奴才了,也該聽聽奴才的來意了。」魏忠賢喝完茶水,隨手放到了桌子上,抬頭看著壽寧公主,淡淡的笑道。

    壽寧公主的臉色如同開了顏色鋪似的,剎那間變幻了無數次,可就在丫鬟宮女們覺得,公主將要發火的時候,壽寧公主卻突然平靜了下來。

    「你們都給本宮出去,」壽寧公主將屋子裡的人全部趕了出去,才瞪著魏忠賢,忿忿不平的說道,「說吧,你到底是什麼意思?」

    「奴才這次前來拜訪殿下,是向公主求救而來,」魏忠賢毫無半點求人的樣子,哪怕自己對面是皇帝的親姑母,大明數得著的頂尖人物,「朝廷剛剛制定了新的宗室制度,亟需宗室出面支持。奴才僥倖得到皇上厚望,領了遊說福王爺的重任……」

    「福王是福王,本宮是本宮,魏公公若想遊說福王爺,那就請出門向左,要不了多遠就是福王爺的住地。至於本宮,」壽寧公主柳眉倒豎,「從不管朝堂上的事情,魏公公是找錯人了。」

    魏忠賢頓時無名火起,這個婆娘竟然還嘴硬,竟然還給臉不要臉。魏忠賢再也不想給壽寧公主留半點臉面,他冷冷的說道:「難道殿下忘了,趙嬤嬤姑侄的屍首,還在我東廠大院裡面躺著的……」

    「咯咯咯咯,」壽寧公主發出了一連串的狂笑,「魏忠賢,本宮就是下令打死了兩個奴才,那又如何?你就是告到皇上面前,本宮也不過是受到一頓訓斥,你又奈何的了本宮?」說完之後,壽寧公主覺得還是不夠證明自己的清白,便接著說道,「本宮原本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給魏公公點面子,就任憑魏公公敲詐勒索,想花錢免災。可本宮萬萬沒有想到,魏公公竟然想挾制本宮,讓本宮干涉政務。」壽寧公主冷冷的哼了一聲,「本宮可不傻,本宮寧願受皇上訓斥,也不授人與柄,落個干涉政務的罪名。」

    魏忠賢這才明白過來,自己面前的這個女人可是萬曆皇帝和鄭貴妃最寵愛的女兒,一度是朝廷的風雲人物,又豈是自己三言兩語所能輕易打動的庸俗女人。

    想了想,魏忠賢便換了種方式。

    「公主殿下真是深明大義,當為後世公主的楷模。不過,」魏忠賢換上一個笑臉,先將壽寧公主誇了一通,緊接著話鋒一轉,卻又站在公主的立場上給壽寧公主講解起來。「萬歲爺受外臣逼迫,不得不改革宗室制度,以至於宗室的利益受到了一些損害。不過,」魏忠賢不愧是皇帝的忠犬,三言兩語就將改革宗藩制度的責任推到了大臣、宗室身上。「落到現在這番田地,其實也怪那些宗室子弟沉不住氣,打了方閣老導致形勢大變,否則按照皇上當初的心思,宗室的俸祿將會有極大地增加。」

    幫皇帝推卸完責任後,魏忠賢接著講道:「新擬定宗藩制度雖有些不足,可也是萬歲爺費了好大力氣才和外臣們爭來的。說句不客氣的話,但凡能維護的宗室利益,萬歲爺都幫著爭到了。可是呢,宗室們分處各地,得到的消息難免有所偏僻,對萬歲爺也會有所誤會。這個時候,萬歲爺就需要人來幫他一把,幫著穩定下宗室。而福王爺德高望重,正是不二人選。」

    「奴才知道,福王爺對萬歲爺又有點誤會,一直都不想參與政務。可奴才也知道,」魏忠賢信口開河,「萬歲爺對福王爺一直都有著親近之心。別的不說,太妃娘娘一直養在宮中,公主殿下也時常進宮面聖,皇上對太妃娘娘如何,對公主如何,公主心中也應當有數。」看到壽寧公主有些意動,魏忠賢急忙乘熱打鐵,「按照新的宗藩制度,皇上將會選拔一批宗室進入資政會,以備萬歲爺咨詢政務。難道公主殿下就眼睜睜的看著福王爺和皇上心結難去,一輩子擔心受怕,悶悶不樂嗎?」

    壽寧公主一怔,頓時就想起了前不久見到福王時候的情景。

    福王兄還不到四十歲,可已經蒼老的厲害。為了讓皇帝放鬆對他的戒心,更是強迫自己花天酒地,無惡不作。以至於短短幾年時間,便吃成了一個大胖子。走起路來,還要人幫忙托著肚子,否則就寸步維艱。

    可如果幫皇帝出頭,去支持宗室改革方案呢?壽寧公主仔細盤算起來。

    毫無疑問,一旦幫皇帝出頭,去支持宗室改革方案,必定會得罪不少宗室。可大明的宗室本就是養豬,根本沒有半點權利可言。皇兄即便是得罪了他們,也無傷大雅,受不了半點損失。相反,由於和宗室交惡,還有可能讓皇帝放心,這可比福王兄山吃海吃糟蹋身體強多了。

    至於皇帝是否過河拆橋,壽寧公主覺得,皇帝一向重視手足感情,這可是自己親眼所見。只要自己和福王王兄對皇上沒有威脅,皇帝自然不會多事。

    想到這裡,壽寧公主終於下定了決心。

    「這件事,本宮知道了,」壽寧公主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個極其難看的笑容,「等有了合適的機會,本宮自然會去遊說福王王兄。到時候,你們東廠的番子不要大驚小怪才是……」

    壽寧公主心中有氣,自然想刺魏忠賢一下。

    可魏忠賢卻哈哈一笑,「如此就多謝殿下了。」頓了頓,魏忠賢卻又從桌子上拿起了一幅畫,這是他來時帶來的。將畫展開後,魏忠賢笑道,「公主殿下,畫上的這個人被稱為趙爺,是當初污蔑皇后娘娘的幕後元兇。當初王公公奉皇上之命,讓那孫二口述,畫出了這幅畫。」魏忠賢將畫捲好,推給了壽寧公主,「公主見多識廣,若有閒暇不妨幫著查找一下。」

    見壽寧公主臉色鐵青,魏忠賢更是笑得歡暢,「萬歲爺的旨意是背地裡查,不許鬧得滿城風雨,公主殿下查訪的時候,不妨也多多注意一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