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兵鋒無形

第三卷國共合作 第二十八章 高高的興安嶺(下) 文 / 沈清平

    儘管小鬼子張嘴閉嘴就一個「興安省」,但事實上石原莞爾痛苦地在地圖上撇捺比劃大小興安嶺時,洩露他們內心的驚惶與無奈。

    其所謂「興安省」,也就駐有鬼子重兵的「西分省」通遼一線,倚仗鐵路便利、空中優勢,得以暫時保住。

    而沿著黑龍江設置的「黑河省」,夾在大興安嶺北端、小興安嶺東北麓。

    不論是最北端的漠河,還是作為中心地帶的黑河、璦琿、黑龍江城,均已被「抗匪」攻擊,失守只是時間問題。

    甚至地處下江(松花江下游)的「三江省」,靠近小興安嶺南端的鶴立崗、佳木斯、連江口均已為「抗匪」控制。

    也就是說,除去外蒙後看似雄**冠部分,大致被切割了去!

    加上之前已被「抗匪」奪取的南滿熱河省全境、錦州省山區部分,「抗匪」第一軍控制的奉天省、安東省、間東省山區部分。

    他們苦心經營的「滿洲國」,已被分割得只剩下作為重點地區控制的平原大城市骨架。

    並且「抗匪」兵鋒正盛,繼續揮師進軍石原莞爾部署的所謂「防線」。

    「來吧!支那人!」

    站在北滿鐵路線哈爾濱鐵路橋旁,石原莞爾嘴角泛起陰毒的笑意。

    開罷關東軍高級軍事會議,他立即飛往哈爾濱,親自部署哈爾濱防線。

    以他對中國人的認知,覺得這次「抗匪」全面發動攻擊,必然也像馬占山當年那樣,志在奪取哈爾濱等重要城市。

    說服內閣、軍部那幫官僚不容易,但舉出當年馬占山部勉強打到哈爾濱鐵路橋後崩分離析的實例,效果非常明顯。

    根據情報分析,「抗匪」在北滿兵力不過十餘萬。

    就算熱南「抗匪」秘密北上一部分,也不足以有效控制北滿偌大地面。

    必然在攻擊過程中大量收攏各類武裝,甚至收降「滿洲國兵」。

    看似兵勢越打越強,終歸是打得勝戰卻吃不得敗績的烏合之眾。

    「皇軍」順勢收縮兵力,構成堅固防線,撞個頭破血流的「抗匪」,必然鋒芒頓挫。

    到時候加強就位的「皇軍」尋準突破點,狠擊其中一路或數路,也就鳥獸散了。

    「呵!石原莞爾這小鬼子,確實挺厲害的嘛!」

    開通以北不過幾公里地的一處鐵路小站內,腹黑就著油燈細看地圖,嘴角同樣掛起陰毒的冷笑。

    換做無知無恥無能,卻偏要恬不知恥地以「經天緯地之才」自居的網絡三害,難免瞎眼般亂打亂竄,還自以為很「神勇」。

    腹黑嘛,不至於那般蠢豬!

    當年馬占山將軍一心以為,只要所部拚死奮戰,必能引起共鳴。

    博得依舊掌控察哈爾、熱河、遼西的各部,甚至是關內國民政府的強力支持,各方呼應、齊心合力,一舉光復河山驅除日寇。

    卻落得個所部實力消耗殆盡,本來能夠穩穩把控的北滿根據地,盡陷敵寇之手。

    前車之覆,要是還不能引以為鑒,還學網絡三害瞎詐唬,不是蠢豬是什麼?

    所以,早與抗聯各部密切溝通,詳細說明利害關係。

    整個作戰部署,看似落入鬼子陰謀——喊著「打下哈爾濱,奪回東三省」口號,各部分作數十路全力出擊。

    實際上,只是前鋒部隊帶上那些聞訊加入的各路抗日武裝、見勢反正投誠的偽軍,擺出不打下哈爾濱誓不罷休的架勢,在空中掩護下攻擊前進。

    各部主力一面抓緊清掃負隅頑抗的日偽,一面發動群眾帶上輕便家當朝大小興安嶺鄰近地區迅速轉移。

    搶修好的鐵路、公路,更是晝夜不停地將日偽積存的各類機械、物資運走。

    當前鋒攻至日偽大肆破壞後放棄的地區,就地構築工事防止日寇反撲的命令立即生效。

    當然,開通、哈爾濱、綏化三個方向例外。

    因為這三處處在鐵路線上,小鬼子破壞了鐵路涵洞、橋樑,卻無法有效阻斷攻擊路徑。

    抗聯第三、第四、第五軍主力,借用列車抵達攻擊前沿,立即棄車分散攻擊。

    許多奉命破壞交通的鬼子、偽軍,不得不提前大肆破壞後急忙撤走。

    本來,按照石原莞爾的部署,洮南南部二十餘公里處就是鬼子的防線前沿。

    可由於抗聯第三軍主力攻擊迅速,駐開通日偽甚至還來不及有效破壞,就被迫全線縮回。

    準備依托開通進行決戰,以完成防線任務。

    而石原莞爾考慮到,僅有一個守備大隊、二千餘偽軍駐守開通,繼續由鄭家屯(遼源)、四平街分兵增援是蠢招。

    當即下令,趁夜間「抗匪」戰機無法準確轟炸、掃射,再度破壞後撤至新開河北岸的半渡站。

    這樣一來,形成通遼、半渡站、鄭家屯、四平街,兩個背靠背的三角防禦地帶。

    只要「抗匪」繼續攻擊,便是一處絕佳的全線突破、反擊點。

    而且能夠有效震懾「接收」林西、開魯的湯恩伯等部,不要妄圖趁火打劫!

    儘管情報反映,這些「支那」軍隊害怕刺激「皇軍」對滬寧杭發動攻擊,不敢輕舉妄動。

    小鬼子的伎倆卻被腹黑識破,任由日偽匆忙將鐵路一通破壞撤走。

    這才「夥同」趙尚志將軍,率抗聯第三軍主力接管開通。

    並派出兩個團,擺出搜索攻擊態勢,向立足未穩的半渡站之敵逼近。

    迫使日偽拚命破壞鐵路,取材用以構築防守工事。

    「八嘎!

    「東條上等兵,你必須剖腹謝罪!」

    看著偵察機冒險拍回的照片,親自坐鎮哈爾濱的石原莞爾徹底抓狂了。

    要通關東軍司令部電話,指名道姓要東條英機接聽,開口就是怒罵。

    他這才發現,「抗匪」並未像預計的那樣攻勢疲軟,等著縮回拳頭的「皇軍」狠狠還擊。

    而是處處構築起對壘的工事,做出長期對抗準備姿態。

    不愧是小日本難得一見的所謂「戰略家」啊,比咱們那些網絡三害類嘴炮專家高明多啦!

    心知從今往後,高高的興安嶺將是「大和民族」高山仰止之所!

    「石原君,是不是言過其實了。」

    可東條英機自知失策,親往綏化督戰去了。

    接聽的植田謙吉有些不以為然,覺得這些玩戰略的就是喜歡一驚一詐,「皇軍」不是元氣未傷嘛!

    「司令官閣下,反擊熱南抗匪,你打算動用多少兵力?」

    發現不是東條英機,石原莞爾強壓怒氣,問了似乎不相關的問題。

    「這、這……

    「該死的抗匪、該死的興安嶺!」

    植田謙吉不是網絡三害,不至於只知發騷嘴炮。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