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三卷 五大臣時代 第一百一十三章 勸慰 許諾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一百一十三章勸慰許諾

    在宮女的攙扶下,張嫣笨拙的挪進御書房。方一進門,就看到朱由校正在那裡愁眉不展的坐著,臉上滿是沮喪、不甘的表情。張嫣心中一陣刺痛,忙輕輕叫了聲,「陛下」。

    朱由校從沉思中驚醒,卻看到皇后正怯生生的站在那裡,看著自己的目光滿是憐惜。朱由校不由得感到心中一陣溫暖,忙起身迎了過去,「……你怎麼來了?」

    「已經午時了,」張嫣指指外面的日頭,「卻一直不見陛下回去用膳,臣妾便過來看看。」

    「用膳?」朱由校心知肚明,這是皇后得了消息,知道自己發了脾氣,心情不好,特意來勸慰自己。便強笑一下,「好,我們這就去用膳。」

    飯桌之上,一如既往的擺著四菜一湯。兩葷兩素,外加一個清湯,都是尋常菜餚。帝后二人,如同民間夫妻一般,相對而坐。

    這四菜一湯,是朱由校即位後,有鑒於國用不足、朝廷災害連年而立下的規矩。他試圖通過這種手段,提倡節約,喚起朝臣對災害的重視。大婚之後,張嫣得知此事,也是夫唱婦隨,每餐只用四菜一湯。唯獨在懷孕之後,才在朱由校的極力提議下,增加了一些滋補品,卻仍是維持四菜一湯規格不變。

    朱由校心中有事,草草的吃了幾口,便放下筷子,呆呆的看著張嫣用膳。

    張嫣吃了幾口,卻發現不對。忙抬頭問道:「……陛下,可是飯菜不合口味?」

    看著即將臨盆的妻子,朱由校卻突然覺得一陣愧疚。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都提倡孕婦要補充營養,可自己貴為皇帝,卻讓心愛的女人陪著自己受苦。這讓自己,於心何忍?

    朱由校只覺得心情一陣激盪,卻一把抓住了張嫣的手,「寶珠,讓你跟著朕,受苦了……」

    突然被皇帝抓住自己的手,又親暱的喊著自己的小名,張嫣只覺一陣害羞。有心想嗔怪皇上兩句,卻被皇帝的話給嚇了一跳。

    醒過神來,張嫣連忙回道:「陛下,你說哪裡的話?臣妾能侍奉皇上,可謂幾輩子修的福分,又那裡會吃苦呢?」

    聽了妻子善解人意的話語,朱由校卻覺得愈加氣悶。他生氣的指著桌上的飯菜,對張嫣喊道:「你知道嗎?這些飯菜,只是那些豪門世族家的傭人吃的……」

    張嫣的心不由得便沉了下來,她雖知道皇上今日心情不好,和工部王佐發了脾氣,卻不知道其中原因。見皇上提起那些豪門世族,更是不解其意,只好耐著自己性子,對皇帝進行勸解。

    「陛下說哪裡話?臣妾未出閣時,這些飯菜,可是極難吃到的。」張嫣巧笑嫣然,還故意撅著嘴,向朱由校好奇的問道:「陛下說,那些豪門世家,他們的僕人就吃這麼好的東西。那他們的主子,又該吃什麼啊?」

    「你呀……」看張嫣耍寶,朱由校一陣搖頭苦笑,卻不願告訴她,即便是這宮中的高品太監,在宮外的吃穿用度也遠遠出乎她所想像。

    不過,朱由校卻知道張嫣所說不假,她的娘家雖在開封府稱得上富裕,可和江南比起來,也就是一普通農戶。要知道,在江南富庶之地,平常人家便可供應起讀書,而北方,卻要中等地主,才能勉力支撐。這南北方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

    見皇上平靜下來,張嫣忙苦口婆心的勸道:「陛下既有意做個聖道明君,臣妾陪著吃點苦怕什麼?再說了,這些飯菜都是宮中御廚所作。外面那些人,還不知道多麼羨慕咱們呢……」

    朱由校看著張嫣,長長的歎了口氣,總算接受了這番勸解,可心中,卻還是對張嫣充滿了愧疚之情。

    「……國丈那裡,最近可好?可曾在銀錢上遇到什麼困難?」朱由校思慮再三,最終才艱難的開了口。

    要知道,張嫣生父張國紀,現在的官位還是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從一品。這還是兩人大婚時,朱由校賜予的官位,好讓張嫣備嫁。而兩人大婚後,張嫣內斂守禮,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的家人,更不會開口為自己父親求官。而朱由校處於一些考慮,也一直裝著不知。

    聽皇上突然提起自己父親,張嫣心中浮起一陣淡淡的喜悅,知道皇上必有恩賜,卻不好表露出來。只好淡淡的應道:「……家父生性喜歡清靜,嗜好讀書,向來不喜歡應酬。這應酬少了,俸祿自然夠用。」

    朱由校聞言,不由得一陣苦笑。皇后,這是在抱怨啊……不過,這張國紀張國丈,貿然從祥符那小地方,來到京師這一等一的繁華之地,卻沒有迷花了眼,給自己、給皇后惹來麻煩,倒也難得。

    朱由校想了想,便對張嫣說道:「朕想著,等你產下皇兒之後,給國丈封個爵位。你說,這爵位加什麼好呢?」

    張嫣一愣,頓時喜上眉梢,連忙起身向朱由校微微欠身,以示謝意。「陛下恩賜,臣妾哪敢多嘴,這名字還是皇上取吧。」

    朱由校故意把臉一板,生氣道:「你明明知道朕讀書少,想考考朕不是?把朕惹急了,朕就胡亂封一個給國丈。嗯,」朱由校故意尋思道:「朕要琢磨著,找一個既不好聽,又不順口的給國丈。這要起個什麼名字呢?」

    張嫣哪裡肯依,連忙討饒。一番玩笑打鬧後,張嫣倚在朱由校懷裡,嬌聲說道:「……臣妾祖上本是太康望族,後來因故遷徙到開封祥符縣居住。家父一直以此為憾,想要遷回太康,卻未嘗所願。」

    朱由校會意,「那好,朕就封國丈為太康伯,如何?」

    張嫣連忙代父謝恩。心中卻是一陣放鬆,這樣,總算能擋住那些人的嘴了吧。可心中,還是一陣擔憂。自自己進宮以來,便有大量族人來投,使父親煩不勝煩。一些貪婪之徒,見得不到什麼好處,便在那裡胡說八道,說自己並不受寵,才導致父親不曾進爵……

    『如果,那些族人知道父親封爵,會不會得寸進尺呢?』張嫣擔憂的想道。

    看著妻子平靜卻稍帶有興奮地面孔,朱由校悄悄的鬆了口氣,又開口承諾道:「……等過兩年,朕再給國丈安排一個差事。」

    不料,張嫣卻拒絕了。

    「陛下不要為臣妾操心,」張嫣搖了搖頭,「……這歷代皇親,莫不是樹大招風,被那些求名之人死咬著不放。」說著,還調皮的一笑,「陛下要是想加恩家父,還是多賞他些書吧。」

    朱由校聞言一陣苦笑,按下這事兒不提,可心中卻自有盤算。終不能,別家的勳貴,都能享受榮華富貴。自己的岳父,卻只能貧困度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