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黑寶葫蘆

第一卷 第四百章 降龍伏虎 文 / 悲痛麼名

    第四百章降龍伏虎

    傳說中的老孫頭,不僅懂得降龍,更懂得伏虎呢!比西方的降龍伏虎羅漢更加的厲害,因為他們都是用大神通手段才能辦到的,而老孫頭不過是憑著自身超人的醫術,而把龍虎這種的猛獸都甘願臣服。

    孫思邈養著一頭毛驢,他平時到深山採藥或到遠處為群眾治病時,就趕上這頭驢為他馱載藥囊、藥材等;他走困了,就騎上毛驢代步。他非常喜愛這頭毛驢,一步也離不開它。

    有一年夏天,他和徒弟趕著這頭驢到離家鄉不遠的五台山去採集藥材。來到一處山谷口,發現藥材很多,就將毛驢拴在樹上,然後進山溝採藥去了。

    他們走了不大一會兒,忽然一隻猛虎大叫一聲,從松林裡跑出來,直撲毛驢,用兩隻前爪將毛驢壓倒在地,張開血盆大口,吃掉了這頭毛驢。

    孫思邈和他的徒弟聞聲趕來時,老虎已經跑得沒影沒蹤了,只見地上血肉模糊,剩下一大堆橫七豎八的驢骨頭。這頭毛驢被老虎吃掉,眼下採集的一大堆藥材如何運回去呢?今後採藥、出診又怎麼辦呢?孫思邈非常生氣。

    說來奇怪,那只吃了毛驢的老虎走了沒多大功夫,又慢慢地走了回來。它站在孫思邈的面前,垂下了頭,眼中流露出哀求的神色,口角流著鮮血,溫j頃的簡直像隻貓。

    孫思邈詳細觀察了一會兒,看出這隻老虎已經有了傷,是前來找他治療的。但他知道這隻虎吃掉了他的毛驢,孫思邈很生氣,便不理睬它,轉過身向遠處走去。可是這隻虎也跟著他走,眼裡流著淚水,看樣子喉嚨裡實在疼得難以忍受了。

    孫思邈看見老虎有悔過的樣子,便叫徒弟去看看虎口裡有什麼病。徒弟走到老虎跟前,將醫鈴放人虎口。把虎嘴撐開,定睛一看,原來一根骨簽紮在了老虎的喉壁上,鮮血不住地向外流著。孫思邈從虎口伸進一隻手去,很快就把那根骨簽取了出來。

    老虎的傷病被治好以後,孫思邈就指著老虎訓斥道:「你這個作惡多端的野獸,吃掉了我的毛驢,被骨簽刺傷了喉嚨,乃是自作自受。我本來不願給你醫治,但見你疼痛難忍,且有悔過之意,才給你治好了病。你現在快走吧!」

    老虎走去不遠,又返回來走到孫思邈的面前臥了下來,作出讓孫思邈乘騎的姿勢。

    孫思邈與徒弟看見老虎的表情,想了一會也就明白了。徒弟對老虎說:「你若是願意代替毛驢為我師父馱藥的話,就把頭點三下」。他剛說完,老虎果真點了三下頭。於是,徒弟便將他們採集的藥材搭在老虎背上。老虎這時看了看孫思邈,還是不走。

    徒弟又對它說:「你難道還要把師父一起馱上嗎?」老虎聽後又點了三下頭。孫思邈見老虎願意馱他,就騎在老虎的背上。這時老虎才站立起來,邁步向前趕路了。從此以後,這隻虎就經常給孫思邈馱載藥囊、藥材,還讓他騎在背上到各地給人們看病。他們師徒二人有時在深山老林裡遇見盜匪、猛獸,由於這隻老虎跟著,盜匪、猛獸也不敢前來傷害他們。

    現在,耀州藥王山上還有一塊地方叫「老虎坪」。相傳就是孫思邈救這隻老虎的地方。後來人們給孫思邈塑像時,總要塑一隻老虎臥在孫思邈身邊,也就是這個原因。

    古時候,終南山上生長著蒼松、翠柏、漆樹、桑樹、大葉女貞等高高矮矮的植物。在這茫茫的林海裡還住著猴子、兔子、鹿、麝、獐子等動物。當然,山林深處也隱藏著老虎、豹子、黑熊、豺、狼等兇猛野獸。

    這天,一位身裹獸皮的健壯獵人躡手躡腳地走進了山林。他瞪著一雙機靈的眼晴四下裡探望,手中弓箭隨時準備射穿獵物的身體!突然從草叢中竄出一隻金錢豹,直撲獵人,獵人「忽」地一聲射出一箭,箭中豹耳!

