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兵鋒無形

第四卷 第十五章 城市狙擊(十) 文 / 沈清平

    夜幕降臨,似乎進攻、滲透的「支那」部隊都打累了,槍炮聲漸漸稀疏下來。

    牛島貞雄鑽出地下隱蔽部登上司令部天台,絲毫沒有長舒一口氣的心情,相反地把一顆心提到嗓子眼。

    在他反覆急電求援的情況下,松井石根那個老八嘎終於透露些實情。

    搶佔一馬平川的崇明島陸軍就不用說了,除去加緊建設各類防禦工事、平整將用作機場的場地,他們還得時時提防「支那」部隊的空中偷襲、岸防炮兵炮擊、小部隊武裝泅渡破壞,暫時什麼也做不了。

    奪取舟山群島,並為大舉登陸作戰做準備的大批陸軍、海軍,遇到「一定程度的困難」,也暫時無法像之前那樣提供艦炮、空中「作戰指導」,但保證已到琉球群島的後續艦隊,兩天後就能為上海市區「皇軍」提供「最有力的配合」。

    同時指示牛島貞雄,一定要做好防控部署,尤其是夜間防空,謹防「北滿事件」中「支那軍」夜襲重演。

    牛島貞雄是陸軍師團長不太清楚海軍情況,作為海軍陸戰隊少將的大川內傳七卻清楚得多,分析認為必是「支那軍」突然調集足夠威脅的海空軍,致使本以為搶到登陸立足點兼天然避風港的「大日本皇軍」受困。

    攻堅專家松井石根都小心翼翼的困難到底有多大,又不是「文化人」的牛島貞雄當然清楚,不至於只顧繼續騷叫,而是下令所屬各部全力部署,以便頂過這沒有艦炮、飛機援助的兩天(實際是一天多)。

