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明風萬里

第二卷 年號天啟 第九十一章 勳貴反應 文 / 石頭比較多

    第九十一章勳貴反應

    和那些低品文官、趕考士子歡呼雀躍,齊聲高呼吾皇聖明不同,大明朝最頂尖的那些人物感覺到的卻是深深地危機感。

    首先是朝廷大政公開在報紙上徵求意見,這可是恆古未有之事。以前,也不是沒有皇帝下詔令大臣議事的,可那些議事的都是什麼人?至少也得是個七品縣令。而如今,皇帝一聲令下,布衣也可上書議政。這讓秉政大臣感到陣陣失落外,更感到一絲恐懼——利用民意,再也不是自己的專利……

    其次是在遼東開設糧行,推行『糧食配給制』。能在遼東開設糧行,牟取暴利的都是什麼人?遼東世襲軍將。可那些世襲軍將身後,那個不牽連著一個或幾個朝中大佬。這些大佬平時拿人錢財,如今卻不能為人消災,這讓大佬們情何以堪?

    可是,推行『糧食配給制』的消息已經廣為傳播,又是以皇帝加恩的方式刊登在報紙上。即使大佬們能夠聯手阻止,可傳講出去,豈不是讓世人唾罵自己不顧百姓死活?一時間,大佬們左右為難,一籌莫展……

    成國公朱純臣換好衣服,就要出門會客。卻被一個小丫鬟叫住,「……太夫人請公爺過去說話。」

    朱純臣認得這是母親張氏身邊的丫鬟,便點點頭,隨丫鬟進了內宅,去見自己的母親。

    「……你這是要出去見客?」放一見面,張太夫人便看到兒子身上穿著出門的大衣服。

    「幾個勳貴下了帖子,請孩兒過去吃酒。」朱純臣不敢怠慢,向母親行了禮後,鄭重的回道。

    「為了何事?」張太夫人卻不滿意兒子的回答,逼問道。

    感覺到母親有些異常,朱純臣有點詫異,便笑道:「母親,你這是怎麼了?可是有人在你面前說什麼閒話了?」

    「自從你襲爵後,老身便從不過問你在外面的事兒。哪怕你作好作歹,都是成國公府的當家人,見識豈是老身一個內宅婦人所相比的……」見兒子起了疑心,張太夫人便徐徐說道。

    「母親言重了,」朱純臣不安的挪了挪身子,只好乖乖的回道:「……皇上下了聖旨,要在遼東開辦糧行,推行『糧食配給制』。孩兒便是和人去商議此事。」

    「那你又是怎麼打算的呢?」張太夫人點點頭,卻出乎意料的問道。

    「母親,」朱純臣更不是摸不著頭腦,便試探著問道,「你的意思呢?」

    見兒子含糊其辭,張太夫人便歎了口氣。「老身知道,遼東那幾家每年都要孝敬不少東西,你有心回護也是理所應當。可是,」老封君有點急了,「你不要忘了,你是成國公啊。這個爵位雖然是祖宗留下來的,可如果你執意和皇上擰著干,那後果……」

    老封君話到嘴邊,卻停了下來,最後化成一聲長歎,「……老身可只有你一個兒子。」

    「母親教誨的是,」對於母親的擔心,朱純臣突然覺得一陣慚愧,忙低下頭,掩飾住奪眶而出的淚水……

    因嫉妒英國公一系世代得到皇帝寵信,朱純臣襲爵之後,便一心想著和英國公府一別苗頭,對出身英國公府的母親也不如以前親近。只是掩飾得好,才不被外人察覺。

    可知子莫若母,對兒子的表面親近,內心疏遠,做母親的豈能不察覺。冷眼旁觀了一番之後,發現兒子的心結是在英國公府上,張太夫人便忍耐下來,從此不再過問家中之事,只在後院設了佛堂,潛心禱告。

    如今,朝廷波瀾又起,正是又一波勳貴站隊之時,張太夫人最終按捺不住對兒子的擔心,從佛堂中走了出來。

    「……我成國公一系雖然顯貴,可與皇家的關係卻日漸疏遠,令人堪憂啊。」見兒子低頭,張太夫人便指點道。

    「母親的意思是?」朱純臣眼前一亮,自己的母親出身顯貴之家,又在成國公府主持中饋,見識極為不凡。只是自己一直和母親鬧彆扭,才讓老封君在家中一言不發。如今見母親有意指點,朱純臣可謂喜出望外。

    「當世文貴武賤,即使我輩勳貴之家,也備受限制。當今天資聰穎,設軍校練新軍,正是我兒大有作為之時。」張太夫人眉頭一挑,盡顯武將家風,「如能得到陛下信任,到沙場上走上一走,也不枉我兒活著一世。」

    「孩兒明白了,」朱純臣只覺眼前豁然開朗,連忙向母親躬身施禮,「兒子這就去求見陛下。」

    「我兒此去,可要記得謙誠二字,唯有此,方能讓陛下相信我兒,托付以軍國之事。」張太夫人連忙叮囑道。

    「孩兒記得。」朱純臣應了一聲,便急匆匆向外走,力爭在其他人尚未明白過來之前,面見皇上……

    弘德殿內

    「……臣已經寫信去遼東,囑咐那幾位好友,讓他們主動交出糧行,配合熊大人、袁大人推行『配給制』。」朱純臣站在下面,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謙恭模樣。

    「朱愛卿忠心可嘉,朕心甚慰。」朱由校喜出望外,這才幾天啊,便有勳貴主動投靠,來表忠心了。嗯,朕不能寒了忠臣之心……想了想,卻不知道該如何嘉獎,便道:「……中宮久聞張老封君德隆望尊,有心想和老封君親近一下,卻不知?」

    朱純臣喜出望外,自己的母親剛剛說自家和皇家關係淡漠,這皇上就提出了這個要求,真是求之不得。他連忙奏道:「臣母也一直想入宮拜見娘娘,只是擔心娘娘事煩,才不敢討擾。既然娘娘願意召見臣母,臣一定轉告家母,送臣母覲見。」

    「如此甚好,」見夫人路線起效,朱由校心中一陣喜悅,卻又想起一事,便道:「……遼東那幾位軍將,如能盡心王事,朕也不能虧待了他們。」稍微思考一下,又道:「事過之後,愛卿可保舉一下。」

    「臣謝主隆恩。」朱純臣大喜,這樣也可以堵住那些人的嘴了……

    又和皇上閒談幾句,朱純臣便知機告退。

    可剛走到乾清門,卻迎面碰上武定侯郭應麟,正和武定侯世子郭培民在那裡等候傳見。

    這一照面,三人都有些尷尬,只得閒扯幾句,然後各行其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