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二卷 年號天啟 第九十六章 欲滅亡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九十六章欲滅亡

    弘德殿內,魏忠賢猶豫再三,終於開口講道:「啟奏陛下,通州糧商李大全,也是是在遼東開設糧行的那個通州李氏,可能是李三才的家奴……」

    「什麼?」朱由校大吼一聲,嚇得魏忠賢一哆嗦,卻看到皇上站了起來,一臉驚訝的問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魏忠賢不敢怠慢,連忙詳細稟道:「遼東三大糧商之一的東主李大全,可能是李三才的家奴。」

    朱由校穩了穩心神,從新坐了下來,慢條斯理的喝了口茶,才緩緩說道:「可有人證物證?」

    「有,但奴才還要進一步核實。」魏忠賢深知主子的秉性,知道一旦在主子面前撒謊,自己必定會生不如死。忙實事求是的說道:「……自馬福透漏有不法之徒向建虜出售糧食軍械之後,奴才便會同錦衣衛在遼東仔細盤查,發現遼東三大糧商中的佟氏、通州李氏兩家,均有嫌疑。」說著,抬起頭來,小心提醒道:「當時,奴才和駱大人已向陛下匯報過此事。」

    「嗯,」朱由校略一回想,便記起此事,便點點頭,問道:「當初,朕曾告訴你二人,要有真憑實據。如今,可有成果?」

    「……佟氏遠在遼東,東廠力有不逮。奴才便和駱大人議定,把查緝佟氏之事交給錦衣衛負責,而由奴才來負責通州李大全一案。」見皇上問起佟李兩家,魏忠賢連忙解釋道:「故此,佟氏之事,奴才並不知情,還請陛下明見。」

    「那你就說說通州李氏吧。」朱由校明瞭魏忠賢的為難之處,萬曆皇帝在時,不但不上朝接見大臣,還極其不待見司禮監和東廠的太監。從而造成司禮監多年空無一人,東廠大院生起荒草。泰昌皇帝即位後,到是任命了王安整頓東廠,可王安卻是個好好先生,對東廠這種特務機構並不熱衷,以至於魏忠賢接掌後,不得不從新組建東廠,而又礙於朱由校的命令,不得不和錦衣衛劃清界限,從而造成人員緊缺、分支機構設置遲緩……

    如今的東廠,也就只能在京畿一帶布控。另外,就是抽點一些人手到某地打探一下某事,實際能力大為不足。同時,魏忠賢也不能像前輩那樣,號令錦衣衛指揮使如同屬下,兩者成了平等競爭的關係,這也是朱由校相互制約的手段。

    「是,」見皇上明白自己的苦衷,魏忠賢感激的看了皇上一眼,還有意的讓皇上看到自己感激的面容後,才詳細解釋道:「……奴才擔心佟李兩家身後還有旁人,便和駱大人約定,要監視兩家東主的動靜,以揪出幕後之人。不料,」魏忠賢如同講評書一樣,使盡渲染烘托手法,把自己治下的東廠番子講的個個都是智勇雙全,在一番與敵人鬥智鬥勇後,才最終抓住敵人痛腳,發現了敵人的不軌之處。「那李大全,竟然在一天深夜去面見了李三才,隨後,便把自己的獨孫送去李家,給李攀做起了書僮;還把自己的兩個孫女,送給了李攀做妾。」

    「奴才百思不得其解,便下令詳查緣由,才發現李大全原是李三才書僮,在李三才中進士後,便自立門戶,在通州開起了糧行。」最後,魏忠賢揭開了謎底,為皇上釋疑。

    「原來如此,」聽了魏忠賢這番解釋,朱由校這才恍然大悟,「我說,這李攀怎麼會突然跳了出來呢。原來,是朕擋了人家的財路。」

    『原來,自己竟然在不經意間,斷了李家向建虜走私糧食的途徑。真是天才啊。』朱由校得意的想道。作為遼東推行糧食配給制的配套措施,遼東糧行必須做到一切透明化,而且要做到壟斷遼東糧食的進口與批發。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朱由校煞費苦心,拋出了股份制,設計了一個從皇宮大內、中央政府到遼東當局,從世襲軍頭到小商小販的利益均沾的場面,把關係到遼東的各方勢力都包括了進去。可無形之中,卻把李三才家族向建虜走私的途徑給堵死了。

    起初,李三才並不像和皇帝對抗,就指示李大全向遼東巡撫袁應泰輸誠,表示支持遼東施行糧食配給制。在李三才看來,只要還能向建虜走私,便能獲得巨大利益,損失點蠅頭小利無關重要。可後來才發現事情不對,一旦像皇上設計的那樣進行下去,自己的糧車,根本就進不了遼東……

    「可惡,沒想到這李三才竟然是這般無恥之人。」對皇上的抱怨,王安深有同感,不由得出言指責起李三才來……

    「大伴,還是消消氣吧。」朱由校明白了李攀突然跳出來亂咬的原因,便變得心平氣和起來。在他看來,自己斷人財路,便是這李三才、李攀的仇人,這仇人罵架,還用得著留情嗎?所以,自己根本用不著生氣。

    「陛下,怎麼辦?」人言君辱臣死,對於李三才、李攀爺孫倆的肆意妄為,王安還是餘怒未消,他氣沖沖的向皇上建議,「要不,老奴帶人去抄了李家。」

    「抄家?」朱由校一樂,好主意。連忙問魏忠賢,「現有的證據能釘死李大全向建虜走私糧食嗎?」

    「能。」魏忠賢一口咬定,可心中卻十分奇怪,皇上怎麼關注起一個小商人來?不是要找李三才的茬嗎?

    「能就好。」朱由校呵呵一笑,吩咐道:「令劉朝在京營抽調精兵五百,借巡視邊關之名,離開京師。大伴,」朱由校扭臉對著王安,「就勞煩大伴辛苦一趟吧,大伴可帶了三法司主官作為見證,和劉朝先後腳離開,到通州匯合,抓獲李大全歸案。」

    「奴才遵旨,」王安大喜,連忙應諾道:「陛下放心,老奴一定要讓黃克纘(刑部尚書)他們親眼看到李大全的罪證。」

    「看李大全的罪證幹嘛?」朱由校微微一笑,提點道:「要讓李大全招認才對。」

    「是,是,老奴都糊塗了。」王安輕輕地給自己了一個嘴巴子,「老奴一定讓他招出主使人來。」

    「嗯,」朱由校點點頭,又吩咐魏忠賢,「……你也跟著去,給大伴做好引導。」

    「是,奴才遵旨。」魏忠賢連忙應允,卻又問道:「陛下,如果李大全招出了李三才,那又該如何處置?」

    朱由校聞言,眼色轉厲,狠狠地咬牙道:「接著抄。」

    「老奴(奴才)遵旨。」王安和魏忠賢對視一眼,忙齊聲應道。

    「還有,抄家時仔細點,別漏了東西,可也別讓黃克讚他們抓住把柄。」朱由校卻忽然想起一事,連忙叮囑道:「朕可不想聽那些言官吵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