    負傷的豹子更加瘋狂了,一下子撲到獵人面前,獵人急忙扔掉弓,雙手象鉗子似的緊緊地卡住豹子的脖子。但這隻身強力壯的公豹,拚命地舞動雙爪,雖未抓瞎獵人的雙眼,卻抓破了獵人的肩膀、胸部和手臂。

    獵人大吼一聲,拚出全身的力氣猛卡公豹的頸部,公豹蹬腿身亡,獵人也身負重傷,昏倒在地。等他醒過來,覺得身體很疼痛,低頭一看前胸的獸皮被撕破,皮肉開裂,鮮血進流;肩頭也有陣陣鑽心般的疼痛,他摸出自帶的金創藥敷在傷口上,但傷口太多,太深,金創藥止不住血,也止不住痛啊!

    他心想:「今天恐怕要與這豹子同歸於盡了屍他不甘心就這麼死去,他痛苦地呻吟著,那聲音很柔和。「呦——呦,呦——呦——」好像一隻失群的幼鹿在呼喚它的母親快來救援一般。讓那「幼鹿」柔和而又帶點淒楚的呼喚聲,透過樹枝草葉,傳向遠方。

    一隻年輕的母鹿出現了!它匆匆趕來,要找回自己失落了的「孩子」。可是它趕到幼鹿呼喚聲的地方後,怎麼不見自己「孩子」?它昂起頭來驚訝地回顧尋覓……

    這時獵人早已拿出自己的弓,並搭上了箭在草叢中暗暗地瞄準了母鹿的頸部!他在心中暗暗祈禱:「箭呀箭,再莫誤我!,一箭射死此鹿,讓我用熱鹿血救己一命!」說完。拚出吃奶的力氣拉開了弓,肩臂的傷鑽心地疼痛,他緊咬牙關拉弓張弦,手微微地顫動著,只聽「忽『地一聲母鹿慘叫著應聲倒地,獵人也因用力過猛昏死過去。

    過了一會兒,母鹿見無動靜,便悄悄抬起了頭。原來因獵人手臂受傷顫動,箭未能射中母鹿的要害,僅射中了它的右前腿。只見它用嘴在草叢中翻動、尋找,不一會兒咬斷了幾枝開著黃色小花的野草,放到腿邊,再用嘴咬住箭桿使勁往出拔。

    箭被它從腿上拔出來後!它咬碎了那幾株開著黃色小花的野花敷在自己的傷口上,傷口上的血被止住了!它又在草叢中找到幾株開著黃花的野草含在口中咀口爵著……

    這時,獵人再次甦醒過來,他發現那母鹿沒死,急忙對準母鹿的頭狠命拉開了弓,他想,這次一箭射去,母鹿準死無誤。當他正要放箭時,手臂被誰從後邊撥開了,箭飛出去,紮在一株古松上。

    獵人一驚,回頭一看,只見一位面容清瘦的採藥老人,不由得發怒了:「你,為什麼攔我射鹿?」

    「我要及時救你的命啊!」採藥老人和藹地說。

    「你是誰?」

    「我是孫思邈。」

    「你是藥王!可草藥已治不了我身上的傷了!你為啥攔阻我殺鹿喝血治傷?你不是說救人一命等於施捨千金,為什麼為救一隻鹿而要我喪命?」

    孫思邈並不辯解,輕輕地扶他躺下,然後快速奔到母鹿跟前。這時母鹿已慢慢地站立起來了!母鹿嘴裡還銜著兩株開著黃色小花的野草。孫思邈走上前去一邊撫摸鹿背,一面觀察鹿的箭傷,又細看鹿嘴裡的野草。母鹿像頗解人意似的,伸過頭來把口裡銜的野草吐在孫思邈手中,然後昂頭「呦呦」地叫了一聲,揚起四蹄跑開了,不一會就隱沒在樹林深處。

    孫思邈依著手中的草樣子,在草叢中,樹蔭下又採集了一大把開著黃色小花的野草,回到獵人身邊。孫思邈把野草放在自己口中嚼成糊狀,敷在獵人的傷口上,傷口頓時就不疼了!孫思邈又讓獵人吃了一些撕碎的草。不一會兒,獵人自己能站起來了,傷痛幾乎全好了!

