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終南啟示錄

第一卷 第三十章 了無牽掛 文 / 唐斬帶刀

    第三十章了無牽掛

    不得不說方一豐的謹慎還是有作用的,至少談家的一批人在開始階段都沒有查出什麼問題來,曹辰也進入了視線,作為得益人被重點調查,但是沒有進展,連官場的耳目也沒有發現兩人相識。但是隨著攤面鋪開,曹辰一年多以前給方一豐打的手機記錄被翻了出來,說明兩人是認識的,這也符合方一豐對曹辰公司的照顧,但既然是相識,而且應該關係不淺,那為什麼要裝做是陌生人呢?事有反常即為妖,看來兩人之間不是陌生人,反而是關係極度密切,但又不知何種緣由而故作陌生,但單看兩人連電話也不打,作得如此隱秘,肯定有大貓膩。所有的調查資源頓時向曹辰傾斜。

    追根究底,找到了曹辰在孤兒院曾經摔斷過腿的情報,又秘密找到了現在曹辰的x光片,通過咨詢骨科醫生,確定x光片的主人不曾斷過腿,事情逐漸明朗,此曹辰非彼曹辰。

    既然知道了曹辰是冒牌貨,根據年齡推斷有可能兩人有血緣關係,私下取得二人毛髮做基因分析,兩人的關係遂大白於天下。但是這還不能把方一豐入罪,雖然是為子謀利,但也只是撤職的程度,不過想到不論什麼原因使他不和私生子想認,但是竟然要到冒充失蹤人員的身份,有蹊蹺吧。把曹辰的基因上網一對比,殺人犯暴露了,至少方一豐包庇兇手的罪過是逃不了了。而這時候另一組人手也有了成果,曹辰和方一豐保持了這麼多年的電話緘默,為什麼只有那一天曹辰要打到方一豐的手機上去呢,有什麼事如此緊急呢?

    上街排查,找到當天的報紙找消息,最終,在曹辰所在的街區派出所找到了曹辰鄰居家人的失蹤報案,家人所述的失蹤日期就是通話的當天。經過討論分析,談家的專家一至認為曹辰和鄰居的失蹤脫不了干係,甚至可以大膽猜測這個失蹤的人已經死亡,在這種情況下曹辰打電話給方一豐,肯定與此事有關,或許是尋求意見,或許是尋求幫助。至於具體通話內容,也只可能是如何善後的問題了,就是如何處理屍體的問題。聯繫到現在這個鄰居還是在失蹤狀態,說明屍體還沒被發現,這至少表明不是隨便的拋屍。那可能藏屍在哪裡,野外掩埋嗎?

    高薪自北京請來了犯罪心理學家,專家根據曹辰有前科,還處在通緝當中的情況判斷屍體掩埋的地點一定很隱秘,不會被人在偶爾的情況下挖掘出來,最有可能是可以控制的地方,或是屬於自己的產業。

    方一豐和曹辰的產業被一一羅列了出來,但是沒有搜查證是個問題。這個時候就輪到中央檢查組發揮作用了,曹辰是方一豐的兒子,是殺人逃犯,方大縣長的包庇罪名已經成立,何況還有給兒子開綠燈的問題,足夠被雙規了。經過和省裡的聯繫,兩人迅速被拿下,搜查令也很快就開好了。

    搜查的過程極其細緻,名義上是在找非法收入,實際上卻是在找屍體,用挖地三尺來形容毫不為過。成績也是顯然的,曹辰的鄰居失蹤一年多後又重見了天日,這下,方一豐又多了條殺人藏屍的罪名,即使不是謀殺主犯,加上包庇殺人通緝犯的判罰,可能不到無期徒刑,但三十年是不成問題的,以他現在的年齡來看,估計很難有機會活著出來了。

    這個結果楊易還是滿意的。至於那出餿主意的秘書,手腳並不乾淨,藉著縣長秘書的名義私下裡收了不少好處,已經查實受賄二十萬以上,八年徒刑是少不了的。至於拆遷公司老闆,以前暴力拆遷的老底都被挖了出來,談家又聚集了當年的所有受害人,包括兩個至今還是無法復原的殘疾人聯合上告。談家也發揮了一下影響力,最終,法院以惡勢力團伙首腦的罪名判處有期徒刑15年。

