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清山變

小說博覽 第131節惇王遇刺(3) 文 / 嵩山坳

    這件事成為宴會會場上極度不和諧的音符,事後日方展開調查,才知道是川村純義在一旁慫恿,明治天皇大怒,立刻罷免了川村純義的職務,那個倒霉的太黑田伴雄,更是交東京警察廳嚴厲處置。

    奕誴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在他想來,日本人疏於管教,自己是天潢貴胄,不屑於和對方一般見識。在參觀過東京的各處景致以後,就準備打道回府了。

    在他看來,這一次在宴會上的不睦只是一場鬧劇,在齋籐求三郎和敬神黨的眾人看來,此事卻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奕誴,海軍次輔閣下被免去了官職;敬神黨的會長太黑田君,甚至給東京警察抓了去,眾人去探問的時候聽說,天皇陛下對太黑田的舉動非常生氣,要求重重的懲治,雖然性命不會有什麼影響,但恐怕要在牢房中度過很長一段時間了。

    以上種種,都是因為中國人到訪造成的,所以,要為次輔大人報仇,為太黑田組長復仇這成為齋籐等人的心聲,經過認真的謀劃和商討,這些人制定了一個刺殺奕誴的計劃。

    齋籐求三郎等人知道,奕誴為人粗豪,最喜歡和販夫走卒在一起廝混——在東京的數日中,奕誴感於日本民情風俗迥異中華,每天都不會在管驛中安分的呆著,左右日本海軍部和大清海軍衙門的談判他也插不上手,經常是沈葆楨領銜和勝海舟、西鄉從道等人商談,他帶著幾個人,一溜煙的跑出管驛,在街頭閒逛——雖然身邊有御前侍衛和神機營衛士保護,但這種隨意外出的行為,也給他們的動作提供了很大方便。

    四月二十一日的時候,奕誴又一次輕車簡從,身邊只帶著三五個侍衛離開管驛,剛剛走出偏門,來到街市口,從旁邊忽然走出一個男子,單膝落地,「王爺。」操著一口很不熟練的漢語,似乎是日本人故意學說中國話似的。

    奕誴呵呵一笑,「你會說我們的話?」他笑著擺手,「有什麼事啊?」

    那個人並未起身,囁嚅著不知何以為詞時,右面又有人高聲喊道,「王爺好」和第一個人一樣,也操著很不熟練的漢語,奕誴等人不由自主的向右看去,就在這時候,左邊的一個突然從衣襟下取出一把雪亮的短刀,左手拉住奕誴的手臂,右手往上一遞,刀已插入右胸。

    奕誴只覺胸口一痛,低頭看時,短刀已只留下刀柄在外,他「啊」的慘叫一聲,身體萎頓於地

    等到他身邊的侍衛反應過來,那兩個行兇者正在飛快的爬起身來,轉身要跑,「抓住他們」御前侍衛領穆稱額一聲大喝,同時吩咐,「快,把王爺抬進去,找人醫治。」

    侍衛一番忙碌,將奕誴抬進不遠處的管驛上房,隨行的人員中沒有醫生,只好緊急止血,又派人到正在和勝海舟等人會商的沈葆楨處去送信。一聽說奕誴在東京街頭遇刺,連勝海舟也慌了手腳,手足無措了半天,才顫抖著聲音問了一句,「王爺的性命可有礙嗎?」

    這樣一件大事,立刻傳遍全城,無不驚詫萬分。天皇明治震怒,派人傳皇宮中的太醫隨同英國駐日公館中的外科醫生到管驛為奕誴救治,一面派人大索全城,一定要抓到行兇者

    奕誴挨的一刀又準又深,刺穿了右部的肺葉,令群醫束手,總算是有外國專業的外科醫生進行了緊急搶救,算是勉強保住了一條性命,但救治的時間拖了一段,奕誴失血太多,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能夠保住奕誴的性命,在日本人看來就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但在中國人看來,日本人竟出以如此下作的手段,是可忍孰不可忍沈葆楨眼看奕誴性命得保,當即命令,所有人員退回碇泊在東京灣的定遠艦上去,中止和日本人的一切聯繫,等朝廷旨意傳到,再決定是大開殺戒,還是和平解決。

    明治天皇又是惱怒又是害怕,連續召開御前會議,商討對策,並追問兇手的下落。「臣以為,此事實在是我本方面失卻道理——不論奕誴是不是咸豐皇帝的弟弟,僅憑他身為外國使者,卻在我國都街頭被暴徒所傷,就足以讓觀望事態動向的西洋各國對其抱有最高的同情心。而憑此中國海軍的實力,我本常備海軍斷不是對方的敵手。陛下,此事還是要以和平方式尋找解決途徑啊。」

    「難道朕不知道嗎?」明治天皇沒好氣的瞪了勝海舟一眼,「現在的問題是,即便我們一心想和平解決,也還要看對方的態度到底如何」

    「陛下,如今的形勢,惇王性命已經保住,兇手雖然仍然在逃,但臣下想來,抓捕是早晚間事。在這段時間內,還是要想辦法安撫中方人員的情緒為上。」大村益次郎開口都,「反倒是如今我們連中國人的面都見不到,也就談不到任何和解之法了。」

