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機槍響了

第6卷 第三十九章 賣肉(中) 文 / 丁老大

    第三十九章賣肉(中)

    明朝萬曆皇帝有個老婆叫倩倩,這個倩倩長得花容月貌,溫柔可愛,皇帝非常喜愛。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倩倩娘娘沒福氣,突然得病死了。一個道士對皇帝說,倩倩的精靈飄到了山東蓬萊島。皇帝於是傳見工部李尚書,讓他在離京二十里處,修座高三十丈的「望仙塔」。

    這李尚書名字叫崇文,涇陽縣人。到北京做官二十多年也未回家,時常思念家鄉。聽皇上說要離京(涇)二十里建塔,自然有說不出的高興。忙帶夫人、女兒星夜趕路。回到家鄉,尚書將建塔的事曉喻州、縣,籌集銀兩,就立即著手選址,清基。附近百姓聽說李尚書為涇陽造塔,人人歡喜,爭著募捐,在涇陽縣南數十村莊,建起磚窯(這一帶後來稱窯坊),又有村子專門為建塔磨米面(後稱該村為磨子村),數日之間,能工巧匠紛紛而來。

    正當運石開基之時,尚書被宣進京,以他誤領旨意,改「京」為「涇」,萬曆震怒,遂被問斬。消息傳到家鄉,涇陽人沒有一個不為尚書掉淚。這時匠工中有人說:「如今尚書被害,磚石堆了一河灘,不如乾脆為尚書建座紀念塔。」大伙集於尚書村,你一言,我一語,要夫人拿主意。

    尚書有一個女兒叫翠雲。翠雲小姐正在痛不欲生,聽到鄉親們的議論,她的心被掀動了。她想,父親已死不能復生,不如趁著鄉親的心意來完成父親的願望,給家鄉建一座塔。她拜別母親,換上男裝,自稱為尚書公子,大方、灑脫的風度幾乎讓人辨認不出。她暗暗對天發誓,塔不建成,不著女裝。就這樣,涇河灘上又熱鬧了,運料的、挖基的,人山人海。翠雲好不忙碌,她不時在人群中穿來穿去。

    這一天開基地方出現難關,只見塔基已挖下三丈多深,下面全是流沙、淤泥,這樣的地質怎能撐起二三十丈的高塔?翠雲不禁犯愁起來。

    翠雲扮男裝建塔的精神感動了九天玄女,她給翠雲托了一個夢說:「你建這座塔,高出世間,涇河灘地恐怕托不起,特為你召金家八弟兄,他們每人一方,作為基石,這下可萬元一失。」翠雲起身一看,坑內果然金光耀眼,忙令眾人下坑清除淤泥、流沙,下邊便見一塊八邊青石,周方五六丈,上有八尊銅樣的、尺來高的人,石盤中央,刻有四句詩,是:「天心民心,建塔涇濱,孝女感天,名塔崇文」。大夥一看,老天相助,一個個格外賣力。日月迅速,不覺已是七年,塔建了七層,離原計劃還差四層,原來的銀兩已經將要用完了。翠雲變賣家中房產,鄉人也紛紛捐銀,還是入不敷出。翠雲小姐一急之下,自己改換道姑行裝,走遍關中募捐銀兩。後不到六年就建成了十三層,比原定還多了兩層。接著又在崇文寺塔下的翠雲庵正殿內塑了尚書像,還特地為九天玄女在塔頂建立金身。

    崇文塔建成慶賀之日,涇陽東面,崇文塔周圍,簡直是人山人海,大伙歡歌起舞快樂無比。後來,便把塔北一村起名永樂(現為永樂鎮)。

    老頭說完,問他,說的好不好?

    韓文德說,好,好,你不用開肉錢了。

    老頭走了不大工夫,過來了一個年輕人。這年輕人穿得倒還周正,就是有點惡眉惡眼,他走過來,也不問韓文德,就把手伸進肉籃子,拈起一塊肉吃。

    韓文德也不吭聲,看著他吃。

    年輕人拿起的那塊肉足有二兩,他吃完後把嘴一抹,問韓文德,老頭,是你的肉?

    韓文德覺得這句話不順耳,什麼我的肉?看看年輕人,沒吭聲。

    那年輕人問,怎麼不說話,肉多少錢一斤?

    韓文德說,兩塊二。

    年輕人說,貴了,能不能便宜點?

    韓文德問,你想便宜多少?