    他向孫思邈深深作了個揖,感謝說:「真不知該怎樣報答你的救命之恩?這隻金錢豹送給你吧!豹肉豹骨能做藥治病;豹皮能做一床好褥子呢!請收下吧!」

    孫思邈搖搖手說:「使不得,使不得,你拚得性命獵的豹子,是養家餬口之物,我不能要。再說,救你的,不是我孫思邈!」

    「不是你藥王爺,是誰?」

    「是那只你要殺的母鹿,是它的草藥救了你!」孫思邈說:「不少動物都認識幾種救己病的草藥呢!比如地上的四腳蛇(蜥蜴)如被蛇咬傷了,自己就找一種名叫蛇根草的草藥給自己解毒治傷。據說靈角龜之所以長壽,是因為它吃了人參和靈芝之故。所以鹿認得療傷的草藥也就不奇怪了。我多年在深山老林中採藥,也碰到過口銜著野草奔跑的鹿兒,可不知它銜的是什麼草?今日方解此迷,又給人增加了一味治傷的藥啊!要說該感謝你哪,是你使我認識這種草藥啊!」

    孫思邈把一株開黃色小花的草藥遞給獵人說:「記住這種鹿銜過的草藥吧,你們獵人,以後還能用上。」獵人接過草藥,問道:「這草藥叫啥名子呢?」孫思邈沉思了片刻說:「就叫鹿啣草吧!」

    從此這種治跌傷損傷的草藥就以鹿啣草的名子在民間流傳著。

    一天,有個面色蒼白、精神萎蔫的病人上了五台山,走進孫思邈的住宅。孫思邈外出行醫去了,他的大徒弟連忙叫病人坐下,問到:「您哪兒不舒服?」病人呻吟了幾聲說:「前天,我生了一種怪病——突然不能小便啦,直到今天仍然撒不出一滴尿來,真難受。」

    大徒弟給病人切了脈,說:「你的病叫癃閉。不要緊,我會治好的。」

    大徒弟叫病人解開衣服躺在床上,在病人肚臍下面的關元穴扎一針。他曾經親眼見過,師傅醫治一位癃閉病人時,在這兒紮了一針就解決了問題。可是,奇怪得很!他扎後一點效驗也沒有。

    他想:既然扎針不靈,那麼,就給病人服導尿藥吧。他配了「五茯散」,是由豬苓、澤瀉、白朮、茯苓、桂枝這五樣藥組成的可是病人服後,仍然不起作用。

    大徒弟再也想不出一點辦法了。他安慰病人:「我師傅明天就會回來的,今天晚上你就住在這兒吧。」

    第二天,孫思邈回來啦。病人一見他,就指著自己那已經脹得圓鼓鼓的肚子說:「救救我吧。」

    孫思邈向大徒弟仔細詢問了醫治經過後,便叫大徒弟去做飯。孫思邈想道:尿流不出來,怕是管排尿的口子失靈了,如果用根管子插進尿道,尿或許能夠排出采。可是,到哪兒去找又細又軟可以插進尿道的管子呢——這真是一大難題!

    這時候,大徒弟在菜園拔了幾根蔥,正朝廚房走來。孫思邈見了,靈機一動,有了個好辦法。他要來一根蔥,掐下一片蔥葉,剪去尖尖,小心翼翼地插進病人的尿道,用嘴吹了口氣,稍待,尿就不斷外流,病人的肚子慢慢地不覺得脹了。

    病人十分感激孫思邈,一再道謝。相傳,世界上最早的導尿術——蔥葉導尿,就是這樣發明的。

    相傳,唐貞觀年間秋季的一天下午,唐太宗李世民正與皇后、皇姑一起用餐,忽然發現十六歲的皇姑——銀屏公主的腹部鼓脹了起來。一時,太宗緊鎖龍眉、緊皺龍額。飯後,他忙向皇后貼耳微聲數語,皇后匆忙到後宮問女兒:「皇兒,你腹內患何疾症,要對皇母親娘真言實語。早醫早治,方能斷其源,絕其後。」

    公主抬起愁眉,一時羞紅了臉,低下了頭,向皇母訴說了病因:一日做夢,夢境中,一位白淨的公子,身穿紅袍,頭戴白帽,足蹬綠靴,腰繫黃帶。他把她抱進香氣四溢、繁花朵朵的「花府」裡。於是他倆情投意合地結成良緣。醒來後,回到宮中,逐漸感到腹內有一小東西在跳動。公主說她也不知為何?

