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三卷 五大臣時代 第一百一十一章 工匠 二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一百一十一章工匠二

    因河工事關重大,王佐便把全部精力用了上去。每日裡,在皇宮、內閣以及工部衙門之間跑來跑去,忙的不可開交。

    畢竟,這才是工部正職,也是最來錢、最能撈政治資本的行當。對那小小的軸承,以及微不足道的李順,王佐早已忘了個乾淨。

    直到這日,二月初一。王佐隨同管部大學士解經邦覲見,聽皇上問起軸承之事。王佐這才猛然想起,急匆匆的返回衙門尋找李順。

    「什麼?李順去皇陵了?」王佐氣的臉色發青,直勾勾的盯著趙賜。

    趙賜嘻嘻一笑,「是啊,李順想藉著修皇陵,給自己撈點好處,我總不能攔著不讓啊。王大人,你說是不是?」

    見趙賜如此明目張膽的拆自己的台,王佐氣急而笑,「好好好,趙所正關心下屬,真是本官楷模。」

    「那倒不敢當,」趙賜嬉皮笑臉的看著王佐,嘲弄道,「趙某只是喜歡提攜後進罷了。」

    王佐哪有時間陪他閒扯,一邊打發人去工地上叫李順,一邊對著趙賜諷刺道:「……你就不怕李順學會了,頂了你的飯碗?」

    趙賜的笑容一僵,卻滿不在乎的笑了,「李順雖然聰明,可能想跟我比,最少還要再學十年。可十年後,我都不知道自己會在哪裡,怕他個俅啊。」

    王佐一陣無語,卻知道趙賜無兒無女,卻又技藝精湛,在工部純粹是個滾刀肉的角色,自己拿他根本沒有辦法……

    無奈之下,王佐只好對趙賜視而不見,等了李順回來,便拉著他詳細詢問。

    「大人,」見王佐如此看重這軸承一事,李順心中暗暗叫苦,連忙解釋道:「……這工地上工期又緊,傢伙事兒又不湊手,實在不曾做出幾個。」

    「本官知道,」王佐的臉色陰晴不定,卻知道這不是李順的過失,「這軸承需要大批量製作,你便是做上一百個,一千個也不頂用。關鍵是,你能找出方法,大批量製作。」

    李順的心剛放下,卻又提了起來,他看著王佐,為難的解釋道:「這軸承看似簡單,卻極為精密。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殘次品。而且,」見王佐臉色愈加不善,邊小聲回道:「為了能保證使用,這軸承必須要用金屬,這打磨上便要費些功夫。」

    王佐只覺一陣頭疼,卻無計可使,只好帶了李順,到乾清門前求見。

    「你是說,這軸承打磨不易,容易出錯?」看了一眼李順,見他正恭恭敬敬的跪在那裡,朱由校便好奇的問道。

    「啟奏陛下,是的。」生平第一次見到皇帝,李順早已喜得不知身在何處,聽皇上問話,忙大聲回道。

    到大明這麼長時間了,朱由校還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大明的工匠,也覺得很新鮮。見李順緊張,便笑著安慰了兩句,又問道:「這軸承生產時,都有哪些困難?你就給朕好好講解下吧。」

    「是,」李順強壓著心中的激動,大聲回稟道:「這種軸承,極為精巧,磨製時稍不留神,便會造成尺寸過大或過小,不能使用。然而,這還不是最困難的地方……」

    見李順講到一半,卻偷眼看向自己,朱由校頓覺好笑,便笑道:「講,不必有絲毫顧慮。」

    李順猶豫了半晌,才終於開口講道:「……這軸承中的圓柱,加工起來極為不易。」

    「這是為何?」朱由校有點奇怪,連忙問道。

    李順低著頭,「這圓柱,需要十幾個完全一樣,實在難以磨製。」

    朱由校眉頭一皺,卻反駁道:「這滾柱,不僅僅是十幾個完全一樣,而是全國所有的都一樣。這樣一來,才能在滾柱損壞時,能方便的更換。」

    原來,朱由校在設計的時候,便考慮到材料的材質,和加工工藝等方面,把軸承的損壞和更換作為重中之重。

    「這,」李順一陣為難,這十幾個一摸一樣的便如此困難,那成千上萬個,又該如何控制。

    見李順為難,朱由校便看向王佐,「王愛卿,度量衡是你們工部管的吧?」

    「啟奏陛下,」王佐連忙應道:「……度量衡正是工部掌司,由虞衡清吏司主管。」

    朱由校點點頭,「讓虞衡清吏司那個標準出來,把這軸承根據用途制定規格。每一規格是何尺寸,都要明文規定,諭令全國執行。朕要的是,全國任何一個軸承守到損壞,便可以從另外一個軸承上拆下一個部件按上去。這個做法,」朱由校微微有點驕傲的說道,「朕叫做標準化。」

    「臣遵旨。」王佐文人出身,那明白其中訣竅,聽皇上吩咐下來,便答應照辦。

    「陛下,」聽皇上如此吩咐,李順連忙出言勸阻,「這滾柱純粹手工磨製,尺度實在難以控制。還請陛下明鑒。」說罷,便衝著皇帝連連叩頭。

    「手工磨製?」朱由校嗤之以鼻,有心想給李順講解一下車床,卻突然想起箭桿的加工來,「李順,朕問你,這弓箭的箭桿是如何加工的?」

    李順一愣,怎麼突然間提起箭桿了?不過,也難不倒我。

    「啟奏陛下,我大明的箭桿,都是用車床削出。縱有千萬根,也如同一轍,無絲毫差異。」李順恭敬地稟道。

    「車床?」朱由校明顯一愣。卻又聽到李順解釋道:「……先將刀具固定,再將原木固定在圓盤上。」

    「圓盤聯有機關,可勻速滾動。機關則是用蓄力驅動。」

    「生產箭桿之時,原木隨圓盤勻速滾動,在刀具的切削下逐步成型……」

    朱由校用手扶額,除了驅動不同,這明代的車床和後世又有何差別?又想起李順剛才所說,在南京雞鳴山上,元代的郭守敬已經發明了滾動軸承的原理。朱由校不由得發出一聲哀歎,「……這大明的科學技術普及,也太滯後了。稍有不留神,這些前人智慧便會消失不見。這可不行,朕一定要想出辦法,杜絕此事。」

    「陛下。」見李順講完後,皇上卻一言不發,王佐遲疑地叫了一聲。

    「嗯,」朱由校清了清嗓子,看著李順,和藹的啟發道:「……你可曾想過,用車床加工鐵器啊?」

    「這樣能行嗎?」李順傻眼了,皇上怎麼能這樣異想天開呢?

    見李順還是轉不過來彎,朱由校便進一步提點道:「這木材能被車床切削,是因為刀具比木材堅硬。那麼,只要找到比鐵更堅硬的材質,不是就能加工鐵器了嗎?」

    李順一陣驚愕,再一細想,卻發現皇上所言,確為實情。

    見李順不再說話,朱由校便對王佐吩咐道:「……尋找合適刀具這件事,就交給愛卿來辦。一定要從快。」

    「臣遵旨。」王佐畢竟見多識廣,也不覺得這是個難事,就應承下來。

    可朱由校仔細一想,卻又吩咐李順道:「……加工金屬,單單換了新刀具還不夠,還要讓車床的轉速更快一些。你回去以後,便尋找些巧手工匠,集思廣議,把這車床的轉速提起來。」

    「遵旨。」李順忙誠惶誠恐的應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