    年輕人說,一塊錢一斤。

    韓文德說,這個價你有多少我都要。

    年輕人又拿起一塊肉,邊走邊吃,嘴裡還罵了聲老不死的。

    韓文德生氣了,喊,你站住,吃的肉還沒開錢。

    年輕人回過身,眼睛瞪起來了,說,開什麼錢,爺吃你幾兩肉還要錢,爺今天沒裝錢,明天來一總給你。

    韓文德見小伙出言不遜,像要打人的神氣,就笑著對小伙說,你吃了肉沒錢也就算了,怎麼還要給我當爺,你能當得起嗎,按年齡計算,你應該把我叫爺才合理。

    年輕人說,老東西,不想活了,先在肉筐子上踢了一腳,肉筐子綁在自行車上,差點把車子踢倒,被韓文德及時按住了。他又捋胳膊捲袖子的要打韓文德。

    韓文德依然笑著把手一揚,說,別急,別急,你要打我,是吧?我這把老骨頭這麼多年沒活動了,今天就陪你練練,咱離我肉筐子遠點,小心把我肉筐子弄倒了。如果把肉倒出來弄髒了,我今天就要打斷你一條腿。

    年輕人一聽,喲呵,老雜毛了,還挺橫,練練就練練,把衣服脫下來往旁邊一扔,說,來吧,讓我看你這老傢伙幾斤幾兩。

    韓文德沒脫衣裳,懶洋洋的走過去,站到青年對面,說,你先動手。

    青年說,看你老得頭髮都白了,還能吃的起我一拳頭。

    韓文德說,你打打試試。

    這麼一說,青年還真有點怯,這時候,周圍已經圍上了幾個人,見一個老頭和一個青年打架,站定了看。青年見箭在弦上,不能不發,就握起拳頭,向韓文德胸前搗去。

    韓文德見他出拳的姿勢,就知道沒有什麼能耐,他跟羅大運學過排子手,儘管十二路排子手只學了四路,打這個青年也是綽綽有餘,青年一出手,只見韓文德突然一改懶洋洋的神氣,腰也直了,眼睛也亮了,向右一側身,拳頭就打空了,他右手一抓青年的小臂,左腳別上去,左肘一個肘槌就打在青年的胸脯上,這幾個動作幾乎是在一秒鐘之內完成的,只聽青年哼了一聲,就倒下去了。韓文德倒還氣定神閒的拍拍手,問,怎麼樣,還來嗎?

    那青年躺著,有多半會喘不上氣來,他想不明白,自己一個精壯的小伙子在韓文德一個乾瘦的老頭子面前竟沒有一點還手之力,爬起來之後覺得胸脯還疼,腿上被韓文德一別之下竟然也隱隱作疼,不敢再與韓文德打,說聲,你等著,就一瘸一拐的走了。

    等小伙子走遠之後,觀看的人才對韓文德說,你快跑吧,他可能叫人去了,這是崇文鄉有名的無賴,叫李耀宗,聽說是修塔的李尚書的後代。

    韓文德笑著說,不要緊,我帶的肉還沒賣。

    那幾個人說,我們每人買你一斤肉,你趕快走。

    韓文德說,沒事,他是和我鬧著玩,你們放心吧。

    韓文德等到學生放學把肉賣完,把車子撐在塔下,見塔門上寫的是崇文寶塔,就上塔去了。

    韓文德從塔門口的介紹牌子上一直看到塔頂,這才對崇文塔有了一個瞭解,知道這座塔高八十多米,是全國最高的一座磚塔,從塔的歷史看,確實是明萬曆年間的建築,塔每年修一層,直到萬曆三十三年才竣工。每層塔外面有四個佛龕,交叉而上。佛龕中都是石佛像,有立的有坐的,第二層內部還有金屬站立佛像一座。據記載,塔頂原有銅盆一口,盆下置有形態不同的銅佛像八個,在關中大旱中的一九二九年後被人偷走賣了,小銅佛像也於1980年被當地小孩子挖出去賣銅,後來被縣文化單位發現贖回存在縣博物館。塔頂有一個五米左右銅葫蘆收頂,據說是風磨銅做的,非常雄偉壯觀。

    說明上還說,每年農曆正月二十三、二十四兩日為當地群眾登塔古會,古會期間搞物資交流、信息傳遞、農事貿易,並有地方戲劇、雜耍助興,熙熙攘攘,非常熱鬧。一直延續到文化大革命時候才停。

    上面還記載,當時四兩紋銀就能蓋一層塔並帶四尊佛像,顯見得那時的東西很便宜。韓文德聽管理員對他說,鐵佛及所有佛像均於文革時被盜,原先塔角懸掛著風鈴,風吹時響起悅耳的鈴聲,也被損壞,鐵佛以每公斤4分錢的價錢賣給了廢品站。

    韓文德遍尋老頭所說的那個傳說,卻沒有一點蹤影,據塔下碑石記載,崇文塔於明萬曆十九年由尚書李世達主持修建,每年修一層,每層刻有捐資者姓氏。並不是皇帝撥款。上面說每層塔當時只要四兩銀子,可見物價便宜。修到第九層時,李世達亡故。其女繼承父志,續修至十三層,於明萬曆三十三年竣工。以後又有個姓李的修了寺院。

    韓文德估計,李世達可能就是老漢說的李崇文,李世達的女兒可能就是李崇文的女兒翠雲。

    校門以後騎著車子往回走,在一個偏僻處被人擋住了。

    擋住韓文德的是四個小伙子,其中就有那個和他練把式的小伙子李耀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