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二卷 年號天啟 第九十二章 遼東四巨頭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九十二章遼東四巨頭

    瀋陽,遼東經略府

    面對突如其來的朝廷密信,熊廷弼一時間左右為難,只好召集楊漣、袁應泰、駱養性等人商議。萬幸的是,袁應泰巡視遼東各地後,正在瀋陽城內,遼東四大巨頭正好聚首。

    「……事情就是這樣,大家都議一議吧。」熊廷弼高坐主位,環視四周後,緩緩說道。

    大廳內一陣死寂,楊漣等人都默不作聲,就連袁應泰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一道奏章,竟然引來這樣一個後果。

    遲疑了半晌,楊漣才抬起頭,徐徐說道:「這『糧食配給制』確為良策,遼東本是邊地,以軍法發糧也未嘗不可。陛下所擔心的,也只是那些軍將從中作梗而已。但只要我等應對得當,必無大礙。」

    「那依楊大人之見呢?」見楊漣打了保票,熊廷弼連忙問道。

    「公文上曾言,已經加強了寧遠、廣遠和山海關的守衛,這想必是朝廷對遼東兵變做出的防範。」楊漣緩緩說道,「可朝廷卻實在是太過杞人憂天了,糧食從關內運來,是直接發放至軍兵手中,還是開設糧行,令士卒平價購買,俱應由官府決定,豈容那些兵卒質疑?」

    「唯有可慮者,是遼東軍將俱開設有糧行,從中謀取重利。經略大人可以召集遼東軍將宣示聖意,令其約束部眾,莫要生變。並許諾會代其向聖上進言,提高售糧價格,作為緩兵之計……」

    「楊大人,此言不妥。」袁應泰一聽楊漣要用緩兵之計,頓時便搖了頭,「這提高糧價,又該提高到何種地步?如果那些軍將要價和朝廷准許的相差甚遠,那又該如何處置?」

    「那袁大人的意思呢?」熊廷弼有點頭痛,千里做官只為財,為了斂財,他也縱使家人開有糧行,從中牟利。如今,朝廷這突如其來的來這一槓子,豈不是要擾亂遼東軍心?壞自己好事?暗自唾罵起給皇上出主意的人來。

    袁應泰也有點頭痛,當初是他給皇上進言,說遼東有糧的,可皇上緊跟著便出了個騷主意。可在遼東開設糧行,糧食又從何而來?如果是從外面運糧進來,成本實在太高,國庫實在不能支撐,也只有從遼東就地徵糧了。可這遼東的糧食是好徵得嗎?

    思前想後,袁應泰只好將事情和盤托出,「諸位大人有所不知,這糧行所需的糧食,怕是要在遼東就地徵收一部分了……」

    「什麼?」熊廷弼大驚失色,「袁大人何出此言?」

    熊廷弼的頭更疼了,雖然他家人開設的糧行裡,賣的都是剋扣下來的軍糧。可他心裡清楚,那些遼東世襲的軍將,誰家賣的不是本地的糧食?誰家不是大斗進,小鬥出,盤剝士卒?……

    袁應泰一陣尷尬,當初他邀名心切,想攛掇皇上在遼東廢都司設布政司,便草草的收集了一些遼東軍將不法之事上報。可如今聖旨來了,卻是讓他和遼東的這些土皇帝近身搏鬥,這不是讓他送死嗎?有心上疏勸阻此事,又怕輿論沸騰,壞了自己一世之名……

    見袁應泰低頭不語,熊廷弼有些不滿,便低喝一聲,「袁大人?」

    「啊,」袁應泰吃了一驚,忙抬起頭來,卻聽見熊廷弼又問道:「朝廷有意在遼東徵收糧食,袁大人是從何得到這個消息的。」

    一旁,楊漣也幫腔道:「是啊,我等如今同舟共濟,袁大人如有確鑿消息,可不鞥隱瞞啊?!」

    袁應泰心中有鬼,只得在那裡支支吾吾。一旁的駱養性看不下去了,他『啪』的把手中的茶杯放在桌子上,吸引了眾人目光後,才淡淡的說道:「……前些日子,有人奏明皇上,說遼東有糧,只是軍將盤剝,從中牟利,才導致遼東米價居高不下。皇上起初不信,還曾派人前來打探。」

    「駱千戶為何不早說?」熊廷弼的臉色變得極其難看,皇上派的人在遼東轉了一圈,又走了。自己這個遼東經略卻一無所知,這不是笑話嗎?對駱養性的感官也差了許多……

    「說什麼?」駱養性卻不鳥熊廷弼,他故作驚訝的問道:「什麼時候,廠衛辦差,還要向熊大人請示一二?」

    「你……」熊廷弼大怒,指著駱養性就要開罵,卻被楊漣攔下,「好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大家還是好好考慮一下,如何應對吧。」

    雖然一度和熊廷弼並肩作戰,對熊廷弼豪邁的性格頗為讚賞。可日子長了,駱養性也漸漸發現,熊廷弼自持才高,根本就看不起人,更看不起武人,對自己這個錦衣衛出身的更是百般挑剔,生怕沾了自己,會惹了一身騷似地。駱養性世家出身,哪受得了這個,和熊廷弼的關係便淡了下來。

    可駱養性畢竟不傻,知道自己已經得罪了熊廷弼、袁應泰,就不想得罪楊漣了。見楊漣從中緩和,便粗聲粗氣的解釋道:「……皇上派來的都是密探,我也是時候才知道的。」

    楊漣點點頭,緩緩說道:「如今,在遼東開設糧行。推行『糧食配給制』的消息已經傳開。我等如果上書阻止、或者推行不力,必定會遭受萬人唾棄,身敗名裂。也只有想辦法推廣了。」

    「可朝廷就不怕遼東糜爛嗎?」熊廷弼有點不死心。

    「那正好斬你我人頭示眾。」楊漣冷冷說道。

    熊廷弼一愣,卻無法反駁,只好長歎一聲,「……也只有如此了。」

    見再無退路,熊廷弼也拿出了素日豪情,「這樣吧,熊某負責調度軍隊,約束軍將,並防禦建虜偷襲;楊大人帶領憲兵巡視各地,負責偵緝不法,各方策應;而駱千戶,就負責打探各方情報,監視各地軍將。如何?」

    楊漣、駱養性微一思付,便點頭應是。唯有袁應泰張口結舌,呆呆的問道,「……那我呢?」

    「袁大人要唱主角,我們只是你的後盾。」熊廷弼微微一笑,給袁應泰戴上了高帽,「袁大人一邊可以安排人手,四下登記名冊。一邊召集遼東大小糧商集會,讓他們想方設法,為朝廷在遼東開設糧行,推行『糧食配給制』出謀劃策。」

    袁應泰一愣,卻隨即明白過來,『……對啊,皇上不是說,天下士民均可參與討論嘛。我就召集遼東大小糧商討論此事,讓他們給皇帝打擂台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