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兵鋒無形

第四卷 第十四章 城市狙擊(九) 文 / 沈清平

    匯山碼頭、楊樹浦碼頭貨倉上,代表民國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國民政府軍軍旗、特勤旅獨特的軍旗,在炮火中迎風飄揚,深深刺痛蜂擁圍攻的鬼子。

    步槍、機槍,擲彈筒、迫擊炮,戰車、裝甲車,步兵炮、山炮,只要能夠調集的火器,無不是不計後果地瘋狂開火。

    海軍陸戰隊、陸軍步兵、僑民武裝、「華人奮勇隊」,但凡能夠調用的兵力,一波接著一波,在督戰隊的嘶吼下,發動不要命的衝鋒。

    大有不奪回這些要點,下一步將發動傳說中的豬突攻擊隊形趨勢。

    可惜,在守軍密集狠毒的火力打擊下,這一切都是徒勞。

    每一波衝鋒除了加高衝擊道路上屍體堆壘,就只有縮水大半的殘兵在撤退命令中零零散散地回到出發陣地,舔舐傷口醞釀下一波衝鋒。

    有些風水輪流轉的味道,就像我軍在「歷史上」發起的攻擊一樣!

    到處是急紅眼的日軍軍官、將領聲嘶力竭地呼號他們的上級、司令部,要求立即加大「作戰指導」,並以再不派來大批兵力上海日租界「陷落」就將從他們這兒開始相要挾。

    作為司令官,牛島貞雄在司令部內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同樣咆哮著喝令通訊兵,一遍遍向他的上級松井石根求援,甚至是直接向國內軍部發報,要求立即派出航空隊越洋「作戰指導」。

    不是鬼子突然變弱了,也不是蔣委座突然空降精銳援兵來。

    甚至對吳毅作戰計劃滿懷支持,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陳次長都依約行事,只令所屬部隊有限攻擊。

    造成這樣的局勢,是小鬼子的命門被掐准,且在承受難以承受的打擊。

    此時的上海黃浦江,有各類碼頭近百座鬼子就獨佔其中近三分之一,倉儲庫容達四百餘萬噸,鬼子更是達到233萬噸之巨。

    對佔據已久、苦心經營的碼頭、貨倉,小鬼子是極為上心的,不僅重兵駐紮,而且以關棧擴建為名大肆構建適宜軍事用途的建築。

    鋼筋混凝土澆鑄的所謂多層貨倉,擁有尋常貨倉常備的防火防爆、通風良好條件之外,還預備有各類槍炮射擊位置。

    作為貨場四界的圍牆,也不是簡單的磚混結構,而是夾雜鋼筋混凝土層的厚實外圍遲滯工事,以國民政府軍現有的山炮野炮,缺乏穿甲彈、燒夷彈的15厘米大口徑火炮,根本無法有效穿透、毀壞。

    「歷史上」我軍對匯山碼頭發動攻擊,率隊的旅長、團長都親自冒著槍林彈雨攀越鐵柵門,不可不謂是勇猛之極,卻連連鏖戰無法攻破,不得不留下勇士纍纍屍身,含恨踏著犧牲將士鮮血撤退。

    吳毅深知蔣委座與其手下「國府要員」,是比他們後世所謂粉絲、擁躉聰明不止一個量級,癖好外行瞎嚷嚷卻是極為一致,能造成「813淞滬會戰」完敗「史實」,也就能將一手好牌搞臭,玩砸經過擾動的「歷史」更是不在話下。

    早已打定主意,汲取「歷史」教訓,摒棄國民政府軍聽從外行的蔣委座與「國府要員」瞎指揮陋習,擯棄軍隊必須哦啊哦衝鋒死傷越多才越算神勇的民族病變思維,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

