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兵鋒無形

第三卷國共合作 第二十九章 友誼也講實力 文 / 沈清平

    成功奪回滿洲裡,控制通往蘇方掌控區的鐵路。

    對面滿載武器的軍列,便一趟緊接著一趟地開過來。

    短短幾天時間,120輛t-26b、45輛t-28坦克,200台履帶拖拉機,200輛卡車,150挺12.7高射機槍,80門20口徑機關炮運載到位。

    相配套的部件、油料、彈藥連同輕武器,還在源源不斷運來。

    與之前的飛機一樣,這些都是無償援助。

    吳毅策劃、特勤旅挑頭、抗聯各部擔綱主力,對小鬼子來上這麼一出。

    不僅如約毀掉鬼子陰毒的細菌大本營,而且有效地奪取北滿控制權。

    斯大林難免幽默,但不至於低劣到咱們那些狗屁「文化人」那樣,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

    以他的眼光不難看出,中國抗日武裝有效控制這片廣袤區域,對蘇方緩解日軍威脅的巨大戰略價值。

    數千公里防線無需再面對日軍威脅與這些武器價值比,可謂是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如果說之前提出特勤旅必須有保證金能力,是一種規避風險的不信任舉措,僅僅抱著至少解決細菌武器有點希望的心態。

    現在則是急於加大援助,意在切實有效保障特勤旅、抗聯各部,牢牢掌控這一區域。

    不見兔子不撒鷹,人之常情。

    面對唾手可得的戰略利益,蘇方可謂反應神速。

    這些輕重武器、物資,部分源自其遠東軍區庫存,部分乾脆從部隊現役列裝中抽調。

    負責接收、接待工作的,是東北抗日民主政府軍政委員會主任秦邦憲、副主任烏蘭夫同志,還有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李杜將軍。

    秦邦憲同志由黨中央派往熱南主持東北局,根據地局限於熱南之時,肩負起熱河省工作。

    現在北滿抗聯根據地與熱南隔中央軍、晉綏軍防區聯接,又急需與蘇方打交道,當然是立即趕到滿洲裡真正挑起重擔。

    烏蘭夫同志,是黨中央派到晉綏軍傅作義部的慰問團成員,主要目的卻是護送李杜將軍正式履任。

    李杜將軍早已由周恩來同志提議,黨中央認可為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

    只是由於國民政府、小鬼子多方阻撓,千方百計卻未能回到關外就任而已。

    1936年7月,受黨組織委託,輾轉將毛岸英、毛岸青兄弟送達蘇聯。

    而他懷著返回東北領導抗戰的心願,多方尋求依舊未能成行。

    要是「歷史」沒有意外,只能黯然回國,繼續在上海等地為抗戰奔走呼籲。

    預先知道這些,吳毅當然不至於不加以改動。

    先是通過冀東黨組織,秘密將李杜將軍留在天津的夫人、子侄、衛士,轉移到特勤旅控制區安頓,避免了國民黨特務的綁架、傷害。

    然後密電中央,要求在李杜將軍回國經過西安時,加以安排。

    趁西安事變、趁傅作義將軍部取得大捷之機,**派出的百餘人慰問團抵達紅格爾。

    出於民族大義、出於抗戰決心,傅作義將軍不僅熱情接待慰問團,睜隻眼閉只眼地讓陳光等同志「脫團」加強熱南。

    還默許雲繼先同志率部以護送為名,脫離晉綏軍,隨慰問團、順子騎兵團一起北上呼倫貝爾大草原,進行抗日鬥爭。

    這個春天,廣袤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再次真正屬於中國人自己!

    依照斯大林指示,蘇方派出的軍事顧問、教練、聯絡人員,只能在呼倫貝爾草原一帶活動,嚴禁超過興安嶺一線。

    武器裝備在中國同志熟練掌握之前,也不得開赴作戰前沿。

    以免日本人抓住把柄,導致日蘇雙方交惡,同時避免這一大批裝備為日軍俘獲。

    這就意味著,特勤旅與抗聯各部只能在大興安嶺以西接受培訓,而後自己駕馭、使用。

    一開始,蘇方人員傲慢、同情,卻又帶著真誠地表示擔憂。

    他們覺得,中國同志難以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些先進武器。

    與日軍的作戰,很可能在嶺東平原遲滯性抗擊之後,依托山區進行拖延阻擊。

    最後決戰,將在呼倫貝爾草原上展開。

    所以通過翻譯,或直接對話,急切地詢問挑選的學員在哪。

    秦邦憲同志卻微微一笑,習慣地扶扶鏡框,然後揮手示意早已列隊一旁的駕駛員、炮手。

    吳毅早在第一次承德之役,就考慮到人才儲備問題。

    利用繳獲的坦克、車輛,以日偽被俘人員為教官,大批培訓駕駛員、炮手。

    儘管有車型、火炮類型差異問題,但就像會開汽車的人,能夠快速掌握履帶拖拉機駕駛技巧一樣。

    特勤旅的人才儲備,令蘇方交接人員大為放心。

    經過一通匯報請示與批復,允許將軍列換成我方司乘人員,直接開往與日寇對壘的前線。

    是否能夠進行實戰,有待熟悉、磨合。

    但面對坦克、戰機的威懾,小鬼子驚惶地加強防禦,不敢輕舉妄動卻是事實。

    少了蘇方人員的參合,部分卡車、履帶拖拉機的改裝工作,也得以放心地進行。

    齊齊哈爾、白城子等鐵路沿線重要城鎮,日偽殘敵已經肅清。

    由熱南緊急空運過來的技術人員,加上各處收攏、俘虜的部分,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地開工。

    將一門門機關炮、高射機槍,安裝到按圖紙焊接了加護鋼板的汽車、履帶拖拉機上。

    時代所致,日偽的汽修廠之類設備,某些方面還趕不上後世私營小作坊。

    這樣製作出來的防空、地面火力支援「裝甲車」,質量與美觀程度可想而知。

    饒是如此,隨車押運的李杜將軍,在齊齊哈爾見到如此利器,不由得喜上眉梢,對親自巡視把關的吳毅讚不絕口。

    「呵呵,李總司令,您還真別忙著誇俺。

    「好在小鬼子其實挺窮,大點兒的戰車沒幾輛,就些小個頭、加鋼板的汽車!

    「要是咱們現在就對上德軍、蘇軍,這樣的家當拿出去就是找打啊!

    「您跟老秦先扛住小鬼子,俺想辦法再從斯大林同志手裡倒騰點好東西來。

    「友誼也是得講實力的,不是看在咱們能替他們擋鬼子的份上。

    「就是這點兒東西,恐怕也不會白給!」

    吳毅卻咧嘴一笑,壓低嗓門有點「白眼狼」的態度悄悄說。

    「呵!吳旅長,你放心吧!

    「各處打鬼子的防線俺們自己守著,不會讓蘇聯同志隨便到處走……」

    李杜將軍不愧是張大帥手下曾經專司「防俄」的鎮守使,會意一笑將問題說到點子上。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