    「支那軍」似乎全線暫歇,日軍當然是抓緊時機整頓防線,經過一個白天生死拚殺,陣地丟失不少。

    站在司令部大樓天台上,不用望遠鏡都能清楚判斷出哪兒是日軍控制、防禦地段,而哪兒又是被「支那軍」攻佔的所在。

    下達了防空令,紀律觀念勝過一籌的日軍全都在摸黑搶築工事、清掃射界,相比點點星火甚至是嘈雜不堪的「支那軍」,一目瞭然。

    不像傳說中的鬼子將領那般猖狂,牛島貞雄突然一陣寒意,轉頭對一同視察的大川內傳七道:「大川君,是不是該在我方區域內也點上些篝火,亮些電燈?」

    「是的司令官閣下!我已令作戰參謀秘密傳達命令,在我方無駐防地帶多製造些燈光。」大川內傳七顯然也看出問題,而且早做準備。

    「哦,真的感謝你。大川君!」牛島貞雄語氣真誠地道謝,由衷覺得有這樣的得力助手,「皇軍」不愁抵擋不住「支那軍」的任何陰謀詭計。

    而就在他們司令部大樓東南邊不到兩公里處,意圖實施陰謀詭計者窺視日軍陣地效仿我軍亮起不少燈火,確實也是一陣鬱悶。

    趁著白天鬼子亂了陣腳的時機,吳毅率隊「頂替」了駐守此處民宅區的鬼子小隊,利用王亞樵帶人經過幾個月精心準備的材料,快速拼裝秘密武器。

    或許認為已經是核心工事附近地帶,兵力捉襟見肘的小鬼子,十分放心地任由這一個小隊「皇軍」控制近百座民房的區域。

    對於這兒不停地吆喝打罵,並驅使數百「支那」民夫來回奔忙搶建工事沒有指責、制止,反而認為這才是「大日本皇軍」該做的,只是偶爾通過有線電話傳達些相關命令。

    要求在防禦陣地外圍「無關」地帶多弄些燈火的密令,當然也傳達給這兒的最高長官鬼子小隊長,卻沒想到驚動此次「皇軍「劫難的主謀或說是災星。

    要是小鬼子知道,這麼個「支那軍」少將旅長,外加一個「民軍」領袖,居然出現在眼巴前,恐怕不要司令部也得全力發動滅了再說。

    吳毅下令電台密電溝通各部友軍,故意環繞黑漆漆的鬼子控制區域佈置燈火,確實是為空中力量指示目標,以便有效區分敵我。

    讓細心的小鬼子這麼一攪合,完美的計劃平添不少變數。

    「吳旅長,要不要我帶上些弟兄,把小鬼子的燈火給滅了去?」王亞樵不是粗枝大葉的人,看到吳毅凝視鬼子突然佈置起來的燈火沉思,知道有些麻煩。

    「不,不用!嘿,有時候,壞事也能成好事!」吳毅卻淺淺一樂,似乎重新看待鬼子整出的這些麻煩,回頭向守著電台的廖澤厚一陣嘀咕。

    「呵呵,真有你的!夠小鬼子難看的。」王亞樵聽著直樂,覺得自己這個暗殺大王也沒有這位年輕旅長狠辣。

    隨著電報傳輸,南京機場待命的高志航、劉粹剛兩位航空師長迅速做出調整,命令原計劃飛往上海虹口區域的十架tb-3飛行員重新受領任務。

    安排已被吳毅聯合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馮玉祥,強行連人帶機「徵用」的六架民航小客機出動,接替虹口「轟炸」任務。

    第一架飛機起飛時,密電告知:第一按鈕已開啟。

    收到空中力量已做好準備的匯報,吳毅立即下令這邊的「第二按鈕」預備啟動。

    沒有遇到丁點兒困難就幻想「外星人」給包圓一切的不良嗜好,這所謂的按鈕當然不是核按鈕。

    空中力量使用的暫未露面,隱蔽在小鬼子眼皮子底下的這些倒已展露猙容,是一排排形似後世導彈、又像大點兒飛機模型的玩意兒,名稱還真就是「飛魚」。

    跟「冰雹」一樣,並非崇洋媚外產物,而是取自明代老祖宗多級火箭「火龍出水」、「飛空砂筒」的原理,利用海洋生物飛魚的飛行特性帶點仿生原理設計。

    不過沒有細緻得跟老祖宗們那樣整出個龍的模樣,也暫時沒能力做到完全仿生達到飛魚「空氣動力學」程度。

    僅僅是長形彈丸前端,胸鰭、背鰭式竹篾編製翼片,在熱南以「溜子」(軌道、導軌)發射形式做了幾十次實驗,飛行方向與距離都還算不錯。

    所以致電王亞樵,選擇此處地點為發射陣地,以大酒缸密封埋藏怕潮用料、油料,大規模制備輔助用材。

    小鬼子因防守需要佔據此處,將居民悉數驅離,肯定進行過仔細搜查,只是對於埋在地下不知道,隨意堆積各處的又不在意。

    假裝「巡診防疫」不露行跡地滅了駐守的小鬼子,再以抓夫修築工事為幌子,將特勤旅還有王亞樵手下精挑細選出來的人才帶進來。

    沿途沒忘多槍殺、刺殺些換上尋常百姓衣飾的該死漢奸,掩蓋大傢伙身上的人味,有效地「取信」於附近的鬼子——小分隊可不是無腦有肌肉就能勝任。

    特勤旅的五十餘人,都是老嫖、大饕餮、酒鬼二之類,抄起槍炮武器能作戰,拿起工具材料懂拼裝,唧唧呱呱騙騙小鬼子足夠矇混過關,可以說個個都是極為難得的人才——否則也不會用作小分隊干將。

    王亞樵特地篩選來的三百多人不全是這樣,但也都是學有專攻、各有所長的人才。

    儘管是個無神論者,又竭盡所能地穩妥計劃周全了,吳毅心裡卻搞笑地冒出好幾次怪念頭:老天有眼哈,咱們可都是好人,別幫小鬼子,否則老子也怨你瞎眼……

    飛機引擎嗡嗡地在上空響起,嗚嗚呼嘯怪叫的空投物開始砸落,鬼子所擁有的探照燈紛紛對空亮起,高炮、高機甚至是機步槍都開始對空猛烈射擊。

    「開火!」吳毅瞧準時機,沉著下令。

    二百多座鋼條簡單焊接的溜子上,有粗製濫造嫌疑的飛魚尾部噴火,發光魚群般以空氣為水,急速向鬼子多方加固的司令部大樓撲去。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