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職場校園 > 重生之巔峰時刻

小說博覽 第三十三章 調整 文 / 少帥寇仲

    市委書記辦公室內,陳方舟看著手中146人的名單(由於許芳晴的背景一直沒有查到,因此寧建峰將她的名字從名單中刪除,並指示公安局繼續暗中調查),對李海蘭說:「海蘭書記,這個問題我本應該迴避的……|com|」

    李海蘭搖搖頭,「方舟同志,我今天請你來是想討論一下如何能夠盡快的將這100萬國有資產追回。至於陳文輝同志的問題,我們還是應該等紀委的同志做出最後的調查結論。不過,就我個人的看法,這次的事情,究其主要原因還是陳文輝同志太年輕、經驗不足,又過於輕信他人,才造成了如此大的損失。問題雖然很嚴重,但是對於年輕幹部,我們決不能一棒子打死,還是應該以批評教育為主,讓年輕的同志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這樣他們才會有進步嘛。而且我們也不能只看問題,還要看到陳文輝同志的優點,在他擔任廠長的這三年期間,安州傢俱廠的職工生活還是有很大的改善的,不僅工資、退休金從未拖欠,便是平時的獎金數額,在市屬企業裡面也是比較高的,這就是陳文輝同志的能力所在啊。所以,我還是希望陳文輝同志不要怕背處分,也不要有什麼包袱,要能吸取這次的經驗教訓,再接再厲,只要能夠做出新的成績,就是好同志。」

    陳方舟知道李海蘭已經提出了交換條件,而自己其實也沒有什麼理由拒絕。自己的兒子陳文輝早把一切都算好了,臨走時一個巧妙的佈局,讓李海蘭和寧建峰在安州傢俱廠的問題上不得不採取十分謹慎的態度。那300萬元雖然是一個大號的炸彈,但是最多也就波及陳文輝一個人,自己又怎麼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兒子被炸死?妥協之下,這顆炸彈的威力實在有限。而那100萬元的小炸彈,雖然個頭小了點,但卻杵在在人群之中,相對而言,威力實在是超出那個大炸彈太多,而且一旦爆炸,所傷及的又絕不僅僅只是炸彈周圍的人,自己和李海蘭也無法倖免,只不過自己的傷應該會更重一些。李海蘭所說的年輕幹部,並不只是指自己的兒子,李海蘭希望看到自己有一個積極配合的態度,也希望得到一個能夠在短時間能拆除炸彈的承諾,只有這樣,即將到來的幹部調整才不會受到此事的影響。

    陳方舟也向李海蘭表了態,「感謝海蘭書記對犬子的愛護,對於如此大金額的國有資產流失,我也是非常痛心的,這反映了我們在國企的管理上還存在著很大的漏洞,值得我們深思啊。關於如何盡快的追回這百萬元國有資產,我有幾個建議請海蘭書記考慮。」

    李海蘭點點頭,陳方舟繼續說道:「第一,以市委的名義向名單上的每位同志發一份通知,要求他們在期限之內務必將所有款項繳回。第二,逾期不能繳回全款的同志,均要受到處分。第三,對於目前有特殊情況的同志,期限應該適當延長。」

    「陳書記認為這個期限應該定多長呢?」

    「半年左右吧,好讓同志們有一個緩衝期。」

    李海蘭心中冷笑,「半年的時間太長了吧,陳書記也應該瞭解目前安州傢俱廠的情況,我看就定在一個月吧,特殊有困難的同志也不能超過兩個月。」

    李海蘭和陳方舟就像菜市場買菜一樣,經過討價還價,最終確定一般期限是2個月,而最長不能超過4個月。

    李海蘭說:「這次的事情,就請組織部的同志出面,找同志們好好談一下,務必要強調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雖然這不是我們幹部本身的問題,但是身為領導幹部,卻管理不好自己身邊的親屬,這是非常不對的。」

    陳方舟知道這名單上的幹部都是自己的人,讓組織部長周群出面,實際上就是自己出面。李海蘭不僅僅需要自己的承諾,更需要的還是實際行動。對此,陳方舟也沒有什麼異議,不把這件事情解決好,名單上這些幹部今年的調整也會受到影響。

    李海蘭繼續說道:「陳書記剛才也提到了國企監管的問題,建鋒市長前兩天跟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這裡和也跟陳書記溝通一下,希望能取得陳書記的支持。」

    李海蘭向陳方舟介紹了寧建峰關於組建「國有企業改革領導辦公室」的提議,陳方舟聽完了,低頭不語。

    這時的陳方舟,沒有去尋思寧建峰的目的,也沒有考慮什麼「國改辦」,他在想著自己的兒子陳文輝,想著陳文輝那天和他說的那一番話。

    「爸爸,我知道你希望我走仕途,但是這些年,從你的身上,我真的看明白了好多東西,我覺得官場並不適合我。所以我決定還是到南方去,我要走一條屬於我自己的路。請相信我,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讓你以我為榮的……」

    「……爸爸,有些話我做為兒子可能說出來並不合適,但是也許只有我這個兒子才會跟你說這些。我知道,這些年來,你心裡一直都憋著一口氣,你覺得老天對你很不公平,明明是屬於你的東西,為什麼屢屢被被人奪走!你不服氣,所以你一直在努力,想把它奪回來,但是,剛則易折,過猶不及,爸爸,這些年來,你還沒有想明白這一點嗎?」

    陳方舟心中哀歎,難道我真的錯了嗎?我跟彭克斗了四年,到頭來他平步青雲,我卻兩手空空。走了彭克,來了寧建峰,雖然李海蘭兩三年後必定離開安州,但是就算是我把寧建峰斗倒了,這個位子又怎麼可能讓我這個快退休的老頭子來坐?

