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百戰將軍

第一卷 紅纓傳奇 第四十八節 誰惹的禍 文 / 一致對外

    葉磊不知道現在外邊的情況怎麼樣了,也沒人能夠告訴他。

    鬼子們聽到槍聲之後,肯定會到那裡去看。他們發現兩個鬼子死了之後,他們會怎麼做?

    是不是已經派人向外搜索起來了?有沒有發現葉磊他們留下來的蹤跡?

    是不是有來過寒蔥嘴子和清松村了?老虎洞這邊有沒有來過?知不知道是自己六人幹的?

    小鬼子會不會報復?向誰報復?對高檯子村民?

    一個個問題提出來,葉磊發現自己連一個都回答不出來。

    現在是葉磊他們是沒有任何的消息來源,他們所知道的,只有自己看到的和聽到的。都不知道鬼子怎麼處理這件事情,自己又能在這種敵我勢力懸殊的情況下,該怎麼面對?

    現在這麼跑出去,跟找死沒什麼區別。呆在這裡也只能等著餓死,或是變成毛野人。

    那又該什麼時候出去?

    怎麼出去?

    去哪裡?

    怎麼去?

    又是一連串的問題提出來,葉磊還是想不出一點辦法。

    葉磊把提出的問題一一記在了自己的本子上,也沒管旁邊黑哈訓練的幾人,自己獨自思考起來。

    後世不是說打仗是打火力,打信息,打後勤嗎?

    在哪看的?是誰說的?不知道。

    這個方法對不對,行不行?也不知道。

    那怎麼辦?涼拌。

    葉磊就這麼自問自答著消滅自己本就不發達的腦細胞。

    自己現在只有六個人六桿紅纓槍,兩桿步槍,沒有線人,沒有群眾提供情報,更沒有根據地,沒糧食,沒鹽巴。

    什麼都得搶,搶糧食、搶武器、搶人、搶地盤。搶不下來,那只能等餓死、凍死,只能被鬼子隔離、包圍、絞殺。不管是什麼情況下,如果沒有這些,那其他都是空談。

    當然還有一條路,那就是找抗聯去。

    去了管用嗎?

    誰會聽我一個小孩子的?

    我能改變什麼?

    先不管能幹什麼,去了,抗聯肯定不會丟下自己幾個人。但又去哪裡找?東北這麼大,就算南滿這裡有部隊,那都是在深山密林裡邊,鬼子那麼多人都找不到,他們又不熟悉其他地方,怎麼找?

    難題是一個接一個,沒一個他現在就能解決的。

    原地餓死的事情,葉磊肯定是不能幹。搶,出去搶。搶到什麼吃什麼。

    被動挨打的事情也不能幹。得主動,主動上去打,才有更多把握。

    被敵人圍住可就死路一條。所以必須得找線人,提供情報的人。再難也得找。

    因火力不足而人受傷、死亡的事情也不能幹。那樣還沒強大起來,就得被消滅。那就專找軟的打。

    人少了也不行。咱不能因噎廢食。漢奸多,叛徒多,錚錚漢子也不會少。

    沒地盤更是斷梗浮萍,沒娘的孩子。那就要發展地盤。

    發展地盤要錢,沒錢的老闆養不起夥計。那就賺。錢都賺不著那就白穿越了。

    想來想去,答案只有一個。再危險還得出去,再困難還得堅持。

    這不是葉磊想要怎麼著,非要打鬼子,要揚名立萬。葉磊自知還沒那麼高覺悟,他只是想活著,跟兄弟們一起活著,找到親人。不出去是死,出去說不定還有生的機會!

    至於出去以後搶誰,找誰,怎麼打,怎麼賺錢,這樣的問題只能慢慢想了。一時半會兒也不是葉磊拍著腦袋就能想出來的。

    對以後的事情,暫時也沒有太好解決辦法的葉磊又想起清松村來。

    鬼子們為什麼要掃蕩高檯子、寒蔥嘴子、清松村?為什麼抗聯來的時候小鬼子沒來,反而現在才來?難道抗聯要再來一次,被鬼子提前知道了?還是鬼子正在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掃蕩,清松村只是其中一個村子而已?

    又或是養雞的事情被他們發現了?過年後就有漢奸過來,漢奸消失的事情被他們察覺到了?他們有沒有得到養雞的辦法?

    越想葉磊越覺得鬼子這次來掃蕩是跟自己提出的養雞問題有關。這就是傳說中的蝴蝶效應?我沒有提出養雞計劃,清松村是不是可以再安全一段時間?如果沒有我,那些村裡幹部是不是不會死?

    自問道這裡,葉磊就有些自責,是不是自己本就不應該提出什麼養雞計劃?

    難道自己沒有提出這個方法錯了嗎?