    楊易對縣長秘書只判了八年略覺的少了些,但是已經這樣了,總不好到看守所去一掌拍死吧,那就違背了他的初衷,也只能算是這個壞水兒命好,只貪了二十萬。

    縣城再度恢復了平靜,楊易也要離開了,不過走之前,他買下了自己家原來的那塊土地——方一豐被查辦後縣標建設自然就停了工,改建成一個城市公園,把父母的骨灰撒入地下。為了這件事,談家除了上下活動得到建公園的許可外,還出了三億的土地購買費用。談楠老狐狸卻很滿意,在他看來,人情是越大越好,這份錢只要能增加一丁點的人情,對談家來說也是可以接受的。

    楊易返回了北京,公園已經開始動工,父母骨灰也撒入了地下,就讓他們呆在住了幾十年的地方吧,公園的修建和以後的管理都會由談家派專人負責,這個公園也就算是父母安息的墳墓了。

    楊易這個人喜歡清淨,喜歡獨處,所以和父母雙方親戚的關係都是淡淡的,這次父母一去,他感到這個塵世也再沒有什麼人可以留戀了,至少他覺得自己飛昇的時候不會有什麼捨不得。了無牽掛,以後的生活就是一心向道了

    楊易是懶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且沒有虛榮心,對旁人對自己的看法毫不關心,認為一個人是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或是默默無聞一點也不重要,自己怎麼過的舒服就怎麼過,無須理會他人,這樣,也就無所謂責任心了。至少,楊易沒有開門收徒的打算,作為自學成材的典範,他不認為對道門的延續負有責任,缺乏虛榮心讓他對成為一派祖師,被後人焚香膜拜沒有興趣。如果他覺得需要些打手或是幫手,可能還會考慮一下是不是收幾個徒弟,但在這個地球上的末法時期,大能不現,到現在為止楊易還沒有碰到需要幫手的情況,因此也就沒必要收徒弟,對他來說,能少一事就少一事。

    何況在他楊易的眼裡,不能永在終是虛妄,大道漫漫,仙人也只是學徒,聖人才是出了師,自己的前景也未必就好。不能永在,一百年壽命或許是比不上百萬年存在的仙人,但對比不磨不滅的聖人,兩者不過是五十與百步的差別罷了。但五個聖人都是鴻均親傳,又是天生神體,也不知道非神體有沒有可能修成聖人,至少到現在還是沒有先例的,如此可見想要自決命運的困難了。大家都在籠中,不過仙人在上層,凡人在籠底,逃出籠子的卻只有5名,還是開了小灶的原因,嗚呼,天地何其不仁也!

    但是這次談家的支持使楊易改變了主意,準備考慮在談家子弟裡收一個徒弟。倒不是說這次欠了的人情比較大,如果只是這點,楊易會用為談家獲取更大的權力、資源來作補償,畢竟現在楊易是了無牽掛,又逢法力大進,行事肆無忌憚也不是難事,只要不牽扯無辜,把資源從一處搬到另一處對他來說沒有思想負擔,資本存在原罪,至少楊易是認同這點的。情況的變化出自作為父母陵園的公園,楊易不能保證他飛昇了以後談家還會盡心照料,甚至不能保證談家不會把這塊地挪做他用。還有談家萬一破落的可能,畢竟沒有了自己,談家的實力還是達不到頂層圈子,一旦家族開始走下坡路,接著而來的可能就是塌方,直至一瀉到底,到那時候談家就是有心也恐怕無力照料公園了。收談家子弟作弟子一個是在情感上有個保證,不至於人走茶涼,最好還是正大光明的收徒,這樣以後談家就是為了不背負忘恩負義的名聲,也要照料好公園。再就是這也是對談家實力的保證,家族中修道士的存在可以保護談家不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能屹立不倒,這樣,公園也就可以長久存在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