    「我同意大村君的話,還是要先見到中國人,表達我們最認真的歉意,雙方能夠坐定下來,認真研討此事,才是上策。」

    「中國人都呆在兵艦上,根本不容我們登船,如之奈何?」

    「我看不如請西洋公使出面。這又要分作兩部分,第一是在國內,第二是在中國北京。亦要請英法美西諸國的公使出面說話,只要中國人肯提出要求來,就不愁此事不能和平解決。」

    「還有要抓住兇手。」天皇擲地有聲的說道,「若是給中國人問一聲:『知道兇手是誰?為什麼?』的話,我們總要有所答對才是。」他說,「先把兇手找到,然後再請各國公使出面調停」

    「是。」

    「這真是……糟不可言」天皇恨恨的咒罵了一聲,逕直起身入內去了。

    東京城內大索四方,終於把行兇者抓獲到案,這是兩個人,一個是齋籐求三郎,一個叫早乙女苗,是同為敬神黨的會眾骨幹。

    齋籐倒也不做隱瞞,爽快的將行兇的原因逐一交待清楚,這一來,案情真相大白,是為在招待中方使團的宴會上,川村純義和太黑田伴雄被辱去職,齋籐等人有意報復——這樣的消息讓三條實美等人總算鬆了一口氣——沒有涉及到政治層面,解決起來也會容易一些。

    還不及他們拜託駐日各國公使到碼頭上去找中國人進行調停,又得到一個極壞的消息:以定遠、遼遠為的中國艦隊升火起錨,即將西去回國了

    三條實美、勝海舟、巖倉具視等人大驚,追問之下才知道,在東京駐留的這幾天,只是為奕誴傷勢嚴重,經不得海上風浪波折,眼看著傷情穩定,對方片刻也不肯停留,就要就此返航了。而中國人恨透了日本人的監管、護衛不利,甚至連派人登岸,和日方做一番最後的告別的儀式也不舉行了。

    等勝海舟趕到碼頭,遠遠的只能看見定遠號隆起甲板的煙囪中冒出的滾滾黑煙,順著日本內海的方向一路向南去了。

    海上行船,即便是再大的戰艦,再晴好的天氣,也難免有波浪起伏,連鄭剛之流的正常人都難免會有噁心、眩暈之感,更不必提重創未癒的奕誴了。連著數日的光景,始終昏睡不醒,每天只能由下人拿著棉紗布,沾濕了清水,擦拭嘴角,鼻尖,讓他保持不會脫水,其他的,都要留到上岸之後再說。

    好不容易船艦停靠到天津大沽口碼頭,為了保證奕誴不會再受到路上顛簸,皇帝特別降旨,把自己乘坐的輿駕派到天津來,讓弟弟搭乘;並派薛福成、欒立趕到天津,路上片刻不停的診治,並護送到京——可惜的是,奕誴依舊昏睡,連平生第一大享受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度過的。

    車駕進城,回到惇王府中,已經圍滿了要入府探望的宗室親貴——皇帝千算萬算,算漏了這一條——為的是禮親王世鐸,他的年紀雖然不是最大,但在宗室之中,禮王是長房,所以很多人都是唯他的馬是瞻的。

    下人雖不敢阻攔,但臉上的為難卻也是顯而易見的:王爺傷重回京,正要靜養,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道理,這些人來探病,眾口喧闐,豈不是讓主子不得安歇嗎?

    就在為難的時候,奕和閻敬銘、趙光趕到了,「你們都來幹什麼?」

    「六叔,」世鐸的年紀和奕相仿,卻是他的侄子,「聽說五叔在東瀛受傷,我們來探望。」

    「你糊塗。惇王的傷勢稍見起色,給你們這麼一鬧一折騰,豈不是要加重了嗎?都各自回去,等他的傷好了,還怕沒有再見的時日?」有他的話,才算把世鐸等人打了回去。

    進到堂上,立刻招薛福成到前,「薛老爺,」他用京官以上呼下的通稱說:「五爺的傷情,可要緊嗎?」

    「回王爺的話,五爺的傷情很稱嚴重,刀口又深又重,所傷的位置更是危險。」薛福成知道事關嚴重,不敢再弄那些讓人聽來如春風飄拂,冰河解凍,卻於正經事絲毫無益的官話來奏答,只好實話實說了。

    奕立刻皺緊眉頭,「不過,」薛福成的話又給人以峰迴路轉之感,「經西洋醫生緊急救治,王爺的性命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只不過,這一次從日本返回,海路顛簸,又略有反覆。此刻最要緊的,就是靜養。百日之後,當可見功。」

    「靜養,靜養」奕忽然怒,「我看你就會說這兩個字」

    薛福成不知說錯了什麼,嚇得不敢開口,唯有伏身在地,不斷碰頭。

    這十數日以來,眾人皆知,皇帝為奕誴遇刺一事大動肝火,連帶著軍機處也沒有少受夾板氣,奕當其衝,一邊要化解皇上的怒氣;一邊要面臨惇王福晉、側福晉、世子的哭求;最後還要辦理總署衙門那邊的差事,心中的積鬱莫可言喻。今兒聽薛福成奏答不利,終於忍不住火了。

    在這時就必須有人來說句話,才不致造成僵局,所以趙光喝道:「退下去吧趕快擬方子上來。」

    有了這句話,薛福成才有個下場,跪安退出,已是汗濕重衣。匆匆趕到外面,由惇王府的太監帶領著,找到一處廂房,略定一定神,提筆寫了脈案,擬了藥方,呈到恭王面前……清山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