    在提供給王亞樵的計劃中,只強調收攏各路抗日誌士的重要性,提出重點關注鬼子軍艦、碼頭、貨倉、據點,而未涉及什麼配合國民政府軍攻勢之類。

    王亞樵不愧是這時代的奇才,收攏的三千餘抗戰志士,部分依計劃實行對鬼子碼頭、貨倉嚴密踩點偵察,部分熟悉、佈置市區牽制鬼子兵力的各條路徑。

    所以,陳次長的悲觀情緒與頂住壓力有限度配合,要求堅守圍攻陣地的十八軍部隊出擊不超過四個團兵力的前提條件,未能影響這一部分計劃。

    吳毅帶著小分隊匯合王亞樵等人,簡單協商一下,立即分頭冒充鬼子的「防疫隊」。

    趁著鬼子忙於「防疫」時機,會日語的身著白大褂充當鬼子軍醫,不會日語的穿上帶有「疫」字服裝充當強拉來的「役夫」,或背或扛著大批「防疫器材」,分頭進入鬼子戒備森嚴的各處碼頭、貨倉、據點。

    以發放預防疫病口服藥物為名,定人定量發放能夠有效致人昏睡的藥片,十分負責任地監督各處小鬼子吞下才算完。

    手段幾乎陰毒到到小鬼子酷好的詭計地步,遠比不上「堂堂之陣」癖好人士的「光明磊落」心態,只是用來對付小鬼子效果卻出奇地好!

    多處鬼子佔據的重要碼頭、貨倉、據點,在鬼子不知不覺間,不費一槍一彈,換成了特勤旅與王亞樵部混合組編的守軍。

    整個過程可以說都與製作鬼子漢奸「烏龜王八彈」相似,沒有出現「神勇地衝啊衝突啊突」的燒腦筋壞事誤事情況。

    每控制住一處,就立即全部換上鬼子行頭,大模大樣地進行全面封鎖,仔細收集鬼子武器,或乾脆打開軍火庫敞開配屬。

    並調整火力配置,利用碼頭、貨倉的升降機等設備,將各類輕重武器大量部署到各處制高點,形成有效的。

    而且疤瘌子帶領的混合狙擊隊、綁匪甲與空空六的爆破隊聯手在大名路附近打出組合拳的同時,唐山路、百老匯路、東熙華路各處相似的一幕紛紛上演,磁石般吸走附近鬼子大量兵力。

    導致牛島貞雄的機動兵力回撤難以生效不說,就連圍攻匯山、楊樹浦碼頭貨倉這樣重要處所的兵力都一時間無從調集。

    張克俠同志卻率領二十九軍先遣隊的二千餘人,通過蘇州河左岸第六十師陣地,分乘招商局駐留虯江碼頭的四艘貨輪順流而下。

    經過偽裝的貨輪,混在國際救援船隊中間,靠泊連環大爆炸後人人自危慌亂不堪的匯山碼頭、楊樹浦碼頭,趁亂衝進已掌控的貨倉加強防禦。

    之所以滬寧杭開戰快一個月了,二十九軍才依令出動援軍,除去看得出的明面上因素,部分用以赴援保安隊接受特勤旅臨陣磨槍式訓練也是主因。

    大半個月速成式訓練,算不得真正部隊,要是驅使這些熱血有餘軍事素質不足的准軍事部隊,也玩什麼槍對槍炮對炮的「堂堂之陣」,當然不是小鬼子的對手。

    依托工事完備、武器彈藥供給充足的碼頭貨倉,來一出壓倒性火力防禦,卻是綽綽有餘。

    畢竟全面抗戰伊始,國民政府軍空軍力量由於意外的擾動,並未像「歷史上」那樣接戰即死磕,小鬼子忌憚空中偷襲,這類重點防禦地點軍火庫內除了充足的地面作戰武器,還配備大量防控火器。

    高射武器打平射,特勤旅的拿手好戲,不至於這部分保安隊員在接受的速成訓練中,沒有這樣的科目。

    能不能像疤瘌子他們那些人一樣,牽著鬼子兜圈玩混合狙擊不要緊,不惜成本地對著衝鋒中的鬼子、漢奸密集掃射,效果同樣好得很。

    一些日軍將領情急之下,也不跟他們的司令部聯繫,將與國民政府軍圍攻陣地對峙的鬼子都抽調大部分過來。

    「哈哈,小鬼子開始拆東牆補西壁了,弟兄們,揍他們狗日的!」負責指揮匯山碼頭貨倉防守的張克俠同志,在興奮之下也吆喝起粗話來。

    其他人不一定知道這樣攻守易勢的妙用,他卻似乎已經看到吳毅、王亞樵帶著精選的小分隊直搗鬼子司令部,一舉奪得上海市區的勝利。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