    娘娘一聽慌了神,扭身跑出後宮,向太宗回說。太宗仰天長歎,天不助吾,皇女凶多吉少。接著,一陣自語:那方有仙手神醫,靈丹妙藥,能醫治速除?娘娘忙說:孫思邈不是仙手神醫嗎?

    太宗如夢初醒,忙說:噢!噢!快召他進宮。

    孫思邈應召人宮,太宗將皇女夢遊園的經過詳細敘說了一遍。孫思邈先是坐在公主門外,透了竹簾篾縫注目一望,從臉上容顏看,斷定不是症瑕痼疾。再一引線診脈,才告太宗說:這是百花仙子之精氣撲身懷孕,漸育成胎,不是怪症病魔,再有三個月它就出生落草。

    三個月後的一天深夜,公主真生了一隻狀似小獅子的怪物。太宗下旨叫人挖坑速埋除之。孫思邈忙對太宗乞求道:「萬歲呀,這不是鬼怪邪魔之物,是百花之精氣花蕊呀!誰要嗅到它的氣味就會立刻感到頭清身爽,目亮神怡。還能去腐生肌,醫治毒瘡爛病,千萬不可將罕見珍貴之物活埋毀了。把它交給我,我自有大用。」太宗深明大意,就將「花蕊」交給了孫思邈。

    這時,正巧有一個十戶人的村莊,人人都患有連瘡腿病。孫思邈就將「花蕊」帶去。「花蕊」看到潰爛的膿血張口就吸,望到爛瘡伸舌就舔。這樣,沒過幾天,絕大多數患者便很快痊癒了。孫思邈帶上「花蕊」要離開這個村莊時,全村男女老少擁擠攔擋,懇求留下「花蕊」這個降落凡間的神口仙舌。

    孫思邈一想:「花蕊」要給天下人治病,咋能給一個村莊留下呢?不留吧,他們又攔擋不讓走。無奈,孫思邈當天夜裡,趁夜深人靜,從地上抓一把土,用「花蕊」口裡滴流下來的唾液合泥,放在小窯燒紅,捂冷。於是黑亮亮的「火罐」便產生了。

    孫思邈又用布包麻線扎綁成燈捻,再浸上油,點著平放在病人的瘡口上,扣上「火罐」一袋煙工夫,拔開後,膿血毒水吸了出來,村裡人高興得拍手,感激孫思邈為他們發明製造出了治病的「火罐」。

    人參原來生長在太白山上,一天,藥王孫思邈外出採藥,人參就偷偷溜出去。不巧,它卻碰到了黃岑,人參就對黃岑說:「不要對藥王說我到哪裡去了。」

    黃岑會意的點了點頭。可是藥王回來後一看,不見人參,就四處尋找,但誰也不知道。後來藥王搬開記事本一查,原來這天是黃岑值班。藥王就追問黃岑,黃岑才說:「人參叫我不要對你說它到哪裡去了,說了就要變黑心肝。」經藥王再三追問,黃岑才說它朝東北方向跑了。

    藥王二話沒說,就朝東北方向追去,一直追到長白山,果然見到了人參。人參一見到藥王,就慌了手腳,哭喪著臉說:「你一出門,那些蟲獸,就來挖吃我的根,無耐我只好逃出太白山。」

    藥王給人參好說歹說,人參怎麼也不回太白山。藥王一氣之下,取出一根紅繩,將人參一雙手緊緊地反綁著。人參不走,他就拚命往回拉。一直到太白山,回頭一看,不見了人參,只留下人參的雙手,便把它種下。從此,手兒參就生長在太白山,人參則生長在長白山,人們見到黃岑的心也就空而發黑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