    陳方舟看著手中的名單,心想,我費盡心機想把自己的人都安排好,但是等自己退休了,他們還不得都去敲寧家的大門……陳方舟邊想邊搖頭,倒是讓李海蘭有些吃不透他的想法,「陳書記,對於建峰市長的這個提議,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嗎?」

    陳方舟聽了李海蘭的話,猛然驚醒,爭來爭去,鬥來鬥去,又有何用?可笑自己這麼大年紀了,現在才看透這一點。自己沒有幾年時間坐在這個位子上了,真不如靜下心來,踏踏實實的做幾件事情。

    陳方舟說:「海蘭書記,對不起啊,剛才想的有點入神了。我覺得建峰同志這個提議非常的好,對於解決目前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所出現的管理混亂、責權不明的問題應該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我在這裡表個態,對於這個提議,我是舉雙手贊成。」

    李海蘭沒有想到陳方舟同意的如此乾脆,原本以為在這個問題上,還要有一番討價還價的,沒成想……,「那對於國改辦幹部人員配置問題,陳書記有什麼建議?」

    「既然這個提議是建峰市長提出來的,而且國改辦也是在市政府的領導下工作嘛,因此人員組成我覺得還是尊重建峰同志的意見吧。」

    這下李海蘭真的想不通了,眼前這人還是她所熟悉的那個「鬥爭書記」嗎?

    李海蘭與陳方舟親切的握手話別,還一直將陳方舟送到了樓梯口,才轉身回來,這讓秘書秦曼非常的詫異,她跟了李海蘭差不多5年了,從來也沒有見過李海蘭和陳方舟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能像今天這樣融洽。

    「小曼,跟我進來一下。」

    秦曼坐在李海蘭的對面,打開了筆記本,準備記錄李書記的指示,不過讓她沒想到的是,李海蘭很親切的讓她合上了筆記本,「小曼,不需要記錄什麼,我今天找你,是想徵求一下你的意見,關於你的前途,我現在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秦曼的心不由的就是一沉。一周前,李海蘭找秦曼談話,許諾要將她調到團市委擔任副書記,級別調整為副處,這樣,28歲的秦曼將成為安州市最年輕的副處級幹部。那天晚上,秦曼興奮的一夜都沒有睡好覺……對秦曼來說,自己的人生之路將要有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她從來也沒有想過,有一天李海蘭會對她說,我有一個新的想法……是福還是禍?在聽李海蘭說話的時候,秦曼的心就如同坐了過山車,剛沉下了一點,又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這天,安州市委常委們開了一個五年來時間最長的一次常委會,從早晨九點開始,一直到晚上7點才結束,連午飯都是在會議室裡面吃的。

    這次常委會的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幹部調整」,一共有30多位幹部榜上有名。由於陳方舟的妥協,此次幹部調整名單基本上在下面就已經確定好了,只是會上的程序還是要履行一遍,組織部長介紹幹部的履歷和考察意見,常委們發表自己的看法,最後再投票表決。每個幹部都要走這麼一圈流程,這時間自然也是嘩嘩的就流走了。

    這次會議最大的贏家是張致恆,將出任市政府秘書長兼國改辦第一副主任,雖然有常委對張致恆一人佔用兩個名額非常不滿,但是李海蘭、寧建峰和陳方舟三大巨頭對此都無異議,其他常委自然也無法表示反對。

    現任的市政府秘書長丁國盛將下到廣安縣擔任縣長,這對丁國盛來說也是個非常好的歸宿,畢竟他是陳方舟的人,根本無法獲得寧建峰的信任,這段時間在市政府秘書長的位子上也是相當的尷尬。

    至於秦曼,李海蘭並沒有讓她失望,國改辦的三個副主任中,秦曼將排名第三。雖然團市委號稱是陞遷最快的部門,但那是需要有強力的背景支持的。李海蘭擔心自己幾年後一旦離開,秦曼如果在團市委做不出太大的成績,又無法得到寧建峰的支持,怕是很難再有進步,而國改辦副主任和團市委副書記級別雖然相同,但權力卻不可同日而語,按照安州目前的發展形勢,國改辦是很容易出成績的地方,又在寧建峰的眼皮底下,屬於「天子近臣」,這些都是對秦曼非常有利的因素。在李海蘭看來,自己已經盡可能的為秦曼考慮了,這也算是對秦曼這幾年來在自己身邊兢兢業業的獎勵吧。

    看著報紙上長長的人員任免名單,張宸知道,由於自己的重生,父親張致恆的事業前途已經被徹底的改變了。張致恆在機械廠的一些改革措施,以及目前「企改辦」的成立,其實都與張宸有關,而張宸所做的,只是在適當的時刻說出一些「童言無忌」卻恰到好處的話來。

    但是相比「望父成龍」,張宸最希望的還是「望父健康」,一家人快快樂樂的生活在一起,比什麼都重要。而且如果父親還活著,前世自己和姐姐到外地工作後,媽媽也就不會一個人在家寂寞了。因此,每天看到張致恆在練氣功,張宸心中都在默默的祈禱,不論是上帝也好,玉皇大帝也罷,張宸都會逐一拜過,「老天爺啊,各路神仙,既然你們已經允許我改變了一些東西,那麼就請讓這種改變來的更猛烈一些吧!」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