    整個晚上葉磊就這麼一問一答的想著各種問題,直到深夜。

    ‐‐‐‐‐‐‐‐‐‐‐‐‐‐‐‐‐‐分割線‐‐‐‐‐‐‐‐‐‐‐‐‐‐‐‐

    通化省警務廳臨時討伐本部。

    通化省警務廳廳長是在去年接替長島玉次郎的富森熊太郎。原來的長島工作班也因此改為了富森工作隊。富森工作隊的主要成員是日本人,其中還包括不少抗聯的叛徒。

    一九三九年四月七日,日偽重新修訂了「昭和十四年度治安肅正計劃要綱」,提出要捕殺抗聯領袖,加強瓦解歸順工作的治安蘇正計劃。特別把抗聯第一軍活動頻繁的輝南、金川、濛江、集安、臨江、撫松等縣作為了重點討伐對象。

    五月,日偽在偽通化省、偽吉林省及偽間島省等三個地區開始進行一場聯合大討伐。

    通化省警務廳作為主要負責對抗聯實行分化、瓦解和誘降,同時指揮各部對抗聯實行武力圍剿等工作的主力,參與了此次行動。為便於指揮警察討伐隊及其他各路部隊,通化省警務廳還特別成立了這個臨時討伐本部。

    「程桑,抗聯在長白山腳下還有部隊?」富森熊太郎看著站在桌前的程斌問道。

    這個程斌原來是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也曾是楊靖宇將軍的得力助手。去年向鬼子繳械投降後,被編入了長島工作班,也就是現在的富森工作班。為了更好的完成這次的計劃,富森熊太郎還特意擴編了程斌大隊為通化省警務廳第一討伐隊,簡稱程大隊。擴編後本來只有三個中隊一個突擊隊的程斌大隊,人數一下子激增到三百餘人。

    「富森先生,抗聯的小部隊很多,到處都有。長白山那裡應該也有吧。」程斌戰戰兢兢的答道。

    昨天,程斌剛聽說高檯子村裡發生的事情,也提前準備好了說辭。

    「你地不知道?那裡地沒去過?」

    「我以前去過,這兩年就不知道那裡的事情了。他們都很藏得很深,不容易找到。」

    富森熊太郎給程斌扔過來一份報告,讓他看看。

    這是一份記錄六月二十一日晚,在高檯子村發生的兩個日本兵死亡的案子,文件還特意翻譯成了漢語。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後,程斌說道:「這個應該不是抗聯干的,我看就是當地的民兵做的。」

    「那裡地人都抓起來集中到了高檯子,哪裡來的民兵?」

    「這個,是不是有漏網之魚?」

    「八嘎!」

    「這…這個…我的意思是,是不是有沒有抓到的。我看人數不應該太多,也就是幾個人而已。我這就派人去看看。」

    「喲西,給你三個月,把人抓回來,抓不回來,你地死啦死啦地。哼」

    ‐‐‐‐‐‐‐‐‐‐‐‐‐‐‐‐‐‐分割線‐‐‐‐‐‐‐‐‐‐‐‐‐‐‐‐

    松花江邊,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密營

    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指揮楊靖宇因在樺甸縣境老金長和夾皮溝之間的一次伏擊戰鬥中腿部附上,由警衛排和少年鐵血隊派部分展示護送到這裡養傷。

    看著滔滔流過的松花江,楊軍長進入了深思。

    日偽從三八年十月開始進行的秋冬季大討伐,妄圖根除活動在東南滿活動的抗聯部隊。敵人為切斷抗日軍民之間的關係,置抗聯於孤立無援、失去根基和不攻自破的地步,施行了歸屯並戶、保甲連坐、集團部落等措施。同時日偽為了斷絕部隊的物資供應,摧毀抗聯的生存條件,加強了對抗日聯軍的經濟封鎖,對糧食、棉花、鹽、火柴等一切生活必需品實行了配給制。在禁止向抗聯活動區域運輸任何物資,對區域中的打小城鎮,一律實行專賣制度,每日只買賣三個小時的同時,還對買東西的人進行監視和限制。特別是在集團部落所在地域,不許老百姓把糧食帶出城鎮,一經發現就地槍殺。為了防止抗聯的偷襲,日偽甚至現在在警備道路的兩側不許種植高稞植物。

    日軍用軍事手段和經濟封鎖圍剿之外,還喊著歸順新國家,共建皇道樂土,脅迫抗聯家屬進行了廣泛的誘降活動。用金錢、美女,用權利來引誘抗聯隊伍中的少數不堅定分子。甚至他們把「專打紅軍,不打鬍子」的口號改為了「紅軍小部隊不打,專打楊靖宇」。

    這種日偽的新策略確實起到了作用。在外無援助,內無根據地的情況下,抗聯進入了缺衣少食、舉步維艱的困難時期。一軍一師師長程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被通化省警務廳的長島工作班誘降投敵的。

    程斌曾作為抗聯的高級幹部,對抗聯的地下組織、密營十分熟悉。在程斌的帶領下黨的很多地方組織受到了破壞,十數個密營也被發現。在戰鬥中,瞭解抗聯戰鬥風格的程斌,對抗聯的破襲、突圍等戰鬥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導致抗聯部隊為了擺脫敵人的追擊,經常是連續強行軍幾天。特別是在去年的冬天,上有飛機,下又腳印,後有追兵,抗聯戰士連停下來休息的機會都很少。即使停下來火也不能生起,連一口飯熱飯都吃不上。能吃上雪水煮苞米粒子都成為了戰士們的奢望。

    今年日偽又提出了治安肅正三年計劃,今明兩年東北的抗日局面將比往年更加艱苦。

    今後抗聯該怎樣發展?

    一路軍該怎麼發展?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